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有16個兒子,為何後金貴族卻一致擁護皇太極繼位?

馬瑞涵


清太宗皇太極是清朝第二代君主,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自少年起常隨父兄狩獵和征戰,騎射嫻熟。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改次年為天聰元年。



那麼擁有一眾兄弟的皇太極,是如何脫穎而出繼承汗位的?

‖皇太極富有謀略,有很高的戰略眼光



皇太極繼位後,在戰略上定先征服朝鮮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後顧之憂的戰略方針。對明則採納漢族降官建議,確立"講和與自固之策",重用漢將,削弱明朝實力,志在入關奪取全國政權;皇太極搞定蒙古後,突襲明朝京師,用反間計讓崇禎帝殺害了袁崇煥,凡此種種,可見皇太極的能力,是能繼承汗位。

‖皇太極有自己的勢力,而且有大量支持

早在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改變了後金的軍事制度,也就是後來的“八旗制度”,皇太極作為四大貝勒之一,有很大的權利,有了自己的勢力,在大哥褚英被廢之後,四大貝勒是有很大可能繼承汗位的,代善不參與競爭,但是代善的兒子卻堅定的支持皇太極,由此他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繼承汗位已是必然。

‖皇太極繼位是當時最好的選擇

後金天命元年,努爾哈赤建立大金國(史稱後金),稱大汗,任命次子代善為大貝勒、侄子阿敏為二貝勒、五子莽古爾泰為三貝勒、八子皇太極為四貝勒簡稱四大貝勒。四大貝勒之中,代善有前科,想繼位很難;阿敏為人居功自傲,而且目中無人,而且還是侄子,不可能繼位;莽古爾泰雖然勇猛善戰,但是缺少謀略,沒有長遠的眼光。

而皇太極相對他們而言,不僅有手段,而且有能力,有眼光。最重要的是,他面對當時的形勢能有自己的方法,徵蒙古,伐朝鮮,南下逐鹿中原,他有成大事的潛質和能力,他繼位是當時最合適的選擇。


天命十一年八月十一日,努爾哈赤因寧遠之戰失敗抑鬱而逝。代善與其子嶽託及薩哈廉,擁皇太極嗣汗位。代善的長子貝勒嶽託和三子貝勒薩哈廉,對諸貝勒大臣說出了擁戴皇太極的原因:“才德冠世,當速繼大位”。由於身為長兄的代善的鼎力支持,所以眾貝勒乃合詞請上嗣位”,皇太極“辭再三,久之乃許”,被擁舉為大汗。九月一日,皇太極在大政殿即汗位,焚香告天,宣佈次年為天聰元年。


源稚生


首先是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兄弟。

他們是一母同胞兄弟,生母是努爾哈赤晚年最寵愛的大福晉阿巴亥。三兄弟是努爾哈赤最疼愛的兒子,尤其是多爾袞。晚年的努爾哈赤甚至想將自己手中的正黃、鑲黃兩旗勢力分給三兄弟的,這意味著什麼?當時只有大汗或者是繼承人才有資格掌握正黃、鑲黃兩旗,說明努爾哈赤是有意將汗位傳給三人的其中一個。可惜在努爾哈赤還未做完這些佈置時就薨逝了,原本應該是勢力、實力最強勁的三兄弟,此時因為年幼(阿濟格才22歲、多爾袞15歲、多鐸13歲),軍功、威望等方面都遠不如其他幾位兄長。

在努爾哈赤時期也有四大貝勒,分別是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除了多爾袞三兄弟外,就是四大貝勒實力強勁。

大貝勒代善,代善是努爾哈赤元妃佟佳氏之子。

從小跟著努爾哈赤南征北戰,軍功卓著,在朝中的威望也很高,為人比較清楚,不像他的哥哥褚英那麼莽撞傲慢,手握正紅、鑲紅兩旗,早年他是努爾哈赤心中繼承人的理想人選。不過他曾被傳出和努爾哈赤的大妃阿巴亥(多爾袞三兄弟的生母)有私情,因此被公開廢除嗣位,失去了汗位的繼承權。

二貝勒阿敏就不多說了,他是努爾哈赤的侄子,除非努爾哈赤這幾個實力強勁的兒子都死光了,阿敏才有繼承的機會。直接說下三貝勒莽古爾泰,他的生母是努爾哈赤的第二位福晉富察氏,富察氏失寵被趕回去(有一說是被處死),莽古爾泰也隨之失寵,再加上他的個性也是暴躁易怒型,也不是個好相與的。

反觀四貝勒皇太極,生母是努爾哈赤的第三任大福晉孟古哲哲。

孟古福晉雖然也受寵,但是跟其他幾位福晉沒得比:孟古福晉嫁過來的時候,富察氏仍是大妃,生下皇太極後,仍沒有取代富察福晉的地位,而阿巴亥福晉成為大妃只用了兩年的時間,可見孟古福晉沒有特別的,也不是專寵。他除了跟前三位貝勒一樣有不俗的軍功和威望,個人才幹卓越外,他的身家和勢力是四大貝勒中較弱的。但他的待人處事,是後金貴族們比較欣賞的,符合貴族們的利益。

綜上,皇太極會得到眾後金貴族的擁護和支持。

喜歡的給阿淺點贊轉發支持下;不喜歡也留下你的寶貴意見,阿淺虛心接受哦!

浮生若淺


清太祖努爾哈赤雖然有十六個兒子,但是嫡出的兒子只有原配嫡妻佟佳氏(元妃)所生的褚英、代善,第一位繼妻富察氏所生的莽古爾泰、德格類,第二位繼妻葉赫那拉氏(孝慈高皇后)所生的皇太極和第三位繼妻烏拉那拉氏(孝烈武皇后,後被褫奪)所生的阿濟格、多爾袞、多鐸。嫡長子褚英是努爾哈赤所殺,自然不可能繼承汗位。到努爾哈赤去世時,實際上有資格繼承汗位的只有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德格類和一母同胞的多爾袞三兄弟。



這其中,代善因為與繼母烏拉那拉氏“私通”和刻薄兩個親生兒子嶽託、碩託的事情,早已被努爾哈赤公開否決了汗位繼承資格。莽古爾泰、德格類的生母富察氏同樣因為和代善“不清不楚” (代善這傢伙是不是有戀母癖?怎麼專找繼母下手?)被努爾哈赤給休了,而且還被殺了,甚至野史中還傳出了莽古爾泰弒母的說法。母親被廢,莽古爾泰、德格類兄弟在所有嫡子中自然也就“低人一等”,失去汗位繼承資格了。一母同胞的多爾袞三兄弟彼時年紀尚幼,除了阿濟格二十一歲已經成年之外,多爾袞只有十四歲,多鐸只有十二歲,可偏偏這唯一成年的阿濟格又是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傢伙。在母親烏拉那拉氏被逼殉葬之後,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哥哥,帶著兩個未成年的弟弟,無論如何也是鬥不過其他幾位根基深厚的兄長的!更何況,論齒序也輪不上他們。



綜上所述,繼承汗位的只能是皇太極!但是,彼時代善父子手裡握著正紅旗和鑲紅旗,莽古爾泰手裡握著正藍旗,德格類雖然沒有掌握整旗,但長期在外征戰,實力也不容小覷,一母同胞的多爾袞三兄弟手中還握著正黃旗和鑲黃旗。此外,鑲藍旗掌握在舒爾哈齊的兒子阿敏手中,鑲白旗掌握在努爾哈赤的孫子、褚英的兒子杜度手中。實際上,皇太極自己手中掌握的只有正白旗,實力較弱。而且,努爾哈赤在世時,其三位年長的嫡子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和努爾哈赤胞弟舒爾哈齊的兒子阿敏已經形成了“四大貝勒”的格局。皇太極雖然繼承了汗位,想做到父親努爾哈赤那般說一不二,很難!於是,皇太極玩了一手欲擒故縱,搞出了“四大貝勒”聯合主政、以已為尊的政治格局,算是暫時穩定了政局,沒有造成兄弟鬩牆、諸子爭位的局面。



繼承汗位之後,皇太極利用“以己為尊”這一點,相繼對幾位哥哥發起了政治攻勢。幾番爭鬥下來,代善“靠邊站”了,阿敏被幽禁了,莽古爾泰被氣死了(謀逆是死後才翻出來的舊賬)。皇太極順勢對八旗的勢力範圍進行了重新劃分,牢牢掌握了實權。自此,皇太極成為了說一不二的真“汗”。但是,皇太極的野心絕不僅僅在偏安稱汗上!天聰十年四月,皇太極改國號金為清、改元崇德,正式去汗號稱帝,成為了清王朝的首任皇帝。自此,清王朝與明王朝平起平坐、分庭抗禮,正式拉開了一統天下的鐵幕!八年之後,攝政王多爾袞帶著皇太極年幼的兒子清世祖福臨走進了紫禁城,清王朝從東北走向了全國,成為了真正的中央政權。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皇太極能繼承皇位,全賴皇太極自身的威望和名聲。皇太極有勇有謀,並且擅長計謀,可以說是足智多謀了。並且皇太極自身亦是四大貝勒之一,名正而又言順。

也可以這樣通俗地講,皇太極在這四位貝勒之中是出類拔萃的,個人優勢遠勝於其它三位貝勒,用脫穎而出來形容,也絲毫不為過分。

雖說努爾哈赤突然暴亡,但後金內部依然是團結一致,堅如磐石,在皇位繼承者上面沒有引起大的紛爭,皇太極也是順利的繼承皇位。這其中和皇太極自身優秀的條件是分不開的,個人能力十分優秀。


清峰徐來89


努爾哈赤死後,最有實力的就是四大貝勒,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代善為人和善,但是沒有皇太極有野心,並且與阿巴亥有染,自身有汙點。阿敏是努爾哈赤的侄子,沒有資格繼位。莽古爾泰打仗雖猛,有勇無謀,並且揹負著殺母的罵名,所以別人也不會推舉他,只有皇太極名聲好,有勇有謀,所以別人才推舉皇太極繼位。


博爾濟吉特額爾德穆


努爾哈赤雖然有16個兒子,但地位高低各有不同,地位最高的是四大貝勒,實力最強則是多爾袞三兄弟,四大貝勒中阿敏是侄子最先排除,代善和莽古爾泰因為各種原因已經失去了競爭的可能,最終的結果只能在皇太極和多爾袞之間產生,為什麼皇太極能最後勝出,主要是多爾袞三兄弟實力太強,且勢力太大,其他三大貝勒生怕自己地位不保,於是共同推舉了相對較弱的皇太極!


封弦


主要是四大貝勒之爭,最後選皇太極,無非倆原因,第一在努爾哈赤看得見的地方好好表現,第二就是在努爾哈赤看不見的地方不擇手段。


豆叔講故事


嫡長制是漢人的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