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汽車的質量比以前要差?

抖音LHE88888


這種問題,題主應該先搞清楚是不是,再來問為什麼。現在汽車的質量比20年前可是有了長足的提升,無論是造車工藝、零件精度、可靠性、易用性、配置基礎、主被動安全性等等都在進步。你覺得現在車不如以前質量好,很可能是下面幾個原因導致的。

第一,過去網絡不發達,有問題也傳播不開。

第二,過去私家車保有量太小,雖然故障率高,但畢竟基數小,出問題的個體還是少。第三,我國1994年左右才開始允許私人擁有機動車,之前的車都是政府機關或企事業單位採購的公戶車,都有自己的車輛維保團隊,出問題你也不知道。

第四,過去人們生活水平比現在低,對車的要求不高(有車開就很了不起了,還要啥自行車),往往只有縱向對比(和以前沒車相比)而沒有橫向對比,很多小毛病不覺得是問題,對車子哪兒好哪兒壞沒有清晰的判斷。

第五,如果你看到許多一二十年的老車依然車況良好,漆面光亮如新,那是因為只有到現在還沒報廢的老車才能被你看到,絕大多數老車早就成了解體廠裡的廢鐵了,這屬於倖存者偏差。就跟“幾十年前的生活條件那麼差,為什麼還能出現這麼多長壽老人”一個道理。


學究又不正經的雜貨鋪


從本質上來說,現在的汽車質量和過去的汽車質量相比,有一個質的飛躍,無論是車輛的外觀上,還是舒適性上,無論是動力性上,還是燃油的經濟性上,無論是通行的速度上,還是車輛的操控性能上,過去的車輛和現在的車輛都沒法比。今天我們所說的現在汽車質量差,只是相對的,感官上的錯覺。

過去的汽車隨便加點機油就能跑,不像現在的汽油,又是粘稠度,又是抗高溫性,還要分什麼全合成機油和礦物質機油,給人的感官認識是過去的汽車比較皮實。可你沒看到,過去的汽車跑個20萬公里可能就要大修發動機,而現在的汽車跑個幾十萬公里發動機都沒有一點問題。所以過去車輛的皮實只是一種感官上的假象。



過去的汽車通過性強,那時候路面質量也不好,汽車在任何路面行駛都沒有阻力,可今天的汽車通過性同樣不差,只是車輛的功能細分的非常明顯而已。


有些老司機會認為過去的汽車一用十幾年,質量非常的好,那是因為過去的汽車行駛速度慢,跑一年也沒有多少公里數,再看今天的汽車,動輒幾十萬公里,在加上交通的四通八達,許多汽車晝夜不停的穿梭在各個城市的每個角落,做的人歇車不歇,例如出租車,長途貨運車,如果是過去的車輛放到今天,結果會如何不言自明。

有一個車型是最能代表過去的汽車來和今天的汽車進行對比的,那就是普桑,從1985年第一輛普桑進入中國,到今天的全面停產,普桑在中國汽車市場走過了30多個春秋,是最有代表性的車型,見證了中國的汽車發展史,但你能說普桑的質量要好於現在的汽車嗎?普桑的通過性強,皮實耐造,但是普桑各種小毛病不斷,許多通病現在仍然存在,論質量,他真不行。老車質量好,把一輛老解放放在你面前,又有幾個人能開走他?



過去的汽車和現在的汽車放在一起,與其說質量高低,不如說情節依舊。如此而已!


公元乙


現在的汽車質量哪裡比過去差?都強了多少級別。

1,強度。現在的車身框架,材質、結構和焊接技術等都比以前強,現在的汽車碰撞測試大多是5星,有特別低級別的是3星4星,20年前的汽車再好的車也達不到1星。現在汽車60公里硬碰撞生存空間不會變型,20年前的車30公里都不行,60公里縮成一團。

2,故障率。沒有的功能和配件不比,只比都有的,1000個功能和配件當然比10個要壞的多點。現在綜合比20年前好個三五倍沒問題吧,比如大到懸掛、變速箱、玻璃機,雨刮器,小到門把手鉸鏈,按鈕旋鈕,哪個好用耐用。每年都權威的故障率統計,數據可以去查,在車輛功能和、零配件數和複雜程度大幅增加,更新換代越來越快速的情況下,車輛的整體故障率是增了還是降了。

3,動力,油耗,舒適等不知道算不算質量範圍,如果算得話,以前的車更沒法比。

我16年駕齡,最早開過一個較早的國產桑塔納,新車時賣20多萬,是中國汽車史上口碑最好的最經典的車了,我開的時候已經那叫一個破,10年20多萬公里,哪哪都不好使,門經常關不上,鉸鏈連接處軟,拿手就掰得動。底邊都鏽穿了。就這破車做碰撞實驗,60公里撞完後,一米五的車內空間剩不到1米了,現在5萬的奇瑞都比那個質量強,而且是方方面面強。


lgp3651


問這個問題有毛病,本人駕齡26年,93年開第一部車拉達那是個破車,各種毛病,夏利新車輪胎壓個瓷片能報廢,50公里要擦一下白金不然不著車,後來換成電子點火,3萬公里燒機油,平頭五菱剛出保2萬公里燒機油,金盃海獅提車3天跑長途水泵漏水,兩年換了臺日本原裝3Y發動機,綿陽產的3Y機真是垃圾,過去開車都會簡單修理,長途時刻能壞路上,現在特別是國產車的質量比20年前有質的飛越,正常保養五年內不出什麼毛病,三流汽車廠產品除外,8年前的普桑出租車72萬公里才燒機油,我的高6,7年車齡,只換過4年胎一個燈泡和一個電瓶,一組火花塞,一條發電機皮帶。


老托里


的確,都是惡性競爭的利益原因!


閱車多年,直至至今。發現不論從大大小小的品牌、還是車輛從裡到外。都存在嚴重減配....

先說內部,大眾福特的黑心棉事件,國產後都是一些複合廢料利益最大化,早個10年前,用料都是很厚道的,車內地皮大量隔音棉,都是貨真價實的海綿判斷一輛車車內部用料最好的辦法就是拆儀表臺,個人認為德系美系在用料方面最好,鋁製框架,線束卡扣,線束包裹完整不裸露!


重點減配還是外在,底盤是重點,現在車的底盤真的跟以前的比起來沒發比!進口也是一樣,以前寶馬底盤都是大量的鋁擺臂,直臂,拉臂、縱臂,前天看到一輛全新x4,不光x4,5系現在都慢慢的鋁合金和鋼板化了。

油底殼,氣門室蓋全部塑料化,鋁製進氣歧管絕版,銅製水箱現在看不到。甚至連防凍液都開始低端化!還有就是霧燈,我相信如果不是國家強制性出臺要求必須要有後霧燈,估計都閹割完了!不光如此,修車多年的老師可能也會發現,車子結構滿滿簡化,雖然有部分是進步合理,但是更多的就是成本問題,以前的雙叉臂多連桿,現在基本要20w以上的車型才有!某些車企甚至使用單層衝壓的擺臂,更別提雙層鑄壓焊接,鋁合金材質更是奢求!



減配之後懸掛系統安全性大打折扣,雖然平時不覺得,出了事情就出來了,所以小編造奉勸大家買車首位考慮就是安全性耐用性,其次才是外觀空間配置。雖然現在汽車工藝技術上很大提升,但是減配確是越來越厲害了,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亙古不變!


長馬聯盟


這個話題也不能一概而論,以前的汽車給我們的印象就是耐造,八九十年代中國的很多鄉鎮路況也不理想,所以也最能體現出一輛車的耐久性,我們常常也會以此來評價一輛車的好與壞。

再者以前人們對於汽車要求也沒有現在這樣高,你像有一點跑偏,有一點異響,有一點燒機油,冬天電池有點虧電,怠速有點不穩,底盤有點鬆散這些看似一些小毛病沒有像現在這樣在意。

八九十年代一輛桑塔納就要將近二十萬(國產後),並且來說那時候的二十萬擱到現在兩倍恐怕也不止,我們暫且拋開那些幾十萬上百萬級豪車,就拿家用車來說如今十萬出頭就可以買一輛合資不錯的SUV,如今雖說整車大架跟零部件的用料跟以前比可能會一定程度的縮水但是汽車的研發設計卻提高了,有了輕量化設計,有了更多的配置,有了更穩定的發動機,畢竟我們現在需要的不止是耐造。

如今造車不可忽略的高成本還有一點,就是自主研發設計,縱觀國產車的發展史,哪一個不是依靠仿造來取得更低的成本從而積攢資本來獲取市場競爭,在我看來即便是模仿這也是無可厚非,因為這是國內汽車迅速發展的必經之路。

時至今日,仿造時代已經逐漸失去市場競爭的優勢,更是有很多人對於仿造略帶反感。

而今自主研發設計卻成為了主要佔領汽車市場的一大優勢,所以不斷的換代推新也是需要投入相當高的成本。

並且現在的環保要求也很高,還要不斷的提高輕量排放。

其實今天的汽車工業已經相當成熟,德國車也會像以前那樣需要在車上備份機油,美國車也加的起汽油,日本車也提高了防撞係數。

在一些零部件上的削減開支也有情可原,畢竟一輛車的設計使用壽命也就十幾二十年,只要合理就可,沒必要過度追求質量,只要多年後電子元件依舊穩定,發動機不大修,變速箱無頓挫,底盤不鬆散做到這幾點就已經很好,關於那些小毛病也不用太在意,配置高了自然故障率也會提升,總不能為了減少故障而使用手搖車窗吧!

未來的汽車工業還會不斷的提高,整備質量的提高,設計優化的提高,科技應用的提高,能源利用的提高我相信汽車工業的發展會越來越好,我們用車感受也會越來越省心舒適。



戴姆勒新能源開發部


偽命題,雖然國內製造業,特別是尖端製造業,絕對沒有粉紅們想象得那麼好,但製造業進步,是不可否認的。

這二十年國內汽車製造業進步非常大,二十年前,吉利還在用榔頭敲出汽車外殼,廣本因為捨不得花錢購置高端設備,底盤還在分段焊接。雖然不同廠商之間的工藝裝備還存在很大差異,但國內汽車製造業整體技術水平,可以說突飛猛進,進步巨大。

汽車生產質量也進步巨大,國內生產汽車的整體質量水平,在世界上居中上水平。汽車整體,包括國產車,已經質量非常可靠。之所以造成目前有人認為汽車今不如昔的印象,還得“歸功於”強大的日系水軍的辛勤勞作,散佈謊言和偏見:攻擊所有非日系品牌質量,把當代汽車質量好的共性,塑造成日系獨家,搞得好像現在只有個別汽車質量好,其實,現在汽車質量都很好。


魚眼貓眼鷹眼


現在的質量比過去的差非常多(在中國)。為什麼?因為中國人的性格,中國人喜歡面子、牌子、大空間,看不見的不關心,不懂車。國外生產廠家為了利潤最大化,投其所好,在中國車不斷加大加長,內飾豪華,至於中國不懂的技術配置、安全配置全部減掉,如減掉ESP、緊湊車型用小型車的底盤(凌派用飛度底盤)、減配平衡杆、減配發動機分層燃燒技術、底盤懸掛全部換材料減薄等等,這樣一輛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40%,在中國同樣車子,新款車一定比老款差很多,便宜很多。大家有心自己試駕一下,對比一下,就全明白了。駕駛感覺完全不一樣了,大家有空開開新款卡羅拉、凱美瑞、皇冠再開開老款的,會發現差距巨大。


龍族旅客


首先,不是現在的汽車質量比以前多。也不是說以前的汽車問題就少。

簡單點說,給你一輛車,別說什麼行車電腦,車子空調都沒有,就一個收音機,配置高的也就是一個CD機,或者能放個磁帶。別的配置都沒有,都是機械件,能往哪壞?

現在車保有量越來越大,各種電子件越來越多,出些問題的概率就變大。

越簡單的東西就越不容易壞


萌淇淇715


(買車用車,瞭解汽車行業內幕,平行進口車報價,請關注“車兔寶”,私信必回,24小時做你的私人汽車分析師)

以前汽車製造的經驗不足,以為用很厚實的材料才能經久耐用,所以造得很結實!

後來技術和工藝都進步了,發現用很單薄的材料也能達到經久耐用的效果(只是個別非常貴的輕質材料在強烈撞擊之下會碎成渣渣)。

再後來,發現造的太結實了,淘汰率太低,不利於更新換代增加銷售量!

所以,就不單純是為了減重減成本了,而是可以造的不那麼耐用,讓你沒事多換換新車!

資本是逐利的,造個車如果質量很好可以讓你能用20年、30年,那汽車廠要不要生存了?

稅收哪裡來?

所以現在的汽車只要能保證讓你用到10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了,那麼汽車各種零部件設計的要求就十年左右的使用時間,過了這個壽命,基本上就開始了各種修,給人的感覺就是質量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