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被杀后不久,吕蒙和曹操为何都离奇死亡?

梁上不是君子



关羽死后,为何吕蒙和曹操也相继去世?

昭然垂万古,不止冠三分。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荆州军北伐,为了支援刘备征战汉中,也为挣攻。然而当关羽兵锋正盛,斩庞德、降于禁,文明华夏之际,曹操却联合东吴,令吕蒙偷袭了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走麦城被围,逃亡到临沮附近被吕蒙部将马忠擒获,因拒绝投降,关羽父子都被杀害。吕蒙诛杀关羽,偷袭荆州,这是莫大的功劳,本来应该赏金封候,然而演义中记载他却在庆功宴上胡言乱语,突然离奇死亡。


孙权因惧怕刘备兴兵复仇,于是将关羽的首级献给曹操,司马懿劝说曹操厚葬关羽,雕刻一个木香的躯体,以王侯之礼,将关羽厚葬,刘备于是迁怒于孙权。然而曹操不久后,精神恍惚,也相继死亡。于是有人便有疑问,为何关羽死后,曹操和吕蒙都离奇死亡,这究竟是为何,以下笔者做简要分析(观点仅供参考)。


首先吕蒙之死有着深刻的原因,但最主要是斩杀关羽,身体疾病这两个原因。演义中,罗公将吕蒙之死,说成是关羽阴魂不散附体,吕蒙狂言乱语,突然死亡。罗公也是想借此来神话关羽,提高他的影响力,演义中曾这样记载:

蒙接酒欲饮,忽然掷杯于地,一手揪住孙权,厉声大骂:“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认得我否?”众将大惊。急救时,蒙推到孙权,大步向前,坐于孙权位上,……吾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权大惊,慌忙率大小将士皆下拜。只见吕蒙倒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


显而易见,演义中给吕蒙的死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有意写出关羽阴魂附体,吕蒙爆病而亡。罗公这样写,无疑是在神话关羽。然而笔者认为,吕蒙之死,有着深刻的原因,不是什么阴魂附体。其一吕蒙斩杀了关羽,表面上是风光无限,但却给江东招致大祸,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同生共死,义薄云天,吕蒙斩杀关羽,刘备岂能善罢甘。再者说刘备已经拥有川蜀之地、诸葛亮之谋。又有张黄马赵之勇,其势不可挡,刘备若举兵伐吴,孙权集团就会有灭顶之灾,因此吕蒙实则是在危害江东。


其二刘备虽痛恨孙权,但毕竟是吕蒙偷袭了荆州,并且亲手斩杀了关羽,这是何等的仇恨。关羽死后,吕蒙就很尴尬,这也让孙权手足无措。如果奖赏吕蒙,会引起刘备更大得仇恨。如果不奖赏吕蒙,他身为大都督,又为江东立下汗马功劳,夺得荆州,孙权在江东又无法立足。江东文武会说孙权赏罚不明,以后谁还会誓死效力呢?而在三国志中,也有吕蒙生病的记载:

封爵位未下,会蒙疾发,权时在公安,迎置殿内,所以治户者万方,募封内有能愈吕蒙疾者,赐千斤……后更加笃,权自临视,命道士与星辰下为之请命。年二十四,随卒于殿内。



这大概意思是说,孙权准备封赏吕蒙,爵位还没有下发,吕蒙就生病了,孙权就把吕蒙接到公安治病,召集能够治愈吕蒙的人,只可惜到最后还是没救过来,于是孙权就让吕蒙之子,世袭其爵位。 由此可见演义中说吕蒙是关羽阴魂附体,而三国志,记载吕蒙生病而亡。因此笔者做大胆推测,吕蒙的死因可能会有两种可能,


其一吕蒙因诛杀关羽,祸及江东,孙权为了江东大局出发,不得不让吕蒙消失,以平息刘备的怒火。这件事却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于是便秘密让吕蒙生病而死,很多的演义爱好者,也赞同这种说法。其二吕蒙真的死于疾病,尤其是赤壁之战后,江南经常爆发瘟疫,经历过战争的荆州,血流成河,当时瘟疫疾病慢延,吕蒙很有可能感染了疾病,无药可救,便恰巧在这个时候去世了,也许这真的是一种巧合。



其次分析曹操为何突然病逝。其实曹操在史料中记载是病逝的,而且曹操早年就患有头风,赤壁之战的时候就爆发过一次,汉中之战曹操再一次头风发作,可以说头风不犯的时候,曹操就是个正常人,发作的时候便头疼欲裂,魂不附体。而曹操最后一次发作头风便是在关羽去世之后,看到关羽的首级,曹操便一病不起。有人便联想到是否是关羽附体,才导致曹操死亡。笔者认为,曹操之死,多因身体被拖垮,与关羽关系不大,以下做简要分析。


其一曹操因积劳成疾,加上年事已高,便经常产生幻觉。演义中曾这样记载,东吴将关羽的首级送给曹操,他打开木匣定睛一看,关羽面如平日。曹操于是便笑着说,云长别来无恙啊。话音未落,只见关羽口开目动,须发皆张。曹操顿时因受惊吓昏倒,众官员极力抢救。曹操醒来后,众将士又讲吕蒙死前,关羽附体之事告诉曹操,曹操愈发恐惧,于是将关羽以王侯之礼下葬,亲自祭拜,封关羽为荆王。


自此以后,曹操闭上眼睛,便看到关羽,又说洛阳行宫中有妖怪,因此曹操确实因关羽受到惊吓,但笔者认为,曹操是因为操劳过度,年事已高,再加上头风,于是产生了幻觉,这是老年病的常见状况,并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而罗公将曹操生病写的神乎其神,也正是为了突出关羽的神威,演义中曾这样记载:

吾知汝数尽,特来杀汝!操大惊,急呼:“武士安在?”皂衣人仗剑欲砍操。操大叫一声,忽然惊觉,头疼不可忍;急传旨,遍求良医治疗,不能痊可。众官皆忧。


其二显而易见,曹操是受到惊吓,而后头风再一次发作。而这也是最后一次发作。华钦便向曹操举荐了华佗,据说很多疑难杂症都被华佗治愈了,曹操于是召见华佗,佗要劈开曹操头颅,放可治愈。操大怒,怀疑华佗曾给关羽治病,与关羽有旧,欲杀他为关羽报。于是便将华佗下狱,严加拷问,后来将华佗杀害,而曹操的头风之症,再也无人可治。


其三曹操由于病情加重逝世。话说曹操杀华佗之后,病情急转直下,一日夜里,曹操梦见三马同食一槽,便寻求贾诩解梦,诩便宽慰曹操是吉兆,曹操才没有追究司马懿。而当夜,曹操再一次梦见伏皇后、董贵人、二黄子等人,这些人都是曹操下令杀的,曹操更加惊恐。召集群臣,操叹道:获罪于天,无所寿也。


第二日,曹操便觉得看不见东西,便召集群臣商议托孤之事,让大家共同辅佐曹丕,继承遗志。嘱咐完毕,曹操仰天长叹,气绝而亡。 这也是演义中关羽曹操逝世的记载,显而易见,曹操是受到惊吓,头风发作,不治而亡,这并没有什么不可思议之处。

你是如何看待曹操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三国演义》里的关羽成了无所不能的神,但最终还是败在吕蒙的白衣过江。但是,关羽被杀后,有两个人的死,也和关羽扯上关系。

关羽死后英灵不散,人头送到魏国,见了曹操须发皆张,吓得曹操头风复发,没多久就挂了。偷袭者吕蒙也没活多久,在东吴的庆功宴会上被关羽附体,把孙权骂成了孙子。然后,吕蒙暴毙。

这当然是罗大叔的胡扯。那么,曹操和吕蒙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先说吕蒙。

《三国志》白纸黑字记载得很清楚。袭取荆州后,吕蒙封南郡太守、孱陵侯,赐钱一亿和铜五百斤。只是正式任命还没下来的时候,吕蒙就病了。孙权为吕蒙到处找名医,但最终还是没有救活在孙权心中地位比鲁肃还高的吕蒙。吕蒙就是病死的,只不过在时间上与关羽之死较近而已,纯属巧合,如有雷同,概不认账。吕蒙到底得的是什么病?有很大可能是瘟疫。东吴死于瘟疫的大将很多,甘宁、孙皎都是。吕蒙得病和东吴瘟疫爆发的时间也比较吻合。

再说曹操。东吴杀关羽后,把关羽人头给曹操,企图让曹刘火并。曹操又不傻,马上把关羽厚葬,收买人心。关羽是曹操的心腹大患,关羽死了,曹操的心情还是不错的。曹操久患头风,按后人考证也就是脑瘤,曹操有这个病根二十多年了,随时都能可能要了曹操的老命。曹操有个神医华佗,每次病发时,华佗都能给他扎两针,急救一下。但后来华佗不想来上班了,曹操一怒之下就杀了华佗。等曹操头风复发的时候,就没有人为他治疗了,直接就挂了。

所以,不管是吕蒙或是曹操,他们的死,和关羽灵魂显圣,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关羽被杀后不久,吕蒙和曹操为何都离奇死亡?其实吕蒙和曹操的死只是在演义当中被描述的很离奇,正史当中不存在什么离奇的。

关羽,本来是字长生,后来改成了字云长,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关云长,他是河东解良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运城。早年和刘备张飞义结金兰,跟随刘备是颠沛流离,辗转了很多地方,投奔过很多的诸侯。虽然受到曹操的器重和优待,但是依然的去寻找刘备,留下了千古美名,赤壁之战之后,帮助刘备在荆州开疆拓土,收服名将黄忠。在刘备竭尽全力夺取西川之时,关羽驻守荆州,并且配合刘备夺取汉中的军事行动,攻打曹操的南郡。后来刘备夺取了益州之后,关羽作为封疆大吏驻守荆州。

在之后的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和曹操之间展开了军事的上的争夺,关羽取得优势之后,趁势围攻襄阳和樊城。并且打败了前来救援的于禁和庞德,就是著名的水淹七军,这个事件震惊了曹操,因为惧怕关羽强大的势力,曹操一度想要迁都来躲避关羽的锋芒。在这个时候,因为东吴的突然背叛盟约,和曹魏联合一起攻打荆州,北部在樊城徐晃的军队和关羽鏖战,南方吕蒙伪装渡江乘虚占领了荆州,致使关羽率余部败走麦城,最后被潘璋的部将马忠所擒获。

关羽被东吴杀害之后,头颅被送给曹操,曹操受到惊吓之后,没过多久就死了。偷袭关羽的吕蒙也在之后孙权的宴会之上,被疑似关羽的灵魂附身而暴毙。后来的人们都认为是关羽的灵魂为了报仇,间接的杀了曹操和吕蒙两人。真相真的如同演义上所说的吗?笔者认为演义当中的主要是为了突出塑造关羽这个人物,又巧妙的运用曹操和吕蒙的死,为关羽披上神化的外衣。站在相信科学摒弃迷信的角度看,曹操和吕蒙的相继去世,和关羽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更谈不上所谓的离奇。先翻开书本看看吕蒙的死因是如何记载的。

演义当中对于吕蒙和曹操的死描述的很精彩,吕蒙在夺得荆州之后,孙权举行了庆功宴会,孙权先对吕蒙称赞了一番,便亲自给功臣吕蒙倒酒,吕蒙接过酒杯之后突然发疯,称自己是关羽,找吕蒙索命。看到这里对于罗贯中先生当时的下笔,也能看出一二,演义的主体本来是偏向蜀汉的,吕蒙偷袭荆州成功,对于东吴来说是尽忠职守的,但是作者看来似乎赢得有点卑鄙,为了烘托一下关羽的正直伟大,同时对吕蒙进行了贬低,就用这样的鬼神之说似乎也可以理解。

演义当中对于曹操的死描写的和关羽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东吴把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之后,关羽的头颅上的嘴巴和眼睛动了一下(罗贯中神化关羽的),吓坏了曹操。又听说了吕蒙被鬼魂上身而暴毙,更加害怕了,便听从了司马懿的建议,用香木为躯体厚葬了关羽。随后在宫殿中睡觉,总是一闭眼就能看到关羽,便重新建造宫殿,工匠遇到一颗巨大的梨树因为砍伐不动,曹操不信鬼神亲自用佩剑砍树,树上冒出的血把曹操吓坏了,当晚就梦到了树神找曹操索命。他的头疼病就犯了,寻找华佗来为他医治,因为华佗提出的开颅治疗方法,被曹操以为是华佗要行刺于他便杀了华佗。

曹操的病情更加严重了,并且开始出现了幻觉,以前他杀过的伏皇后、董承、董贵妃等人一直在他眼前浮现,随后不久就死了。曹操的死因有大量的描述,关羽不是主要的原因,按照三国演义的作者的视角分析的话,罗贯中先生还是认为曹操一生作恶太多,触动神明造成他的死,关羽死后曹操也只是闭眼就能看到关羽,是因为曹操对关羽的感情是很复杂的,从关羽温酒斩华雄开始,曹操和关羽两人对彼此都互有恩情,具体情况大家也都了解就不多赘述了。

正史和演义的出入是很大的,正史当中的吕蒙是病死的,在《三国志·吕蒙传》当中记载,吕蒙是经常有病的,演义当中也提到过。孙权在得到荆州之后,封吕蒙为南郡太守,册封的诏书还没有下达,吕蒙就得病了。孙权派人把吕蒙接到公安的行宫之中养病,对吕蒙的病情是非常的关心,吕蒙的病情有所好转了就带领百官来庆贺。只是后来病情更加严重了,孙权亲自在吕蒙身边照顾他,还请道士做法祈祷吕蒙的病快点好转,但是吕蒙还是在四十二岁的时候死了。吕蒙作为东吴的将领,对东吴是尽忠职守尽职尽责,优秀的程度不亚于周瑜和关羽,只是三国演义把他描述的有点奸诈。笔者认为对于吕蒙的死因,正史的记载还是很靠谱的,吕蒙本来多病,后来因病而亡也是符合逻辑的,鬼神之说是站不住脚的。

正史中对曹操的死因,没有做过多的记载,《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当中记载,在建安二十五年正月二十三日,魏王曹操死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死之前还命令所有的人,说天下没有安定,不要对于葬礼大张旗鼓,各地的将领不要离开驻地,各级官吏都要尽忠职守,陪葬的时候不要金银珠宝什么的,放些平时的衣服就行。从这一点来分析,证明曹操在临终之前神智是十分清醒的,临死不忘国家的事业管理,对于自己后事的安排一切从简,甚至都不让各地的将领回来追悼他。

史料并未记载曹操是得病而死的,笔者的推断曹操是过劳而死,曹操戎马半生,从举兵讨伐董卓开始一直到死去,经历过非常多的战事,翻开《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对于曹操征战的记录是很清楚的。所以曹操的死并没有什么离奇,只是演义当中对曹操描述的属于奸雄,所以就用了离奇的方式,还魂索命的方式对曹操进行了终结。

综上所述:关羽死后吕蒙和曹操也都先后死去,但是并没有什么离奇之说,也有人推断在建安二十四年出现过大的瘟疫发生,并没有什么考证。笔者就暂时的认为,吕蒙是因病而死,曹操是寿终正寝而已。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愚论,不周之处欢迎评论斧正,你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谢谢。


蔡公子讲历史


我大胆猜想,吕蒙、曹操的相继去世,和关羽,也许是有关系的。

关羽北伐时的荆州时,正值江汉大水

关羽北伐,威震天下,其中最著名的一战就是”水淹七军“活捉于禁。

而关羽进攻襄樊时,汉水水涨,据说水位最高时,已经逼近了樊城的城墙。

因此,可以断定的是,在当时的下游,江陵等地的水位也应该是不低的,这或许也是吕蒙选择战机的一个原因。

大家都知道,大战、大水之后,都通常有疫情。更何况是大战和大水一起过来呢?因此,战后,江陵,甚至整个荆州地区发生疫情的可能非常大。这也可能是战后曹军撤出襄樊的原因之一。

水淹七军,此时的关羽或许不知道,这场大洪水对三国格局的影响远不只于此

入驻荆州的壮年东吴将领,短时间内连续去世

进驻荆州后,吕蒙、孙皎、蒋钦,此时都正直壮年。吕蒙此时,42岁。孙皎就更年轻了,虽然史书没有记载他的年龄,但是,在之前不久,孙权还曾写信和孙皎说”你都快30的人了,怎么还这么不懂事“,因此,预计此时最多30出头。

可是,这些壮年将领,全部都在219年和220年去世,这说明,当时当地有流行疾病(如瘟疫)的概率极大。

因此,吕蒙之死,很可能和关羽之死有关,正因为入驻荆州,才会染上这些疾病。

民间有关羽显灵杀吕蒙的说法,想来也算是另外一种调侃吧。何不显灵直接把孙权干了?孙权死,当时的东吴可是会更动荡的。

吕蒙等东吴名将集体在壮年去世,对三国格局影响深远

常年头风的曹操,连续劳累,终于致死

曹操常年有头风,这个大家都知道,这个病困扰了他几十年。

头风病,在壮年时,尚不致命。可是,人过了60以后,就要开始注意了。

可是,我们看看60岁以后的曹操,连续两次进入”瘴气之地“汉中,这对他身体是极大的考验。

通常曹操,在遇到危险时,都是亲自压阵,可是,在关羽的北伐过程中,他前期一直委托于禁、徐晃等将领作战,甚至连迁都都想过了,这和当年那个”魏武挥鞭“的形象实在相距比较远。

我推测是,最大的可能是,此时曹操的身体已经不适合领军作战了,他需要更多休息。

可是,由于关羽的”威震华夏“,曹操军、关羽军、东吴军,密集地出现在荆州地区鏖战,曹操也只能亲自压阵,处理各种关系。

曹操和关羽的缘分,妙不可言

在回去后不久,曹操就去世了。我认为这可能和他在连续高龄征战后,还要”冬季到汉水去吹风“有很大关系。

好了,猜想结束了。这只是一个猜想。

还请朋友们注意身体,注意休息,千万不要为了工作影响身体!累了,困了,就来头条里来怼几句鸡汤。

祝大家健康、幸福!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关羽是在发动襄樊之战后,败走麦城时,被吕蒙所杀害的。

也就是在关羽被杀不久,曹操和吕蒙也离奇的死亡了。

那么,曹操和吕蒙的死,是否和关羽有关呢?

我们在《三国志》的记录里,来寻找一些蛛丝马迹吧。

大家都知道,吕蒙的死,是比较突然的,再加上关羽是被吕蒙杀害的,所以很多人认为,吕蒙杀了关羽,把孙权给陷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孙权为了给刘备一个交代,只好把吕蒙给杀了。

这种说法肯定是无稽之谈,为什么这么说呢?
关羽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物,吕蒙在抓到他之后,若是想杀他,肯定是受到了孙权的授权之后,才敢动手的。

没有孙权的授意,吕蒙怎么可能擅自做主,把关羽给杀害,把刘备给得罪了呢。

孙权其实早就看不惯刘备了,刘备在得到荆州的时候,孙权就开始对刘备加以防备了。

那时候孙权想联合刘备,去把益州给打下来,然后他们两家好平分益州。

可是,当孙权找到刘备说这件事的时候。刘备拒绝了孙权,说自己要休养生息,不想在开战了。

令孙权万万没想到的是,刘备刚拒绝了孙权,就率领着自己的军队去打益州了。

益州牧刘璋知道自己不是刘备的对手,就投降了刘备。

至此,刘备占据了荆州和益州。

当孙权知道益州被刘备占领后,就开始要骂娘了。他对刘备及其的不满,当然孙权对刘备的不满,主要是来自于刘备对他的威胁。

刘备的实力增大了,就等于他孙权的实力减少了。

当替刘备把守荆州的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打曹操的时候,孙权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所以,孙权就联合了曹操,前后夹击了关羽。

最后关羽失败,在逃跑的时候被吕蒙给杀了。

你看在吕蒙杀关羽之前,孙权就已经给刘备撕破了脸了。

对于孙权来说,吕蒙杀了关羽,绝对是一个好事。因为关羽是刘备手下最厉害的一个将领。关羽死了,刘备就等同于少了左膀右臂。

刘备的实力减少,孙权的实力就增大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吕蒙不是因为关羽之死,被孙权杀的。那吕蒙又是如何死的呢?

《三国志》上说吕蒙这个人身体不好,经常生病。

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前,他就因为有病,回家养病去了。

吕蒙临走之前,还把陆逊给推荐给了孙权,陆逊就是因为吕蒙的推荐,当上东吴的大都督的。

到了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后,为了彻底消灭刘备的实力,,孙权让吕蒙和陆逊一起去灭关羽了。

也就是说吕蒙是带兵去出征的,本来自己身体就不好,在加上这么一折腾。吕蒙在关羽死后,也因为疾病而去世,这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说曹操,曹操的死和关羽也没有任何关系。

曹操对关羽十分的赏识,曾经还救过关羽的命。

关羽擅自发动襄樊之战,打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要不是孙权前来联合,说不定关羽还真的把襄樊城给打下来了。

因为孙权的帮助,最后他们打败了关羽。

吕蒙杀了关羽之后,孙权还特意把关羽的人头,给割了下来,送给了曹操。

孙权这是想嫁祸给曹操,说他孙权杀了关羽,是受了曹操的命令。

孙权这样做当然是想告诉刘备,这件事和曹操也有关系了。

曹操看到关羽的人头,知道了孙权的用意,他当然不承认是自己让孙权杀关羽的。

不过曹操还是很够意思的,曹操最起码把关羽风光的下葬了。

就在关羽死后,曹操也死了。

曹操的死正史上是有记录的,他是因病而死的。曹操患有头痛病,这个病几乎折么了他大半辈子。


史学达人


个人认为吕蒙的死,是有内幕的,是有人干的。而曹操的死,应该是巧合。

吕蒙的死,有可能是孙权干的。因为一句话:狐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吕蒙收回荆州,杀死关羽后,基本整个长江沿线都归于东吴手中。战略地利已经完整,也不那么怕曹魏和西蜀了。已经不再那么依赖吕蒙这样的三军统帅了。二. 自周瑜开始,军权就一直是在东吴大都督手中,这对孙权有着太大的节制,以至于孙权昼夜难安。所以时机一旦成熟,孙权就毫不犹豫的收回了军权,从而弄死了吕蒙。三. 功高震主,吕蒙收回荆州,杀死关羽。已是天大功劳,孙权在内心深处哪里会不防着他。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干掉算了。

曹操可能就是时间上的巧合。人老了,自然会生病,会死的。


七匹狼评论


关羽确实是一代名将,但他确实被神化了,神化他的是清朝官方,民间受官方影响,逐渐对关羽产生膜拜,以致出现一些因果报应的谣传,吕蒙和曹操就成了受害者。

关羽被神化的过程

关羽一直被认为是“武圣”,但关羽的“武圣”地位实际上在清朝才开始确立,清朝以前的“武圣”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

明初洪武年间,岳飞被封为“靖魔大帝”,后来又封为“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庙法天尊岳圣帝君”,简称”岳圣帝君“,岳飞在官方、在道教、在民间都拥有崇高声望。

关羽呢,在历史上的影响力远不及岳飞,尽管也在明朝被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但影响力远不及岳飞,就连著名特务机构东厂都供奉岳飞像,而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关羽像,因为关羽的能力、贡献和个人魅力,跟岳飞比相差太远。

但清朝就不一样了,因为岳飞曾率军抗金,而清朝跟金一样属于外族侵略者,推崇岳飞岂不是打自己的脸?所以他们推翻了岳飞这个偶像,把关羽作为“忠君”的典型竖立起来,其目的一是为了取代岳飞这个抗金英雄,二是为了教化汉人,要像关羽一样“忠君”。如今民间对关羽的大面积崇拜实就是从清朝开始的。

关羽被神化后,跟关羽之死有关的曹操、吕蒙就惨了。

吕蒙病死,与关羽无关

江陵一战,斩杀关羽,夺得荆州,吕蒙居功至伟,孙权对吕蒙大行赏赐,封孱陵侯,但就在封爵还未颁布时,吕蒙便疾病发作,一命呜呼了,时年42岁。

正因为关羽之死与吕蒙有关,所以民间谣传是吕蒙被关羽的阴魂索了命,也有人说吕蒙害死关羽,结果暴毙而亡,是上天的报应。

事实上,吕蒙不是暴病而亡,而是有一个过程,后人根据史料记载,推测吕蒙本身积劳成疾,加上当年江南发生瘟疫,导致疾病加重才去世的。

曹操病死,与关羽无关

曹操跟关羽渊源已久,他对关羽一直十分欣赏,关羽对他也很尊重。

追根溯源,关羽之死起源于他主动率军进攻曹操占据的襄樊,曹军只是被动防御,他的死怪不得曹操,而且孙权后来把关羽的首级送给曹操后,曹操深表遗憾,以诸侯之礼将之安葬于洛阳,可以说对关羽仁至义尽,但他很快也去世了,终年66岁。

220年去世的名人

实际上,220年是一个关键年份,这一年去世的三国名人很多。

魏方面,有曹操、程昱、夏侯惇去世;蜀方面,有法正、黄忠、关羽;吴方面,有吕蒙、甘宁、蒋钦,难道说这些人的死亡都和关羽有关吗?显然不是。

民间认为曹操、吕蒙之死是害死关羽的因果报应,无疑是极其愚昧的,我们不如反过来想想:关羽落得如此下场,难道跟他自身没有任何关系吗?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题主是想说是关羽魂魄回来报仇了吗?从量子力学来说,确实有这个可能,但从实际来说,应该是纯属巧合。



曹操之死

曹操死于公元220年,当时已经66岁了,在那个时期可是属于高寿了。

曹操患有偏头痛,始于建安五年,算下来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了,常年吃药,不见好转。后来找到当世名义华佗来医治,本来还有机会治好,但华佗说必须开颅才能治好。在古人的观念中,头颅被开,必死无疑啊,。曹操一想,华佗你这老小子居心不良啊,拉下去问问,是不是来跟关羽报仇的。结果华佗健健康康一个人,死在了曹操的前面。华佗一死,曹操的头痛再无人能医治,也就一命呜呼了。



吕蒙之死

吕蒙是杀死关羽的直接参与者,可惜杀死关羽后不久就离世了。

按照正史《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吕蒙是积劳成疾,病不能医而死。孙权曾许下千金为其求医,只可惜命由天定,最终还是不治。

但还有一种阴谋论的说法,吕蒙是孙权害死的,做了东吴的替罪羊,孙权本想以吕蒙的性命平息蜀汉的怒火,结果人家不干,刘备亲自带兵伐吴,这是后话。

如果真的关羽魂魄在世,随便吓一吓魏吴的人,那蜀汉不就可以统一中国了吗?所以魂魄报仇一说只是演义,也可能是人心理作祟,当不得真。


历史伶俜者


并不离奇。基本可以确定,吕蒙之死和曹操之死,和关羽毫无关系。

孙、曹联盟打荆州,各有算盘;曹操想夺回南郡,孙权想夺回江夏、襄阳,最后上演了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好戏。试问,关羽“大意”了吗?



其实并没有。刘备拿下汉中后,坐拥益州、荆州这两个地盘最大的州,进可攻退可守,局势早已经超过汉高祖刘邦“汉中王”时期的局势。这意味刘备已拥有统一天下的实力了。曹操和孙权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曹魏的曹仁、徐晃,东吴吕蒙联合进攻关羽,最后关羽被吕蒙杀死。时间公元220年1月。随后两个月左右,曹操、吕蒙、蒋钦等人均去世。

根据分析,我认为,曹操正常老死,吕蒙死因可能有二: 其一病死,其二权力牺牲。

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的人七老八十比比皆是,但古代寿命较短,关羽死时,曹操已经65岁,且曹操长期南征北战,生活环境恶劣,65岁死亡再正常不过。曹操是性情中人,此时曹操很有可能会百感交集,感叹时光、感叹故人。但一点都不离奇。

吕蒙死亡尚42岁,并不正常。但根据记载,公元220年东吴除吕蒙死亡,还有多名将领死亡,有人猜疑东吴参加白衣渡江战争期间,发生瘟疫,导致大量军士传染,吕蒙素习周瑜,常亲自到基层士兵中视察,是存在被传染的可能的。也有可能是战争中受伤,随后伤口感染,导致死亡。

另一种可能,吕蒙是军权斗争的牺牲品。周瑜在任时常常越权行动,导致孙权对“大都督”心存忌惮。鲁肃则是战略家,不是统帅,因而不会威胁孙权。



但是吕蒙不一样,吕蒙是周瑜培养出来的,吕蒙杀关羽重点并不在“得罪了刘备”,而在于“违反了孙权命令”。这一次可以违反,那么以后都可以违反,自古天无二日,吕蒙必须死。孙权是君主,并不会怕得罪和自己差不多的另一个君主,而怕的是自己的君主是否是“绝对的君主”。一个国只有一个君主,多个君主那就是多个国,这才是封建帝制的原则。


安若凡


公元219年八月,关羽在襄樊大战中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同时曹操境内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投降关羽,陆浑民、孙狼起义呼应关羽。一时间关羽占据了大好形势,曹操甚至想迁都避开关羽锋芒。



面对关羽的攻势,司马懿和蒋济劝说曹操联合孙权,许诺事成之后,割让江南之地封给孙权,以此让孙权出兵偷袭关羽的大本营。转眼时间到了十一月时,吕蒙奉孙权命令偷袭荆州,整个战局形势对于关羽而言急转直下。最终关羽败走麦城,于十二月在临沮遭遇了埋伏,被潘璋部将马忠斩杀。

关羽死后,吕蒙也在很短的时间内离奇去世。同时曹操也紧随其后,在公元220年正月撒手人寰。



吕蒙之死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关于吕蒙的死因做了大量的艺术加工。说到关羽死后,游魂冤愤不已,所以在孙权为吕蒙庆功时,附身在吕蒙身上,夺取了吕蒙的性命,并且吓得孙权等人倒头就拜。

这种说法完全是罗贯中为了神话关羽,没有任何依据,所以不可当真。



在电视剧《新三国》中对吕蒙的死也进行了深加工,认为吕蒙的死是因为不听孙权指挥,擅自下令斩杀关羽,所以孙权赐下了毒酒毒杀了吕蒙。

这种说法有两种原因;一来是因为孙权明白关羽死后,刘备必然会以倾国之力为关羽复仇,所以下令吕蒙不可斩杀关羽。而吕蒙却不听孙权指挥,擅自做主,越权斩杀关羽,因此遭到了孙权愤恨。

二来是因为吕蒙在军中素有威望,加上平定荆州,一时间威望滔天,权柄骤增。所以孙权害怕受到吕蒙的掣肘,最终选择毒杀了吕蒙。



实际上孙权对吕蒙信赖有加,而且斩杀关羽也是经过孙权同意之后的行为。而吕蒙的死是因为疾病。

关羽为人实际上非常狂妄,尤其是在镇守荆州期间。曾经孙权向关羽提亲,希望关羽可以把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关羽不仅不同意,反而大怒辱骂使者。从这件事之后,孙权便对关羽愤恨不已。

关羽北伐曹操时,关羽和孙权发生了两件非常不愉快的事情;

第一件事是孙权曾经答应关羽北上,但迟迟不肯发兵,后来关羽水淹七军后,孙权派兵前往荆州。关羽可能怀疑孙权要搞背后偷袭,所以放话说;“我拿下樊城,早晚灭了你。”

第二件事是关羽擒获了于禁的军队,所以粮食物资供应短缺,于是命令糜芳、傅士人加紧筹集物资,而关羽管辖荆州地区根本没有太多的物资,所以一时间凑不出来。因此关羽大怒,扬言回到荆州后,要治罪糜芳、傅士人。

当时治罪是其次,首要目的就是凑够军粮物资,以解决燃眉之急,所以关羽便打起了东吴的主意,出兵夺取了东吴贮藏在湘关的粮食。这件事让孙权怒不可遏,最终决定发兵夺取荆州。



后来吕蒙拿下荆州后,孙权立刻到了江陵城,所以此时的荆州军务实际上由孙权指挥。后来关羽在麦城诈降,自己又偷偷的逃跑,孙权看透了关羽不肯投降,所以下令潘璋处死了关羽。

以正史看,关羽之死,实际上和吕蒙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孙权根本没有任何可能杀死吕蒙。

吕蒙真正的死因是当时的疾病,吕蒙夺取荆州后,孙权任吕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以此可见孙权对吕蒙的厚爱。

不过吕蒙突发疾病[后世猜测是瘟疫],孙权曾经到处寻医,并且张贴告示,凡是能够治好吕蒙疾病的人,赏赐千金。以此可见孙权根本就不可能盼着吕蒙死,而是盼着吕蒙抵御将来刘备的攻击,为东吴立下更大的功劳。



曹操之死

关羽死后,孙权把关羽首级送给了曹操,希望刘备可以转移一下愤怒。但曹操选择给关羽的首级配了檀香木的身躯,以王侯之礼下葬。

演义中,曹操的死和关羽没有任何关系,同样正史中也没有。关于曹操的死,正史中只有一点记载;

二十五年春正月,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

这也就是说,曹操死于关羽之后,纯属偶然情况。实际上曹操当时已经66岁,而且患有严重的头风,所以他的死实属巧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