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個“軍事帝國”亞述是如何被滅的?

王瑜瑜


亞述指的是古代兩河流域北部的一個古老的政治體。最初在四千年前左右是一個城邦國家。其最著名的特徵是所謂商業殖民地。亞述城邦這段時期(古亞述)自己在軍事上並不強大,但在商貿上則非常發達。亞述商人採用集資、合夥、引入入股等方式,籌得資金,將亞述的紡織品和來自他處的原料和商品呆到今天的土耳其中南部地區售賣,並且將當地的產品帶回亞述城邦。為了方便貿易,亞述人在Kanesh建立了貿易殖民地(Karum),但那時候亞述本土對這些殖民地並沒有進行實際的管轄,所以彼時的亞述沒有任何類似帝國的管理方式。

從公元前第二千紀後半期開始亞述開始帝國化,亞述也從城市變成了廣域國家乃至帝國。首先從米坦尼王國手中奪回獨立,並且最終吞併了部分米坦尼領土成為由埃及、巴比倫、赫梯等組成的大國俱樂部的一員。青銅時代末期,亞述遭受到一定衝擊,隨著阿拉姆人(Arameans,聖經中的亞蘭人)興起,在西部伊拉克西部和敘利亞等地征服的領土慢慢喪失。

公元前9世紀開始,亞述開始了收復失地的軍事行動,Ashurbanipal II,Shalmaneser III等國王著手重新建立對西部的控制。應該說亞述的擴張不限於軍事層面,將亞述稱為某種軍事帝國是不全面的。新亞述帝國和過去 中亞述帝國一樣對一些地方進行了行省化改革。有的地方到底的朝廷會得以保留,而有時候,亞述國王的銘文裡會說“我重新安排了這個地區,把我的宦官派過去當總督”、“我把稅賦放在這地之上”。同時,行省化也要求文化上的統一。雖然有些學者所謂“亞述民族已經於古代形成”的看法不可信,但在帝國統治的層面上,亞述確實進行過文化、宗教上的某種推廣。在邊疆地區,國王會豎起神的雕像以及紀念碑,上面會用新亞述楔形文字記載自己的戰功——這種藝術品本身也是對邊疆地區的震懾和接納並存的載體。此外,銘文中還會說:“我把某地的人算作了‘亞述人’”、“我把這些人‘放在同一張嘴上’”。何解?或許是說讓大家眾口一聲,也可能是說讓所有人聽命於同一個王。總之,在帝國治理上,軍事只是最開始開疆拓土的手段,接下來經濟、行政、宗教和文化,都是很重要的。

後來,在公元前8世紀中後期,亞述帝國逐漸進入穩定期。在七世紀,亞述一度攻佔埃及和伊朗的埃蘭,但對於這兩個地方的直接統治不順利也不持久。應該說,薩爾貢二世時期的亞述似乎已經是穩定態,後面的擴張變成了相對局部乃至被動的行為(如愛薩哈頓和亞述巴尼拔時期與埃蘭的拉鋸戰)。

但亞述巴尼拔時期(公元前七世紀前中期)亞述是當仁不讓的中東霸主,一個具有世界性帝國情懷的大國。而也恰恰在這個時期,亞述帝國急轉直下,幾十年後就被伊朗的米底人和巴比倫滅亡,領土大部分被新巴比倫帝國繼承了。不過,其實帝國並沒有瞬間倒塌,從楔形文字泥板的紀年來看,在某些地區,新亞述國王在公元前七世紀末期還有人承認。

亞述滅亡是一個謎。十年前在北大上拱玉書老師的《古代東方文明》課時,期末考試的一道思考題就是亞述滅亡之謎。有人說與自然災害有關係,有人說和連年擴張的經濟負擔有關。或許巴比倫長期的特殊地位(曾經由亞述王直接統治,也曾經設置了雙王制,巴比倫另設一副王;這期間巴比倫也有過獨立的經歷,如下圖中的Merodach-Baladan II,巴比倫的迦勒底部落、海地地區政治關係複雜;同時伊朗的埃蘭王國長期利用巴比倫削弱亞述)導致了亞述帝國在極盛時期也存在內部的結構性隱患——失去了巴比倫,亞述帝國也就失去了半壁江山。更何況巴比倫是古代兩河流域的文化和宗教中心。

而且,雖然亞述在周邊族群和國家眼中不可一世,所向披靡,但實際上亞述從沒有控制地區內的一切勢力。巴比倫的迦勒底和巴比倫部落亞述一直很難完全安撫,而巴勒斯坦中部的小國猶大,亞述也沒有成功攻下。亞述帝國或許從沒有那麼堅不可摧。

最後,阿拉姆人的大量湧入、阿拉姆語逐漸與阿卡德語並列甚至大有在日常生活中代替後者的態勢。雖然作為帝國,“亞述人”的外延一直模糊,但大批西部人以遊牧民或戰爭難民的方式隨著西部阿拉姆諸國被滅而湧入亞述,對亞述的社會穩定到底有什麼影響呢?

現代人思考古史難免馬後炮。應該說亞述帝國的瓦解原因至今沒有被解答,或者說,從歷史意義上講,很難被清晰地解釋(其實在當代,蘇聯和南斯拉夫的瓦解,有時候我們也很難說為什麼最終完全無法避免)。更重要的是亞述帝國的發展和管理模式能夠為我們理解古代帝國的概念增添許多信息和理解模式。在波斯帝國、大漢帝國和羅馬帝國之前,我們還有同樣重要而且可能信息更豐富的古代帝國資料來源——新亞述和中亞述帝國。


梅華龍


今天的亞述人,長臉鉤鼻,黑髮多須,皮膚黝黑,當然,他們的最大特點就是比其他民族更崇尚武力,喜好窮兵黷武。

所以當年的軍事帝國亞述,成也武力,亡也武力。


由於武力至上,亞述的歷史著作也可以稱為戰爭大事記,而且是記勝不記敗,記好不記壞。

亞述可以說是軍國主義的鼻祖,所以亞述歷史上多暴君,比如亞述暴君阿述納西帕自己描述他對美索不達米亞和敘利亞的洗劫,與今天軍國主義的三光政策如出一轍。但是亞述不認為這是殘暴,而是英勇和榮譽。


頻繁的戰爭,和殘暴不仁的屠殺統治掠奪,當然成了其他民族前赴後繼矢志推翻的對象。

由於亞述殺人如麻,所過之處,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對於戰俘,處置更是殘忍。當然傲慢的亞述根本不去處理屍體,反而利用屍體堆積如山,用頭顱妝飾城牆,用人皮包住城門……。所以後來亞述軍隊裡瘟疫流行,戰鬥力遭到重創。


但是,亞述並不休整軍隊,反而還要攻城略地,終於在耶魯沙冷遭到慘敗,從此一蹶不振。

而此時新巴比倫王國與米底王國結盟,開始向亞述反攻,亞述的末代王和宮廷消失在熊熊烈火之中。


後來,由於亞述人窮兵黷武的本性難改,亞述後人一再遭到統治者的清洗,亞述人被迫離開故土,開始了流亡生涯。

當然後人還有人認為亞述亡國,有內部人民起義、王室內訌等原因,其實這些原因的產生還是和亞述窮兵黷武有關。


所以,樂兵者亡,利勝者辱。這是恆古不變的真理,亞述帝國可以說是最好的一個反面教材,但是那些軍事強大到當了霸主,又有誰吸取亞述帝國的教訓呢?


詩人的眼睛83314


亞述帝國啊!說起這個國家很多人都感覺很奇怪,這個國家是什麼國家呀?怎麼會被稱為帝國呀,但事實上說起這個國家,講起另外一件事情,大家就知道這個國家有多麼重要。人類歷史上面開始掌握冶鐵技術的國家首當其衝就是亞述帝國。這是所有能夠考證的所有人類文明裡面第一個掌握冶鐵技術的國家了。

這個國家大致的位置就位於現如今土耳其小西亞上面,由於這個國家掌握著先進的演練,鋼鐵的技術,所以這個國家在針對其他周圍的遊牧民族還有國家的時候就有一種得天獨厚軍事上的優勢。

但是我們都知道,生產農作物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養殖放羊,這也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只有搶這個東西最沒有成本,而且來東西來得最快,最高效。

所以說和周邊的遊牧民族產生了軍事上面的技術的壓制的時候,這個國家就採取了一種窮兵黷武的政策,也就是我不生產了。同時我也不放牧了,我就負責搶劫別人生產多少東西,我去搶多少東西!

這個國家打過古巴比倫帝國打過當初波斯帝國的前身也打過古埃及,也就是說,中東幾個比較強悍的勢力,他挨個惹了一個遍!這還不算完,他每一次攻下一座城市以後,為了保證手裡搶的東西不會有人再過來平分了,把那些原住民直接給殺了,甚至採取了一種殘酷的手段進行鎮壓,導致你打下一個地區必將付出鮮血的代價,必將付出很大的代價,你的軍隊越打越少。與此同時,(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仇恨你的人越來越多,最終大家擰成了一股繩子,直接把亞述帝國往死裡揍!你接下來該怎麼打仗?

最後這個國家滅亡了,冶鐵技術也隨著這個帝國的滅亡流散到世界各個地區。


漩渦鳴人yy


從古到今天沒有一個霸權不滅亡的這一zt自然規律逢霸必亡。中國得益於老祖宗教誨和為貴。中國才有五千多年大國傳承。


閒人77154788


吹牛,什麼世界第一軍團,西方編出來的故事。


中國紅旗L5


是被敵人消滅的。


a香江


被新巴比倫王國和伊朗高原的米底王國聯合推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