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北城森林公園在規劃設計上體現"自然、生態、野趣、保護、創新和人性化"的主題,把公園分為入口景觀區、中心活動區、林蔭休閒區、兒童遊戲區、老人活動區、安靜遊憩區和管理辦公區。公園建成後,完善了城市服務功能,對提升城市現代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按照整體規劃,北城森林公園以市區北部丘陵為依託,向東延伸與白虎岡相連,西經臥麟岡與山西鋁廠接壤,形成一道綠色屏障,一面向市,三面環城,整個工程總佔地3912畝。公園裡五彩繽紛的音樂噴泉、綠草如茵的座座山丘、樹廕庇天的通幽曲徑、香飄四季的各種鮮花,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黃河夢》雕塑通過塑造魚躍龍門之勢,展現了黃河的不屈精神。雕塑魚飛浪湧,龍騰雲舞,氣勢磅礴,56條黃河鯉魚迎風破浪,激流勇進,昇華為凌空翱翔的東方巨龍,象徵中華56個民族緊密團結,奮力拼搏,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情懷。

《黃河夢》雕塑,高18米,由著名雕塑家宿青平設計,青銅鑄造。雕塑底部瀑布疊潺,襯托起魚躍龍騰之勢,構成一幅“九曲黃河淘新夢,十里龍門鯉笑聲”的壯美畫卷,昭示著河津人民團結拼搏,自強不息,追求夢想的龍門精神。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2012年9月17日,河津市舉行北城森林公園開園慶典儀式,河津北城公園正式向市民開放。河津北城公園是河津市委、河津市政府08年確定的重點工程,河津北城公園一期工程佔地193畝,總投資2000餘萬元,河津北城公園規劃設計遵循“自然親民”的理念,河津北城森林公園利用傳統園林手法,隨勢賦表,依形造景,融溝嶺、樹木、水景、建築、人文為一體,河津北城公園形成“林在城中、城在綠中”的獨特景觀,是一個全景式、開放式的公園。 河津北城公園的建成投用,進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 河津城市品位,為廣大群眾提供了又一個休閒娛樂的公共場所。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河津北城遊人如織 古耿大地春潮洶湧


現在的一期的設計與施工中充分運用園林設計中的理論,通過對場地的仔細解讀,採用因勢佈局、巧於借景,建設成一座體現生態設計理念的園林休閒景觀區。

1. 生態意義。 依據自然生態演替規律,對公園自然環境的恢復性建設,是生態設計原則的具體體現。 2. 突出特色,創造精品。公園開發,重在特色上做好文章,抓住景區臨近市區,地勢較高的特徵,在景點突出“觀景”、“參與”特色。3. 貫徹“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共存”的思想。貫徹“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共存”的思想,以景觀生態學理論為指導,充分發揮綠地對環境的改善作用,形成公園完整的環境體系。

河津北城公園規劃結構。 規劃採用“一軸四區一帶”的結構形式。“一軸”指延伸新耿街的景觀主軸。該景觀軸線在空間上收放開合,以入口開敞空間,兩側以模紋綠化,和彩色植物烘托中心空間,並以硬質鋪磚作為人們休閒活動的空間。“四區”指該入口景觀區、休閒活動區、模紋綠化景觀區、普遍綠化區。“一帶”指該圍繞一期範圍的東西及南部三側的12米的景觀林蔭休閒帶。

【圖/文 馮永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