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傲骨刘巴,其一生是怎样的?

罗福添


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成语“

放虎归山”就是出自刘巴之口。典故是这样的来的,公元211年,曹操派遣大将钟繇进攻汉中的张鲁,刘璋害怕曹操占领汉中后进攻益州,他邀请刘备帮助讨伐张鲁。刘巴正在刘璋手下任职,刘璋邀请刘备时他坚决不同意,等刘备进入四川后,他继续进谏,据《三国志》记载:

“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

如果用刘备讨伐张鲁,等同于放虎归山,这就是成语典故的出处。如果刘璋听了刘巴的进谏,就没有刘备的霸业了。(放虎归山图)

刘巴和刘备的缘分。

刘巴的祖父是苍梧太守,父亲曾经做过江夏太守,典型的官二代,自己的才学年轻时就远近闻名。刘表多次邀请他出任官职他都拒绝了,他看不起刘表,认为刘表成不了什么大事。等到刘备占领了荆州,他也看不起刘备,汉室宗亲一大把,你刘备人马也不怎么样,也不追随刘备,所谓“良禽择木而栖”,他反其道而行之,奔向曹操的一方。(诸葛亮剧照)

曹操也是礼贤下士,给的待遇和工作都不错,让他招降零陵郡、长沙郡和桂阳郡。没想到的是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刘备立即派兵收复荆南三郡,刘巴的工作立马成了泡影。

诸葛亮经常在刘备面前称赞刘巴的本事,又是荆州的名士,他若归附刘备对刘备将是一大助力。诸葛亮知道刘巴将要离开荆南三郡,写信想邀请他加入刘备阵营,他拒绝了邀请,称因为完成不了曹操交代的任务,不能坏了名声,正所谓忠君不事二主

刘巴一路跋涉向那方的交趾郡(现在广西、越南、老挝北部)进发,在哪里也待不住只好从云南进入四川 ,成了益州刘璋的部下。刘巴眼光独到,邀请刘备入川等同于引狼入室,让他讨伐张鲁是放虎归山,无奈刘巴身上有曹操的标签,刘璋根本不听他的进谏,刘巴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刘巴剧照)

等刘备回师进攻益州时,刘备下令,进入益州的将士谁也不能杀刘巴,谁杀了刘巴诛灭谁的三族,刘备虽然恨刘巴,也是爱才的,让刘巴看看他对人才的重视。刘巴也看到刘备对他的重视,也看到刘备的霸业已成,向刘备谢罪,刘备不计前嫌并任用了他。

刘巴帮助刘备干了些什么事情?

刘备攻打益州的时候,为了鼓舞士气,承诺益州的府库归士兵们所有,谁抢了是谁的,对普通老百姓严格规定不能抢劫。益州攻陷后,士兵把兵器一扔全都跑向益州的府库,抢东西啊!

虽然满足了将士们,但是刘备治理益州的钱粮缺的很,怎么办?问计于刘巴,刘巴的确有经济头脑,政府制大额钞票发行——“直百钱”,刘备命令铸造这种一枚等同于100枚铜钱的货币流通,很快益州的官方储备就充盈了。有人说了,这不是变相的搜刮老百姓吗?不然,刘巴还有进一步的经济措施,让刘备派遣官吏监管市场平抑物价,防止通货膨胀,至于最底层的普通老百姓家里可能连100文钱都没有,因此这一政策针对的对象是富有阶层,保护了底层老百姓,这一套政策可谓滴水不漏啊。(直百钱图,正面)

刘巴在法正死后接任尚书令这一职务,并同诸葛亮等人制定了《蜀律》,算是蜀汉的法律奠基石吧,刘备称帝的一切仪式和诏书等筹备事宜也都是刘巴负责的。

刘巴、诸葛亮和张飞。

刘巴骨子里透着文人的傲气,和诸葛亮的关系不错,都是一条道上的,诸葛亮对他推崇备至:

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

这里诸葛亮虽然有些自谦,刘巴确实有自己独到的本事,这两位还是惺惺相惜的。

有一次张飞到刘巴家里借宿,刘巴根本看不起张飞,住可以但我就是不和你说话,气的张飞向刘备告状,诸葛亮问起此事,刘巴的回答绝了:

“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

张飞一个莽夫而已,算不得什么英雄,刘备气的也够呛,肚量还是有的,自己都说:

子初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

这是刘备自吹,刘巴也就是佩服他刘备,也就刘备能用他,其他人不行。刘巴也确实聪明,知道自己得罪了刘备,以前也出过好多建议阻止刘备成就霸业,虽然居于高位,仍然保持清廉自好,上完班就回家,不结交朝廷官员。张飞那一次去他家借宿,明显是有事情请教他(或者辅佐张飞),只要他说了,肯定得罪某些官员,所以保持高冷姿态,独善其身。(张飞剧照)

魏晋时期的魏晋风度在刘巴身上看到了端倪。他是不是三国第一傲骨那就不得而知了,不过确实够傲娇的,三国的诸侯猛将没几个看上眼,看不上的在他眼中就是粪土。刘巴的才能应该是被埋没了!


穿越再现彼岸


刘巴字子彻,出身士族,祖父、父亲都是太守一类的官员。

刘巴

年少时就小有名气,刘表请了他几次去做官,他都不去。原因就是他看不上刘表。

公元208 年,赤壁之战前夕,刘巴投奔了曹操。因为他在荆州一带有点名气,曹操让他去长沙、零陵、桂阳一带招揽荆州的人才,最好顺便通过游说把这三个地方都弄过来。可没想到,刘巴这边工作还没结束,曹操就在赤壁吃了大败仗,三郡被刘备占领了,这下子刘巴回不去了。

刘巴地理学得不错,他知道不能北上了,就想南下绕个圈子回曹操那。为了保险起见,他写了封信给诸葛亮,说我本来是想把长沙三郡弄给曹操,让天下早点统一,老百姓也少吃点苦,可现在形势变了,估计我的想法也没办法实现了,我还是去浪迹江湖,再不管这些俗事了。信里面可以看得出,他就是想安全脱身,想让诸葛亮不要找他的麻烦。

刘巴

诸葛亮多聪明的人,早看穿了刘巴的心思。不过他毕竟宰相肚里能撑船,就回了封信给刘巴,说刘备这人不错,你干嘛认死理一定要跟曹操呢?不如跟我们干算了。刘巴以自己是奉命而来,不能中途变节为理由谢绝了诸葛亮的挽留,虽然没有去找曹操了,但他还是去了南边的交州。

刘巴在交州过得并不得意,和交州太守也不对付,想想还是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于是又去了益州找刘璋去了。

刘备进川时,刘巴就给刘璋提过醒,让他不要把刘备弄进来,说这样做是开门揖盗,肯定会出事。等刘备来了,他又告诉刘璋,千万不能让刘备带兵去汉中,去了就会坏事。两次提意见,刘璋都没有听,后来果然被刘备夺了益州,再后悔也晚了。

刘备

刘备倒也大度,没怪刘巴,还请他出来当了西曹椽,刘巴在任上帮助刘备统一了西川货币,和物价,制定了蜀汉的法律,后来接替死去的法正担任尚书令,也算是蜀汉决策层的一员了。

刘巴这个人比较清廉,生活检朴,性格清高,连张飞他都不太看得起,总认为张飞没文化,粗鲁,好几次张飞都想揍他。虽然他自己也知道这个脾气要不得,会得罪很多人,但就是不愿意改。所以好多人都说他高傲,称他为“三国第一傲骨”。

刘备上皇帝后的次年,刘巴去世,刘备评价他说:刘巴这个人,聪明是聪明,可是一般人用不了他,他也不买一般人的账。只有我这样的人才能用他,他也只服我管。诸葛亮也称赞说,要说是智谋,刘巴比我厉害多了!

虽然诸葛亮的评价有很多的自谦成份,但可以看出,刘巴还是一个不简单的人,虽然他挺高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