鼓勵農村農民退出宅基地與承包土地到底對農村農民有益還是有害呢?大家對此事怎麼看?

七星老農


鼓勵農村農民退出宅基地與承包地到底對農村農民有益還是有害呢?大家對此事怎麼看?

鼓勵農村農民退出宅基地與承包土地,去城市生活,去搞城鎮化建議,把農村農民都集中在一起居住,可以節約能源,節約土地,減輕環境汙染,將來是一個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只是目前還不行,還需要給農村農民一定的時間,讓他們都真正富裕起來了以後,才是一件水到渠成的大好事情了。

鼓勵農村農民退出宅基地與承包地,必須要逐漸執行,先讓一部分富裕的人家先行一步

就拿咱們農村目前的實際情況來說話,可以說成為了兩極格局,第一種情況就是手中富裕,城裡有穩定工作與收入的農民,不用你政府去做思想工作與動員,他們都已經早就在城市裡買了住房定居了下來了,雖然說也還有一部分人欠了一些房貸,但是他們有勢力去償還清貸款的,象這種情況下的人,農村宅基地房屋與承包土地根本就無人管理了,除了個別人鄉下房子還有老父母親們住著以外,在農村七星老農家鄉,有一半以上的人農村房子已經腐爛倒塌了,土地山林也已經撂荒了,如果你象這樣子的情況,如果國家有政策,有補貼讓他們優先退出宅基地與承包地的話,我想他們也都會很樂意配合的。


鼓勵農村農村退出宅基地與承包地,不能實行“一刀切",為什麼?

雖然說鼓勵農村農民退出宅基地與承包地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但是在咱們農村,目前還有一部人剛剛脫貧致富,手中無餘錢,如果你現在把他們的宅基地與承包地收了,給予一些適當的補嘗,但也不夠他們在城裡面購買得起住房的錢吧,他們還需要去借貸款,還要搞裝修,在新的環境下又無穩定的工作收入,農村宅基地與土地如果沒有了,恐怕將來一家人在城裡的生活都會成為了一個大問題了,這樣子的話,只會適得其反,只會為社會製造出更多的貧困戶了。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鼓勵農村農民退出宅基地與承包地,只能循序漸進,只能夠先讓農村一部分真正富裕起來了的人先行試點,先行一步,然後再慢慢地來解決其它手中比較不富裕的農戶們進城居住的這個問題,決不能實行"一刀切"的辦法,要給農村農民有一定的時間去發展,去適應。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都發表評論!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這是好事,是改變中國幾千年來小農經濟國家形象的舉措,也是工業化的必經之路。舉凡發達國家,聚在一起種田的現象是很少的。

減少農民一直是中國的歷史性任務。過去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只能向土地索要產出,因此大多數人都種田為生。遇到橫徵暴斂或災荒,農民常常被逼無奈造反,成為嚴重的社會不穩定因素。現在經濟發展使農民減少,或者不再需要再向土裡刨食,是天大的好事。有些人誇大農村荒蕪了,空心化了,殊不知這正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當然任何好事必然會有人反對的,特別是過去那班吃大鍋飯的人。他們特別迷戀公社,希望把人集中起來,100多人種100多畝地。美其名曰:農業的發展方向是集體化。當然他們都是吃商品糧的,從來沒有種過地,所以他們從理念出發,不在乎農民怎麼想。他們覺得自己吃商品糧天經地義,而農民生來就是愛種地的。

放棄宅基地應該不是一個硬性規定,應該會有置換性的優惠條件,不會無償讓人放棄的。如果你在城鎮買了房子,環境和衛生條件都好很多,宅基地的意義就不那麼重要了。現在有部分農民已經在城裡買了房,很顯然已經先行一步了。

承包是既發揮大農業的優勢,又發揮農民的種田技術優勢。土地集中使用,目的是減少農民數量,而不是相反。讓更少的人能夠種好更多的地,是發展的方向。不可能再搞100多人種100多畝地的事了。那個除了交公糧方便些,不用"反瞞產"而外,還真沒有任何好處。話說如今也不需要交公糧了。

有人說搞大集體才能實現機械化,真是笑話!現在農民想用機械,淘寶就能解決,不比一個隊一兩臺危險的手扶拖拉機強?還拿機械化說什麼事呢?土地需要集中?承包不也可以集中嗎?有首詩說的好:

淘寶買機械,種植自安排。奢言集體者,不是種田人!


石城大俠


我看農民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地是時向題,大勢所趨。

一現在小規模生產已無法生存,農業本身利薄,種十畝二十方畝也沒什效益,只有規模化,農莊化的新型農民來發展生產,機械化,電氣化,無人機械化,科學化,才能改`變我國現狀的農村農業。

二現代青年大多在城市,縣城發展大多能安家落戶,對農業根本沒有興趣,更無法回鄉務農。只有小部分能力差點,沒什麼文化知識仍然會在農村務農,另年紀大點也只能在農村務農,常此以往,年老的逐漸老去,農業人口漸漸改少,幾代人以後慢慢退出傳統農業的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現代農業,產業化農莊化生產,生產率提高,農業產業業主賺得袋滿缽滿。只是聯想予見,是否準確,大家探討!哈😊


扭坤


鼓勵農民農村退出這個宅基地與承包。

從大的方向來說啊,他真的是為農民,正兒八經的事嗯,正是為這些農村經濟發展來著想。

但是它有個前提條件,

第一個。他是不是把農村的這種土地,正兒八經是,用來做農村,農業,農副產品的深加工產業鏈的規劃和建設,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一個農業集團,或者一個大的那個集團商業財產,他們把這個農民土地收集起來,進行整體農副產品的規劃,而且是全產業鏈進行佈局,就像恆大,就像碧桂園啊,他們有充足的資金和充足的渠道,包括中國的品牌運作和市場宣傳推廣的,這一整套的農村產業鏈的打造。

真正為農村農民去創造更長遠的,更持久的脫貧致富的計劃,這個才是我們所說的是大局方向看。


第二點,就是說現階段,把這些農村的土地承包出去,或者是讓農村的土地流轉啊,很多是對農村是不利的。

怎麼這麼說呢?

因為現階段都是一些小規模,的這些零星的這種承包,他們都是要套取政府的補貼啊,套取政府的一些補助啊,就是走的這種態度。

這種對農民,對國家對土地的利用率,都不會起到很好的效果,不能夠從真正的意義上來幫助農村,長遠,持久的獲取,這個穩定的收益或者收入,更談不上脫貧致富了。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把這些分散的土地能夠這樣放進去,用在我們所說的真正是大集團,大財團的身上,對農村農業和農民來說真的是個很好的,持久收入的一種保障。


本文原創於《三農創業坑》,三農創業活下去,是第一位,活不下去,別談夢想和情懷了,

小故事,大教訓,少走彎路,不掉進坑裡,是我們的初衷。

親愛的三農回鄉創業的朋友們,是否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如果能給你一些幫助,給一個點贊吧,

如果覺得能夠幫助到身邊的朋友,就轉發給他哦,這也就是《三農創業坑》的最初出發點,本文章原創,請監督版權,謝謝!


三農創業坑


問:鼓勵農村農民退出宅基地與承包土地到底對農村農民有益還是有害呢?大家對此事怎麼看?

這個有好也有不好的地方,假如是那種在城市裡面定居的農民,或者在城裡有固定居所的,對他們來講肯定有好處,既然是鼓勵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地,那就是說有補貼,與其讓家裡的房子或者耕地荒廢,還不如換成一二十萬的補貼更划算。

不過對於在農村種地的來說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因為留在農村的農民,他們主要靠種田為生,那把自己家的地退出去了,等補貼的錢用完了,以後豈不是喝西北風?因為有農田,生活才有保障。

不過話又說回來,越來越多的農村年輕人外出打工,農村人口也在逐漸減少,可是農村使用的宅基地卻沒見減少,反而還有擴張的趨勢,目前我國農村現有宅基地大約2.5億畝,還需要保持18億畝耕地的紅線不動搖,越來越多的農民遷往城市居住,導致城市的建設用地增加,耕地減少,那麼就需要減少農村的宅基地面積,儘可能把宅基地重新變成耕地。

總之關於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土地,主要看大家各自的想法了,如果對自己有好處,退出去也不錯,如果覺得沒好處那就保留下來也行,反正這是一種“依法、自願、有償”的行為。


每日新況


這要從農民的長遠生產生活來考慮,長期在農村生活的農民,依賴土地生存,習慣了農村生活,留戀鄉土,都有鄉情。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革,鼓勵農村農民退出宅基地與承包土地,是新農村建設發展的需要,農村農民是否會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儘快的退出宅基地及承包土地,關鍵是要看政府怎麼解決農民的後顧之憂。安置補償能不能合情合理,農民會不會幸福快樂的持續生產生活,只要國家和政府補償標準傾向農民,農民也有自己的打算,公平合理農民就會積極配合,讓出自己的宅基地,退出自己的承包地,配合參與實現鄉村統一規劃建設目標。如果只是鼓勵號召,沒有相對應的安置補償措施,生產生活沒有長遠保障,在法律保護農民利益的前提下,農民也是走著看著,盡力保留自己的生存之地。為此實現鄉村統一規劃還需要一個過程,任重道遠。


土豆22391118


在全國有償退出宅基地與承包地的工作,只在全國幾個省的幾個縣正在搞試點,因為是試點,還沒有成熟的經驗,所以,也還沒有被推廣開來,所謂的鼓勵農村農民退出宅基地與承包地的這樣說法,是沒有的根據的!

農民有償退出宅基地與承包地的目地,是對已經在城鎮生活居住,而且在城鎮參加了工作的那一部分而言的,因為他們已經生活工作在了城鎮,農村的宅基地他們也不需要了,農民的承包地他們也不能種了,這樣他們有償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地,對他們來講,一定是有利的,而對國家來講,把土地收了回來,也是有利的,也是保證了土地的耕種的面積了!

在搞試點的縣,宅基地承包地有償永久退出的價格也是不一樣的,有的是3萬元一畝,也有的是5萬元一畝,對於已經離開了農村,在城市工作生活的農民來講,宅基地承包有償退出,應當是一件好事,他們拿到補償款後,就會更安心的在城市裡工作生活的了!

而對絕大多數的還在農村種地的農民朋友,也就是以種地為生的農民朋友來說,宅基地承包地有償退出,對他們來講是不合適的,也是得不償失的,他們退出了宅基地,他們住哪去?他們退出了承包地,他們吃什麼,他們靠什麼生活呀?

農村宅基地,承包地有償退出,那就是永久的退出了,退出之後,農村就永遠沒有你的宅基地和承包地了,絕大多數的以種地為生的農民朋友都是不能退出的,他們退出了,就斷了他們生活的後路,就絕了他們生活的根的呀!

假如他們真的退出了,假如他們家有10畝地的話,假如他們家有5口人的話,這10畝地按5萬元的補償標準,補償給他們家50萬元,宅基地再給他們家補償1萬元,加起來就是51萬元,一家5口人沒有房子住了,沒有土地種了,拿著這51萬元能生活幾年?又怎麼生活呀?如果這51萬元用沒了,那他們就得流浪街頭的!

有償退出的機制,只能是對在城鎮有房住,有事幹的極少數的原來的農民朋友而言的,因為他們的工作,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家庭都已經進入了城市,已經在城市紮下了根,他們已經融入到了城市之中,他們已經是城市的新一代的市民了!

所以,靠種地為生的農民朋友們,宅基地,承包地有償退出,不是對你們的,對你們來講那也不是福,那是禍,那是個跳下去就爬不上來的坑,再說了,就是以種地為生的農民想要有償退出宅基地,承包地的,你在城鎮沒有住房的,沒有生活來源的,當地有關部門,本著以人為本,本著為農民朋友負責的態度,也不會讓你退出的!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農民有償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地,是需要具備一定條件的。第一是建立在農民自願的基礎上,任何人不得強制的要求農民退出,這是一種主動行為。第二退出的宅基地和承包地必須是農民擁有合法權益的土地。第三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土地的農民,必須要有穩定的非農收入。

所以不是說想退出就能退出的,必須符合以上這三個條件才能夠退出。對於有了穩定的非農收入的農民來說,可能他們在外面打工或者從事其他的行業,已經不再耕種土地了,他們更願意退出土地。而對於以種植土地為生的農民來說,他們肯定不願意退出土地,因為退出了的話,再沒有其他可以求生的方式方法了。

所以退出土地對農民有利還是有害,這個問題要區分不同的群體。不同農民可能有不同的選擇。很多外出打工讓土地荒廢的農民,在綜合情況來考慮一下,有一部分人會願意退出土地。而沒有獲得土地或者以耕種土地為生的農民來說,他們更願意別人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然後它們可以通過流轉或者分配的方式得到更多的土地,獲取更多的收入。

農村有償退出土地試點工作是建立在農民自願的基礎上,所以說需要農民自己考慮清楚利弊,才能做出最符合自己需求和實際的決定。


茶人老七


你好!

鼓勵農村農民退出宅基地與承包土地到底對農村農民有益還是有害呢?大家對此事怎麼看呢?

其實這個問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要不要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土地在於自己的意願以及家庭情況,所以總體來說我覺得是有益的,因為鼓勵是有補償獎勵機制的,並不是在強迫的意願下進行的,這也會讓農民有了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



我們都知道現在物價跟糧食等農產品的價格已經不對等了,僅僅依靠土地也很難讓農民富裕起來,現在社會發展變化很快,機遇也多,很多人選擇自主創業或者進城務工,有些甚至還落戶在了城市,習慣了城市的生活農村老家也不想回去了,但是農村土地的去留也是自己的一塊心病,留著自己也不可能回去種地了,也不會種地了,如果有鼓勵自願退出宅基地與承包地機制,因此可以獲得一筆補償,未嘗不可呢?也會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更幸福!所以目前我國在各大城市也進行了自願退出土地承包權試點,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像四川一些地方一畝的可以過得3萬、5萬不等!



而對於沒有土地或者以土地種植為生的農民,因為一些人的自願退出,可以過得更多的土地承包或者分配機會,讓有限的土地激發出更多的活力,也讓真正想種地的農民有了更多的土地,也有利於將分散的土地連成一片,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以及生產價值,所以我覺得鼓勵農民自願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土地是有利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想了解更多三農資訊分享,可以關注下我,謝謝!


水果不甜不要錢


鼓勵農民退出宅基地,目前還不太現實,城鄉結合部的村子還可以,距離城市較遠的村莊可能性不大。

宅基地是農村人唯一可以避風擋雨的港灣,農村老人住習慣了,金窩銀窩都不如這個窩。年輕人雖然可以接受生活在城市,但城市喧囂浮躁汙染嚴重,都還想老了回農村養老呢。

雖說有補貼,但根據前幾年新農村建設推廣情況看,政策很不到位,補貼鳳毛麟角、杯水車薪,農民普遍難以接受。

承包土地方面倒是可以推廣下,雖說農村老人牴觸,年輕人支持,也不過是承包相關的費用問題。以我們這農村為例,中原大地,農業產區,1畝地農民自種年淨收入平均1200,如果承包費用能達到農民自種年淨收入,推廣起來應該問題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