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一个朝代都名将如云,唯一宋朝没有名将?

大富豪5867931


这个题目真是搞笑,宋朝不仅有名将,而且多的是。我下面就列举有代表性的三人:北宋的王韶,两宋之交的岳飞,南宋的孟珙。

第一,三奇副使王韶

在王安石执政期间,大宋帝国在军事上取得一个重大成就,这就是王韶开河熙之地。

王韶乃是宋代一位传奇人物,他早年曾经考科举不中,索性游历陕西,细心地了解西北边疆的形势。熙宁四年,在皇帝与王安石的支持下,王韶被任命为主洮河安抚司事,经营河湟。

王韶抵达秦州后,先招抚了西番俞龙珂所部12万人。俞龙珂部归附后,王韶乘势西进,进攻西蕃诸羌部落。宋军的进攻遇到诸羌的顽强抵抗,王韶亲自披甲上阵,力挽狂澜,竟然奇迹般地反败为胜,占领武胜,建镇洮军。宋神宗下诏,在新开拓的土地上设熙河路(相当于现在的省),王韶升任经略安抚使。紧接着,王韶进攻河州,河州酋豪瞎药投降。

到了熙宁六年,王韶的军队接连收复河州、岷州、宕州、洮州、叠州,进军一千八百里,斩敌数千人,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战后,王韶被提拔为左谏议大夫。西蕃首领木征乘王韶离去之机,反攻倒算,在熙宁七年的踏白城之战中大败宋军。之后,木征又进攻岷州,继而围攻河州。西部局势一时间恶化了,宋神宗不得不又一次把王韶派往前线。

王韶抵达熙州后,采取围魏救赵的计谋,出动两万精兵,进攻定羌城,以切断木征的后援。此计果然大获成功,木征不得不放弃对河州的围困而退兵。王韶对木征穷追猛打,斩首七千余级,打得木征走投无路,最后只得缴械投降。

先是开熙河六州之地,拓地两千里,收复中原政权沦陷二百年之地;后又解河州之围,擒木征以致阙下。后人对王韶有这样的评论:“韶以书生知书,诚为不出之才,而谋必胜,攻必克,宋世文臣筹边,功未有过焉者也。”王韶后来官至枢密副使,时人戏称他为“三奇副使”,三奇,指是是奇计,奇捷,奇赏。

第二,抗金英雄岳飞

在两宋之交,名将多了去了,比如岳飞、韩世忠、吴玠吴璘兄弟、刘锜等,这里我列举的是大家最熟悉的岳飞。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之一。宋金战争爆发后,岳飞追随宗泽抗金,在战场上屡建战功。宗泽曾经高度评价他的军事才能:“尔之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

建炎元年九月,岳飞作为王彦麾下裨将渡河抗金,一举收复新乡。王彦溃败后,岳飞转战于太行山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抗战。他不仅精通兵法韬略,武艺亦十分高明,曾在战斗中以丈八铁枪刺死金将。

建炎三年,金兵大举南下,岳飞顶头上司杜充竟然投降金兵。在朝廷军队一片溃败声中,岳飞坚持抗战,在广德与金兵六度交锋,六战六胜。当时建康一带的宋军溃败后,散兵多剽掠民间,独岳飞军纪严明,秋毫无犯。

绍兴元年始,南宋开始中兴之战,中兴第一战,在于清剿形形色色的变民流寇集团。是年,朝廷以张俊为江淮招讨使,岳飞为副使,平定江淮一带李成、张用等乱军。岳飞自请为先锋,大破李成军,俘敌八千人。在张俊、岳飞的穷追猛打下,曾经占据十余郡、拥众数万人的李成被击败,李成北逃降于刘豫。另一乱军首领张用与岳飞同为汤阴人,岳飞亲自写信招抚,张用感其恩义,遂率部投诚。至此,江淮乱军得以平定,张俊向朝廷表功,奏称岳飞功第一。

绍兴二年(1132年),朝廷任命岳飞为荆湖东路安抚都总管,进剿拥众十余万的曹成。曹成以十万人守蓬头岭,岳飞率所部八千余人,大破曹军,曹成逃往连州。岳飞嘱咐部将,仅诛其首,而抚其众,慎勿妄杀。部将张宪进击曹成,沿途招降两万余人,曹成遁入邵州。

绍兴三年(1133年),虔州、吉州兵乱。岳飞抵达虔州后,乱军首领彭友率众迎战,岳飞艺高人胆大,在战斗中生擒彭友,余众皆降。

鉴于岳飞的赫赫战功,绍兴四年(1134年),宋高宗授他为清远军节度使。在成为节度使的中兴诸将中,岳飞乃是最年轻的一人,当时他年仅三十二岁。

绍兴五年(1135年),宋高宗令岳飞进剿杨太。当时岳家军以号令严明而著称,杨太的部下听说岳飞前来,个个面有惧色,有些甚至干脆投降了。岳飞仅仅用了八天的时间,便彻底击败杨太,收降二十余万人,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

在平定内乱的同时,岳飞上书宋高宗,提出收复邓州、襄阳等六郡的主张。岳飞说:“襄阳等六郡为恢复中原基本,今先取六郡,以除心膂之病。”岳飞渡江进攻伪齐政权,一路进击,连下郢州、襄阳、唐州、随州等重镇。

在绍兴十年的郾城之战中,岳飞大破金国统帅兀术的看家武器铁浮图。兀术大恸道:“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此役之胜利,震动中原,金兵中的汉将纷纷反正,光复中原的梦想,只差一步了。郾城大捷后,岳飞进军至朱仙镇,距离东京开封只有四十五里,大宋旧都已在望。然而就在此时,朝廷要求岳飞班师!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岳飞被冤杀,南宋也失去了恢复中原的机会。

第三,南宋第一名将孟珙

孟珙是南宋名将孟宗政的儿子,忠顺军的统帅。

1231年,在蒙古人强大的军事压力下,金国人试图夺取南宋的川蜀以为根据地。金国将领武仙、武天钖率部入侵南宋的光化(湖北襄樊北),试图打开通往川蜀之路。得知金兵入侵后,孟珙率军迎战,首战告捷,斩金将武天钖。紧接着,孟珙攻克顺阳,金兵统帅武仙败走马蹬山。

孟珙率领大军,兵围马蹬山。经过六天的战斗,金兵在马蹬山的九个据点,已经被孟珙攻破七处,阵亡金兵的尸体,更是堆积如山。金兵已陷入重围,统帅武仙自己带着五、六名骑兵逃命去了,剩下来的七万人,全部向孟珙缴械投降。孟珙这次辉煌的胜利,打碎金人窥蜀之梦。

不久后,宋理宗诏令孟珙率忠顺军主力与蒙古人夹击蔡州。孟珙接到命令后,立即率忠顺军两万余人,携三十万石粮食,开赴蔡州。蒙古军攻城的北面,孟珙攻城的南面。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蔡州在顽强抵抗三个月后,终于被攻陷,金国政权由是灭亡。

端平二年(1235年)六月,蒙古大汗窝阔台大举南侵,蒙宋战争爆发。

蒙将温不花大举南下,攻至江陵,进逼黄州。当时驻扎黄州的正是孟珙部,他率部救援江陵。当时蒙军人多势众,孟珙遂采取疑兵之计,先令部将张顺渡江,自己率主力随后,过了江后,又密令士兵不断变换衣服旗号。到了夜晚,又命人在江岸高举火矩,数十里相接,营造宋军人数众多的假象。蒙古人果然中计,不知宋军究竟来了多少援军。孟珙乘机发动进攻,连破蒙军二十四寨,救出难民二万余人。

嘉熙元年(1237年)十月,温不花卷土重来,再破光州,攻占复州。但是在进攻黄州时,又被孟珙打败了。当时蒙古人纵横天下,罕有对手,孟珙则是为数不多能屡屡战胜蒙古军的将领。朝廷迁孟珙为荆湖制置使,并诏令他收复襄阳、樊城。

嘉熙二年(1238年)冬,孟珙开始展开反攻,收复鄂州、荆门。次年孟珙挥师北上,进攻襄阳、樊城,与蒙军交战三次,三战三捷。襄阳守将刘义反正,打开城门迎接宋军。孟珙的这次反击,取得赫赫战果,收复襄阳、樊城、信阳、光化、息、蔡等地。

可惜的是,由于长年征战,积劳成疾,孟珙于1246年病逝,时年不过五十一岁。孟珙在宋金战争中粉碎金人入川的企图,降敌七万,毙敌统帅,后又参加灭金最后一战;在蒙宋战争中,孟珙挫敌于江陵,捍城于黄州,收复襄樊重镇,战绩之显赫,为南宋将领的第一人。


君山话史


有句俗话说:「南宋无相,北宋无将」。但是这句话其实并不对,因为只要稍微的钻研一下宋史,就会发现不但北宋有名将,并且还有很多。南宋在这里暂且不提,岳飞韩世忠千古大名彪炳,所以这里就说说北宋的名将。


北宋开国的时候,自然是名将如云,别的不说,就宋太祖赵匡胤自己,号称「一根军棍打下四百军州」,当年在周世宗麾下,就是响当当的一员名将,武勇非凡,和后梁大将王彦章打的有来有去,号称「五龙二虎斗彦章」。

赵匡胤手下的大将曹彬、潘美和高怀德等,也是一时之选。


到太宗朝,最出名的大将自然是呼杨两家的掌门人,杨业和呼延赞。而北宋一朝最出名的大将李继隆,也出在这个时期。李继隆一生战功赫赫,把西夏的李继迁赶的到处跑,并且在唐河之战中重创辽军,即便是在太宗伐辽失败之后,也能够不紧不慢的整军而还,在回军的路上击败了辽军的追击。

后来在澶渊之盟前夕,李继隆死守澶州城门,为最后的宋军优势立下了汗马功勋。而他也做到了武将能做到的最高位置——节度使,同时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节度使加宰相,这在宋朝即便是文臣里面也是少数,而他以武将的身份做到了。


再往后,到仁宗朝,名将自然属狄青,是以刺字小兵出身,一直坐到了枢密使的位置,也是一时佳话。传说狄青长相俊美,为了威慑敌人,每次出阵都带着鬼怪的青铜面具,敌人无不闻风丧胆。

后来神宗时期在西夏开边有功的种谔、王韶和郭逵,也都是名将之属。哪怕到了靖康前夕,西军的统帅种师道也一直对汴梁的城防和对金兵的策略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不愧为种家世代将门的掌门人。

所以怎么能说北宋没有名将呢?


经史通义


除了南宋中兴四将稍有表现 整个宋朝确实没有独挡一面、能打打仗的大将 没有如同汉唐时卫青霍去病李靖那样进行大战的人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代:赵匡胤的一帮兄弟,如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张令铎、赵彦徽、罗彦瓌等,都是在后周时期和赵匡胤一起建立功勋,杯酒释兵权之后,就没有作战记录。

北宋建立,基本上是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的战功:灭荆南、后蜀、南汉、南唐等,真正的主帅就是赵匡胤,只是没有亲自率兵而已;979年赵光义就亲率大军意图夺取幽云十六州。

这个时期的大将,如果说有,那么只有潘美、曹彬符合资格。潘美是灭北汉的主帅,曹彬是灭南唐的主帅。至于作为杨家将的杨业,是作为潘美的副将存在,不能喧宾夺主。

潘美、曹彬也是宋辽战争中表现突出的大将,此后的澶渊之盟、宣和北伐等宋朝都没有将领表现超越二人。

宋夏战争

第一次宋夏战争,宋朝基本处于败局,最后不得不以庆历和议结束战争。

第二次宋夏战争,以夏毅宗李谅祚受伤而告终。

第三次宋夏战争:

1071年王韶的熙河之战表现不错,以奇计、奇捷、奇赏著称,看似收复了不错土地,但并没有和西夏发生大战,因此算不得独当一面的大将。

1081年李宪指挥的20万宋军五路伐夏因为缺乏粮草和攻城器具问题而无法攻克西夏重镇灵州。

1082年永乐城之战因为种諤坐视不救导致宋军20万战死。

第四次宋夏战争,西夏小梁太后与夏崇宗李乾顺在平夏城之战中因为大雪而导致人困马乏而失败。

第五次宋夏战争,童贯、种师道在横山之战击败西夏,以西夏臣服而告终。

宋夏战争也就是王韶、李宪、童贯、种师道四人表现突出。但如果以独挡一面的大将和大战来看,就只有李宪和童贯二人。种諤坐视宋军被灭,更无资格。

李宪有击败吐蕃木征和五路伐夏之功,童贯有收复燕山之谋、平定方腊、横山之战之功。

说下狄青。狄青在西夏作战中并无大战,也无成名战。狄青的成名战是征服大南国之战。其中的归仁浦之战是双方的决战之战。此战大南国军死2200人,被俘虏500人,被俘虏官员57人。

狄青是出名,但大战则无。大南国(今越南凉山一带)国力并不强,人口最多几万人,战死、俘虏差不多3000人,大南国军基本上就没有几个了。农智高在此战后就逃到大理国了。因此狄青算不得大将。

中兴四将时代

因为赵构在即位后,一度放开兵权,造就了中兴四将的出现,出现了宋朝中名将最多的时期:

1、刘光世,没有什么大战功,不过擅长招抚盗贼,因此军队人数最多;

2、韩世忠,黄天荡之战比较出名,只是反胜为败,不算胜利;

3、张俊,明州之战击杀一千多金兵,收复建康、平定戚方、攻打李成、平定张用等虽然是岳飞做的但是在张俊指挥下;

4、岳飞,收复襄阳,灭杨幺编入6万军,郾城之战、小商河之战、颍昌之战等无论胜败结果但因为丝毫不能保留成果,算不上胜利。

5、刘锜,顺昌之战;

6、杨沂中,藕塘之战击败伪齐,生擒万人,获取数百艘船、数千辆车;

7、吴玠、吴璘,和尚原之战、仙人关之战;

中兴四将时代,最大的大战是柘皋之战,但这是张俊、杨沂中、刘锜三人合战的结果。其次是和尚原、仙人关二战。

岳飞名声是很高,但除了收复襄阳算得上战功之外,其他作战对时局并无多大影响。

中兴四将时代,虽然名将很多,但取得的胜利基本都是防御之战,并无进攻性的大战,因此各人难称大将。

之后的采石之战,是因为南宋战船比金军更先进的优势,以江阻断金军而取胜。

开禧北伐,更多是梦一场。

此后南宋和蒙古的战争中,基本是依靠城池防守为主,比起中兴四将时代更差。

综述

宋朝由于以文制武导致北宋时期没有出现过独当一面、担当大战的大将。如果勉强算的话,那么只有:

灭南唐的曹彬;

灭北汉的潘美;

五路伐夏的李宪——如果成功,就真的算数了,可惜是后勤准备太艰难;

横山之战征服西夏的童贯——别看是宦官,作战还是可以的;

中兴四将时代,虽然名将众多,但相互间排斥、争斗,导致各将相互不配合,就是一盘散沙。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宋朝不是没有名将,只不过相对比其他的朝代来讲,宋朝的名将比较少而已。我们说几个宋朝的名将,那也是如雷贯耳的。

北宋的杨家将,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吧。而杨家将的创始人杨业杨老令公,也是神一般的存在,他主要的战绩,就是对抗北方强大的契丹人,杨业曾经创下了,带领八千人在雁门关,打败了契丹人十万大军的记录。他所率领的杨家将为防御北宋边境安全的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北宋名将狄青,也是赫赫有名的一个,大家都知道,北宋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契丹和西夏,其中狄青正是西夏人的天敌,西夏的叛乱,正是被狄青给平叛的。

说完北宋,我们再说南宋。相对比北宋来说,南宋的名将就多点了。

大家最为熟知的岳父、韩世忠、吴阶等人,个顶个的都是能打的名将,南宋之所以能保住半壁江山,正是这些人的功劳。

最后,南宋竟然达到了和强大的女真人相抗衡的地步。就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大宋才得以延续一百多年的。否则,南宋恐怕早就被灭了。

那么为什么北宋的名将,相对比其他朝代要少呢?

这和北宋的皇帝,赵匡胤得到皇位的来源有关。赵匡胤是从一个武将的都检点的职位,直接通过黄袍加身当上的皇帝。

自从赵匡胤这样当上皇帝之后,为了防患于未然,怕其他武将,也会效仿他这样当皇帝,赵匡胤就改革了武将的制度。

这些制度的改动,让士兵和将领之间互不相识了,这就导致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尴尬局面。

这种制度被宋朝一直沿袭了下来,若是长时间不打仗的话,士兵和将领就都堕落了下来,没有人监管了,不参加训练了,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因为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到了外敌入侵的时候,他们也就没有抵抗力了。

所以,这就导致了在北宋末年,女真族入侵的时候,北宋的军队毫无招架之力。最终导致北宋亡国,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个皇帝都被人家给俘虏走了。

为什么北宋的军队这么容易被人家打败呢?

因为北宋灭亡之前,宋朝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没有经过战争了。可以说宋朝整整有一代人,不知道怎么打仗了。

这也就是他们必败的原因了。到了北宋灭亡之后,和女真打了几年的仗,渐渐的南宋才涌现出来了一些将领。

结果岳飞还因为功劳太大,被秦桧给陷害了。综合以上原因,就是北宋名将比较少的原因。


汉史趣闻


宋朝没有名将?其实宋朝名将也不少,下边就先简单说下宋朝的几大名将吧:

1 岳飞,字巨鹏,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民族英雄。他率领岳家军与金军大小战役数百起,所向披靡。1140年,帅军北伐,打败完颜兀术,收腹北方大片失地。其组建的岳家军使得金兵闻风丧胆。他的一首满江红更是大气凛然,让人敬佩。


2 杨业,原名重贵,北宋名将。著名的历史演义小说杨家将演义原型就是他。杨业少年时就跟随刘崇,为保卫指挥使,屡立战功,号称“杨无敌”。

3 韩世忠,字良臣,十八岁应征入伍,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役中屡立战功。韩世忠在河北一带坚持抗金,虽兵士不多,但战无不胜。后来取得过黄天荡大捷和仪镇之战。那真是荡气回肠,让人振奋。


宋朝名将还有很多,可是为什么还是感觉宋朝无名将,无大将呢?这估计就在于宋朝积贫积弱的形象使得大家感觉宋朝无大将,无名将的主要原因了。宋朝常年财政入不敷出,对于外事也是常常以义和为主,签订的合约,使得宋朝失去大片河山,同时还要每年缴纳所谓的岁币,洋洋大宋,能至于此,也不怪他人嘲笑其没有名将了,没有大将了。


云之端闲谈


题主如此发问,对得起宋朝守土御敌,保家卫国的将士们嘛?

杨家将满门忠烈,三代英勇。杨老令公,杨延昭,杨文广前仆后继在抗辽抵御西夏的战斗中,不是马革裹尸,就是力战身亡。岂不闻天波杨府,七郎八虎,七子去六子还,十二寡妇征西,穆桂英挂帅这几个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地故事嘛!虽然里面有杜撰夸张的成分,但最基础地却是百姓口口相传的真实事迹!

题主如此发问,自己的良心不痛嘛?对得起忠心日月可鉴,英勇无愧于天地的杨家阵亡的历代先烈嘛!

天波杨府,杨家忠烈,历代相传,岂能尽是杜撰而来?!既然是真实存在过的,那么广为传诵,就连辽主都为杨老令公立过纪念碑的杨家将,还没有资格称得是你所问的名将嘛?!宋朝羸弱,重文抑武,只能说是执政者不行,不是杨家将不行!就如同某岛国的国败兵不败一个道理!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看看岳飞这首满江红,抗金名将岳飞难道是浪得虚名,精忠报国的岳飞难道没有资格称区区两个字名将嘛?

题主如此发问,对得起以莫须有罪名含冤而亡的岳飞嘛,要知道秦桧夫妇跪了几百年,时至今日,仍然受万万人唾弃,就因为岳飞的死,秦桧背了锅,可见,岳飞的知名度之大,民族英雄绝对是实至名归,名将能有民族英雄的含金量大嘛!?

还有一个北宋狄青,可堪名将。狄青行军打仗时常亲自做先锋。对夏作战四年,前后大小打了二十五场战斗,中乱箭多达八次。攻陷金汤城,夺取宥州,屠杀了砽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部族,焚烧西夏储备的粮食数万石,收缴帐篷二千三百只,俘虏五千七百人。又建桥子谷城,筑建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城堡,这些城堡都扼制着敌方要害之地。安远一战,他受伤很重,但听说西夏军队到了,就又挺身飞速赶往,士兵们因此也争先恐后,奋力拼搏。临敌作战时,披头散发、带铜面具,出入敌军中,西夏军均望风披靡,没人敢挡。





静言读史


宋朝的猛将很多,将领不如汉唐有名,就是因为宋朝重文抑武,军队的领导作战被文官束缚,将领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其二宋朝的整体国家军事态势是防御性的,不像汉唐去深入敌国,去歼灭其敌主力!这样将领更加无法通过一场威名远播的漂亮歼灭战来使得自己名垂千古!

汉朝的卫青、霍去病为什么是名将?因为深入匈奴腹地,一次斩杀数万首级,俘虏匈奴的王公贵族!唐朝的李靖、苏定方为什么是名将?因为一个率军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一个横灭三国,平葱岭之乱!



宋朝的岳飞在战场节节取胜,准备直捣黄龙,可是被十二道金牌召回,以莫须有罪名被杀!宋朝的猛将很多,如狄青、孟珙、韩世忠!猛将得遇见明君雄主,才能大放异彩!


梦话很幽默


再说到楼主所说的宋朝无名将,我认为是错误的,虽然宋朝重文轻武,但也出现了跟多有名的将领,如岳飞、孟珙、曹彬、狄青、李继隆、曹玮、刘锜及韩世忠等等。

这里我也要说说宋朝“无名将”的原因,自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再到名将岳飞被迫害以后,宋朝就缺乏了很多有开疆拓土的将领,这也是个根本所在,所以这样也是可以理解为宋朝“无名将”之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有问题联系作者删除]

易经奇门国学


谁说的赵宋没有名将。只是说宋代武将的地位不尊崇,受文臣的节制,权力受限。个中原因主要是宋朝终结了五代十国的乱局,五代是一个武人主政的时代,赵匡胤自己就是武人政治的获益者,他不想再走历史的循环套,于是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干政的惯例。武人的地位也在赵宋三百年扬文抑武的氛围之下显得很憋屈。

北宋立国不久便败于契丹,丧失了收回燕云地区的能力,又开了纳岁币求和于胡人政权的先例,被后世斥为积弱之邦,也就让后人有了宋无名将的感觉。

北宋时的狄青、韩琦都是名镇一时的将帅,再对西夏的战事中都有不俗表现。种师衡,种家军的开山人,灭了李元昊的心腹爱将~野利遇乞兄弟,其孙种师道亦为北宋末第一名将。他以垂暮之年率军抵御金人南下,若此人不亡故,不会有靖康之耻,北宋也不会亡国。

南宋草创更是名将如云,吴阶、吴麟兄弟守护川陕防线,打的完颜宗弼割须弃袍,狼狈不堪,岳飞、刘琦于河南战场大挫金人兵锋,金人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韩世忠于黄天荡逼的金无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到中后期,虞允文、李显忠又力挽狂澜,于采石挫败了完颜亮的南侵,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江山。

南宋后期名将孟珙灭金抗蒙,功勋着著。即使后来降元的吕文焕也是南宋不可多得的将才,他坚守襄阳数年,不得以而降元。

合州钓鱼城守将王坚将军于公元1259年抗击元军至1279年王立力竭降元,坚守了三十年的钓鱼城随着南宋的消亡而选择了放弃抵抗。宋代由于失去了长城的屏蔽,在以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吃了不少亏,漫长的历史长河,伴随着金戈铁马,两宋也涌现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也催生了诸多的耀眼将星,积弱积贫的评价对宋朝是不公允的。


贺拨岳


宋朝怎么会没有名将?

虽然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武将在宋朝地位不是很高,甚至于比武将低几级的文官都可以对武将指手画脚的!宋朝出于陈桥事变,出于骄兵悍将横行的五代十国,自然对武人多加提防!

但是任何朝代不能缺少了武将!

宋朝有职业的武将世家!折家,姚家,种家!当然还有杨家,就是评书杨家将的杨家!

还有曹彬,孟珙,潘美,狄青。。

还有旷世名将岳飞岳鹏举,韩世忠,辛弃疾。。。

可惜的是名将如云未得明主!就像辛弃疾说到的: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好水川之战,落第秀才张元帮助西夏大败宋军时张元所做的诗可见一斑!

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

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

对武人的过度提防使得宋军成为配军营!封狼居胥根本不是赵宋皇朝要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