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你的压岁钱都上交了吗?长大了还会不会收压岁钱?

时光慢慢der


大家好,我是维维。

很惭愧,现在已混到开压岁钱的份子上来,收压岁钱只能是美好的回忆啦!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过年期间,孩子们最喜欢把这句话挂嘴边,因为盼了一年的压岁钱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刻。但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压岁钱也跟着“水涨船高”。

不少朋友表示,今年压岁钱的起步价已达到500元,一个春节下来,孩子手里的压岁钱动辄上千,有的甚至上万。许多初为人父母的80后家长过一个年要把月工资的半数以上用来给压岁钱,直呼hold不住。绝大部分家长承受不住“礼尚往来”的重压,将孩子的压岁钱悉数“充公”,惹得不少孩子纷纷上网吐槽。

问过很多朋友,总结发现,大部分的家长会把孩子收到的压岁钱收起来,其中绝大部分家长都认为给压岁钱是“礼尚往来”,孩子的压岁钱应该还回给家长。而网上也流行“父母帮忙收着压岁钱是史上最大的谎言”。

那压岁钱所有权到底属于谁呢?

在法律层面上解释,孩子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了他人的赠与,即表示其对赠与物享有所有权。因此,大人给予孩子压岁钱的行为是一种赠与行为,孩子对压岁钱享有的是所有权,压岁钱是孩子的个人财产,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对孩子的财产具保管义务。理论上来说,孩子成年后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了,就有权向家长要回这些被保管的压岁钱,只是给回压岁钱的标准需要双方去协商。

压岁钱的习俗源远流长,虽然“钱”的形式变了又变,甚至有以糖替代的时候,但万变不离其宗:这是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没有条件,没有功利,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用象征活力、好运和愉快的红包装钱,意味再明显不过。

不少家长都认为,现在的压岁钱纯粹是大人们礼尚往来的需要,只是通过孩子这个中介来完成,而且大人之间也会通过给压岁钱来攀比。压岁钱的水涨船高也让孩子之间互相攀比。

压岁钱起步价上涨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因为很容易助长孩子在同龄人中攀比的心理,现在很多孩子都有微博,很多人还在微博上晒自己的压岁钱,我觉得这种现象很不好。另外,还容易助长孩子不劳而获的心理,由于未劳动就获得一大笔钱,会让孩子觉得赚钱很容易,不利于孩子养成节俭的习惯。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压岁钱是一个非常具有正面意义的东西,家长完全可以利用压岁钱给孩子上一堂有意义的教育课。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给压岁钱是传统礼节和礼尚往来的需要,为什么别人给你压岁钱,爸爸妈妈也要给别人的孩子压岁钱?家长要告诉孩子,压岁钱金额过大,已经超出了礼物的意义,就不太好了。家长不妨这样跟孩子商量,‘别人给的金额太大,给家长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能否把你的压岁钱拿出一部分给家长保管,或者把一部分压岁钱拿出来缓解家长礼尚往来的压力,剩下的一部分给你自己支配’。这是一个比较折衷的办法。

所以说压岁钱要不要上交只是个人的看法,如果金额不大,父母不如让孩子自己支配,如果金额很大的话,建议孩子还是把压岁钱上交给爸妈,毕竟孩子并没有理性对待金钱的能力。

本次回答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浏览,祝大家新年快乐(✪▽✪)



维尼豆奶


从来没有上交过。

印象中,小时候压岁钱都比周围小伙伴的少,因为家里经济比较困难,压岁钱父母给多少拿多少,从来不闹腾,从几块到几百块不等,我记得最后一次拿的压岁钱是220块。


坐地铁抢不到座


我从十三岁开始每年私藏五百


明雪澄岚


十年前会。也会成起来。十年后,不会。因为会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