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历史都江堰,蕴藏着古人怎样的智慧和水利工程原理?

AnitaSong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之上,距离成都市50公里,是川西山地与成都平原的结合部。岷江出岷山山脉,从成都平原西侧向南流去,岷江出山口的玉垒山坡度极陡,导致都江堰虽然与成都只有50公里的距离,但高度差却达到了273米。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之前,当雨季来临之时,山洪暴发,奔腾的岷江之水向成都平原倾泻而下,整个成都平原便是一片泽国。

战国末期秦国的秦昭王在位期间征服了蜀国,在此地设立蜀郡,并委任李冰担任蜀郡太守。李冰到任后便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李冰先选中了玉垒山下的岷江一拐弯处,在江中用竹笼垒石、整体投放的方法堆起了一座人工岛并命名为鱼嘴分水堤。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与外江,且内江深、外江浅。这样,在枯水期便可使六分水走内江,四分水走外江,以保证成都平原的航运灌溉;而汛期来临时又利用弯道动力学的自然规律使得四分水走内江、六分水走外江,让多余的江水流入长江,这便是“一次分洪”。

接着李冰又凿穿玉垒山而成宝瓶口,内江之水由宝瓶口进入成都平原。宝瓶口如同约束江水的瓶颈,在保证足够的江水能进入成都平原后又让多余的江水经飞沙堰再次流入外江,这便是“二次分洪”。飞沙堰是一座可自然调节水量的堤坝:当枯水期水量较少时,内江之水无法漫过飞沙堰,从而使得百分之百的内江水都能进入成都平原。只有水量超过一定额度,多余的水才会漫过飞沙堰而排入外江。


都江堰还能自行解决水利工程的泥沙排放问题。在鱼嘴分流处,根据弯道的水流规律,表层水流流入内江,底层水流则流入外江。而泥沙较重,所以表层水流含沙量较底层水流小,从而确保大部分的泥沙经外江而流走,这便是“一次排沙”。虽有少量泥沙进入内江,但河道又利用水流直冲水底崖壁(玉垒山)而产生的旋流冲力再度将这些泥沙从飞沙堰排走,这便是“二次排沙”。洪水越大排沙效果越好,泥沙排除率最高竟可达98%。

都江堰的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这三大部分互相配合,完全利用自然规律做到了自动防洪与排沙,不得不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充分体现了道家思想里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天人合一的精髓。它做了最小的改动,却最大化地利用了自然,做到了“四两拨千斤”。它虽历经2200多年,如今却依然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我认为西方科技的自动化再发达也是人力所为,而都江堰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做到了真正的自动化,是自动化的最高境界,西方科技在它面前简直弱爆了。

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再无旱涝之灾,遂成“天府之国”

我希望通过我的回答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都江堰,让大家都能体会到古人高超的智慧,也能让大家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与祖国的传统文化。欢迎大家留言与我交流心得体会。


siegfried1


都江堰是目前人类最完美的水利工程,没有之一,是道家的智慧在水利工程上的结晶。


最初的文明大多选择在水源之地。

由于自然的不可控性,经常爆发的水患给古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和祸患。

于是古人便开始改造自然环境,希望自然环境能变成自己向往的那个样子,变成一片风调雨顺,能够在此安居乐业的乐土。

尧舜禹的时代,就是一个有记载的治水时代。


大禹的父亲鲧违背自然的规律(道),采取堵截的方法,最终因治水失败被杀。

大禹在其父治水的经验基础上,发现了“自然之道不可违”这个事实。故在《黄帝阴符经》“因而制之”的指导下,按照“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的方针,采取了以疏导为主的治水方法。


<strong>都江堰没有采取“截断众流”的堤坝、水闸等方法,采取分流的方式,与自然环境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在这一点上,大家可以比较一下都江堰和现代化的水利工程。区别很大。

都江堰采用“虚实相间”的方法来具体处理引导水流。


都江堰最明显的人工痕迹就是开凿宝瓶口和飞沙堰。

由于岷江水势湍急,所以飞沙堰采用竹笼装鹅卵石的方法堆筑而成。


竹笼装鹅卵石,中间是有很大的缝隙的,可以卸掉部分湍急水流产生的巨大压力。

不要觉得这种方法很原始,这也是道家思想在水利方面的一个体现。


我爷爷给我讲过这么一则故事(传闻)。一群西方学者看到都江堰采用竹笼装鹅卵石的方法筑堰,觉得太原始了。就采用混凝土的方式筑堰,结果没有成功。



【每篇文章都是脑中迸出的小火花。】


寄暇学宫


都江堰的智慧,是中国道家智慧的体现,道法自然。


龙世界111


因势利导,顺应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