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血產婦大出血死亡,醫院承擔鉅額賠償,如何解決稀有血型問題

熊貓血,學名是“RH陰性血”。由於血型的特殊性,RH陰性血患者面對致命出血的時候,經常遇到無血可用的尷尬情況,一旦延誤治療,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下面結合四個熊貓血女性患者嚴重出血的案例,分析一下目前稀有血型救治中患者和醫院所處的兩難境地。

熊貓血產婦大出血死亡,醫院承擔鉅額賠償,如何解決稀有血型問題

案例一

患者為“RH陰性血”孕婦,定期在甲醫院產檢,產檢時發現為稀有血型,醫生告知患者血型的特殊性。患者臨產後,來到甲醫院分娩,胎兒娩出後,不幸遇到嚴重產後出血,由於醫院未提前準備適配患者的血型,致使患者無血可用。血站僅僅儲備少量RH陰性血,不足以患者使用,儘管第一時間通知全市血型適配人員獻血,但由於用時過長,錯失最佳救治時間,最終患者因失血性休克死亡。

事後患者家屬起訴醫院。由於醫院明知患者稀有血型的情況下,未在分娩前給予積極自體備血,進入臨產後未第一時間準備充足血液,醫務人員未盡到應有的救治義務。但由於血型的稀有性,和產後出血發生的突然性,產前備血的具體數量難以估計,以及血站平時運行狀態下並不儲備大量稀有血型,短時間內難以提供大量適配血型,以及出現出後出血,醫院已經給予最大限度及救治。最後法院判決醫院承擔35%的責任,患者承擔65%責任,醫院賠償各項損失40餘萬元。

熊貓血產婦大出血死亡,醫院承擔鉅額賠償,如何解決稀有血型問題

案例二

患者為初產婦,產檢時發現為“RH陰性血”,懷孕32周時發現合併妊娠期高血壓,醫生曾建議住院治療,患者拒絕。在患者孕34周時突發胎盤早剝,胎死宮內,嚴重產後出血。救治醫院無充足適配血型,在患者生命垂危的情況下不得不切除子宮以挽救生命,但患者失去生育能力。

事後患者起訴醫院。法院認為,患者孕期未積極產檢,出現妊娠併發症時未及時治療,患者承擔主要責任。由於醫院準備血液不足,致使患者失去生育能力,但已給予最大限度內的合理治療,醫院承擔次要責任,賠償患者各項損失5萬餘元。

案例三

患者早孕,“RH陰性血”,既往曾行剖宮產術一次,予甲醫院行人工流產術。但甲醫院在未備血的情況下,診斷未明確的情況下(患者實際為瘢痕妊娠),給予患者貿然採取的人工流產術,造成術中嚴重出血。發生出血後又將患者轉診到乙醫院救治,到達乙醫院後,聯繫中心血站備血,中心血站只要冰凍濃紅,解凍時間需要較長時間,血站同時聯繫全市血型相配人員獻血,但由於用時過長,最終患者死亡。

家屬起訴。法院認為甲醫院存在嚴重診療缺陷,對病情評估嚴重不足,同時不具備救治嚴重產後出血條件。乙醫院接診後在血源不充足的情況下未再第一時間給予切除子宮以挽救生命;中心血站準備血源不足,延誤了患者救治。最後法院判決,兩家醫院承擔80%責任,血站承擔10%責任,共賠償患者各項損失80餘萬。

熊貓血產婦大出血死亡,醫院承擔鉅額賠償,如何解決稀有血型問題

案例四

患者於14歲時,發生車禍,造成嚴重失血性休克,醫院救治過程中發現為“RH陰性血”,但醫院無適配血型,緊急情況下,給予輸入大量“RH陽性血”,救治成功。但由於患者輸入大量“RH陽性血”,身體產生抗體,患者成年後反覆流產,造成生育障礙,家屬將當年救治醫院告上法庭。

法院認為當年醫院輸血救治流程存在缺陷,對於患者的生育障礙,判決醫院承擔60%責任,肇事司機承擔40%責任。

熊貓血產婦大出血死亡,醫院承擔鉅額賠償,如何解決稀有血型問題

小科普

熊貓血,學名是“RH陰性血”。我們人類血型有兩大最主要的抗原系統,一個就是我們熟知的“ABO血型”系統,另一個就是“RH血型”系統。(此外還有20多種抗原系統,並不佔主要地位)。

其中我們漢族人99%以上是“RH陽性血”。例如一名產檢的孕婦,你細心觀察自己的血型報告單的時候,如果報告寫的是“B型,RH陽性(+)”,意思就是你是B型血,RH陽性血,屬於常人中的正常血型。

熊貓血產婦大出血死亡,醫院承擔鉅額賠償,如何解決稀有血型問題

如果你的報告單是“A型,RH陰性(-)”,則說明你就是那不足1%的“熊貓血”。

熊貓血產婦大出血死亡,醫院承擔鉅額賠償,如何解決稀有血型問題

但是在歐美白人中則就不需要擔心這種情況,白人中15%的人群是RH陰性血,所以算不上稀有。

如果你是一名“熊貓血”的婦女,就需要非常注意了,你一生中面臨的兩大風險一個是分娩時的出血另一個是新生兒的溶血。對於“熊貓血”的婦女,如果沒有抗D抗體的話,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必要的時候是可以輸入“RH陽性血”挽救生命的,但是會出現“案例四”中的生育障礙。對於有抗D抗體“熊貓血”婦女,則必須輸入相同的熊貓血,其他血液不可替代。

熊貓血產婦大出血死亡,醫院承擔鉅額賠償,如何解決稀有血型問題

對於醫院和血站而言,同樣有難言之隱。由於血型稀有,平時用到的人也非常少,獻血的人更少,所以不可能常規儲備大量血液(儲備血液有時間限制,有保質期)。而如果每位稀有血型患者術前均儲備大量血液的話也不現實,目前的政策是備血時,不管患者用不用的到,都要繳費(平均1U花費1000元左右,常規備血4U左右),一旦患者手術順利,儲備的血液未用時,只能廢棄掉,不能再返回血站再次使用,造成極大的浪費。即便是常規備血,例如儲備4U左右的濃紅,如果真的遇到致命出血時也遠遠不夠(大出血救治可以用到20U以上的濃紅),所以非常矛盾。採取稀有血型人員互助獻血,時間是也往往來不及,所以目前急需相關配套制度和設施來降低稀有血型患者風險。

熊貓血產婦大出血死亡,醫院承擔鉅額賠償,如何解決稀有血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