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教育”、“減負”的教育是否適合現代孩子成長?

高天樂


先談談“減負”,減負多年實際上減負一直在路上。越是減負喊口號越響亮,孩子的負擔越重。這麼多年,主管部門文件一次又一次的下發,而且是多部門聯合發文,但是減負收效勝微。

減負是一個社會問題,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要真正的減負阻力重重。首先,家長買不買賬。減負了,學校的質量怎麼辦?老師的考核如何考量?高考成績下降了怎麼辦?就拿補課來說,同一個省份,相同的高考試卷,這個縣區不補課,另外一個縣區補課,這就不公平。同樣的道理,人家孩子參加輔導班,自己的孩子沒有去,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失去了競爭力?高考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仍然是改變命運的最好路徑。

中小學生減負確實是必須做的一項工作,這點毋庸置疑,肯定適合當下孩子,而且對於未來的孩子也適宜。

現在的孩子課業負擔確實沉重,有些孩子連最起碼的寒暑假都沒有,剛出校門,一頭扎進課外輔導機構。除了文化課輔導,各種特長培訓更是樂此不疲。從小學低年級開始語文、數學、英語三科成績均在90分以上還在班級的倒數幾名,孩子的童年時光在題海掙扎度過。

希望相關部門確確實實將減負工作做到位,而不是隻停留在文件上,各類教育機構不要檢查是一套,檢查後又搞另一套,真正讓孩子的負擔減輕。

“快樂教育”提法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只是人們在理解上有偏差。所謂快樂教育就是讓孩子的學習是一種快樂的行為,而這與“學海無涯苦作舟”相悖。

<strong>學習並不是一種快樂的事情,有些知識就是非常枯燥。不下功夫,不吃苦要輕輕鬆鬆的成為學霸是不可能的。而要將枯燥知識變成自己喜歡學習的對象這就需要水平,而且是高水平。一個人對於喜歡乾的事情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樂於克服,而將前進的阻力化成動力。快樂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通過循循誘導讓孩子樂於學習,愛上學習,從而達到快樂教育的目的。


藍老師看教育


“快樂教育”、“減負”的教育是否適合現代孩子的成長?

前幾天跟一個孩子的媽媽聊天,她的孩子今年上一年級,老師每天把作業佈置在家長手機上,由家長負責監督孩子完成,第二天作業不用交!只是老師偶爾抽查一下!因為作業可以不交,孩子就懷著饒幸心理,不願意完成作業!結果,為了幫助孩子完成作業,弄得家長疲憊不堪!這就是學校的減負!學校的減負,無疑加重了家長的負擔!

學校“減負”,本來出發點是好的!希望孩子不要學習負擔太重!可學校減負了,家長壓力更大了!家長怕孩子在學校的功課學得不夠,怕自己孩子落後於別人的孩子,只有報課外班來彌補!這無疑加重了家長的財力,人力的付出!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快樂學習,快樂生活!可現實是,小時候快樂了,到時候同樣面臨著中考,高考!而中考,高考,是殘酷的!是以考試分數為唯一標準的!要想上好學校,是必須要看考試分數的!快樂學習,孩子沒有學習壓力,學成什麼樣無所謂!當你的孩子在快樂學習,別人的孩子在努力學習,考試時你的孩子具有多大的竟爭力呢?前期學習快樂了,沒有壓力,恐怕後期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承受更大的壓力!

“快樂學習”、“減負”的教育是否適合現代孩子的成長?你怎麼看?


低吟淺唱的花


度的把握。40年前,小學生和初中生的書包只有書和本子最多一斤重吧。😄現在學生的書包有多重呢😓

現在的孩子,從小學開始,回家一直作業!作業!!作業!!!

小學123年級,班平均成績99分,佩服佩服佩服!刷題刷題刷題……

學生到了初中,我問他們,你們小學的成績優秀,作文水平也很高,怎麼做到的?學生說老師讓我們,天天抄寫範文。

小學的《科學》,老師要求,背背背,實驗沒有做過……

唉~

該減去一些不必要的負擔了。


平淡是真oymlq


快樂教育、減負卻都沒有錯,站在小學的角度看,小學生的學習需要愉悅,孩子在學校感受到快樂,有存在感很重要的。苦並快樂著,我們在實踐中,特別是足球運動訓練中,我們的學生非常肯吃苦,但他們從未說不快樂,特別成績不是特別優秀的學生,他們在足球這裡都找到存在感、自豪感,非常快樂,成績好的學生就更不用說了。我們是鄉村完小,每年級一個班,共計226人。在17年我們的足球隊成為全縣唯一的村小代表鎮參加縣小學生足球比賽,17年獲男子第六,18年獲女子第四。學生在訓練中感受到苦,在比賽感受樂,在人生中收穫意志、品質、團隊合作精神,這些在課本上是較難習得的。我們的象棋隊包攬了鎮男、女子前三名,代表鎮參加縣獲團體第四,女子個人第二。在訓練、學習、比賽中都滲透著艱辛和快樂。這是我個人認為的快樂教育。減負,我認為應該先為教育、教師減負,現在的教育說白了就是形式主義多!因為學校每學期都要應付各級各類各部門的督導、檢查、驗收,真是多如牛毛,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以外的工作,不得不加班加點,哪裡有時間備好課、上好課、批改好作業,哪有時間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哪有時間做好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哪有時間去專研學習。我們鄉村小學,會電腦的不多,各類督導、檢查都是由四個行政(校長、教導主任、總務主任、大隊輔導員)包乾,我們都不敢分攤給老師做(一、二年包班、其他的都是50多歲的教師)。教導主任上三年級語文、英語,還要幹一大堆部門工作和應付各種檢查工作,所以減負最應該從學校、教師身上開始。


無求86704559


學生學業負擔重是典型的劇場效應。過重的學業負擔,於學生,於國家,於人才培養沒有任何好處。

我始終覺得,人各有其位。不是我以固定型思維來看問題,從個人角度來講,相信一個人能夠通過努力還增長能力,甚至改造大腦都是可能的,這自然沒錯。但是從社會整體來說,讓每一個人都成為某種理想情況的人才是不現實,不科學,也無益的。社會需要各種各樣的人,多樣性是社會良性發展的基礎條件。

現在學生課業負擔重,根本原因是學校辦學行為的劇場效應。對於一個學校來說,提高成績的最有效辦法是兩個,一個是提高分數線,另一個是榨乾學生精力。這兩個方面都做到極致的就是衡中。我其實更欣賞毛毯廠一些,因為毛毯廠中學招生分數線低,比起衡中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和家庭希望。這種劇場效應向下延伸,一直延伸到小學,幼兒園的招生軍備競賽。

最終的結果,並沒有讓大學多招任何一個學生,中國的人才格局沒有任何變化,有的只是學生們增加的課業負擔而已。失去的是學生們的快樂童年和對於創造力培養至關重要的寬鬆環境和等待。

而我說,快樂教育和減負對於學生成長,人才培養和國家來說都是好的,也並不代表你就可以對自己的孩子,或者學生實施什麼快樂教育亦或者減負。劇場效應不易任何個人意志為轉移,你不站的更高那是真的沒戲可看。減負是國家層面的系統工程,於個人無關。


水映圖騰


什麼才是快樂教育,減負教育,這要看當事人怎麼理解了。

1999年教育部提出了“減負教育”的口號,當時全國上下多少學校響應號召,從作業減負,考試減負開始,給孩子們創造了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比如小記者團,少兒健美操比賽,小小芭蕾舞者,乒乓球隊,週末風箏賽等,的確給孩子帶來學業上的輕鬆,但大量的實踐活動使孩子們興趣盎然,再加上所有的實踐活動都是本校老師帶動的,更增添了學生與老師與學校的粘合度,使學生更愛學習,反而促進了學習成績的提高。

這種減負教育或者快樂教育,實際上是用提高學生興趣的方式,側面督促孩子們的求知慾,提高學生對學有所用的理解,包括教師運用的課堂教育方式改革,使學生越學越喜歡,越學越熱情,從而達到真正的既減負,又促進的效果。是完全符合孩子成長的。

而我們現在所說的減負也好,快樂也好,大多數都是家長的一廂情願。現在有很多減負或者快樂教育的觀念,也是由孩子們課後作業負擔重,課餘生活被各種輔導班佔領而起的矛盾。

時代不同了,學生的作業量和作業標準也在越變越大,十幾年前小學生放學後和小夥伴們玩耍的快樂情景早就一去不復返,不僅孩子們沒時間,家長也要被逼著批籤改作業隨時注意家長群信息而煩惱無比。週末更是被各種輔導班佔據得滿滿的。

但是不學行嗎?我們觀察了身邊很多在班級裡是學霸的孩子,無一不是從三四歲就開始學習各種技能的,話說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就連暑假寒假都成了孩子們彎道超速的時機。大環境已經這樣,就只能督促孩子不能落後了,因為大家都怕“童年快樂了,長大就不快樂了”這種現象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我所看到的都是家長在鼓勵督促孩子“多學點”,而非減負和快樂。就像所有人都在一個大隊伍就跑步,沒有人願意主動停下來一樣。

所以,只要學校教育在合理範圍內,我是不願意再支持所謂的“減負教育”和“快樂教育”,因為它既不是十幾年前真槍實彈的減負,也不能實現孩子和家長真正的快樂,為了不用在孩子長大時,為曾經沒有付出而給孩子的未來買單,我們還是老老實實地帶領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前行吧。

在如今的社會中,如果能把學習這一關過了,還有什麼不能克服的!


米粒兒7390


不要說到快樂教育,就把快樂與貪吃、貪睡、玩遊戲、看電視聯想在一起。為什麼你的孩子會這樣?是因為從小被逼迫、被扭曲、被競爭、被對立形成的心理上、精神上的叛逆。懶是被奴役人性的反射!逃避扭曲、擺脫壓迫成為孩子宣洩負面情緒、解放人性唯一的精神追求。所以,不要讓自己和孩子的思想境界停留在被扭曲是為了擺脫扭曲、被奴役是為了明天去奴役別人的層次上。這樣的人生只能與壓抑、扭曲、空虛、無聊結伴而行。

孩子是單純的,每個孩子都有一顆需要被愛的心。這是與生俱來的,沒有一個正常的孩子喜歡活在孤獨的世界裡。有的孩子幫助了別人被誇獎,很開心。因為他感受到與人親近的快樂。有的孩子因為在學校裡表演唱歌、跳舞,回家後興奮不已。因為同學的欣賞、老師的認同,讓他感受到在別人心目中的人格和存在感,難道這不是一種讓人樂此不疲、精神振奮、積極向上的幸福快樂嘛?

當一個孩子自己覺得在數學領域裡能向別人展現自己的智慧時候;當一個孩子自己覺得在一個舞臺能證明自己才能的時候;當一個孩子在足球場能感受自己與眾不同的時候;難道他們不快樂嗎?為什麼要給他們減負呢?

快樂教育的本質不是去減掉多少作業這麼簡單。快樂教育的本質是幫助、引導孩子尋找自我、認識自我、挑戰自我、表現自我,體驗、感受對別人、對社會有價值、有意義的快樂!做自己喜歡的,做自己擅長的。只有自己才真正瞭解自己:我還能做啥,還能對自己期待啥,還能向別人證明啥。這是一個人積極、主動慾望的來源,熱情、振奮的精神支撐。擁有自我的人才能釋放人性、打開心智,給自己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

真正減掉的不是作業,是減去對無知孩子精神上的壓迫和人性上的扭曲。不要讓一個人從小喪失自我,違背自己意願,順從、服從的做人。這是最殘酷,也是最悲哀事情。因為他註定擁有一個灰暗的、消極的人生。


無惑不解


單獨提快樂教育,就是一個偽命題!

快樂與痛快是相對的,沒有參照物,怎麼知道什麼快樂與痛苦?

例如,高考之後,絕大多人感覺,讀書沒什麼。參加工作之後,更加多的人說讀書真的很輕鬆。

做一個題,如果沒有冥思苦想絞盡腦汁的感覺,哪兒能盡情感受題目做出的喜悅?

同樣,不知重,哪兒知減負?更不提是不是減負。

所謂的減負,就是把孩子都趕進了補習班,就是讓孩子週末、放假也上課。所謂的減負,就是讓家長把血汗錢源源不斷地送進補習班。

快快樂樂得到的東西,不會給人多大的喜悅,輕輕鬆鬆得到的東西,也不會久久珍惜。都習以為常。

何況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許多東西不經歷風雨,根本得不到!


碧水青山0


"快樂教育”,“減負教育”是現階段教育的新穎話題!適合現代孩子的教育和發展,一方面孩子的學習任務太重了,另一方面父母的陪伴減少了。獨立生活是早期教育的重要話題!

孩子在公交上,地鐵上,上學途中都在爭分奪秒地看書,是正能量的現象,也伴隨著壓力!

孩子面臨社交壓力,升學壓力,學業壓力,及時為孩子減壓尤為重要。孩子心理發展是減壓的前提條件!

也有家長會認為快樂和減壓太狹隘,因為都是同樣的大環境,孩子不能落後。其實在充滿壓力的環境下孩子失去了很多自然發展的機會!

孩子需要心靈空間,心靈負載超過了當下的年齡階段,給孩子足夠的思考空間!





萌智育兒


減負是非常正確率的。一個學生在學校各科作業太多太難,還要參加學校安排的各種課外活動,為了爭取好的排名還要參加各種補習班,學生沒有假期和週末,每天各種事情做到夜裡11點未必能完成,週而復始,孩子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做自己喜歡的事,對於發育期的孩子身體更沒有一點好處。而現在的社會發展飛快,各行業分工越來越細化,各領域需要的是專長人員,而不是學校培養的任勞任怨的平庸的苦力,隨著網絡發展,未來五年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都不確定了,但是能夠確定的是需要健康的人。減負如果能給學生留出時間和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鍛鍊身體就達到目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