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是什麼意思?

美好的開放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出自《道德經》。就字面意思來看,它說的是如果聖人不死,大盜就不會徹底消亡。初看可能會覺得這個觀點很荒謬,但如果仔細深究,就會發現裡面包含的深邃的思想。

這句話是主張人類迴歸到初始道德。道家認為,道治崩壞乃有仁治,仁治崩壞乃有德治,德治崩壞乃有禮治,禮治崩壞乃有法治,人類是處於一個不斷墮落的過程中。所以道家主張迴歸到無為而治的階段,既無仁無德,無禮無法的時代。這個時代,道德是人民與生俱來的品性,人人都是聖人,人人也都不是聖人。

《道德經》裡面還有一句話“上德不德,是謂至德”,就是說最至高無上的道德就是沒有道德。既社會沒有道德標杆。試想一下,如果14億中國人都是雷鋒,那麼雷鋒的德還會是“上德”嗎?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是要大盜變聖人,天下人皆聖人,如此自然無聖人。這是一種高度理想化的社會。








文史小貼士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源自莊子的思想,它出自《莊子·胠篋》:夫谷虛而川竭,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大致意思是,溪水乾涸山谷顯得格外空曠,山丘夷平深潭顯得格外充實。聖人死了,那麼大盜也就不會再興起,天下就太平了。聖人不死,大盜也就不會中止。

這句話誕生於百家爭鳴,諸子並行的年代,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古人有云:天生聖人,為世作則,意思是所謂聖人便是那些為為世間立下行為禮儀規範,成為社會楷模的人,而儒家思想正是去引導人們成為聖人的,孔子當初被儒生們尊為“聖人”,唐太宗封之為“先聖”,宋真宗封之為 “至聖”,意思是聖人的頂峰。

由於道教與儒家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差異,所以導致在很多人看來這句話是針對儒家思想的攻擊,其實不然,仔細從老莊本身的角度去思考就能理解。

首先,莊子認為所謂的孝、悌、仁、義、忠、信、貞、廉等等,都是人道譭棄,而人為標榜出來的東西。人皆巡道而生,天下井然,何來大盜,何須聖人。如同烏鴉生反哺,只是在儘自己反哺的職責,沒有必要去彰顯,去標榜。

大家熟知的哲學中,世間的一切都存有對立共存的狀態的。舉個例子,道家思想則認為貧富差距產生貪念,那麼沒有貧就沒有富;等級差距產生歧視,所以沒有貴就沒有賤,矛盾是差異以及相互的不理解造成的。

善與惡也是如此,人們心中的聖人是善之大者,大盜是惡之大者,大惡的代表,它作對人類社會善惡共存的狀態的一種事實陳述,是可以解釋的過去的。

如此便可以解釋沒有聖人,就沒有大盜,因為當人們搶佔道德制高點的時候,製造了那些有“道德缺陷”的人。

當然,也有人認為莊子言下的“聖人”並不是說真正的聖人,而是那些為了爭奪成聖之機,不擇手段致天下百姓生死於不顧的“聖人”!那些“聖人”竊天之道,以己代之,成為聖人!

總而言之,無論是什麼原因,在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中,人性都是無知無慾,無所作為的,他們可善可惡,是人在與社會中順其自然的。如此一來,人類沒必要用自己的道德標準綁架他人,製造出不和諧的社會人際,同時注重務實,不要只崇尚空泛的道理,更多從人們的基本慾望和需求中去理解,包容,同理世間沒有絕對的聖人和惡人,不必總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去批判他人。

在今天看來,這樣的思想確實也為人類提供判斷事物,指導行為思想提供了一種不同的理念。過去君子能和而不同,文化之所以繁榮,今天我們能求同存異,如此才能夠使長遠的人際關係,乃至社會發展朝向更好的方向不是嗎?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有書共讀


截止到2019年4月4日21點,這句話都是對的!

聖人,可理解成為最高級別的真君子。

大盜,可理解成為非法獲取特權的人。

因此,這一句話可以解釋為,君子不死,小人不止。君子不亡,小人不昌。

或者通俗地解釋為,只要存在人為的道德劃分,那麼一定會產生客觀的醜惡勢力。

甚至可以說,中華民族用了三千多年的時間,證明了這句話是對的,可是卻仍然執迷不悟。

儒家向善,尚善,修德,秉德。希望每一個人都是君子,都成聖人,然後天下太平,王化無絕。

可是這幾千年以來,中國民族只出了四個半聖人,孔,孟,王,朱,曾。相比之下,中國出了多少君子呢?又出了多少偽君子呢?還有不算哪些殺人如麻的屠夫,陰人無數的“奸臣”,更不能算那些肯定識字的低級官吏。

我想問一下,這個聖人和非君子的比例是多少?

4.5比幾個億?

遠了不說,單單能看到這個問題的人,肯定都是讀過書的。面對著“忠,孝,仁,義,禮,智,信”這六個標準,每個滿分是100分,誰敢說自己總分是600分?

我不敢!

西方人或許比我們早一些正視這個叫“人性”的詞彙,所以,西方也有聖人,只不過把聖人的學說定義成了宗教,把那些非聖人的思考者稱之為哲人。

我喜歡哲人,討厭聖人!

胡適說過:一個骯髒的社會,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的正常社會,道德也會自然迴歸。一個乾淨的社會,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就談道德規範、人人大公無私,那麼這個社會最終會墜落成一個偽君子遍地的骯髒社會。

我們這些年來一直在樹立榜樣,強調道德的力量,可是事實證明,真的適得其反。

道德,就是最大的不道德!


亦有所思


關於“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個觀點首先是戰國思想家莊子提出來的,一千年後的唐代思想家韓愈又對這種觀點進行了抨擊。

作為道家學派在戰國時期的典型代表人物,莊子秉承了春秋時期道家學派開創者老子的思想,認為應該“絕聖棄智”,順應大道的自然發展規律。“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樣的觀點是莊子的學術著作《莊子*外篇*胠篋》裡提出的。

“篋”是箱子的意思。胠篋,就是從旁邊打開箱子。這篇文章開篇就說,為了防子小偷打開箱子探囊取物,所以往往要給箱子加鎖或是用繩子捆緊了。而真正的大盜來了卻是連箱子一起搬走,所以上鎖捆繩這樣的小聰明反倒成了幫大盜儲藏財物了。

這是莊子打的一個比喻。莊子以“篋”比喻天下,以上鎖捆繩比喻聖人之法,以“大盜”比喻當時的諸侯。在莊子看來所謂的聖人之法不過是在幫著實為大盜的諸侯而竊國,表面上還要用“仁義”來矇蔽百姓。所以莊子在文章裡說當時的社會是“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邪?”意思是說諸侯們打著“仁義”的招牌是盜竊了仁義聖智。莊子覺得仁義是諸侯的竊國幫兇,禮法是諸侯治民的工具,所以主張回到小國寡民的自由平等的原始時期。

一千年後的韓愈有篇文章叫《原道》。韓愈則說“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謂義”,意思是說:博愛叫作“仁”,恰當地去實現“仁”就是“義”。以仁義為目標前行才是“道”。韓愈認為老子是坐井觀天,眼界太小,“老子之所謂道德雲者,去仁與義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老子所解釋的“仁”和“義”是他一個人的言論,不是天下公論。

韓愈認為“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訊其末,惟怪之慾聞。”意思是說:有些人喜歡聽奇談怪論,不探求本源,不考察結果,就喜歡聽奇怪的言論。“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在韓愈看來就是奇談怪論。

韓愈認為,上古時人民少而災害多,正是有聖人出現教導人民相生相養,因此聖人成為君主成為老師。聖人從教民稼穡使民富裕,到逐步隨著社會的形成發展而建立國家,這都是一步一步循序漸進的,隨著社會發展走向而產生的結果。現在持“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種言論的人卻不經過思考說出這麼沒腦子的話來。如果古代沒有聖人,人類早滅亡了。沒有聖人教導以爪牙奪取食物,以羽皮禦寒,人類能活下來嗎?更不會再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樣的話了。


沅汰


這句話出自於《莊子·外篇·胠篋第十》,此類句詞務必要看前言後語,聯繫起來看,否則只能望文生義,不得其解。原文是這樣的:“夫谷虛而川竭,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蹠也。為之鬥斛以量之,則並與鬥斛而竊之;為之權衡以稱之,則並與權衡而竊之;為之符璽而信之,則並與符璽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並與仁義而竊之。……”這裡大意按現在的話來說,沒有對此就沒有傷害,為什麼呢?



聖人之所以聖賢是因為其具備了條件,但又並非誰都可以當聖人,即使是將聖人的成功經驗複製給所有人,也不能保證人人當聖人,因為那些人做不到啊!所以反而有害,就比如貨幣一樣,現在黃金比貝殼值錢,但最早人們就是用貝殼等物作為貨幣來交換的,如果說長期以來都將貝殼作為法定的貨幣,那麼貝殼就可能比黃金還貴。同樣的道理,如果按聖人的標準來衡量世界,要麼都是蠢才,要麼就會分成三六九等,形成階級,比如按標準你更接近聖人,你就在上面,你遠離就在下面,所以盜賊一般都是在下面的。如果說沒有了聖人的標準大家是不是一樣的呢?是的,上古時期很長一段時間就這樣,聖人沒出嘛!大家都一樣,沒有對此就沒有傷害!



其實莊子這樣說是和他的理論有關的,就是齊物論,道家認為貧富差距產生貪,沒有貧就沒有富,等級差距產生歧視,沒有貴就沒有賤,矛盾是差異以及相互的不理解造成的。既然這樣,沒有聖人又何來盜賊呢?西方不也倡導人人生而平等嗎?但是現實是做不到的,外面的物質化東西可以平等,但內在的不行,比如思想,智力,身體素質等的,這些是有個體差異的。



老子在《道德經》講: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也就是說有差異就不會有聖人和盜賊的差異,又比如《胠篋》中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邪?為就是說他做這個事你也跟著做,雖說是一方主動一方被動,但又有什麼區別呢?所以說這樣的想到擱在現在也是很難讓人接受的,比如現在的道德綁架之類的。



其實莊子在其《莊子·內篇·逍遙遊》等都有過相關而論述,比如不要越俎代庖,各居其位,各司其職,這樣就會形成好的規範,如果整天干那些狗管耗子的事,天下豈能無事?



所以這句話大體意識就是講每個人要對自己負責,做好自己不要去道德脅迫別人,既沒有絕對的聖人,也沒有絕對的惡人,不是常說浪子回頭金不換嘛!佛家也說回頭是岸,也就是說聖人和惡人不是絕對的。


樸易堂國學易學文化


莊子在這裡所說的“聖人”我認為是特指人為製造差距且有社會導向作用的人。

在上古時代,人們生活得自然簡樸、結繩記事,沒有明顯的貧富、榮辱、尊卑差異,人們內心因為沒有相互對比的差距感,不會產生內心不平衡的矛盾和衝突,也就不會有人去做盜竊搶劫的惡事。

當“聖人”出現後,為社會制定了各種規範和標準,因為有對照標準的存在,而形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各種差距,有人在這些規範和標準之內,有人達不到這些規範和標準,達不到的人在內心就容易產生不平衡的矛盾和衝突,以致為了達到表面的規範和標準,或者為了發洩內心的不平衡感,而產生盜竊搶劫的行為。

莊子認為大盜的產生是因為人與人之間形成了差距和內心不平衡,而追根溯源是因為“聖人”的出現給社會製造了人為的規範和標準。如果“聖人”不再製造這些規範和標準,大盜自然就會止息。

這種看法有一定道理,在和平簡樸、人人均等的社會風氣之下,人性的貪嗔痴就不容易被激發出來。越是人與人貧富、榮辱、尊卑差距較大的社會,越容易激發人性中貪嗔痴的弱點。

人與人的差距可以產生社會發展的動力,但也會激發人性的惡,不管是管理國家也好,管理企業也好,管理家庭也好,這個度要好好把握,過猶不及。


靈心智語


大盜者盜人心,小盜者盜財貨。其實你理解的也沒有問題,只不過聖人的言論應該更準確的形容為聖人的夙願或者心願。

小盜者盜財貨,人生如戲,彈指之間,也不過幾十載歲月而已。盜得的金銀財寶終將重歸於這個世界,是來去匆匆,赤條條來,赤條條走。

大盜者盜人心,繁華世界,過眼雲煙,誰都逃不掉慾念浮沉。孔子曾經說過一句話,他說,人有五種罪惡,盜竊與之相比,還算好的。

這段話出自馮夢龍所寫的《智囊》。能夠盜得人心,說明這個人言語學識,必定是上上層。一個人言詞動人,學識淵博,如果再加上陰險毒辣,是非不分,那這種人就非常危險了,要躲得遠遠的,搞傳銷大多都是這樣的人。

從心向善,每一個人都有著對這個世界美好的期盼,這是正道,同時也是人心所向。如果將人們心中的正道盜了去,諸位可以想象,那種後果是怎樣的。

善心不在,正道不存,那麼這個世界的人比之豺狼虎豹,都要狠上三分,惡上九分,放眼所見,是慾念橫流,無法無天。

聖人代表的是這個世界的未來,他們都有著對這個世界最美好的期盼,兩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大同世界的概念,這是孔子的心願,同時也是孔子的夙願。

即使孔子已經不在了,即使他肉身已經消亡了,但他的這種心願、夙願,卻長留人間,由後代子孫傳承,無休無止,不死不滅。



聖人已經身死,但他的思想由後輩子孫傳承了下去。除非人類滅絕了,除非他的後輩子孫滅絕,否則他的思想仍然會綿延下去,直到某一天實現至臻大化,世界大同。

如果某一天實現了至臻大化,世界大同,那麼這種盜得人心,違逆正道的人,必定也將不會存在。

所以,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是指在人類還沒有滅絕的前提下,聖人的想法心願不被徹底解決,不被徹底消滅,盜人心,逆正道的人只會無休無止,繼續存在下去。


不得不說,聖人的思想和境界實在是太高了,在我們忙於生計的時候,他們卻想著如何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更加長久,他們想的不是個人自己的榮辱興衰,而是整個人類,整個世界的未來。


都市修道人


莊子的這一段論述繼承了老子在道德經裡討論的。

道德經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聖人還處於高位,這說明這個社會紛亂不堪,風氣不正,大盜盛行,需要聖人這種賢者來不停的教人向善。

而反之有一天,人沒有了善行惡行,沒有紛亂的慾望,一切都按照世界原本的樣子生生不息的時候,就不會再有一個叫做聖人的位置,來幫人正行。

有了惡,才有了善。

沒有惡,何須有善。

黑板上的粉筆能寫字是也是因為黑板的黑色,而不是僅僅因為粉筆的白色,缺一不可。



感謝閱讀至此,更多關於心理,社會,宗教等問題和想法可以關注我。

我願世界和平,但這願望太大,就選當前的你與周圍愛著的人安好吧。


行莫問


夫谷虛而川竭,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蹠也。為之鬥斛以量之,則並與鬥斛而竊之;為之權衡以稱之,則並與權衡而竊之;為之符璽而信之,則並與符璽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並與仁義而竊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邪?故逐於大盜,揭諸侯,竊仁義並鬥斛、權衡、符璽之利者,雖有軒冕之賞弗能勸,斧鉞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盜蹠而使不可禁者,是乃聖人之過也。

山谷虛空河流乾枯,山丘平夷,深淵實滿,用山谷和河流,山丘和深淵對比了自然風貌的形態變化,山谷一旦虛空,連帶作用就意味著河流乾枯,這一系列的連帶作用開頭,似乎預示著什麼。山丘平夷,深淵實滿。

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如果聖人死去,大盜就不會興起,天下固然就沒有變故,這裡的意思是,聖人建立了一種相對高位的標準,在聖人的角度看起來,整個事情就像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道理,有了這麼一套標準之後,那麼大盜自然就凸顯出來,如果沒有了所謂的標準,那麼天下也就沒有所謂的大盜了,天下太平,就什麼變故都沒有了。所以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重視聖人的治理作用,也就是在彰顯了大盜的重利益作用,用鬥來量取東西,那麼也會連帶著這個斗量也跟著竊取去,斗量的本身意義就沒有了,被人強加了一個符號在自己身上,這根本不是斗量的本身意義。

以權力制衡來做標準,那麼他們也就會把權力和制衡這些東西也變得帶有符號意義,兵符和璽作為信物,那也就是把兵符和璽的本體意義給剝奪和強加,用仁義來矯正,那麼他們一定會將仁義也給弄得變味,盜竊鉤子的人可以殺了,盜竊國家的人是諸侯啊,諸侯存有仁義,這不就是也把仁義和聖人的智慧給拿走了嗎?所以驅逐大盜,揭發諸侯,竊仁義並鬥斛、權衡、符璽之利者,就算是有了高官加爵的事情也不會被勸動,就算是斧鉞之威嚴也不會被禁止,諸侯和那些大盜,就是同一類人,如果那些大盜不被禁止,那麼就是聖人的過錯。

這正是老子所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泛樂悅讀


說到莊子的道家哲學,我們就必須說孔孟的儒家哲學。莊子好像很看不上孔子的儒家哲學,處處和孔子的儒家哲學反著來。

儒家哲學的代表人物孔子是最崇尚聖人的,在孔子的影響下,中國文化形成了聖人的最高的人格理想。儒家認為,做人就是要做聖人,即使你是做不到,也要心嚮往之。在孔子心中,聖人有兩條標準,第一要有極高的道德修養,注意,是極高的而不是一般的,像你平時做個好人好事扶老太太過馬路這樣的事,這不是極高,這是做人的道德底線一般要求。第二是要有極為偉大的事業和功績,要安天下。這樣的話聖人就不多了。孔子很謙虛地認為自己做不到聖人,因為只有堯舜、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才能做到。孔子就崇拜這樣的人。

莊子就不一樣,莊子嚴厲批評了孔子的這種聖人崇拜。莊子甚至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那些聖人的理論和影響要是一直存在的話,那麼像盜蹠那樣的大盜就一定會產生會存在。看莊子的意思,好像聖人和盜蹠是一夥的。這莊子也太不像話了。其實不是這樣。倒不是說莊子就是個天生的刺頭,天生和儒家的孔子反著來。

莊子的這種看法,來源於他的齊物的思想。什麼是齊物?齊物就是取消事物的差別,從終極目標上來看,生與死是一樣的,富貴與貧窮是一樣的,孝順與不孝順是一樣的,聰明和愚笨是一樣的,所以聖人和盜蹠也是一樣的。莊子認為,世界是自然而然的,它本來就是那個樣子,沒有什麼道德價值之說,儒家的仁義禮智就是人自己造出來的。是人的判斷造成價值的對立。而這種對立是相互依存的。你認為有聖人,那麼聖人的反面就是盜蹠,你認為有真善美,那麼必定會存在假醜惡。要是取消了這些道德判斷,大家就做一個無慾無求的自然人,這樣也就沒有了聖人,所以也就沒有了盜蹠。

所以,莊子說聖人不死,倒不是說詛咒聖人都要死掉,也不是說希望盜蹠一直存在,只是希望按照他的無為和齊物的思想,取消一切差異,讓世界按照他原來的樣子運行,這個原來的樣子,就是自然而然,就是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