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農產品淘寶銷售金額全國第一

昆明信息港訊(昆明日報 記者楊定嘉)一種土特產,養活一個縣。隨著特色農產品觸網步伐的加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正從理想變為現實。此前,淘寶發佈的《全國地方特色農產品上行報告》顯示,截至目前,雲南有109種特色農產品“入淘”,銷售金額排全國第一。

農產品順著網線飛出山

元陽的紅米、昭通的蘋果、石林的人參果……這些昔日並不起眼的特色產品,如今搭上電商的快車,走出雲南大山,賣上了好價錢,為當地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近年來,雲南省加大與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國內知名電商平臺合作,積極培育壯大本土電商平臺,助力農產品上行。為幫助更多地方尤其是貧困地區的特色農產品走出大山,電商也在積極發揮平臺優勢。不久前,雲南省一款水果在阿里平臺賣爆——在聚划算的一場活動中,400萬顆特優級雲南沃柑在短短48小時就已賣光,訂單遍佈全國。

副縣長變“主播”

11萬斤元陽紅米、2.4萬瓶宣威香辣火腿醬……這個銷量由雲南的“縣長主播”創造。在今年淘寶年貨節期間,雲南多位縣長帶著當地的特色農產品,通過淘寶直播走進了千家萬戶。

活動當天,在雲南元陽縣,副縣長通過原生態梯田景區直播和哈尼族的傳統年味直播,售空了11萬斤元陽紅米和2.4萬瓶宣威香辣火腿醬。

據瞭解,今年淘寶直播“村播”脫貧計劃啟動,將幫助100縣1000位農民主播實現月入萬元。淘寶直播將進一步在線下產業帶轉型、農產品上行等領域發力,深入工廠、農場和市場,撬動更廣闊的專業市場。

目前,雲南省已經有不少農民主播湧現,大理90後女孩就用和外婆一起直播的方式,售空村裡的5噸核桃。

普洱茶電商份額最高

《全國地方特色農產品上行報告》裡,從銷售金額看,雲南、福建、浙江、遼寧、寧夏包攬了全國前五。

配合國家脫貧攻堅戰略,雲南打造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優質農產品,文山三七、元陽紅米、昭通蘋果、永勝石榴等在阿里巴巴電商平臺上的銷量均超過百萬。在京東、蘇寧易購等平臺也有不錯的成績。

在特色農產品中,普洱茶銷量強勁,在所有茶葉類中市場份額最高。福建則拿下了“團體賽”冠軍,安溪鐵觀音、武夷紅茶、武夷巖茶同時躋身茶葉五強,綜合實力最強。

水果領域競爭更加激烈。蘋果十強中,陝西蘋果憑藉最高銷售額摘得桂冠,來自山東的棲霞蘋果、煙臺蘋果拿下第二和第五,甘肅的花牛蘋果、靜寧蘋果,新疆的阿克蘇蘋果,雲南的昭通蘋果等也都躋身前十。

基礎設施先行降成本

農產品能否賣得好,“最初一公里”是關鍵。特別是雲南農產品季節性強,運輸中更是造成大量損耗。

為此各大電商平臺在雲南也積極提升基礎設施,通過在貧困地區援建農產品產業基地、直採基地、物流基地等形式,降低物流成本。

“我們在孟連合作的牛油果項目、沃柑等,都有阿里巴巴提供物流支持。牛油果甚至做到了從採摘到全國消費者的餐桌,只需要72小時。”阿里巴巴村淘負責人說。

據悉,配合國家脫貧攻堅戰略,農村淘寶選擇全國10個脫貧樣板縣,進行“一縣一品”試點,已陸續培育出巴楚留香瓜、元陽紅米、金寨獼猴桃、長汀百香果等“十大優品”。政府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18年,10個貧困縣已有一半脫貧摘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