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的三首歌,張德芬的三段話

我們說"人如其歌",聽李宗盛的歌,會有這樣的感受。有時候是歌者無心,聽者傷心,更多的時候是歌者走心而唱,而聽者得到了深深的安慰。

看張德芬的書,亦是如此。有人說知音難覓,知音最高境界莫過於"伯牙和子期"。李宗盛的歌,張德芬的書,句句道出人生的哲理,雖不求靈魂深處的知音相遇,但他的歌和她的書,在每個平凡人脆弱的日子裡,都是一劑"好聽好看"的慰藉。

越過《山丘》,無人等候

李宗盛的三首歌,張德芬的三段話

人生如山丘,能悟到這句話,也是對生活的磨難有著深刻的共鳴。每當聽那首《山丘》,你覺得這歌詞寫的分明就是自己,這抑揚頓挫的音樂不就是人生的寫照嗎?

"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喋喋不休,再也喚不回溫柔。"年輕的時候,我們想要經歷花花世界,想做那隻停不下來的飛鳥。人生卻不是一馬平川,走過千山萬水,才發現我們終其一生所尋找的答案,其實只能靠內心來發現,無人有解,唯有自己。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李宗盛的三首歌,張德芬的三段話

張德芬在《遇見未知的自己》中也寫到同樣的感受。只有歷盡千帆的人,才有如此深刻的共鳴。張德芬將自身經歷寫成了故事,用語言的力量感染了平凡的大多數,讓我們明白,唯有自己的內心修煉得如水一樣平靜,才能面對"人生的難"。

一首《凡人歌》,多少共鳴人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閒,既然不是仙,難免有雜念,道義放兩旁,利字擺中間,多少男子漢 一怒為紅顏,多少同林鳥 已成分飛燕,人生何其短 何必苦苦戀。——李宗盛《凡人歌》

或許,你正在經歷人生的大起大落,或許你在情感的路上坎坎坷坷。可能你會看不明白想不開,一杯酒也解決不了你心中的愁苦,你常常在夜深的時候發問,什麼是命運,什麼是人生,但每當你帶上耳機聽到《凡人歌》,你總會領悟到些什麼,"既然不是仙,難免有雜念",我們終究都是平凡的人物,最苦莫不如看不穿看不透,李宗盛的這首《凡人歌》不知點醒了多少雨夜裡輾轉反側的人。你不再抗拒生活的打擊,那些所謂的大事都統統化作小事,最後消失在酒裡。或許《凡人歌》就是一展明燈,總能在困苦纏身的時候,告訴你別在掙扎,而是選擇接受,只有這樣才是"結束痛苦"的最好方式吧。

不去抗拒生活,不去刻意抵消痛苦,而是勇敢接受面對,這看起來簡單,但真正做到的人卻很少。華語世界深具心靈影響力的作家張德芬也有和李宗盛同樣的思考。

"凡是你抗拒的,都會持續"

這是張德芬在《遇見未知的自己》中的經典之句。

因為當你抗拒某件事情或是某種情緒時,你會聚焦在那情緒或事件上,這樣就賦予了它更多的能量,它就變得更強大了。這些負面的情緒就像黑暗一樣,你驅不走它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帶進光來。光出現了,黑暗就消融了,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記住,喜悅是消融負面情緒最好的光。

我們必須為進入我們生命中的人、事、物負起全部的責任。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快樂,也接受人生的不完美,而心甘情願地學習"臣服"的功課,找到一種追求美好生活的快捷方式,而最好的快捷方式就是從當下開始。當我們碰到不喜歡的事情時,接納它,面對它,處理它,放下它,自在輕安!

寫給自己的歌,也是給你們的歌

想得卻不可得,你奈人生何,該舍的捨不得,只顧著跟往事瞎扯,等你發現時間是賊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選擇。——《給自己的歌》

人生,充滿了悲劇與無奈。很多時候,我們知道無能為力,卻總是不肯放手,也不想放棄,這首歌可以很好的激勵了我們。

年過半百的李宗盛給"別人"寫過無數好歌之後,面對人到中年的自己,冷靜出手,挖出自我深藏的所有情緒,深刻入骨,字字如錐。"該舍的捨不得,只顧著跟往事瞎扯,等你發現時間是賊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選擇",歌詞用語平實卻無比深刻,句句押韻。李宗盛經歷那麼多人生坎坷,最終看向自己,更關注自己的內心想法,不能奈人生何,就要順應這種想法,觀察自己的內心,而不是一味的看影響自己的外在世界因素,或許這樣才能更好的繼續前行。

當生活給我們的一記耳光,是在提醒我們,一切你看到,都是自己內心的反射,外在的世界你已經經歷過了,真正的內心世界,才是我們需要把眼光投向的地方吧。

李宗盛的三首歌,張德芬的三段話

"只要你自己內心改變了,外在就會隨之改變。"

不如求內。張德芬在《活出全新的自己》中寫道:"這個世界你所看見的人事物,都是你內在的一種反射。只要你自己內心改變了,外在就會隨之改變。"

當有負面情緒時 生氣、悲傷、鬱悶、煩躁、嫉妒等不舒服的感受 ,你要能夠覺察到,然後告訴自己:"哦!此刻我有負面情緒了 。"這時候最重要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內在,而不是放在那個引起你負面情緒的人事物上。當遇到生活的痛苦的時候,先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情緒上,而是放在自己的內在上;對於外界的連接,要斷除自己的投射,然後注意力全面收回到自己的內在;隨後,要關照自己的內在,不帶評判不帶情緒的去觀照自己的感受,並且學會接納這種感受的存在,而不抗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