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80后和90后最怀念小时候的什么物品?

影子追着光梦游847


我是70后,小时候的东西我记得几件:一,铁圈。就是一个细钢筋做的铁圈,还有一个铁钩,用铁钩推着圈跑。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玩具,每天吃饭后就和小伙伴推着铁圈玩,比赛谁推的快。其中也有技巧的,要掌握好平衡,要不然铁圈根本就跑不起来,那时小伙伴有很多的推圈高手呢!二,火柴皮。那时没有打火机,家里都用的火柴(也叫洋火),家里用完的火柴,我们把正反两面封皮撕下来,那时封皮上都有图案和字,我们规定好每个图案个字是等值于多少钱,然后就开始玩。谁出的钱多,谁先拍。就是把所有出具的火柴皮放在一起,用手在旁边拍,借助拍起的风吹翻火柴皮,翻过去几个就赢几个。那时对这个游戏都很痴迷,大冬天很晚了也不睡觉,天天晚上拍,拍的手上都有冻疮了,也是“轻伤不下火线”!三,后来大一点的时候,那时有了录音机(也叫收录机),我记得那时很有名的是“燕舞”牌的录音机,那时有的小青年穿个花衬衫,穿个喇叭裤,梳着大背头,扛着录音机,里面放着迪斯科舞曲,真的是很得瑟!我们那时候很羡慕人家!感觉那就是流行!四,手表。那时手表属于奢饰品,那时谁能戴一块手表是很了不起的事,我记得家里有一块手表,海鸥牌的,还能防水,出去和小伙伴玩的时候,我都戴上手表,看到一个人我就挥起手说“看!海鸥的!防水”,看着别人羡慕的目光,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

那时候虽然生活不富裕,但是每个人过的都很开心!现在生活好了,吃喝不愁了,但是反而没有了以前的快乐!也不知道是快乐不再光顾呢还是我们失去了快乐!







段立山


我是80后,小时候我们的童年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游乐场……但是我们有些绝对的自由,作业少,时间多。虽然玩具在现在看来是那么多的看土,但是在当时我们能玩到忘记吃饭。最怀念那时候的玻璃球,一群小朋友可以玩到天黑才回去。还有军棋,这就算当时高智商的游戏了。还有手柄玩具挂圈。跳跳糖,爆炸糖,跳跳青蛙,纸飞机,弹弓,蝌蚪……又是同学们聚会,还会一起回忆那时的乐趣!








胖娃儿钓鱼


每个年龄段都会有自己成功的故事,尤其是中国这样告诉发展的国家,几乎每个年龄段都会产生新的儿时玩具,而那时的快乐真的是非常的简单而且幸福。

70后,可能要悲催一些,这个年代的人物资非常的匮乏,几乎没有可以玩的玩具,能活下来而且顺利成长就算是不错的是生活了。当然,这代人生活的时代,可以更多的和大自然打交道,山里跑的比谁都溜。

80后就稍微好一些了,可以有一些新的追求了,比如小时候滚铁环、溜溜球这些都是非常受到欢迎的游戏。对于很多80后的家庭,可能都可以要求家里买一些玩具了,但是好像也没有太多可以玩的。

90后就了不得了,这个曾经被称之为废掉的一代,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这代人可能更喜欢电子玩具以及游戏,几乎离不开互联网的身影。90后,物资以及非常的丰富,几乎可以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求。

00后,那就是几乎离不开手机了,各种玩具都可以说是玩腻了,但是这代人的创造力或许也是最强的一代。

其实无论哪一代人,最心仪的礼品就应该是过年时的新衣服了,同时属于那个时代最单纯的快乐,没有长大后的烦恼。长大后才发现,小时候真的是最美好的时代,只要有礼品就可以很满足。


北京城知事


我家住在318国道边,由于交通十分便利,童年最拿得出手的奢侈品就是一辆自行车,我在当时骑车算是相当早的,八岁时就学会了。

那时没有儿童车,由于个子矮小,成人的自行车是带三角架,够不着上自行车座位,就只能在自行车侧边,一只脚伸过三角架踩自行车踏板,怎么也只能踩半圈。

除了上课、吃饭、睡觉,剩余时间全部与自行车为伴,在所有同伴和同学们中间,我算是幸福的,小小年龄便拥有了自己第一辆爱车,并且成天爱不释手。

这辆自行车陪伴我从小学来到中学,练就了一手不错的车技,在同龄人中车技称得上佼佼者,也就是接触的早,熟练生巧罢了,这辆车我对它记忆最深,也是童年最好的礼物。


我行我素狂野世界杯


这些都是满满的回忆啊!为了学车没少摔过啊必须的套当骑要不(你懂的😂),超级玛丽就没见过最后一关是什么样的,溜溜没少输就没赢过真的是手残没救了,绿青蛙拆后就没在安装上,掌上游戏机玩坏了两个,游戏机把我家黑白电视都干坏了,还挨了顿揍😂复读机就是为了听歌而已,最后一件神器打鸟到没到几只,别人家玻璃但是干碎不少😏😏










爱生活的于小鱼


我是讲堂空空--珠宝玉石收藏知识传播者,今天给大家分享下那些记忆中的老物件。

古人常说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新事物挤入了我们生活,也使得许多老物件被遗忘在了过去。

  • 磁带

磁带大约在MP3盛行的2000左右被淘汰,我将其放在此处不是因为它对我们生活影响最大,只是我对它的记忆最深。那个时候,只要有一盘磁带一个录音机就在阳光下的草地上眯眼半天。

  • 煤油灯

如果说打口磁带现在还可以寻见,那煤油灯除了特别偏远的小山村应该都不会再见了吧。但是这味道难闻,凑近会有烟熏眼的煤油灯,在那个电力贫乏的年代点燃了万家灯火。

  • 锥子

还记得小时候奶奶总是会戴上顶针,拿着锥子穿梭在千层布之间,给我们纳了一双又一双厚实合脚的鞋底。

  • 黑白电视机

在八九十年代能有台黑白电视机的家庭,一定是村中最明星的家庭。虽然作为乡亲每到晚上都会定时放映热播剧,但如果是在其它时间去人家家里蹭电视是会被嫌弃的,而且多数时候会找个借口,啪的一下就把电视关了。

  • 压水井

那个时候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都会打口水井,上面连着个压水器。而且井水不会有如今的消毒水的味道,甘甜且冬暖夏凉。

  • 搪瓷碗

现在在很多小饰品店还是可以找到复古的搪瓷杯的,但是那个大的搪瓷碗就很少会见到了,一碗饭可以够个成年男子吃撑。

  • 缝纫机

作为那时候娶妻必备的“三转一响”中的缝纫机,也只能在专门的缝补店遇见了。

  • 脸盆架

感觉那时候的人们要比现在还讲究,家家户户都会有专门放毛巾、脸盆与洗脚盆的木架。而现在,基本都是挂钩。

  • 洗澡盆

那时候家里都会有个很大的盆子专门用来洗澡,而如今都是用淋浴或浴缸了。

  • 搓衣板

现在的搓衣板都是用来给老公罚跪的,衣服交给了洗衣机。

  • 蜂窝煤

那个时候做饭取暖只有木炭与蜂窝煤,而现在则是天然气跟暖气。

  • 算盘

80后上学还会有珠算这门课,90后的孩子则只有计算器课了。

那个适合每个村子的打谷场上都会有大大小小的磨石,有些用来碾谷子,有些用来磨豆腐。

  • 土灶

土灶这东西,反正我是回老家都没再见过了。小时候冬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里面丢几个红薯然后等着出炉。

  • 16两秤

我们常说半斤八两的时候一定会很疑惑它们怎么就差不多了的,这是因为我们之前用的是16两的秤。

韶华易逝,不知道你的脑海之中还有哪些旧时光呢?


南红讲堂


卓依婷校园歌碟



光碟天后卓依婷的婷迷


80后。感觉最怀念的还是小时候的感觉,那个时候觉得什么都是好的,都是纯洁的!没有太多的玩具,没有很多的好吃的,可是感觉很幸福!

好的东西都是用来怀念的



小鱼儿8411



你磊哥92


挺怀念小时候快乐的日子,虽然那时候很穷,却过得很开心,最开心的事是晚上和老爸去抓鱼,春夏季节地下暗流的鱼随着雨水涨起来而跑到水沟里,排成很长的一对,我和老爸激动的拿着小网捞起来,有的来不及捞的跑田里去了,又在田里捞,都是些塘角鱼大头链,一个晚上能捞到不少,老爸还拿那些只进不出的小笼放水沟处,第二天一大早去也能收获不少,那些野生的鱼儿肉可嫩可香了,现在想起来还耐人寻味,只可惜老爸去了天堂,再也吃不着他做的美味腊肠了,愿父亲在天堂没有病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