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乡过年的习俗是什么?

七姑娘的七七


我的家乡是中国冬枣之乡一一沾化,提到过年的风俗是即隆重又热闹外加累。

从年27开始一家人蒸馒头,蒸馒头越多越好基本上能吃到初十左右。因为是年前所蒸所以它的含义是年后有吃不完的余饭。年29开始做年菜,如炸鱼,炸耦合,炸丸子等等。到年30这是一项非常隆重的仪式,也是从祖上传了几百年至今的风俗吧。从凌晨1点左右由家中老人起床把院中扫净至大门外。把早已写好逝者名字的一幅祠堂画挂在客厅的墙上。桌子上摆满了贡品。他们的名字由自已的父辈往上排祖父辈,曾祖父……直写到九代至亲族人的名字。由老人点香在大门外朝着自家祖坟处的方向喊着:"爷爷奶奶,祖先们都到家过年吧,看看家中人丁兴旺有多么的热闹啊。"然后回到屋中向祠堂画磕头,放鞭炮,仪式完成这样就都请到了家。随着请祖先仪式的开始,从1点到4点时间上的不同,鞭炮声持续到天明。鞭炮声的吵闹和新年的兴奋使的每个人从0点至天亮都无法入眠。

日落西山,人们开始在自家的大门前放鞭炮,好象和别人比赛谁买的鞭炮多一样,放个没完没了。最后把一个木棍放倒在门囗(拦财棍),意思是拦住门不让财源流出家门。到晚上十点钟,家中至亲族人凑到一起,围着祠堂画开始聊天,聊的内容就是ⅩXX的父亲是谁,他有兄弟几个等等。这样就是让祖先看到人丁兴旺,家庭和睦的一面,直到守岁结束。

年初一从天刚发亮开始起床给老人磕头拜年,由家族中晚辈老大哥带领兄弟们,侄子们等一行二十几人给家族中老人拜年,也给村中异姓长辈拜年,跑遍整个村子直到中午拜年才算完成。在新年的气氛中随着拜年人群的一声″过年好″也不觉的饿和累。忙碌中的早饭吃在中午。

下午和晚上兄弟朋友们聚一起喝酒聊天。

初二早晨从2点左右开始了送祖先仪式,送和请的仪式基本相同。老人又带领家人磕头烧纸说一些好听的话,保佑族人平安,各行各业发财。然后把祠堂画摘下来仪式完成。坐等到5点左右便开始前往自家的祖坟地放鞭炮。老人传下来的意思是说:祖先到咱家过年,咱也得到他们的阴宅放鞭炮,给他们的阴宅也添些年味。

到坟地放鞭炮还必须在太阳出来之前回到家。意思是早去早回抢福,有老人传下的几句话说:新年第二天,凌晨送祖先,阴宅鞭炮响,祖上护佑咱,早回早抢福,日子年年好。

初二早饭后就等自已的女儿女婿回家来吃团圆饭。


大展宏图118


团圆辞旧岁,祈福纳吉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