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常规动力航母为什么不做到10万吨级?

卫青点兵


做到10万吨级需要的蒸汽轮机我们还没有,这是第一,第二是因为常规动力航母做到8万吨级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再扩大到10万吨级产生的战斗力提升效果已经没有那么明显,就好比说小鹰号航母作为8万吨级的航母战斗力已经非常接近尼米兹级航母了。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海军有10万吨级的航母,全部都是核动力航母,而美国海军常规动力航母的巅峰就是小鹰级航母,8万多吨的排水量,80架舰载机,载机数量并不比尼米兹级少多少,而且也是4部蒸汽弹射器,飞机放飞的效率和能力和尼米兹级也一样,差距主要存在于没有核动力反应堆,因此在大距离快速机动上不如核动力航母。


对于我国海军而言,已经建成的001和002型两艘航母都是6万吨级的常规动力航母,正在建造的是8万吨级的003型航母,因此我国海军很可能也会把大型常规动力航母的吨位限制在8万吨左右,并且以此为跳板,借助核动力破冰船的项目,取得核反应堆和蒸汽轮机动力系统的连接技术,借此机会验证大功率的蒸汽轮机技术,才会在下一步的航母上使用核动力。


因此,我国海军未来的大型核动力航母也肯定在8万吨以上,而常规动力航母从节点上看也就止步于8万吨级,或许这就是常规动力航母技术的极限了,10万吨级的常规动力航母,自身的后勤和保障支持都成问题的情况下,又如何维持长时间的海外部署和战场存在呢?所以,现在也没有必要建造10万吨级的常规动力航母。


海事先锋


目前,美海军满载排水量10万吨级的航母,是全球最大的航母,且全都是核动力提供推进。

迄今为止,人类最大的常规动力航母,是美海军早已退役的小鹰号航母,标准排水量6万余吨,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采用4台大功率的蒸汽轮机提供动力,20余万千瓦4轴推进,最高航速32节。

其实,小鹰号航母,就是一艘油老虎,离港出发外出溜达时,得多跟一艘载油船,就等小鹰号快没油了,就及时供油,以便延续其航程。

可以想象一下,倘若将小鹰号整成10万吨级排水量,4台蒸汽轮机肯定不够用了,那么就追加一台,成了5台蒸汽轮机,是否能达到32节的最高航速,肯定是要打个问号了。

最关键的是,小鹰号航母的油耗,将随着增加1台蒸汽轮机,而得以大幅度攀升,那么小鹰号航母出港执行任务时,得再增加一艘油船,专门为其提供燃油补给。

因此,从经济利益方面考量,10万吨级的常规动力航母,是得不偿失的,所以美军10万吨级的航母,就全上了核动力,舍弃了常规动力,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目前,也就美国建造了8万吨级的常规动力航母,以及10万吨的核动力航母,其他国家都没有过这方面的偿试。

苏联最大的航母,是6万吨级的滑跃起飞航母,中国师承苏联也建造了6万吨级的常规滑跃起飞航母,但国产003号航母,非常有可能是8万吨级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甚至都不排除直接上核动力。

中国是直接跨越能耗极大且使用不稳定的蒸汽弹射技术,一步到位电磁弹射技术的第一国,得感谢马伟明海军少将院士领衔的团队的努力。

航母,不是单打独斗,不是一艘舰在战斗,而是编队整体作战,航母设计时,必须考虑到编队的作战效能,10万吨级的常规航母,势必导致油耗增加,动力不足,航速降低,影响编队作战能力的充分发挥,拖了整个编队作战能力的后腿,也将影响舰载机起降性能。

既然8万吨级的常规动力航母能够建造,那么放大舰体,将吨位达到10万吨,也是可行的,关键还是能耗以及航速降低的问题。

所以就目前来看,航母常规动力的,最大也就8万吨级了,10万吨的常规动力航母,航速上不去不说,关键还是能耗太厉害了,因此常规动力航母,也就止步于8万吨级,这方面美国人的经验和实践,已经给出了非常完美的答案,确实值得我军借鉴。


国平军史


我是航空君,擅长解答军事与航空领域的问题,下面我来说说下这个问题。

在美国开发尼米兹级超级航空母舰时就做过相关研究,超过8万吨排水量,甚至达到10万吨的航空母舰,继续使用常规动力已经严重制约战斗力的发挥了。即使核动力在造价上远较常规动力高,但在作战使用中将会发挥更强性能。

制造10万吨级的常规动力航母并不是技术上无法实现的事情,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就设计制造了福莱斯彻级航母,为了起降重量重,滑跑距离长的喷气式舰载机使用,突破8万吨大关。在人们看来,下一代航母突破10万吨很正常,而且民用的超级油轮大于10万吨的比比皆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油轮排水量超过30万吨,比航空母舰大上几倍。但是,大家都看得到的是,美国的新一代航母时核动力的尼米兹级,排水量超过10万吨,而最新的福特级航母,继续保持了核动力推进。这说明到了这个级别,核动力较常规动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首先,核动力大大减小了航母自身燃料所占用的排水量。常规动力航母本身就需要大量燃料,推动10万吨航母所需的常规动力系统每日消耗的燃料几乎是天文数字,这对于航母编队的补给造成沉重压力。特别如果是战时,航母经常需要全速顶风航行供舰载机起降,如果是常规航母,则燃料消耗更快,需要更频繁的补给,这对于后勤的压力以及补给损耗的时间,都会给作战行动带来负面影响。

另外,常规动力航母燃料所用的空间,也会挤占航空部队所需要的燃料和武器弹药,继续加大补给压力,减弱战斗力的持续性。

再者,在10万吨级航母上,可以使用弹射器供大型舰载机起飞,在电磁弹射器还未成熟的时代,蒸汽弹射器是唯一选择。而蒸汽弹射器需要大量,且能够持续供应的高温蒸汽,在常规航母上这又是一个问题,损耗大量动力来产生和加热蒸汽。而对于可以说是源源不断的核动力来说,这个问题迎刃而解。而电子弹射器虽然是必然方向,但上舰过程并不顺利,最先使用电磁弹射器的美国的福特级航母还在不断调试改进过程中。

可见,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不是做不到10万吨级,而是做到10万吨级后战斗力明显不如核动力航母,在核动力技术已经成熟的情况下,任何国家的超级航母都会选择核动力。


航空君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就是动力的问题。因为动力是不能无限增长的,所以常规动力航母的极限就是8万吨。

如果不明白,可以想一个自然的问题。在动物界陆地最大的是象,跑得最快的猫科动物是猎豹,而不是猫王,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心脏在起作用,所以不能无限增长。

回到航空母舰也是这样,8万吨的蒸汽动力机,要求最高航速30多节,这么大的体积,动力已到顶端。而外界的空气,水密度是不变的,水的阻力随着航母体积增大是增长的,而且不是同比增长,而是曲线上升的。而且不是二次方,好像是4次方,所以动力是不能够无限增长的。也就是说,动力的体积,动力的数值,核航母的体积和速度,当中有一个平衡值,就是8万吨。

我没有我这样的例子,就是我们的051驱逐舰。由于是蒸汽轮机,这样的体积比较大,功率和体积的比,比较小,效率是比较低的。所以在051C中的俄罗斯进口的S300只装了48枚导弹。常规动力,都有这种情况,都不如核动力功率高。

于是,10万吨航空母舰用了核动力,所以核动力航母也不是一直增长的,极限应该在12万吨。这也是为什么不做30万吨的航母,而动用了飞机的助力起飞。30万吨的航母,到30节,动力已经是我们想象不到的那么大。至于停泊,靠岸,运作,都是其次的问题,都可以解决,而动力是不能解决的。



大志远思想空间


因为没有弹射器。决定航母载机数量的主要因素是放飞战机的速度,而不是吨位!吨位只是用来匹配战机后勤保养的数据而已(运载航空燃油跟弹药)。

航母起飞战斗机是需要准备工作的,一般来说是舰载机起飞是采用4架一个批次,两架起飞两架准备。这四架战机升空之后其他四架战机再准备,这个时间大约要10分钟左右,以此类推。然后在放出16架战机也就是在准备放出战机40分钟后甲板上的战机用完了,航母这时候需要从内部机库取出库存机,这个过程大约需要20分钟左右。因此折算一下,航母放出24架战机需要的时间大约是100分钟。也就是说,当放出第6批战机的时候,第一批飞出去的战机即将返程着舰了(滑跃起飞的战机内部载油量不够)。所以呢,非弹射起飞的航母只能保持24架战机处于升空状态,这是一个极限战斗批次的海航力量。

航母战机着舰后重新挂载弹药跟灌注燃油大约需要4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航母如果一直保持战斗状态的话,到第40架战机起飞的时候,第一批起飞的战机又可以重新起飞执行作战任务了。这也就是为啥我们的航母最大载机数只能是40架(战斗机)+10架(功能机)。至于美军的航母舰载机数量多,那不是吨位决定的,而是美军的航母采用弹射起飞,航母放飞战机速度比我们快了一倍,美军航母的最大载机数是80(战斗机)+10(功能机)。

所以呢,没有解决战机放飞速度的问题,航母造得再大也只是资源闲置而已。可以预见,苏联的库兹涅佐夫级航母将成为滑跃起飞的最大级次航母。


优己


现在就是练手儿,终极目标是核动力、电弹。中国前出上千公里仍然是有岛,也就是说越菲家门口一百公里以外也是我国的疆域,常规的自持力低后勤依赖性大看护这么大地盘很费力。十万吨级核动力早晚得上,目前的情况是本着早下手早练兵多积累经验的思想,小步快跑。百年的海军急不得也太快不了多少,盲目追求高大上不仅在技术层面上面临风险,从现实需求上也没急到那个程度,完全可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发展。将来我们海外利益越来越多,一带一路靠外交部口水是保护不了的,到那时海外基地、大航母的作用才真正显现出来。


荷角停蜓




首先我要明确一件事,航母并不是越大越好,甚至说如果吨位太大反而有不利因素。

第一,吨位太大,对舰船整体的设计要求更高,而这样的技术要求并不是轻易就能达到的。

第二,十万吨级航母,如果是常规动力,很可能就会出现动力不足的问题。因为现代航母要求单位时间内战斗机起降频次一定要高,从而弥补战斗机搭载数量少的问题,这就要求航母要有蒸汽弹射或电磁弹射装置,这样才能快速把战斗机送上天。

第三,随着导弹技术的日新月异,航母越来越成为海上高价值打击目标,吨位越大,目标就越大,而且机动性越差,更容易被击中。

反之,因为我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因此我国的航母战斗群在近海参战的可能性更大,而不是像美国那样拿着航母全球炫耀,全球威慑。而在我国近海,有七万吨级航母战斗群严正以待,还有陆基导弹,战略轰炸机等远近火力交替支援,足以应对任何来自海上的威胁。

如果非要为了面子而追求大吨位航母,就必须使用核动力,而把核反应堆作为航母的动力装置也有缺点:

第一,航母毕竟是用来作战的,战时会不会被击毁很难说,一旦核动力航母被击毁,发生核泄漏,就会造成严重的核污染事件,这可不是好事。

第二,美军核动力航母上的官兵被要求每天必须摄入足够的番茄酱,因为番茄酱可以抵抗核辐射,这就说明核反应堆其实对人的健康是不利的。解放军视死如归,为了保卫祖国战死沙场固然是职责所在,但是国家也不可能为了一个所谓的面子就不顾及解放军官兵的健康吧。

所以说,我国建造七万吨的常规动力航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也可以满足解放军的作战需求。


毒刺剑客


1.成本问题,大家都知道要造大型航母是需要很多成本的,一般国家没有把握的事情不会下血本的。


2.动力问题,我国辽宁舰是满载排水量:67500吨,他采用了4台TB一12蒸汽轮机,TB一12的前身是TB-8,而TB—8正好是国产051型驱逐舰的主机,国产型号为453型蒸汽轮机。TB-8的功率是36000马力,当年旅大级驱逐舰采用2台TB-8蒸汽轮机,达到了38节的罕见高速,TB一12的功率则为45000马力,所以说动力不足,造出来也是没有用。

3.就是我国的技术问题还不是很完善,比如说防核系统,雷达探测等。


浪子阿BIN


再有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是我国海军70周年阅舰式了,到时候我国近十年来海军装备的很多军舰都会亮相阅舰式上,特别是我国近几年新建造的各种导弹驱逐舰、航母等都会亮相。大家都在关心的国产航母是否会赶在70周年阅舰式前服役并亮相(按照我军传统参加阅舰式的军舰都是已经正式服役的军舰)。说到航母了,大家对于国产航母和后续航母的建造情况都很关心,特别是在继国产航母后建造的航母到底会有哪些变化值得大家关心,特别是大家最关心的下一艘航母会不会采用核动力系统?吨位会不会达到8万吨或者10万吨?





首先说一下我国将要正式服役的国产航母吧,目前该舰还没有正式刷涂舷号和命名,所以大家仍然以国产航母称之,这艘航母从体型参数来说和我军已经装备服役的辽宁舰差不多,都属于6万吨级的中型航母级别,之所以建造这艘航母是因为辽宁舰虽然是我国改建的,但是舰体结构并不是我们自主建造的,所以通过建造一艘相似的国产航母也能让我们真正的掌握航母最核心也是最基础的舰体结构的设计和建造经验,并为以后改进或者设计建造吨位更大的航母奠定基础。

目前全球常规动力航母吨位最大的就是美国已经被炸沉的小鹰级航母美国号了,其满载排水量达到了8.5万吨,虽然其从吨位上来说和美国现役10万吨级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还有差距,但是根据美国国会对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和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在航空实力等方面的对比结果来看,常规动力的小鹰级航母在舰载机出动架次上完全不属于核动力航母,而且很多地方基本持平或者略有胜出,比如最核心的动力系统上,小鹰级采用的是4台燃油锅炉,总输出马力达到了28万匹马力,最高航母达到了32节;尼米兹级航母采用两台A4W核反应堆,总输出马力只有26万匹马力,比小鹰级还低一些,所以最高航速只有30节。所以建造8万吨、10万吨的常规动力航母不光是舰体结构的简单放大即可,目前我国已经可以建造6万吨级的航母,所以从材料等方面来说,建造一艘8万吨以上的常规动力航母舰体结构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如不能研制出单台动力7万匹马力以上的燃油锅炉和汽轮机,那建造出来的10万吨航母只能是空壳子。目前我国已知能够上舰的国产蒸汽轮机最大输出功率只有5万马力,所以从动力系统上来说还有技术需要攻关。如果采用数量更多的5万马力的蒸汽轮机虽然能够将总输出功率达到28万马力以上,但是数量过多的蒸汽锅炉和蒸汽轮机不光会占用更大舰体空间,同时也会增加动力系统的复杂性和降低可靠性(就像美国的企业号核动力航母采用了8台核反应堆,但是到尼米兹级就只有2台了)。




可能有人会说我国已经可以建造重型燃气轮机了,就是那台至今安装在深圳热电厂的R0110重型燃气轮机,其最大输出功率140MW,如果要建造10万吨的常规动力航母只需要2台就够了。的确单纯的以输出功率来说的话的确合适,而且略有富裕的动力输出还能够将航母的最大航速提升一下下,但是R01110重型燃气轮机并不能上舰使用,因为其本身就是为燃气发电而设计的,和舰用燃气轮机虽然很相似,但是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燃气发电用的燃气轮机最核心的是匀速长时间运行效率,而军舰用的燃气轮机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动力响应变化,所以在一些基础参数指标上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在10万吨的重型航母上还是使用更为成熟的蒸汽锅炉更为稳妥。像英国在自家的女王级6万吨级的航母上采用了两台MT-30燃气轮机,结果航母还未正式服役就已经显明燃气轮机使用在航母上还有很多问题解决。所以从动力系统上来说研制输出功率达到7万马力左右的蒸汽锅炉其难度绝对不亚于研制一座舰用7万马力的核反应堆容易。就算是建造10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也需要研制单台输出功率更大的蒸汽轮机才行(核反应堆只是代替了燃油锅炉,航母上的动力推进和电力供应还是需要蒸汽轮机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





再一个航母的吨位不是随随便便决定的,航母吨位的大小和甲板、机库等设计都是由舰载机决定的,毕竟航母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移动的飞机场。首先是要确定采用体型多大的舰载机和舰载机的搭载数量,然后根据这些参数确定甲板和机库的参数,这两个决定了航母的出勤效率、放飞架次和机库、甲板的调度效率。等甲板和机库参数确定后,再根据这些参数确定舱室布局的总体设计,最后再根据舱室总体设计决定吨位的大小和所需的动力系统参数。所以建不建造10万吨级的常规动力航母首先要看采用哪种舰载机,再有就是看配套的动力系统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等,毕竟航母属于很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都会影响全局,也有可能根据我们的需求最后建造出来的航母满载吨位只有8万吨,但是在作战能力方面完全不亚于10万吨航母。


其实大型航母采用核动力要比常规动力更为合适,虽然常规动力建造成本更低,但是从航母的全寿命使用成本来说,核动力航母只比常规动力航母高30%左右,但是带来的性能上的提升却是巨大的,所以这也是美国当初为什么要建造和小鹰级作战能力相似但是贵的多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原因之一。再一个从常规动力航母和核动力航母在舰体结构优化设计和编队全球作战来说,核动力航母都更占优势,比如核动力航母没有常规动力航母必须有的烟囱,而且核动力系统启动速度块、可以一直长时间运转而不需要停机休息,再一个核动力航母舰岛体积更小而且没有排烟,所以对于舰载机降落来说干扰因素更少,这也是美国为什么要建造核动力航母的另一原因之一。



最后评价一艘航母的作战实力并不是看其采用哪种动力系统和搭载了多少架舰载机?而是看航母搭载的舰载机的性能和航母的调度效率,比如为了保证航母甲板和机库的调度效率最高,对航母所搭载的舰载机的数量需要进行限制,毕竟数量再多,不能将这些舰载机在规定时间内放飞也是白搭。而且核动力航母相比常规动力航母有着更多的发展潜力,比如未来可以为核动力航母增加电磁武器、激光武器等这类耗电大户,但是常规动力航母就吃不消了。所以我国未来建造8万吨、10万吨的航母肯定是核动力无疑,毕竟我国已经开始利用建造核动力破冰船来为核动力航母验证动力系统。



魑魅涅槃


中国的航母处在发展初期阶段, 地勤人员、 舰载人员、飞行员、舰载机及配套设施都是从无到有,一步一步发展壮大。10万吨级的航母建造费用高,建造时间长,不利于维护保养和海上训练。

中国海军的任务是近海防御,多次强调不搞军备竞赛,不追随美军。平时海军完成日常训练,护航任务以及撤侨就可以了。10万吨的航母开去护航和撤侨,就有点呵呵了。


中国制造在国际上一直是物美价廉,武器装备也不例外。003航母常规动力加电磁弹射,性价比超高了,出口型航母初见端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