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和“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灼.灼


 

 

  汉武帝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被推崇到极致,孔子的儒家思想确实有其合理之处,不过,与老子的思想相比,孔子的思想更像心灵鸡汤,让人看到世界温暖的一面。至于老子的思想,则是苦口良药,吃起来苦,其实很有助益。

  孔子的弟子子贡曾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与老子《道德经》通篇大谈天道,大谈人性相比,孔子一生花了很多时间谈仁与礼,却几乎不谈人性与天道。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天道无情。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说,天地对任何生灵都没有特别的仁慈,将人与狗尾草同等对待。比如说,在大地震,大海啸来临时,不会因为对方是老鼠,是树木,老天就对它们特别坏,也不会因为你是人类就不震你,就不淹你。

  同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对于老天来说,天性就是将有多的不给不足的。就如有两杯水,一杯热水,一杯冰水,放在天地之间,热得会变冷,冰冷得会变得温暖,最终温度变得一般无二。

  老天对任何生灵都一视同仁。

  至于人性,则天生是“损不足而奉有余”,在老子看来,穷人将越穷,富人将越富,弱肉强食不仅是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更是人类世界的生存法则。

  孔子宣扬礼,希望以礼治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不谈天道,不谈人性,并非是他不懂得,而是他觉得那是客观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积极入世,如何运用礼,让人世间更加温暖,让国家更加太平,才是君子应该做得。   


叶之秋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七章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那么这两句话该如何理解呢?

其实这两句话的意义非常清楚、明白。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用一个物理学定律就可以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熵增定律”,其内容是: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或者说孤立系统的熵永不自动减少,熵在不可逆过程中总是增加。

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简单的解释为,一个孤立系统总是混乱度(熵)增加,最后趋于平均。也就是说,自然的规律就是减少有余的部分,增加不足的部分,最后都变得差不多。比如将一杯冷水(不足)与一杯热水(有余)都放在桌上,最后这两杯水都会变成常温的。但是如果将常温的水放在桌子上,它绝不会自己变冷或变热。

老子当然不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他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这一结论的,类似于“物极必反”、“无往不复”的道理。总之,自然界不喜欢极端的东西。

“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也可以用一个效应来解释: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术语,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即两极分化现象,这一现象广泛存在于社会中。

马太效应的主要体现就是社会中的贫富分化现象,穷的人越来越穷,富的人越来越富。比如,在原始社会,大家都没有什么财产,没有贫富的差距。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却渐渐产生了贫富分化的现象。富人拥有生产资料,可以进行资本积累,越来越富,而穷人只能出卖劳动力,受到富人的剥削,越来越穷。

当今世界,只有不到1%的人口拥有100万美元以上的财富,而这个精英团队同时控制着全世界46%的财富,价值约129万亿美元。与之相对的是,世界上70% 的人口收入都低于1万美元,他们所拥有的钱也仅占世界财富的2.7%。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欢迎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梦露居士读文史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

对于这两句话的直白解说就是:大自然的处事法则就是,哪里高了,突出了,或过多了,就把那些高的、突出的、多的去掉一部分,去填充给那些过低、过洼、或过少的,让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使他们不至于走向各自的极端。而人类社会的法则就不是这样的,人类社会是把那些资源贫瘠的去补充给那些资源丰富的,使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以至于走向各自的极端。 圣贤终究是圣贤,可以一叶知秋。尽管老子没读过《史记》之类的二十史,也更没经历过中国几千年来的改朝换代。但他的思想可以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了。历朝历代的规律是由平至乱、由盛而衰,其根本就是对于“损不足而补有余”的最佳解释与事例证明。王朝初建,统治阶级多是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整个社会也会呈现一片太平盛景,这个时候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距离还不太明显,甚至有些明君和官员们还更勤政爱民,因此,社会发展进步只是时间问题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富日渐积累,太平日子过久了,统治阶级就开始享受生活了,歌舞升平坐吃山空,甚至是透支王朝未来,苛捐杂税猛于虎,老百姓日子渐渐失去了希望和奔头,再来点天灾人祸,只需要有人登高一呼,响应者云集,最终星星之火成燎燃之势,开启天下大乱模式。如此王朝更替周而复始。这不正是因为“损不足而奉有余”的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么?

至于大自然呢?它一直都遵循着“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法则,所以任由我们人类社会如何更替往复,它依然是自然而然,不动声色。

任何一个王朝,如果统治者们能效仿天地法则――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个与天下为公有同工之妙),那么这个王朝还是很有中兴之希望的。但人的私心太盛,注定了更替是其宿命!

――鄙人不才,如有不妥,还望指点。


一刀断发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老子)七十七章。[本经]“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直译意思是说,苍天的法则大概就象把弓弦安装到弓上去一样吧?高约压低一些,低的抬高一些;有余的削减一些,不足的增加一些。苍天的法则是削减有余的,补益不足的。人间的法则就不是这样了,是削减不足的,来奉养有余的。谁能削减自己的有余,来奉养天下的不足呢?只有掌握了天道的人才能做到。所以,圣人做了好事而不凭持,大功告成而不居自傲。这大概是不想显示他的贤德吧。

老子把“天之道”与“人之道”进行了对比。他所说的“天之道”是指自然规律而言,老子的道取法于自然,与“天之道”是一回事。他这里所批判的“人之道”,是针对当时的各诸侯国所奉行的政策。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从各种随处可见的自然现象中总结了一条自然平衡法则,并且把自然界的平衡引申到社会,就是平等和平均的观念,让高贵与卑贱、富裕与贫困各自向对方靠拢,这是实现社会稳定所必须的要求。

其中的“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以及“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和“不欲见贤”等,可以说都含有“高者抑之”的意味。





陈文宗易经协会副会长


老子在《道德经》七十七章中是这样说的:“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从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用白话文翻译过来大意是这样的:天道的作用,就象开弓一样吧!弦高了就把它压低,弦低了就把它升高,弦长了就把它减少,弦短了就把它加长。天之道,是减少有余的,用来弥补不足的。但人的道却不是这样的,偏要剥夺不足的,用来供给有余的。谁才能体行天道,把有余的供给天下不足呢?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如此。所以圣人作育了万物,而不认为有能力,成就了万物,而不占居其功劳。他无私无欲,一切顺应自然,不愿表现自己的才德。我觉的这段话很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纵观社会发展的历史,从隶奴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者的精英们,和那些所谓的伪“圣人”、假“伟人”们,不正是这样违背“天道”争权夺利,压榨人民,贪天之功,而做的吗?

本章用“张弓"来比喻天道的完满与和谐。其真正的和谐之道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切利益都是为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不与民争利,社会财富要人人平等共享。谁才能做到呢?唯有无私无欲的真“圣人"和真“伟人",才能“替天行道"。而一般人由于有私心杂念太重,为了自身利益,只能是“损不足而奉有余"的做法,表现完全和天道相反,这就是为什么老子同样在第四十八章中提到为人要“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和“法天"、“法道”的真正原因所在。


















飞龙在天231272723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话,它出自《道德经》第77章。全文是这样的: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不处,其不欲见贤。

仅仅把那两句话拿出来,意思并不难懂。老子讲天道的目的还是为了喻人事。所以,必须把这两句话放在整段之中,它才有意义。单独看这两句话,似乎“天道”和“人道”是对立的。但事实并不全是这样。现实之中,人道既有与天道相合之处,也有与天道相背之处。人道只有合乎天道,才是吉祥的,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否则,人道违背天道,必然走上灭亡之路。所以,先要明白“人道”的概念,并不是在现实通行的,被人所遵循的原则,就是“人道”,这里的“人道”是一个与“天道”相对的概念,指的是违北天道的人的行为。而在现实中,人们对“人道”的理解,并不是专指违背天道的行为。大多数时候,指的是符合天道的行为。也就是说,在中国文化中,所谓的“人之道”,包含完全相反的两层意思,一是与天道统一的人道,二是与天道相背的人道。真正的意思,必须结合现实的语境,在整体的话语逻辑中具体分析。

第77章的这段话,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到“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二层是:“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第三层是最后一句。

第一层,讲的是天道与人道的对立。我们知道,天道与人道既有对立的地方,也有和谐的地方。所以,把天道和人道完全对立起来,当然是不对的。但老子这样有大智慧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因很简单,民族国家社会的发展是需要领导和管理的,只要这样,才能组成一个国家民族的共同体,共同应对生存危机,更好的发展下去。所以,强调天与人的对立,是为圣人的出现,提供理论依据。正是因为一般的人之道,违背天道,不可长久,所以,社会需要有道者,圣人的出现。体现了“圣人之治”的合理性。

所以,老子把“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差别提出来之后,马上提出问题:“孰能以有余奉天下?”答案是“有道者”。也就是“圣人”。今天,我们可以把圣人理解为统治者。但上古的统治者,大概与后世不同,他们不是社会发展成果的单纯享受者,更多是创造者。比如大禹,就是例子。

第三层,有道者“以有余奉天下”,(成为天下的领导者)。但功成之后,他们不希望被认为这是他们的功劳。也不祈求老百姓说他们的好。第七十七章的重点,大概还是在于强调,人道与天道的差别。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社会的治理上。所以,《道德经》是“君人南面”之术。“功成不处,其不欲见贤”的意思,与第十七章的意义很相似:“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道德经》中所讲的道理,在今天依然是适用的。既然说到“不足”和“有余”,实际上讨论的是社会财富的占有和分配的问题。我们可以今天的房产市场的现状,来理解老子的这段话。今天手握大量资本的炒房者,就是有余者。而买不起房的穷屌丝们,就是不足者。如果按天道行事,应该让大家都有房住。但现在的现实是,越是有钱的,买的越多,而没线的的,越来越买不起。而炒房者正用自己的行为完美的阐释了什么叫“损不足以奉有余”。

“谁能以有余奉天下?唯有道者。”这句话,也可以在房产市场中体会到。当“有余者”疯狂的收割“不足者”韭菜的时候。国家的调控政策出台了。调控的目的就是“损有余补不足,以有余而奉天下”。 最后说说“圣人为而不恃,功成不处,其不欲见贤”。还是以房地产市场为例。前段时间,房产大享任志强又发话说,“明年(19年)有钱也买不到房子”,无论他说此话的背景和前提如何。现在,这句话单独流传引起的效果无非是让更多人投入到炒房行列中。在房产市场危机四伏的前提之下,引诱接盘侠上钩的意味大概还是有的。国家的调控政策在不断加强,其目标是稳房价,终极目的是“房住不炒”。对于任志强的观点,“有余者”称之为“智慧的眼光”,而对于接盘侠来说,可能就是一种诱饵。意见的对立注定不会有结果。如果房产崩盘,价格直线下跌。大家立刻就明白了,任志强原来是个骗子。如果明年房价继续上涨。那任志强就赢了。但现实很可能是房价持续保持平稳。这对买卖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这种效果达成之后,无论是有余者,还是不足者,都不会觉得应该有意识的去感激谁。但炒房者能避免崩盘之苦,而穷屌丝能有了买房的希望,都是因为国家的调控。按老子的说法,这就是圣人之“为”的结果。结果来了之后,百姓皆谓:我自然。

以上纯属个人理解。欢迎讨论。


七月流火140400643


小时候在农村,一个老人给我说,人们垫宅基地都是从坑里挖土,那越是个坑就越在那儿挖,反正是个坑了,挖出来的土垫到高的地方去。

上坟也是,坟头已经够高了,还得从下面挖土往高的地方堆。

这就是朴素的观察,用老子的话说就是“损不足以奉有余”。

其实整个《道德经》就是老子对社会对自然朴素观察,然后睿智地加以总结,或是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是表达自己的愤怒。

这一句话就是如此。

老子的意思很明显啊,上天的规则就是把多余的摘下来,送给那些短缺的。但人却不是这样,常常夺去不足的来供奉那些本来就用不完的。

其实上天的规则也未必如此,高山的水少,大海的水多,高山的水却都流到大海里。

但是老子不管,他看到水的好处,就夸上善若水。

他看到人间的权贵们已经生活得衣食无忧了,却偏偏要从糊口小民的嘴里夺走他们的最后一点东西,好保证权贵们过上奢侈的生活。

老子这是愤怒之词。

他是在告诫权贵们,你们违背了天道,这样巧取豪夺,让人们流离失所。

你以为靠死来吓走百姓?

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这样是老子的话。

这不就是历史上不断重复出现的农民起义吗?

后面老子又说了:“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这就是说谁能将多余的拿出来奉给天下的人,只有有道的人,所以圣人有所作为却不占有,有功也不占据……


锦翼


天之道(大自然的原则)是减损有余的,补充不足的!好比水流,哪里低洼,有缺陷,她就往哪里流淌,就在低洼处停留!也好比热空气,哪儿冷往哪儿移动!电流也如此,有余的永远会往不足的地方移动……

人之道(凡人心)却与天道不同,不足的越不足,有余的如雪球后而越滚越大!如接工程,有实力的越好接!越有钱的人找钱越容易!被奉承得多的人越有人凑上去溜须拍马……但上天让谁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有余到自己德与才控制不了时,又归散灭,回到原点!有谁看到过千年的富翁?!万代的王朝?!不论有余者愿意与否,伪装终被剥去,一切终归平常!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有道者(懂得天道好还的人)与平常人的心不同!他会效法天道,凡事留有余地,把自身有余的,过分的地方自己主动拿出奉献给更需要的人,所以有道者可以长保平安与富贵!











1陆氏凉糕冰粉


与我们被儒家“教育”几千年的理解不同,老子的道是规律的意思。“天之道”即大自然的规律,“人之道”即人性的规律。

“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就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减损做的过分的,补偿做的不够的。它体现的是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国人的特征之一,就是与大自然的抗争。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是与大自然的抗争。尧舜禹更是全体中国人与天抗争。

老子的这句话提醒我们,要珍爱大自然,不可做的过分。近现代的环保,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人之道,损不足奉有余”,强调体现的是个人努力与收获之间的关系。个人努力又是一种相当的,相互比较的。努力不够得到的少,与别人相比的落后又要再减少(损不足)。而发奋努力者,不仅能收获相应更多的努力,还会得到优胜的奖赏(奉有余)。

老子的观点不是提倡,观点,说的是客观规律,是真理(西方哲学家称之为真相)。惩罚懒惰,奖赏努力,是跨时代,跨国家,跨文化不同,普遍存在的。

老子思想被公认为中华文化的根,主干,是名副其实。中华有老子,是中华之福。


沧桑短笛


现代经济学说白了就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中庸互补,对应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体制妥协。资本主义市场理论始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演变到现代弗里德曼的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对应于一百年前西方经济的大萧条和如今每五到七年一次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经济学代表了人类对利益和财富的欲望,相对斯密和弗里德曼的放任和危机,必然就有马克思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管制,自由必然遭遇制约。犹如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和哲学原理也是左派和右派的抗争和妥协,发展市场、增长经济的确需要少数精英的自由发挥,但提高国民整体的生活水平及其消费规模从而做到市场的可持续增长,社会主义体制和分撒财富的税收政策必不可少。

发展经济,主要不在于政治体制而在于经济体制及其政策,如何调节、优化市场和社会的管制和去管制,从而控制好贫富两阶层合理的收入差距?2500年前的老子早就做出了精彩的论述,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调控经济就像拉弓射箭,压制高端收入、抬高低端群体,损有余而补不足。听上去分明是打富济贫的社会主义老子?其实不然,道家提倡绝圣弃智、太上无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道家指望你我阿猫阿狗都能达到老子这样的哲学认知,自觉做到损有余而补不足。你我当然做不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孔子代表老子来教导我们,最佳的经济政策无非就是自由市场和威权管制的结合,管制和去管制的不断优化,也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理论的中庸妥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