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發現的隋朝千年糧倉專家稱現代技術都無法超越,怎麼看?

小城市的奮鬥者


劃時代的朝代總要做一些劃時代的事情,比如說隋朝就是一個劃時代的朝代。隋朝在我國2000多年的歷史中大概處在中游的位置,正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所謂的承上啟下的意思是承接了五代十國之前的歷史,這一段歷史還是比較亂的;開啟了唐宋元明清這一段比較穩定歷史。<strong>

每每處於轉折點的時代總是會有很多的新鮮事情出現,這是由於思想的開放使得民眾能夠有心思去思考活下去之外的問題。隋朝也是的,作為承上啟下的隋朝在科技文化和政治方面都有很多的創新。

先不提我們大家都知道的科舉制,可能大家都以為科舉制是唐朝的發明,其實不是的。唐朝只是科舉制的發揚者和光大者,隋朝才是這一劃時代的偉大舉措的創造者。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你別看隋朝時間短,但是隋朝確實做了很多很偉大很著名的事情:京杭大運河,長安新城的建設,隋煬帝遷都洛陽,對洛陽的建設等等。唐朝的很多輝煌都有隋朝的影子,就像是漢朝有秦朝影子一樣。有點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意思。

今天筆者主要是向和大家聊一下隋朝的另一偉大的創造發明:修建糧倉。

修建糧倉是屬於農業的範疇,隋朝一共有三個創新性的農業舉措,對於農業的發展有著很好的作用。它們分別是:均田制、隋五銖錢、修建糧倉。修建糧倉的目的是為了儲存豐年多餘的糧食,以備災年的時候使用。在隋朝時期當時的當政者已經發現了一個現象:北方歉收時,南方一定會有餘糧;南方歉收時,北方一定豐收。

在現在也是基本上適用的,每年南北方一定會有一邊收成特別好。所以為了解決饑荒的問題,能夠讓所有人在災年的時候也能吃上飯,於是就修建了大運河。大運河的作用是用來運輸糧食的,南北運輸糧食。並不是像野史或者民間閒談裡認為京杭大運河的修建是為了讓隋煬帝更方便的去江南遊玩。那個時候江南還沒開發出來,沒有洛陽等中原地區發達多了,不要誤會哦。

但是有時候這個定律也會不管用。萬一北方歉收了,南方並沒有豐收怎麼辦?讓大家餓死嗎?肯定不行,不利於社會的穩定和江山的穩固。所以就修建了糧倉,這就是糧倉的來源以及目的:為了防止南北同時歉收,鬧饑荒,用來儲存豐收年間的糧食

當時主要是在一些關鍵地點修建了八大糧倉,筆者通過查閱史料發現糧倉都是和軍營挨著的,所以筆者認為糧倉可能也有儲存兵糧的作用。其中最大的糧倉應該是興洛倉,筆者查閱的資料是這個,但是有的又說不是。

在1969年在洛陽發現了一座糧倉——含嘉倉遺址。面積達45萬多平方米,內探出259個糧窖。其中有一個糧窖還留有已經炭化的穀子50萬斤。筆者看到有人說是回洛倉,其實不是,是含嘉倉。有關於隋朝糧倉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著名的貞觀十一年,隋朝的糧倉歷經33年糧食還沒有使用完,裡面還有布帛。

含嘉倉的儲量窖在地下7~10米深的地方,窖底修建的平平整整,地面都是經過夯土機夯實過的,十分光滑堅實。有專家在開玩笑是說地面上的黃土背夯成了黏土。不僅如此,專家和考古小隊還發現地面是用火烤過的。

原因是因為地面的圖明顯比它下面的土乾燥,筆者認為應該是燒過的土和沒燒過的土是不一樣的,而不是乾燥度。在燒過的土上面還鋪設了一層結實且厚重的木板,木板之上有乾草,麥糠,席等的混合物,這種東西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防潮。

儲量窖的窖頂是圓錐形,大家都知道圓錐形有利於通風,不會使得麥子米等缺氧發酵,降低酵母菌的活性。還有就是乾燥。窖壁是極厚的黃泥。這麼複雜而又精細的設計主要是為了防潮密封,降低溫度,使穀子等農作物很難萌芽。<strong>

我們在感嘆古人智慧的同時也要思考一個問題:今天可以製造出來類似的嗎?筆者認為是可以的,因為這裡面並沒有很複雜的技術,只需要用心的把每一步做好就差不多了。至於說現代技術都不能超越,筆者認為當時的專家應該個說的是他們那個時代的技術難以超越,而不是今天。

今天我們最常見的食品保存的方法基本上可以使食物保證1年以上的質量,如果單純的為了破紀錄。在理論上是可以做到永遠的,只是沒有任何意義。比如充氮氣,覺得氮氣不靠譜就衝氦氣;還有真空包裝。這還沒加食品防腐劑呢。

雖然我們應該為古人卓越的智慧鼓掌,但是技術永遠是在進步的,以前可以做到的, 現在基本上也是可以的。

本文要是有有什麼錯誤的地方期望大家能夠在評論區指正。


無筆史官


我一進來就看見不明覺厲的群眾在噴專家言辭誇張,其實這次專家真的被冤枉了,就糧食存儲技術而言,上千年以來還真沒有突飛猛進的變化,這並非厚古薄今。

被發現的隋朝糧倉

所謂的隋朝千年糧倉是指隋煬帝時修築的大型糧倉——回洛倉。

中國是糧食大國,也是人口大國,糧食安全始終是最重要的安全底線,歷來農民起義基本都是因為鬧饑荒老百姓沒飯吃,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揭竿而起,因此只要思維正常的皇帝都知道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但古代糧食產量不高,天災人禍頻發,為了確保糧食安全,糧食的存儲就成為一個事關國家民生的重要問題。

隋煬帝在歷史上被形容為一個暴君,但其實他做出了很多非凡的事情,最大的貢獻當然是開鑿京杭大運河,以及修建國家糧倉。

隋文帝楊堅在世時,隋朝便已經在黃河沿岸修建過四個大型糧倉,分別是洛州的河陽倉,陝州的常平倉,華州的廣通倉,衛州的黎陽倉,以應對饑荒年份不時之需,但這些糧倉仍不足以滿足糧食安全需要,因此隋煬帝再接再厲,又興建兩個更大的糧倉:洛口倉、回洛倉。

著名的洛口倉,也叫興洛倉,位於河南省鄭州市鞏義河洛鎮,隋唐農民起義時,瓦崗軍領袖翟讓、李密曾率軍攻取洛口倉並開倉放糧,賑濟百姓,使得起義隊伍迅速壯大。

隨著時間推移,當年的洛口倉已不復存在,另一個回洛倉遺址則被成功發掘。

回洛倉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小李村、馬坡村以西,因距離洛陽很近,主要功能是為洛陽城內的皇室、官員和百姓供應糧食。

回洛倉遺址在2004年被首次發現,經過長達十年的考古發掘,2013年,整個回洛倉終於完整浮現在世人面前,而這個結果是令人震驚的。

回洛倉不是一個倉庫,而是一個大型倉庫城,倉城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355米,形象地說,大概相當於50個標準足球場,內部分佈著多達700座倉窖,每個倉窖都是內徑10米,外徑17米,深10米,據估算每個倉窖可存儲約50萬斤糧食,整個倉城可儲糧3.55億斤。

先進的隋朝糧倉技術

整個回洛倉的倉窖都在地下,大家可能認為地下有水,肯定十分潮溼,不利於糧食儲存,但我們的先人用他們獨特的智慧,完美避免了這一問題。

一是選址好。興洛倉和回洛倉都建在山地丘陵上,海拔較高,土質乾燥,土層深厚,不怕水淹,不易受潮,且兩個倉庫都靠近水路,方便糧食轉運。

二是基礎好。回洛倉的建設顯示出古代紮實的土建技術,倉窯的基槽進行了有效夯打,十分堅實,使得水分不宜滲透,利於防潮。

三是技術好。回洛倉的倉窯內部牆壁進行了火烤,烤乾水分,然後塗抹膏泥,再用木釘鋪設木板,木板上再敷席,使得十分乾燥,有利於糧食的長期存儲。

如果直接縱向對比,現代技術肯定高於古代技術,但古代糧倉建築技術仍然充滿了古人智慧和心血,即便放在現代來看也並不過時。正因為如此,回洛倉才能作為“中國大運河”核心組成部分內被成功選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現代糧食存儲技術

數千年以來,影響糧食存儲的三大因素始終未曾變化,即溫度、溼度、防蟲鼠害。

以現代糧食存儲技術為例,目前常用的技術有準低溫儲藏(20度以下)、氣調(充氮)、低劑量燻蒸、電子測溫測水測溼、互聯網監測攝像等等,這些技術確實十分先進、智能和自動化,但萬變不離其宗,核心都是圍繞控制適宜的溫度、溼度、防止蟲鼠害滋生的。

圍繞這三大因素來看,古今糧食存儲技術並未有本質區別,而且從實際效果來看,古人存儲糧食的技術一點不比現在差。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因為現代技術帶給人類的往往是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更大的規模、更低的成本,但未必是更好的質量。

以建造糧倉為例,回洛倉這種規模的糧倉,在投入同等人力的情況下,隋朝可能需要3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建好,但現代3個月就能建好,這就是先進技術的效果。

然而,就糧食存儲效果而言,兩者並無差別,古代甚至更勝當今,因為影響糧食存儲效果的不僅有技術原因,更關鍵的還是人的因素,即管理因素。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隋朝的千年糧倉——“回洛倉”,其建造技術與技巧的確令人稱奇,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但要說“現代技術都無法超越”有點誇大其實了吧。

那麼,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糧倉到底有哪些令人驚奇的地方:

回洛倉又稱興洛倉,遺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鞏義河洛鎮。據史料記載,此糧倉建於隋煬帝大業二年,倉內有三千糧窖,每窖藏糧超過八千擔,守軍上千人,以此估計,興洛倉共有2400萬擔糧食。

2004年9月,由於洛陽一拖廠區進行修建而被發現,2009年7月,開始初步勘探。為配合2014年“隋唐大運河申遺計劃”,於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對其進行保護性挖掘。回洛倉城東西長達到1000米,南北寬355米,面積達355000平方米,和50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相當。倉城內佈局的整齊有序,有管理區、倉窖區、道路與漕渠,一共有700多座倉窯,每個倉窯口都成橢圓形,內徑約10米,深約10米,倉窯外圍還有基槽。

每個糧倉的建造過程充分體現了古人的智慧。不僅考慮到了防潮防蟲防火,還起到了很好的密封性。

首先來看看倉窖的建造吧!

第一步是按照事先的設計挖好倉窖;第二步是點燃乾草烘乾整個倉窯;第三步是用燃燒後的草木灰混合泥土塗在第一層;第四步是鋪設木板席子等防潮,最後放入糧食封存。這種倉窖因為經過了火燒,不僅防潮,而且土壤內的蟲卵也被燒死,還能防蟲害,而且密封性極好。

最能體現古人智慧的是:他們居然是通過在糧倉入口處種植的小樹苗來判斷糧倉的存儲情況。倉窖裡的糧食一旦受潮黴變,就會影響到小樹苗的生長,進而達到控制糧倉情況的作用。

由於戰亂,其中一個倉窯裡的糧食竟然保存到了現代,考古人員從中取出了部分糧食,種子居然還發芽了,種下去以後竟然還結出果實了,經過了千餘年,這不得不讓我們佩服古人的智慧。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實際上,此種保存糧食的方法在農村地區依然廣泛應用,所以,並不存在現代科技無法超越的可能。無論是古代技術還是現代的科學技術,都是適應當時社會發展的,更多的是為人類生活服務的,只不過是我們更驚歎於古人的智慧而已。


悟空八卦歷史


對於古代的帝王來說,修建儲存糧食的糧倉是十分重要的事情,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穩定。但是對於我們後人來說,糧倉的考古價值確實不比王侯將相的陵墓那樣有吸引力,既沒有讓人驚詫的奇珍異寶,也沒有大量的碑文材料供史學家考據歷史人物或者大事件。但是隋朝的這座千年糧倉回洛倉的確十分出名,而下令修建它的正是一直被黑的隋煬帝楊廣。

很多人提到隋煬帝就想到荒淫無度和殘忍暴虐,其實他是一位文武兼備軍政全能的帝王,一手打下了隋唐盛世的基業。比如他完善了科舉制度,開鑿了大運河,開拓絲綢之路,親率將士征討吐谷渾等等功績,只是他本人好大喜功急於求成,弄得民不聊生,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最後弄得個慘死的下場。隋煬帝好戰,為了保證自己軍隊的軍餉,確保國家穩定,他修建了諸多十分雄偉的天下糧倉。

回洛倉有多大呢?根據考古專家測量,這座糧倉的平面面積有50個足球場那樣大,隋煬帝在遷都洛陽之後就立刻開始修建這座糧倉,主要還是為洛陽城的正常運行提供糧食,畢竟諸多王親貴族跟著一同來到洛陽,生活總是需要得到保障的。回洛倉之所以讓考古學家們驚歎,主要還是因為他的規模之大。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回洛倉擁有倉窖三百多個,文獻通考之中的記載則是三千三百個倉窖,根據專家的考證,回洛倉的倉窖竟然有700個之多,的確讓人震撼。

不僅僅是數量多,每一個倉窖的儲存量也是極大的。據科學家計算,一座倉窖所能存儲的糧食可達到50萬斤以上,整座糧倉可儲存的糧食高達3.85億斤,十分讓人驚歎。倉窖的修建不僅僅是圖一個“大”字,其存儲糧食的實用性也是經得住歷史考驗的。

倉窖整體是圓形的,建造之時,首先先挖出一個外徑16米左右,內經10米左右,寬3米,深1.5到2米的環形基槽,然後就在這基槽之中夯打,以形成足夠堅實的倉窖口。這樣的倉窖口不僅僅可以防水還可以防止坍塌。之後,倉窖的挖掘工作才正式開始,倉窖深10米,挖完之後先將倉窖的牆壁用火烤一遍,隨即塗抹一層青膏泥,鋪上一層木板,最後再鋪上一層席才算是最終完工。

以這樣的技術製造出來的倉窖能夠最大程度地保存糧食,據說隋朝糧倉裡的糧食一直吃到了隋朝滅亡後的唐朝貞觀年間。回洛倉是隋唐大運河的附屬配置,是大運河沿途最為重要的糧倉。通過今天對回洛倉的考古發現,我們可以大致猜測出當年大運河的繁榮盛況。

回洛倉的壯觀我們是十分驚歎的,但和今天的糧食儲存技術相比還是很落後的。我國早在2000年左右就已經建設了倉容高達1000多億斤中央直屬儲備庫,和這樣宏偉的現代化糧倉相比,回洛倉實在不值一提,只是現在很多人還是喜歡以這種現代人比不上古代人的噱頭吸引大眾視線罷了。


木劍溫不勝


看題主的描述,隋代直接建在洛陽的糧倉,應該指的就是 回洛倉。

回洛倉位於現在的河南省洛陽市小李村和馬坡村一帶,始建於隋煬帝大業元年。

史書中記載隋煬帝即位之後,就開始營造東都,並且把天下各地的富家大族多達上萬家都遷到新修的東都,洛陽來以充實人口。這也是封建社會中常用的對地方豪強的控制辦法。

這時候就有問題了,遷來了大量的人口,糧食不夠吃怎麼辦?於是就需要修建龐大的糧倉來儲存數量龐大的糧草以共足夠的人口日常所需。

2004年6月,考古工作者在這一帶鑽探時發現了倉窖和古代道路古代墓葬的存在。於是長達十數年的考古發掘工作就此展開。當真正的考古發掘工作展開之後,整個考古學界都震驚了,發現這裡不只是單個的倉窖,而是可以被稱之為倉城!初步推測整個倉城中大概包含倉窖有700座。可能您對這個數字還不太感冒,那我們就寫拿出一倉窖就來說。

比如回洛倉中有一個被編號為3號的倉窖,它的體積達到了400多立方米,能夠儲存糧食達到55萬斤,按照這個數量來算,如果整座倉城全部裝滿,總的糧食儲量可以達到3.85億斤!

不僅儲量大,回洛倉的技術含量也是相當高的。2012年到2014年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回洛倉遺址進行了長時間的考古發掘,這也是境內考古工作者們共清理出來了四座倉窖。這四座倉窖的開口大概在地表以下1.1到1.3米,艙底距地面6米到9.3米不等,倉的形制都是口大底小的圓缸形。

在修築的時候,首先要對倉窖的口部進行加固,先在外圍挖出基槽,然後分層夯築加固倉窖口部的強度。之後才能向下開挖倉窖。

挖好成形之後,需要修整、夯打倉窖的壁和底,也是起到加固作用,之後還要在周圍壁上塗抹一層青膏泥。

最後用火將整個倉窖烘乾。

另外在儲存糧食之前還需要鋪設其他防護鋪墊。比如周圍壁上和底部在青膏泥之上還要鋪設木板、葦蓆,以防止糧食受潮。

當然整個倉窖並不只有地下部分,倉窖上方還需要修建地上建築頂蓋,防止下雨和揚塵等影響。

但是回洛倉並沒有使用多長時間,唐朝以後,回洛倉就不見於史料記載,同時考古發掘工作也證實了,回洛倉使用時間較短,有些倉窖甚至是空的,大概在隋朝滅亡之後回洛倉這處龐大的,昔日輝煌的國家糧倉就被廢棄。

至於技術水平很高,那是沒問題,但是說現在都無法超越,一味厚古薄今,純屬扯淡。

元芳,你怎麼看,看完加個關注可好~


於史他說


哪個專家說的?報上名來!

什麼叫隋朝的糧倉現代技術都無法超越?這種話也敢說,服了。

首先,不可否認隋朝大糧倉確實很厲害,充分體現了古人的智慧。

洛陽發現的回洛倉遺址,屬於隋朝的國家級糧倉,整個倉城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365米,相當於50個國際標準足球場的面積,其內部存糧數量驚人。


隋朝糧倉的智慧到底體現在哪裡呢?

要說到存糧,必須要保證三大問題:防火、防潮、防蟲。

防火主要是糧倉管理,暫且不細說了。至於防潮和防蟲,回洛倉選擇在洛陽,有著很大的地理優勢。

黃河的衝擊沉澱,導致黃土特別的厚實,可以挖掘出很深的儲糧倉窖。

古人在挖好大型倉窖之後,會在裡面用柴草進行燃燒,燃燒之後倉窖的壁面含水量更低,而且也更加結實。

此後,再塗一層青膏泥,然後鋪設木板和木炭,木炭層可以有效的防潮,上面再鋪設很多層席子,最後再放入糧食。

此時的倉窖不僅十分乾燥,而且經過火燒之後也降低了土壤內蟲卵滋生病蟲害的可能性。

最後,在糧倉入口處種植了小樹苗,一旦裡面的糧食受潮黴變就會影響樹苗的長勢,可以隨時控制糧倉的存儲情況。


所以,隋朝糧倉可以長時間存儲糧食,確實很厲害。

但是,但是,再牛的技術也只是利用了當時的材料,真能和現代化的倉儲技術相比?這讓我國的科研人員臉往哪擱啊……

所以,讚歎可以,別太誇張了。


七追風


說起古代的糧倉修建,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被黑化嚴重的隋煬帝。隋煬帝的功績,可以用四點來概括。興建兩都,廣設倉庫,開通大運河,修築馳道。在隋煬帝修建的這些糧倉中以洛陽的含嘉倉最具代表性。




那麼他修建的這個糧倉有何奇特之處呢,其一規模大,據史書記載,在當年,含嘉倉儲存了數以萬石的糧食,其儲存量足以存儲唐朝一年糧食產量的一半。



其二在於他的修建十分科學,首先他的選址在地勢較高的地方,這裡水位較低。修建的時候每一道步驟都很細膩,當時人們封存糧食時,採用的是席子夾糠法,(將窖壁挖好後用火烤乾,把草木灰順勢攤在窖底,上面鋪上木板,木板之上再鋪上席子,席子上墊穀糠上面在鋪席子),使糧窖隔溫保溼。


糧倉建成之後整個洞穴都被火烤乾了,這就導致了糧倉內十分乾燥,不會產生寄生蟲和水分,為糧食存儲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儲存環境。據說在專家挖掘的過程中,發現了糧倉下面還有糧食穀物,神奇的是,沒過幾天種子意外的發芽了。


這麼大規模的糧倉,考古人員也是第一次見,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


古今譚


與秦朝一樣,隋朝也被戲稱為“基建狂魔”,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總是能祭出基礎建設的大手筆。

修建於隋大業年間的大型糧庫“回洛倉”規模宏大,無處不體現著古人的匠心獨具和科學精神,但把這座糧倉抬到“現代科學技術無法超越”的地步上就有些過了,這有點太不拿現代科技當回事兒。


位於今天的洛陽市小李村西側的古“回洛倉”,古籍中記載其倉城“週迴十里,穿三百窖”,現代已經查明的有220多座倉窖。各個倉窖的規格比較類似,基本呈現一個缸形(上寬下窄)的形態,其內徑和深度都是大約10米,每個倉窖內可儲存糧食50萬斤左右。

按三百個倉窖計算,在隋朝,回洛倉可以儲存7.5萬噸糧食,現代專家估計,加上未經探明的倉窖,整個“回洛倉”最高峰時可能存在700個倉窖,按照這種估算,回洛倉可以儲存的糧食將超過20萬噸。

大業初年,天下方定,京都長安城在從東漢後期到此時的近四百年中戰火連綿,人口凋敝,民力維堅,從中原和江南調運糧食到長安,重山阻隔,陸路水路都極為不方便。隋煬帝楊廣剛一繼位,就做出了興建東都、遷都洛陽的決定,在每月耗費200萬役丁的前提下,只花了十個月,東都洛陽就宣告建成。

幾乎與此同時,為了保證新都洛陽的糧食等物資供應,隋煬帝又命令開始興建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當年即開鑿了通濟渠,打通了淮水,次年又開鑿出邗溝,打通到(江都)揚州的長江,之後開鑿的江南渠則又打通到了餘杭。

從洛陽向北方的涿郡開鑿的永濟渠,主要目的是穩定北部局勢穩定,具有戰略意義,不管是運兵運糧,水路都是性價比最高的方式。

歷時數年後,隋朝大運河系統全部建好,與之配套的國家糧庫也同期開始營建,通濟渠的西部首段就是洛河,於是就在洛河邊建成了三座大型倉城,即洛口、回洛、含嘉倉城,全國稅糧,大半歸於此處。

其中的含嘉倉距離都城最近, 規模較小,回洛倉規模最大。

除了可觀的存儲量,糧倉的必備要求就是防水防潮防鼠防蟲,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防潮,為了實現這些目的,在倉窖的建造方面,隋朝的工匠想出了很多辦法。

內外層結構:

通過現代的挖掘和研究論證,我們大概可以得出倉窖的建造工序:第一步,是先選擇好地形(回洛倉位於邙山,整體地勢較高),要保證高度,不能內澇,然後直接挖出一個外徑十五六米、內徑十米到十二米、保證寬度在三米以上、深一米半到兩米的環形基槽,再把這處基槽反覆夯打,最後就可以得到一個堅固的倉窖口。

接下來的施工工序,就是在倉窖口內挖出一個深約十米、上略寬、下略窄的缸形倉窖。外圍的基槽充當著“保護罩”的功能,除了堅固,還能做到防蟲防暑。

內層防水:

現代建築施工中,我們有水泥、聚乙烯防水塗料去實現防水防潮的作用,隋朝的時候,工匠們只能採用相對簡單原始的方法,但這未必不好用。

缸形倉窖挖好後,先用柴火來燒烤倉窖的內壁,烤乾水分,使之絕對乾燥;然後從倉窖口到所有內壁(包括底部),在表面上整層塗滿一種青膏泥,再使其乾燥;然後鋪墊一層木板,完成加固,使之牢牢附著在壁面和底部;最後的工序是在木板上再鋪設一層乾燥的草蓆,這就可以盛放糧食了。

作為隋朝的“大運河上第一糧倉”,回洛倉具有極端重要的戰略價值,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亂世之中,卻是“有奶便是娘”,給飯才能得到民心,誰跟飯吃跟誰幹,不管是隋朝統治者還是各路起義軍,大家都明白整個道理,所以圍繞著這座最大的倉城,各方均不遺餘力,進行了無數輪次的激烈攻防。

瓦崗軍曾經三破回洛倉,佔領糧倉後,瓦崗軍開倉放糧,一度達到了發展的極盛時期,隨著越王楊侗手下的隋軍發動全面反攻,重新佔領回洛倉,瓦崗軍迅速潰退,只好投奔李淵。

李世民攻打洛陽的王世充時,對洛陽採取了圍而不打的戰術,先行佔領了回洛倉和洛口倉,洛陽城被圍半年後,城中軍民餓死無數,李世民又擊潰了前來救援的竇建德,導致最終王世充不得不屈膝投降。

得民心者得天下?有一定道理。但失掉糧倉的,一定會丟掉天下,卻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歷來現實


隋朝時期,我們國家的軍事、經濟發展到了一個巔峰,與此同時,某些方面的技術,也達到了極致。

隋朝時期的倉庫,所採用的技術就非常高端。

這裡面說到的隋朝糧倉是隋朝時期的回洛倉,回洛倉是隋朝時期全國最大的一個倉庫。

從東到西有1000米長,從南到北有355米寬,面積總共有35萬平方米左右,相當於半個遼闊的故宮,極其地龐大。

不過我們要清楚的是,這個倉庫並不是單獨一個的龐大倉庫,而是一個規模宏大的倉庫群。



在這個巨大的回洛倉裡面,還有著其餘大大小小的小倉庫,回洛倉就是由這些小倉庫構建而成的一個倉庫群。

回洛倉的地理位置位於現如今的洛陽附近、隋朝時期的洛陽城外。

這裡主要儲存著從江南地區沿著大運河運到北方的糧食,因為這裡的地理位置以及天氣還有各種因素都非常適合保存糧食的原因,所以隋朝皇帝就在洛陽城外修建了這個巨大的倉庫,以戰略性地儲存足夠應付各種災難的糧食。

回洛倉的建造工序

關於這個倉庫是如何建造的,其實工序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複雜。

首先在建造這些糧倉之前,他們會專門挑選那些基本上很少下雨、天氣比較乾燥的地區。

在挑選好位置後,他們就可以開始開挖糧倉的坑洞了。

在挖這些糧倉坑洞的時候,他們會如同燒陶瓷一般把坑洞四周的泥土燒得更加堅硬、結實以及燒去那些可能會導致糧食發黴的水分。


在做好這些最基本的準備後,他們則會在四周鋪上一些粘性極大的青膏泥,然後在這些青膏泥之上鋪上各種可以吸取水分的木炭、乾草以及木板等物,以把四周封得嚴實,在做好一切妥當後,這才算基本完成了糧倉的建造。

然後再用嚴實的方法將這些糧倉上方封閉好,這樣一個儲藏性能良好的倉庫就建造成了。

回洛倉的落寞

在隋朝末年爆發農民起義時,這個身處在洛陽城外的巨大糧倉成為了亂軍以及唐軍的主要爭奪目標。

在打下這個倉庫後,李世民甚至說出了這個糧倉中的糧食足夠再吃幾十年之類的話。

不過因為吸取到隋朝時期回洛倉建造在洛陽城外容易受到敵人攻擊的教訓,因此在唐朝建立之後,唐朝就把回洛倉的主要職責轉移到了洛陽城內,建造成了後來著名的含嘉倉。

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回洛倉才一步步走向落寞,直至最終消失在了歷史之中,直到前些年才被考古學家們發掘了出來。

不過提問中所說到的“專家稱現代技術無法超越隋朝時期糧倉”之類的話,在現實中是沒有人說過的,大家大可不必把這句話當真。

只不過是我們現如今已經不需要如此戰略性地儲存糧食物資,才沒有在這方面投入太多研究以及精力罷了。

隋朝的強大

以上就是回洛倉的大概,如果大家還有時間,可以往下了解一下隋朝的強大以及滅亡。

隋朝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差勁,如果我們仔細瞭解隋朝和唐朝之間的區別,那大家或許就會發現一個自己有些無法相信的事實。

那就是隋朝在繁榮和強大方面一點都不比我們時常唸叨著的盛世大唐差。

隋朝的底蘊非常深厚,在隋朝之前,隋朝已經有了西魏和北周兩大王朝的深厚積累,通過這兩大朝代的積累,隋朝在篡奪了北周皇權後,他們很快就走上了一個實力的巔峰。


接下來他們憑藉著強大的底蘊以及關隴貴族府兵制帶來的強大軍事能量收服了南朝,自此統一了分裂已久的南北兩地,重築起了中華江山。

不僅如此,他們在重鑄了中華的原本國土之後,他們還發動著強大的軍隊征討了青藏高原中的吐谷渾和一直威脅著西北邊疆的突厥,自此奠定了他們在西北地區的霸主地位。

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甚至被西域各國以及草原中的各族尊稱為了“聖可汗”。

從這個名號中的“聖”字來判斷,我覺得當時隋朝在這些地區的地位一點都不比唐太宗時期在這些地區的地位低。

隋朝滅亡的主因是關隴貴族的激烈反撲

一般我們會覺得,隋朝是因為數次征討高句麗失敗以及挖掘京杭大運河帶給了百姓們巨大的負擔,導致民不聊生,才會引發了動盪整個隋王朝的農民起義,造成了隋王朝最終的滅亡。

但實際上這些問題並不是隋朝滅亡的真正原因,隋朝滅亡的真正原因是因為隋朝的兩代皇帝得罪了支撐他們皇權的重要勢力關隴貴族。

在這些關隴貴族對他們爆發的反撲下,隋王朝才會在農民起義中被這些關隴貴族給顛覆了。

關隴貴族在歷史中是一個實力非常恐怖的軍事勢力,一共支撐了四個王朝的建立,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就是在這個龐大勢力的支撐下安穩強大起來的。

隋朝取代北周,其實就是關隴貴族勢力內部的換血,唐朝取代隋朝,也是關隴貴族勢力內部的洗牌。

這幾個王朝的皇帝在建立王朝之前本身就是關隴貴族中的一部分,只不過在他們成為皇帝、登上那冰冷的皇座後,他們卻又同時變成了關隴貴族的敵人。

身處權力巔峰的人,往往對那些對自己具有威脅的人是非常忌憚的。

他們本身就是從關隴貴族本身發展而來的,又怎麼可能不知道關隴貴族勢力對他們的強大威脅?

因此在他們從關隴貴族的一分子成為皇帝后,他們一般都會選擇剪除其餘關隴貴族的勢力,以防止他們會把自己推翻。

隋煬帝在這麼做的時候,他丟掉了江山,而李淵和李世民在成為皇帝后,他們因為吸取到這個教訓,所以不敢輕易動手。

一直到唐王朝建立了許久,直到武則天成為皇帝后,她才憑藉著自己狠辣的手段徹底除掉了關隴貴族的威脅。

所以說我覺得提問中所說出的這種狀況應該是不存在的,現代的技術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不堪,我們並不能以一概全,而是要全面地看待問題。


孤客生


只能感嘆古人的智慧,要說現在的技術造不出來這樣的糧倉那是假的,古今建築的區別在於,古人的建築可以千年不倒,如今的建築也就幾十年面臨倒塌。言歸正傳,根據描述,這個糧倉應該就是你著名的“回洛倉”,回洛倉的面積如何?儲存量有多大?竟然到唐朝還沒有吃完,裡面的構造又怎樣?

01

隋煬帝登基之後,先是開鑿了貫穿南北的隋唐大運河,運河的開通,使得南北距離縮短,南糧北運也是極其便利,但是隋煬帝細想,總不能每次北方需要糧食都要南方運過來,這樣成本太高,於是決定建立糧倉,儲存糧食,於是在洛陽城外建立了“回洛倉”,用來儲存天下糧食。

回洛倉在洛陽城北邊一公里的地方,也就是現如今的瀍河區小李村西,屬於國家糧倉,隋朝對糧倉的建設比較看重,《隋書》裡面提到,全國有6座大型糧倉,其中回洛倉是隋朝的根本,也是國家的命脈所在。

02

回洛倉的倉城是長方形,由管理區、倉窖區、道路和漕渠組成,通過數據得出大約有50個足球場那麼大,之所以能夠儲存大量的糧食,根據考古發掘來看,倉城中有700多個倉窖,每個倉窖可以儲存50萬斤糧食,整個倉城可以儲存3.55億斤糧食,完全夠洛陽城中的百姓生活所需。

如此大的儲存量,糧食如此之多,這也意味著需要長時間的保存這些糧食,一是放火而是防潮,考古學家確實被古人的智慧驚到了,因為倉窖全部都在地底下,呈口大底小缸,最主要的就是防潮,一旦環境潮溼,稻穀很容易發芽。

03

所以這700多個倉窖,每一個都是先用火烤乾,之後再塗抹上一層青膏泥,最後還要鋪上木板,木板上還要鋪葦蓆,考古人員看完之後也只能感慨隋朝時期儲糧食的技術的確發達。隋煬帝之所以如此重視糧倉的建設,和當時關中地區有關,當時關中地區人多地少,糧食供應長期出現困難,也時不時出現旱災導致人民饑荒,自從有了回洛倉,隋煬帝再也不用擔心這些問題。

隋煬帝每次等到南方糧食成熟之後,就開始通過大運河,最後運往回洛倉,年復一年,回洛倉的糧食越來越多,裡面取糧食也是先進先出,不會存放太久,糧食從不短缺。回洛倉的發展,一度成了各方勢力爭奪的目標。

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瓦崗寨就曾奪取回洛倉,之後李世民也率軍攻取回洛倉,據說隋朝滅亡時,回洛倉內還有糧食,唐朝時期的百姓還能吃到前朝儲存的糧食,從另一方面來講,唐朝的繁榮,隋朝可以說是為其奠定了基礎。後來回洛倉被廢棄,又經歷風吹雨打,尤其是雨水的沖刷和淤積,在金元時期又遭到破壞,大部分失去了原來的模樣。

回洛倉遺址

2014年,回洛倉成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6月22日,也成了中國申報的“中國大運河”核心組成部分內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