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和伊拉克相比,谁的军事力量更强?

金楼家Kening


题主问的是哪个时代的伊朗和伊拉克?如果是两伊战争时代的伊朗和伊拉克相比的话,那么伊拉克略强一些:1979年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运动,此后伊朗建立了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教合一体制并积极试图对外输出伊斯兰革命。作为伊朗邻国的伊拉克是一个以什叶派为主的国家,然而执政者却出自逊尼派,于是伊拉克境内庞大的什叶派人口就成为伊朗重点争取的对象,这直接威胁到了伊拉克逊尼派统治阶层的既得利益。就在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运动的1979年萨达姆就任伊拉克总统,不过相比伊朗激烈的革命运动而言:萨达姆是通过一场“宫廷政变”迫使伊拉克前总统让位于自己,在这一过程中伊拉克在经济、军事、社会等各方面都没发生太多的动荡。相比之下伊朗在经历剧烈的革命运动后对效忠原政权的政府和军队成员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一时间伊朗的财政、军队、社会体系出现混乱局面,而伊朗新政府的革命输出之举使其与周边阿拉伯国家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迅速恶化,伊朗在国际上一时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这在萨达姆看来正是他打击伊朗进而攫取中东霸权的天赐良机——萨达姆试图将对伊朗的战争塑造成为阿拉伯人对波斯人的民族宗教圣战,使自己成为整个阿拉伯世界万众敬仰的英雄,这样既能解决伊拉克与伊朗之间的领土纠纷与教派矛盾,也能扩大伊拉克在整个中东的影响力。

1980年9月22日萨达姆撕毁了此前同伊朗订立的边界条约,正式开始发动同伊朗的边界战争。两伊战争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伊拉克对伊朗发动全面进攻,第二阶段伊朗反攻而伊拉克被动挨打,第三阶段双方展开拉锯战,第四阶段重新掌握战场主动权的伊拉克再次攻入伊朗境内。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联合国的停火决议,1988年8月20日双方正式停止战斗。从战争的整体走向来看:双方互有胜败,大体上势均力敌。从最终结果来看:由于停战时伊拉克军队已攻入伊朗本土,所以名义上这场战争是以伊拉克的胜利告终的。两伊战争后的伊拉克号称全球第三军事大国:拥有95万正规军、48万预备役,装备坦克5600辆、装甲车7500辆、火炮3800门、作战飞机770架。除此之外伊拉克还有中东最完整的现代化综合防空体系——其“KARI”防空系统包括:4个地区防空作战中心、16个截击引导中心、70余个防空指挥与报告中心。伊军战斗机、地空导弹和高炮构成了立体火力网,基本覆盖了所有空域。在经过8年的两伊战争的锤炼之后伊拉克军队的实战经验也相当丰富。就纸面上的实力而言:这时的伊拉克强于伊朗。不过伊朗在国土面积、人口数量以及战争潜力上其实更强于伊拉克,就双方的实际战果而言:两伊战争其实是一场没胜利者可言的不折不扣的消耗战——战争前后历时7年又11个月,战前拥有37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的伊拉克在战争结束时欠下外债700多亿美元,在战争过程中伊拉克死亡18万人、伤25万人,直接损失3500亿美元;作为对手的伊朗也欠下外债450亿美元,死亡35万人、伤70多万人,仅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直接损失3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作为两伊战争名义上的胜利者的伊拉克将两伊战争塑造为阿拉伯逊尼派国家对以波斯人为主体民族的信奉什叶派的伊朗的宗教圣战,因此获得了阿拉伯各国的支持,结果却在战争中蒙受了重大损失,却所获甚少。

然而两伊战争中阿拉伯各国对伊拉克的援助并不是无偿的,而是以贷款模式提供的,这意味着萨达姆必须偿还高额的贷款。打了一场损失巨大却几乎一无所获的战争已令萨达姆在伊拉克国内的威信开始出现动摇的迹象,这时要他还钱且不说还不起,就算还得起也必将动摇萨达姆在伊拉克国内的地位。于是萨达姆提出:伊拉克与伊朗打了八年战争是替全体阿拉伯人与波斯人作战,是替全体逊尼派与什叶派作战,伊拉克人拿性命去战斗,希望其他阿拉伯国家把债务免了。然而萨达姆关于免除债务的提议遭到作为最大债主的科威特的拒绝,而萨达姆如果按科威特的要求偿还债务需要偿还的贷款数目高达140亿美元,这还不算利息。1990年伊朗又趁伊拉克面临海湾危机的有利时机迫使伊拉克最终接受了伊朗的和平条件:承认伊朗对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权并从伊朗领土撤出了军队,至此在战场上略占下风的伊朗又通过外交手段扳回一局。1990年8月被逼到墙角的萨达姆悍然出动10万大军入侵科威特,美国立刻组建多国部队介入伊拉克同科威特的战争。这时伊朗趁伊拉克面临海湾危机的有利时机迫使伊拉克最终接受了伊朗的和平条件:承认伊朗对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权并从伊朗领土撤出了军队,至此在战场上略占下风的伊朗又通过外交手段扳回一局,在经历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后伊朗和伊拉克两国又重新回到了战前的原点。然而伊拉克的磨难并未就此终结——2003年3月20日以美、英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再次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本来国土面积437072平方公里、人口3720.3万、GDP总量1977.15亿美元、人均5166美元的伊拉克就国家体量大小而言:也算是中东一大主要地缘势力,然而在经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两次重大打击后的伊拉克保守教派冲突和恐怖暴力活动的打击,如今的伊拉克不要说成为中东霸主,甚至连参与角逐的资格都已失去。

如今的伊拉克在历经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之后实力早已今非昔比:如今的伊拉克安全部队不足60万人,这还是一支由正规军和警察共同组成的武装力量,其中现役正规军不足30万,连海湾战争前的1/3都不到。伊拉克战争后美国曾一度解散过伊拉克前政府军,新成立的伊拉克军队几乎只有轻型装备且基本沿用的是萨达姆时代的过时装备,在美国的扶植下伊拉克军队的状况有所改善,但武器装备匮乏落后、作战经验欠缺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扭转。2014年6月伊拉克两个师约3万人遭遇800名叛军,结果竟转身溃逃,伊拉克一些城镇被丢,叛军一度逼近首都巴格达外围60公里处。如今的伊拉克军队在包括情报、空中支援、医疗以及后勤等方面十分依赖美军,几乎到了离开美军都不知该如何行动的地步。

相比之下伊朗的军事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伊斯兰革命卫队组成,现役总兵力约为545000人,这一规模位居世界第九。约为35万人的伊朗陆军编有4个军部、4个装甲师、6个步兵师、1个空降旅、2个特种作战师、若干独立装甲旅和步兵旅、5个炮兵群,伊朗陆军的机械化程度较高——拥有大约1400辆主战坦克近百辆装甲侦察车、上千辆步兵战斗车和装甲输送车、约2000门牵引火炮、约300门自行火炮。伊朗海军拥有兵员2万人左右(这其中包括大约2000人的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主要海军基地有5个——分别是波斯湾的阿巴斯港、布什尔和霍梅尼港,印度洋的恰赫巴哈尔潜艇基地,里海沿岸的恩利泽。伊朗海军的主要作战舰艇包括俄制“基洛”级潜艇3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3艘和轻型护卫舰12艘。约为4.5万人的伊朗空军(这其中包括1.5万名防空部队)编为16个攻击/战斗机中队、1个侦察机中队、1个加油/运输机中队、5个运输机中队、5个地空导弹中队和16个地空导弹营。除正规军之外,规模为12万人的伊斯兰革命卫队也是伊朗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由正规军和伊斯兰革命卫队组成的现役部队外,伊朗还有35万人,这其中包括约20万人的主要由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准军事部队“民众动员军”,战时兵力可扩充至100万。从20世纪50年代伊朗就开始了核能源开发活动,1980年美伊断交后伊朗面临来自美国及其盟国越来越大的战略压力,于是加大了军备建设的力度。在这一过程中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而伊朗方面则在2003年2月9日由时任伊朗总统的哈塔米以电视讲话的形式宣布:伊朗已在雅兹德地区发现铀矿并已成功提炼出铀,伊朗将开采铀矿并将建设铀转换和铀浓缩设施,以便建立一个完整的核燃料循环系统。至此伊朗核计划已经发展到关键阶段——即核燃料循环系统建设阶段。这个系统建成后便可为伊朗的核电站和研究机构提供燃料,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浓缩铀的丰度,使伊朗能够获得武器级高浓缩铀。这标志着伊朗已迈进了核门槛,但要将这种核能利用技术真正转化为核武器还有相当的距离。

这是从直接的军事力量上进行对比,如果从资源储备、工业体系、国民经济等支撑战争的潜力因素分析,那么伊朗的优势也是明显的:伊朗国土面积约1648195平方公里,是伊拉克的3.77倍左右,人口约为8202.2万,是伊拉克的2.2倍左右,GDP总量4395.14亿美元,是伊拉克的2.22倍左右,人均GDP5415美元,是伊拉克的1.05倍左右。从自然资源的储备情况来看:截至2016年底伊朗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584亿桶,居世界第四位,石油日产量460万桶,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气储量33.5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天然气年产量2024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伊朗全国拥有矿山3800处,矿藏储量270亿吨:铁矿储量47亿吨;铜矿储量30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5%,居世界第三位;锌矿储量2.3亿吨,居世界第一位;铬矿储量2000万吨;金矿储量150吨。目前伊朗已开采的矿种有56个,年矿产量1.5亿吨,占总储量的0.55%,占全球矿产品总产量的1.2%。从国民经济水平来看:伊朗是继中国、日本、印度、韩国、印尼、沙特之后的亚洲第七大经济体。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伊朗以石油开采业为主建构起自己的经济体系——伊朗外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于对外石油出口,此外伊朗在钢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软硬件业等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出版的《经济学人》杂志曾指出:伊朗在全球工业排行榜中的位次已跃居第38位。伊朗的农业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30%以上,在这其中已耕的可灌溉耕地达830万公顷、已耕旱田940万公顷,农民人均耕地5.1公顷。不过伊朗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其综合收割机与拖拉机保有量分别为1.3万台和36万台。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伊朗的军事实力相比之伊拉克需要分阶段,目前的伊朗军事实力自然是远远超过伊拉克,坐居中东五大军事强国之一,而现如今的伊拉克军事实力虽然相比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初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和伊朗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伊拉克军队的装备水平领先于伊朗

伊拉克自萨达姆被干掉之后就一直追随美国的脚步,如今军队装备也大多采购于美国。目前装备的武器如美制MI系列坦克等,当然伊拉克军队现在的装备体系很杂,较为先进的装备和老掉牙的装备都有。而伊朗装备的还是T72等落后一代的坦克。得益于美国的支援,伊拉克陆军军队装备水平优于伊朗。伊拉克空军装备水平和伊朗大致相当,主力不过十几架F16IQ,而伊朗空军主力也是很老旧的F14和米格29,两国空军的现代化水平都很有欠缺。由于两国都是陆军占据主体,海军规模不大,海军不做比较。


规模上伊拉克不及伊朗

伊朗毕竟拥有五十多万正规军,军队规模还是远远大于伊拉克的,伊拉克目前现役总兵力大约40多万人,陆军的装甲车和主战坦克数量数千辆,火炮2000多门,空军各型飞机数量370架 ,而装备体系还算完善;伊朗军队规模很大,虽然装备水平不及伊拉克,但是得益于伊朗人自力更生,所以自主军工水平和军队后勤保障还是不错的。

伊拉克军队像是辅助性的美制军队,而伊朗有杀器

伊朗军事实力还有所依仗就是其杀器——伊朗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十几个拥有中程弹道导弹的国家,所能打击的范围包括以色列和美国在中东的主要军事基地在内,这是美国乃至以色列斗非常忌惮的。伊拉克现在更像是辅助性的武装,没有自己的战略杀器。

总体而言,笔者认为现在的伊拉克军事实力是远远不及伊朗的,伊朗长期高强度军备建设的结果不是泛泛之辈。

欢迎广大读者关注和点评,关注头条号“西凉宣抚使”,每日更新军事推文和热点解读。


西凉宣抚使


早在80年代的两伊战争中,伊拉克是比较强的,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以及历史的变革,如今的伊朗在军事实力上要远远强于伊拉克。

首先伊朗建立了强大的整体工业体系,不仅包括轻武器火炮等较为简单的武器装备,甚至包括舰艇导弹等重型武器装备,已经具有相当强的自行研制生产能力,这相对于伊拉克是一个极大的优势。

伊拉克经过海湾战争和其后的伊拉克战争的洗礼,以及数年来的国内动荡以及近年的极端组织的战争等,其实力严重受损。目前而言,伊拉克国防力量大约在60万人左右,但是其实际军队只有20余万,更多的则是警察部队,以维护国内治安等为主要任务。

伊拉克军队的装甲兵极为稀少,仅装备像美军M1主战坦克等少量重型装备,在此前在对极端组织的话战争中也有大量损失。而且海军方面其仅有少量的轻型巡逻艇和突击艇,基本可以无视。而在空军方面,其现有的飞机极为稀少,仅有少量运输机和轻型侦察机,以及一些直升机等,仅能执行有限的监视,侦察,运输和打击任务。

而伊朗在经历了两伊战争之后,其国内整体形势较为,这也为其发展提供了较为良好的环境。其陆军方面就装备了包括T55,酋长等共计一千余辆主战坦克,并拥有强大的火炮部队。同时拥有着包括飞毛腿导弹,自行研制的泥石,流星等等弹道导弹。

而且在海军方面,其在中东也是首屈一指的,装备了包括俄制基洛级潜艇,阿勒万德级护卫舰,以及大量的导弹艇巡逻艇扫雷艇等等小型舰艇,具有自主生产能力,而且还装备着大约70架左右的各类作战飞机。

而伊朗空军的战机大约在300架左右,装备了包括向F4,F5,米格29,以及少量的F14等战机。而且其直升机力量也较强,拥有着包括AH1等在内的多款直升机。其此前甚至公布了其国产的F313隐身战斗机,在航空工业能力方面要强于伊拉克。

所以整体而言,伊拉克是比不上伊朗的。


雇佣兵



伊朗和伊拉克现在怎么能对比呢,两伊战争当中伊拉克实力占上风,因为萨达姆有百万雄师之称的共和国卫队。在舆论当中也削弱对方的势气,可是伊朗的革命卫队表现出战斗力很强,两伊战争损失惨重,萨达姆又卑鄙的投放神经毒气使大量的伊朗军队伤亡,伊朗的空军给伊拉克造成了很大的创伤,最后打完两伊战争后没有谁胜谁败,伊拉克武器装备精良,现在的伊朗就是中东的雄狮,以前雄狮在沉睡又受伤,现在已觉醒伤口已愈合,在中东除了以色列就是伊朗最厉害,谁敢匹敌,以色列也很害怕伊朗的强大,时时刻刻都注视着伊朗,伊朗的一草一动都不放过,显然伊朗现在势力不可忽视,伊朗对IS的根据地发射弹道导弹说明伊朗武器子给力很成熟,虽然美国的经济制裁对伊朗是毁灭性的,可是伊朗人绝处逢生思想鼓舞着这个国家勇往直前。敢于对世界上的来犯之敌亮剑。


锄奸将领


伊朗的军事力量稍逊于巴基斯坦,但绝对比伊拉克强大!首先,一路人比阿拉伯人的战斗力素质、战斗意志、战斗纪律强出一大截,更加能征善战;其次,伊拉克经过多年的内乱,国力、军力都大不如从前,连横行于国内恐怖组织都打不赢,更不是战争经验的伊朗军队的对手。

1、伊拉克士兵的战斗力远逊于伊朗军人。上世纪80年代,是伊拉克国力、军力最鼎盛的时期,在中东地区数一数二,才这才给了萨达姆以勇气与信心,主动向伊朗发起了军事进攻,他甚至扬言要在两周内打败伊朗军队,打掉霍梅尼神权统治。

事实上,横的怕不要命的。充满着“殉教”精神的伊朗军人、毛拉们顽强地抵御住了伊拉克军队的猛烈进攻,把防御战打成长期对峙的消耗战。

在战斗中,伊朗人在战场的四周摆上许多棺材,彰显坚定无比的战斗意志与牺牲精神。这种不要怕的打法,可把战场另一头的伊拉克士兵吓怕了,临阵退缩的事情时有发生,屡禁不止,打的时间越久,伊拉克士兵就越怂,被伊朗俘虏的伊拉克军人是伊朗军人俘虏的三倍。

2、美英联军入侵伊拉克,推翻萨达姆的独裁统治后,移植了美式民主,国家不仅没有安定下来,繁荣起来,而是内乱不已,恐怖暴行横行,不知不觉中沦落于失败国家的典型,国力与军力一落千丈。前几年,伊拉克国防军在与IS等恐怖组织的交战中,往往以交战就崩溃,不是弃甲逃亡,就是当了俘虏。眨眼间,IS等恐怖武装横扫伊拉克,不仅占据了第二大城市摩苏尔、世界第六大油田基尔库克油田,还一度逼近首都巴格达。后来,在许多民间武装的全力支援下,伊拉克国防军用了数年才勉强将IS等恐怖组织赶跑。

现在的伊拉克国防军的战斗力极为羸弱,军纪也很松弛,即使跟国内的民兵武装打起来,胜负也难料,更不用说跟正规军交战了。伊朗即使不用出动精锐的革命卫队,而是调遣驻扎在叙利亚,打了七年战争的驻叙八万大军就足以消灭伊拉克的国防军与民兵武装。

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军队尚有跟伊朗军队一战的实力,后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军队的实力,连看家护院都很勉强,要是跟伊朗再次交战,只有被消灭的份。


飞狼


如今的伊朗和伊拉克,在军事实力上,伊朗占有全方位的优势。从装备上看,尽管伊拉克获得了大量的美式装备,而且还进口了部分俄罗斯装备,但是相比伊朗军队,并没有质量上的优势,而且在重装备数量上也没有优势。至于弹道导弹上,伊拉克已经丧失了全部的萨达姆时期的飞毛腿和侯赛因导弹,而伊朗已经自行发展出了从短程到中程的多个型号的弹道导弹。总之,我想不到在任何一个军事领域伊拉克能够达到伊朗的水平。除了现役装备,伊朗还拥有中东地区比较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而伊拉克本就十分有限的军事工业已经在战争中被摧毁,无法与伊朗相提并论。

在人员训练上,伊朗军队的训练水平和战斗意志远远超过伊拉克军队。很简单的例子,在IS武装猖獗之时,锋芒甚至已经逼近了巴格达,更是几乎完全占领了包括摩苏尔在内的整个伊拉克北部地区,
在此期间,伊拉克政府军表现极为糟糕,很多时候甚至一触即溃。迫不得已的伊拉克什叶派政府只得向伊朗求援,在伊朗大量军事顾问的帮助甚至直接指挥下,伊拉克军队才稳住阵脚。再看军事潜力,伊朗的人口是伊拉克的2.5倍,领土是伊拉克的4倍,而且伊朗人口绝大多数为什叶派,国民凝聚度高,而伊拉克国内人口由逊尼派和什叶派组成,两派矛盾重重。总而言之,伊朗和伊拉克相比,在军事实力的各个方面都占有优势。


照理说事


现在的伊拉克已经不是过去的伊拉克了,在经历了两伊战争、入侵科威特以及伊拉克战争后,伊拉克可以说已经是苟延残喘了,2014年6月份,伊拉克两个师约3万人遭遇800名叛军,竟转身溃逃,被打的丢盔弃甲,伊拉克一些城镇被丢,叛军一度逼近首都巴格达外围60公里处。无论是人数还是装备都远远强于对手的伊拉克军队,战斗力竟然是如此水平,让各方都大为吃惊。

两伊战争时期,在伊朗和伊拉克的8年抗战中,尽管没有决出胜负,但是伊拉克是稍微占点上风的。在两伊战争之后的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战争当中,伊拉克被西方国家群殴,可以说是打光了所有家底,之后便被制裁多年。

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更是没有经过抵抗就使首都巴格达沦陷,在经过了十几年的内战中,伊拉克一直没有机会修生养息。反观伊朗,在经过了两伊战争后,伊朗部队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伊朗现役的武器装备大多都是从俄罗斯进口的,并且自己也有自主研发武器装备的能力,不然不会强硬的搞核这个东西,伊朗的空军的飞机虽然是二代多或者是三代左右,但比较实用,一般的战斗上作用还是挺大的。海军上舰艇虽然都不咋地,但伊朗的特性就是喜欢武器小而精,小而实用。海军上封锁下霍尔姆资海峡还是没问题的。陆军也是不错的,尤其是它的导弹都发展到了中远程系列了,对美国在波斯湾的军事基地和以色列全境构成威胁。


走进伊拉克


要论战争潜力和后劲儿的话,伊朗还是强一些。在不考虑外部势力介入的情况下。民族性上来说的话身为为波斯人后裔的伊朗还是要强一些。要论当下的军事力量的话。还是伊朗强一些。不过中东这个火药桶。怀璧其罪,区域内国家基本无法拒绝和抵抗外部势力的介入与影响。考虑这些因素之后。形式很可能就会是一个完全翻转的结果。


蓝海之瞳


伊朗和伊拉克军事实力最巅峰的时期,就是两伊战争期间。当时,伊朗刚刚发生伊斯兰革命,萨达姆趁伊朗政局不稳,发起闪电攻击。伊朗迅速整合国内力量,有效抵御了伊拉克的进攻,并把战线推到伊拉克境内。两国随后进行了八年的拉锯战和阵地战,期间参杂了导弹战和毒气战,战争严重消耗了两国的国力,但也为两国锻炼出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

随后的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被美军打光了家底,现在的伊拉克军队是在美国扶植下成立的一支装备较为先进,战斗能力有限的防御性军队。目前伊拉克军队,不能有效战胜境内的恐怖分子,对于盘踞于北部的库尔德武装也缺乏有效制衡手段,可以说治安尚且不足,对外更是无能为力。

伊朗经过八年的两伊战争,部队的战斗经验比较丰富。但由于常年的经济和军事技术封锁,当年主要的先进装备都已落后,装备技术水平不高。虽然能够自制一部分装备,但与世界主要潮流有较大差距。但是在战斗意志上,伊朗军队还是比较强大的,综合的战斗力在中东地区也数一数二。现在的伊朗军队,不但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的领土和主权统一,防止国内出现叛乱和独立倾向,还能够派出军队协助周边国家应对伊斯兰国的反恐战争。

两国在国土面积、人口等关键战争潜力指标上,伊朗都好于伊拉克。经过20多年的发展,伊拉克和伊朗的军事实力差距,从尚可较量到现在的望尘莫及,伊朗已经成功地将伊拉克甩的看不见影了。


汪淳浩瀚


从两伊战争起一直是伊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