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顾命大臣常被新皇杀掉?

品读春秋001


说下顾命一词的来源。

古代封建帝王死前一般会留给后世子孙一些遗言,被称为“遗命”“遗制”。这些遗诏的内容、字数各不相同,也因人因时而异。有的对自己一生功业的回顾,对后世的希望和继承人的安排、对丧死的处置,也有的是对自己生前某些言行忏悔并要求继任者代为改正的。

据记载,我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帝王遗言是周代的《尚书·顾命》,内容是说周成王临死前担心儿子姬钊不能胜任,就要求大臣召公奭、毕公高率诸侯在他死后辅佐他的儿子周康王。因此,后世多把接受遗诏辅佐幼主的大臣为“顾命大臣”。

因为幼主大多不能自主理政,所以皇帝的“顾命”一般会委托给多位大臣,一为互相辅助,二为互相牵制。


古往今来有很多有代表性的例子,例如西汉权臣霍光,在武帝立刘弗陵为储君后,命霍光等四人辅佐幼主汉昭帝。清代康熙幼年登基,就有索尼、鳌拜、苏克哈萨、遏必隆四大臣受顾命奉幼帝玄烨承大统。





后来还有咸丰皇帝在弥留之际,委托他所倚重的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辅佐年仅五岁的载淳为帝。



高危职业难善终

主幼臣强,顾命大臣看起来大权在手,风光无限,实际上是个高危职业。因此,自古以来,顾命大臣大都很难善终,当然个别也有例外。毕竟在中国古代的君权至上,但是当小皇帝年幼无法自主统治时,就需要这样的顾命大臣来帮助小皇帝完成过渡,等幼主成年时,自然就完成了政治任务。但问题就来了,顾命大臣的人选都是皇帝所信任倚重之人,要么是皇亲,要么是重臣,肯定握有大量政治资源。

这个时候主少国疑,自然需要这么个核心人物或者团队来把握大局。这些顾命大臣有的尽心辅佐,有的飞扬跋扈者,甚至直接废掉小皇帝。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皇帝执政过程中第一个敌人其实就是顾命大臣。所以在历代新皇成长的道路上,其与顾命大臣间的权力斗争从未中断过,前面我们所举例子中,霍光虽然受命辅佐汉昭帝,但在昭帝死后就迎立昌邑王刘贺,后来又擅自废立,改立汉宣帝刘询,权倾朝野,功高震主,最终为霍家覆灭埋下了祸根。康熙帝玄烨即位后也未尝不是如此,四大臣辅政,鳌拜专权,与其他几位大臣矛盾重重。康熙六年六月,索尼病逝后,七月,苏克哈萨又被鳌拜所杀,后来内外用其私党。到康熙八年,玄烨亲政之后,智擒鳌拜下狱,四大臣辅政结束。


史说新传


一提到皇帝杀掉顾命重臣,一般人都会想到是因为这个大臣权倾朝野,威胁皇权。这确实是绝大部分类似事件的原因,但并不是完全。顾命大臣被新帝杀掉,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因执政理念分歧,造成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顾命大臣往往都是能臣,他们在当政时都为先皇治理天下出谋划策,功在千秋。但是身在朝堂,要像干出一番成绩,避免不了对一些既得利益群体的伤害,由此结下梁子。这方面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商鞅。商鞅大刀阔斧的改革使秦国在一代君王的时间内从诸侯国中脱颖而出,成为诸侯霸主,于国运来说,他是大功臣,但是在朝廷内部,商鞅的改革措施几乎得罪了整个士大夫阶级,其中给他埋下最大祸根的,就是他对太子太傅施以劓刑,得罪了下一任的天子,自然会被报复。

2、权势熏天,有不臣之心

有一些顾命大臣重权在手,先皇在的时候还能靠自己的威望勉强镇住,一旦改朝换代,就不把儿皇帝放在眼里,目无主上,把持朝野,对政局的稳定形成重大威胁,逼得皇帝不得不杀他。比如鳌拜,在康熙刚即位时,鳌拜已经是朝中首辅,且手握重兵,连孝庄皇后都要忌惮三分,只要鳌拜高兴,他随时可以废立皇帝,且行事乖张,张扬跋扈。康熙帝只能施计将他擒杀于宫中。

3、根系太深,把持朝中人事

这种顾命大臣虽然没有对江山的迫在眉睫的威胁,但由于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是他的门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朋党势力,皇帝在颁布实施政令的时候发现周围无人可用,处处掣肘,实际上架空部分皇权。这也是为什么嘉庆一上台就要除掉和珅的原因。


星空史话


所谓的顾命大臣不仅可以立威,还可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还有一些顾明大臣,分不清自己的位置。皇帝年幼的时候,那些大臣习惯了高高在上,到了皇帝长大即位。会有很多人转变不过来身份,虽然说新皇帝会感激你的帮助,但是皇帝是谁,这天下就没有比皇帝还大的人。再说,在自己之前可是被废掉几个啊,出于自己的戒心,新皇帝也会杀掉所谓的顾命大臣,清洗一下朝堂之上的臣子,培养自己的心腹,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所以说虽然顾命大臣表面风风光光,但是实际上危险重重,天堂地狱也许只是一步之差。


金龍逸


顾命大臣大多由老皇帝从政治军事上找出来的具有在其领域十分杰出与其他人不同的,用来辅佐年幼无法处理政事的新皇帝,或者辅佐能力不足的皇帝。

正是因为新皇帝政治不成熟,导致有时候的政治决策不适应当时的社会,会在一定程度上被顾命大臣给反驳,而反驳自己的顾命大臣大多都是一些政治成熟,能力拔萃的前朝大臣,无论资质,还是能力都有威胁到了新皇帝。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也为了能够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新皇帝都会对这些顾命大臣有所忌惮。久而久之便会废除甚至找理由把顾命大臣杀了。


谦逊书生


位极人臣,功大盖主,皇帝总会害怕自己坐不稳。


百家生活小妙招


因为顾命大臣多是新皇父辈或哥哥辈,严格的说的也算是新皇的前一辈,位高权重,掣肘新皇,所以很多有抱负有野心的新皇,都不想被掣肘和操控,自然只能撤销或者直接杀了顾命大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