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詞人中的代表人物是誰?有哪些作品?

269852880003


問題:南唐詞人中的代表人物是誰?有哪些作品?


前言

五代十國時期,出現了中國第一部文人的詞集《花間集》,不過這本書沒有收錄南唐的詞人。南唐的詞人最有代表性的是南唐二主和馮延巳三人。

一、南唐中主李璟

李璟是南唐烈祖李昪長子,南唐第二位皇帝,於943年嗣位。後因受到後周威脅改稱國主,史稱南唐中主。他只有五首詞流傳下來,其中《攤破浣溪沙》是其代表作: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干。

據說王安石曾經把這首詞列為南唐詞最佳:

荊公嘗問山谷曰:“江南詞何者最好?”山谷以“一江春水向東流”為對。荊公曰:未若“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為妙。馮延已對中主語,極推重“小樓”七字,謂勝於己作。

但是王國維認為李璟《攤破浣溪沙》最耀眼的句子並不是"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而是起首的"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因為後者:

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

二、馮延巳

馮延巳仕於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王國維評價說

馮正中詞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廡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中、後二主皆未逮其精詣。

對於馮延巳的文采,王國維的評價非常高,甚至說李煜父子“皆未逮其精詣。”《南唐書·馮延巳傳》記載政敵孫晟的話:

鴻筆藻麗,十生不及君;詼諧歌酒,百生不及君;諂媚險詐,累劫不及君。

孫晟說,論文采我十輩子不如你馮延巳,論酒席間的幽默我百輩子不如你,論險詐拍馬屁的功夫,我“累劫”不如你(《三十六部尊經注》凡諸世界三千年一大劫,五百年一小劫。)

馮延巳的《鵲踏枝》

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三、南唐後主李煜

李煜是我們最熟悉的詞人之一,苟安於東南作南唐之主時,文風是這樣的:

《一斛珠·曉妝初過》[ 五代 ] 李煜
晚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
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被俘虜後軟禁在北宋都城時,文風變成了這樣:

《浪淘沙令》[ 五代 ]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結束語

王國維評價李煜: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後主之作及永叔、少遊、美成、稼軒數人而已。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南唐詞人中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代表作品都有哪些?

這個公認的人物自然是“一馮二李”。

一馮 是指馮延巳

二李 是指李璟和李煜

此三人均是南唐時期詞派的代表人物,尤其是李煜的詞,和傳統的花間派派相比,境界與思想又有了很大的擴展。

他們的作品都留下了很多,下面,小和尚將為您奉上幾首,小和尚最喜歡的,印象最深刻的作品:

【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干】

【謁金門·風乍起

馮延巳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閒引鴛鴦香徑裡,手挼紅杏蕊。

鬥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五代 ·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三首詞,小和尚最喜歡的是最後一首,可惜的是這首【虞美人】同時也是李煜人生當中最後的一首詞作,堪稱絕命詞了!!!

就先這些吧,希望可以幫助到樓主!

大家好,我是小和尚,致力於詩詞對聯的創作與分享,交流與指導,如果您也喜歡詩詞與對聯請添加關注,謝謝!謝謝!


對聯小和尚


南唐代表詞人是李璟和李煜父子和馮延巳。馮延已善於以層進手法寫莽莽柔情。

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辭鏡裡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鵲踏枝)

馮延巳以層進的手法,非常高明地寫出閒愁的連續性。

中主李璟的代表作是:浣溪沙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李璟寫愁也是踏波無痕為一代大家。

後主李煜,語言明快,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獨樹一幟。代表作也很多,《烏夜啼》《浪淘沙令》等。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烏夜啼)

南唐詞人為詞注入了家國之感,開掘了詞的抒情深度,他們獨有的白描的表現特徵,對宋詞影響深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