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上位後,第1件事就是殺和珅,為何紀曉嵐還是做個小官?


紀曉嵐是乾隆的御用文人,沒什麼實權,除了陪皇帝吟詩作畫外,他的主職工作是編書,相當於文學院教授吧,官職不過是禮部侍郎,只是勝在和乾隆親近,當時還和六部尚書和珅有過調侃

一次酒宴,門外跑過去一條狗,和珅指著狗問紀曉嵐,是狼(侍郎)是狗?那時候紀曉嵐是禮部侍郎,和珅相當於隱晦的說你紀曉嵐是條狗。不過紀曉嵐畢竟才思敏捷,裝作沒聽懂,回答說,狼和狗還是很好區別的,看尾巴就行,尾巴尖下垂是狼,這尾巴尖上豎是狗,上豎是狗,和尚書和大人吶,尚書是狗啊……

和珅權大,敢當面罵和珅是狗的,也沒誰了

估計就這一次,紀曉嵐入了還是太子的嘉慶之眼

嘉慶登基第一年,就提拔紀曉嵐為兵部尚書,那一年是1796年,紀曉嵐72歲

後來又讓他做左都御史,專門負責監察百官。在1797年,紀曉嵐又幹了吏部尚書,替嘉慶掌控官帽子,不僅如此嘉慶還給紀曉嵐加帽子:協辦大學士、太子少保。這協辦大學士,就相當於入內閣,比一般的六部尚書話語權更大,而這太子少保,當初鰲拜也不過是太子少保

兵部、監察部、吏部、軍機處,都是重要職位

可見1799年嘉慶殺和珅時,紀曉嵐官職真心不小

不過1799年紀曉嵐76了,都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加上幫嘉慶培植勢力幹掉和珅,紀曉嵐也算耗盡心力,嘉慶也就沒再給他加擔子,讓其安心享受晚年

1805年,紀曉嵐終老病榻,年八十一,諡號文達


靈石蘊珠寶


1,嘉慶為什麼一定要殺和珅,嘉慶一上位,面臨的就是應付各地蜂擁而起而起的農民起義,而國庫已經嚴重空虛,殺和珅抄其家產簡直是當務之急。

國庫乾隆皇帝任用權臣和珅二十餘年,和珅專權納賄,大長貪汙之風,使吏治日益敗壞,苛政如虎。皇室、貴族、官僚地主、大商人等通過地租、賦稅、高利貸等方式,層層盤剝,使農民和手工業者深受壓迫和剝削日益深重。八旗、宗室巧取豪奪,使得大量民眾淪為他們的奴隸和佃戶。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各地在乾隆中期就像沸騰了的油鍋一般,人民紛紛蜂起叛亂。嘉慶元年正月就發生了川楚白蓮教大起義,叛亂了九年縱橫在西南各省,嘉慶為此國庫空虛,入不敷出。


和珅府抄沒的白銀只有4000萬兩現金,其他的田地、房屋、珠寶玉器都無法短時間折現,清代沒有這個市場。並且即使能夠折現,當時也沒有生產力足以短期內使白銀摺合為生產力來賦予到嘉慶政府的行動中來。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句話,只不過是以訛傳訛而已。嘉慶從沒有因為和珅跌倒舒服過,只因為和珅乾隆體系對吏治的腐化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嘉慶初年,川楚白蓮起義,波及六省,攻破兩百多州縣,擊斃軍官四百多名,一品大員二十多名,清朝為此花費兩億兩白銀,正好與和珅被罰沒的家產相當。


聯想到明亡時,崇禎政府因國庫空虛無力剿匪,最後國破家亡,闖王進京後卻從王公貴族大臣家中搜出數十倍於國家財政收入的財產,然後將這些王公貴族大臣全部殺光。從這個角度來說,和珅死於嘉慶之手真的一點都不冤。

2,紀曉嵐到底是個什麼級別的官,與和珅是否有交集,嘉慶上位後又經歷了什麼樣的命運?

紀曉嵐是個文官,最高做到相當與文化部部長的職位。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起,任《四庫全書》館的總纂官,又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熱河志》。歷任編修、左庶子、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禮部侍郎、尚書。在職期間多次伴駕南巡和避暑山莊。相當於乾隆的隨身秘書。而和珅最高官至軍機大臣,相當於今天的國防部長,兩人同朝為官,彼此肯定是熟悉的,當所管領域不同,史書中沒有兩人正面交鋒的記載,大體上是各忙各的,相安無事。



乾隆時期對紀曉嵐的工作總體上是滿意的,期間也有數次貶官流放但時間不長又召回重用。傳位給嘉慶時,嘉慶元年(1796年),紀曉嵐任兵部尚書,沒升也沒降,繼續在原職為朝廷服務。嘉慶十年(1805年)二月十四日,酉時,82歲的紀昀病逝於京城。死後,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後諡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可以說是得以善終。

紛亂塵世中,寧靜是一種生產力。關注我,看更多精彩問答,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吸取智慧,指導今天的工作和生活,享受舒展從容人生。


舒展從容人生


拜熱播劇《鐵齒銅牙紀曉嵐》所賜,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將電視劇中的內容當做歷史史實,認為紀曉嵐在乾隆朝是一位剛正不阿的大臣,敢於直接與有皇帝撐腰的大權臣和珅正面交鋒。實際上,紀曉嵐與和珅的形象,與該電視劇中所展現出來的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從年齡上來說,紀曉嵐和和珅可以說是存在代溝的。紀曉嵐生於雍正二年,即公元1724年;而和珅和大人則出生於乾隆十五年,即公元1750年。紀曉嵐與和珅二人,年齡相差二十六歲。從相貌上而言,和珅是一個白面書生的形象,而紀曉嵐則是“貌寢短視”,其貌不揚,當然,這不是重點。這兩人相差二十六歲,可以說,紀曉嵐是和珅的前輩,紀曉嵐本人實際上對於和珅非常欣賞,他認為和珅有他年輕時的影子。所以,紀曉嵐與和珅之間的關係,並不是敵對的。



雖然從年齡上來說,和珅是個弟弟,但是,如果從能力上來說,紀曉嵐則是真正的弟弟。因為紀曉嵐是一個純粹的文官,而不是一個能夠處理國家大事的官僚。任何一個有能力的皇帝都不會把重要的職位交給一個“書呆子”,且看紀曉嵐此人的任職履歷(來自百度百科):

  •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紀昀伴駕熱河。
  •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任英武殿纂修。

  •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任功臣館總纂。
  •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任國史館總纂。
  •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任方略館總纂。
  •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正月十二到五月初四,紀昀伴駕南巡。五月,奉命視學福建,官階提督學政。
  • 乾隆三十年(1765年),紀昀父親紀容舒在獻縣崔爾莊病故,紀昀回家服喪三年。 [6]
  •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授貴州都勻知府。乾隆帝認為紀昀學問優勝,到外省做官不能盡其所長,將其留在身邊。同年四月,提升為侍學士。六月,據《清高宗實錄》記載,兩淮鹽政盧見曾因有營私貪汙行為而被革職查辦。紀昀則因為通風報信而被髮配烏魯木齊。同年十月,被遣戍烏魯木齊贖罪。 [7]
  •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因乾隆帝修書需要,由劉統勳薦舉,將其從新疆召回,六月初至京師,暫居珠巢街,受詔校秘書。

  •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起,任《四庫全書》館的總纂官,收書三千五百零三種,共七萬九千三百三十七卷;又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熱河志》。歷任編修、左庶子、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禮部侍郎、尚書。
  •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月,紀昀次子汝傳在擔任九江府通判時因瀆職拖欠賦稅而犯法,紀昀受牽連,吏部決定將其降職調任,乾隆知道後改判為降三級留任。
  •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紀昀被提拔為侍讀學士,擔任文淵閣直閣事。二月,調侍講學士。大金川首領索諾木降。至此,大、小金川全境蕩平。紀昀纂《平定兩金川雅》、《平定兩金川頌》。九月,充文淵閣直閣事、日講起居注官。
  •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三月,紀昀被提升為太子詹事。四月,又提升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元宵剛過,乾隆第五次南巡,紀昀伴駕。紀昀奉旨和陸錫熊、孫士毅等共同領纂《歷代官職表》至乾隆五十四年完成。

  •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紀昀任《契丹國志》總纂官。
  •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紀昀、陸錫熊奉旨總纂《河源紀略》於乾隆四十九年完成。同年《四庫全書》完成。

紀曉嵐擔任過的具有實權的職位,不過是貴州都勻知府,以及各部的侍郎(都是副職),且此種情況在他的履歷中並不常見,他通產擔任的都是與學術有關的職位,比如擔任《四庫全書》的總編纂,以及學政,學士等。因此,可以獲得這樣一條有用的信息,紀曉嵐從頭到尾,無論是嘉靖皇帝還是乾隆皇帝,都沒有真正重用過他,皇帝只不過把他當做一個“書生”對待,而不是一個帝國的重臣。

與紀曉嵐相比,和珅雖然年輕了二十六歲,但是他的仕途可以說是平步青雲,甩了紀曉嵐不知道多少條街。和珅不僅擔任過實際上掌握實權的高級官職,同時他也深得乾隆皇帝的信任,在此摘錄部分和珅的官職:

  •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任命戶部右侍郎,三月任命軍機大臣,四月,任命總管內務府大臣。八月,調任鑲黃旗滿洲副都統。十一月,任國史館副總裁,賞一品朝冠。十二月,任總管內務府三旗官兵事務,賜紫禁城騎馬。 [5]

  •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六月,任戶部左侍郎,兼署吏部右侍郎。十月,兼步軍統領。
  •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因吏部尚書永貴彈劾,因失察降兩級留用,監督崇文門稅務,總管行營事務。
  •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命在御前大臣上學習行走。


可以看出,和珅在三十歲之前就已經把權力掌握了一個遍,軍權,政權,財權,他幾乎都涉足過,同時也可以看得出,這是一個天生的技術型官僚,並且是清帝國的重臣。

通過對比兩人的官職履歷以及能力,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和珅被扳倒之後,紀曉嵐任然沒有得到重用:第一,紀曉嵐的專業能力,決定了他只是一個給皇帝助興的人,而不能成為一名治國安邦需要的能臣;第二,紀曉嵐和和珅二者並不是死敵關係,且紀曉嵐在扳倒和珅一事上,沒有任何的貢獻,嘉靖皇帝自然不會重用他。


庭州行者


  嘉慶皇帝運氣太好,前面去世了兩位太子才輪到他,乾隆當太上皇的時候,嘉慶只是個有實無權的皇帝。

這個皇帝可以說連備胎都不如,他主要在位期間做的事就是除去和珅,鎮壓白蓮蓮。這一點可以證明當時大清已經向衰敗。他在位的時候已經是十八世紀末,那個時候歐洲工業革命剛好興起,而這位皇帝實行的閉關鎖國的政策,英國人來拜訪的時候,因為禮節的問題,使嘉慶錯過了與世界融入的機會。可以說嘉慶皇帝是個呆板保守無創新的皇帝。

至於和珅的問題,最多的是他貪錢,他也做過很多事,無非就是太貪。他為啥是乾隆的寵臣?因為歷史上康乾盛世並不是虛的,可以說當時的經濟挺發達,要不也不會造成和先生貪了八億兩至十億兩白銀,這個錢的數字就可以看出和先生會理財,思維能力敏銳。大家都知道乾隆是個收藏家,這些東西不免有和珅的幫忙尋找,乾隆沒錢和珅就送。所以不得不讓乾隆身邊有個提款機。嘉慶除去和珅,第一,和珅是鈕祜祿氏,這個姓氏是滿洲正紅旗,愛看電視的人都聽過某某是鈕祜祿氏,某某是葉赫那拉氏,富察氏,姓氏是不同血緣集團相互區別的符號,不同的姓氏表示著不同的家族。滿族姓氏形成於氏族社會,最初是表示同一氏族內血緣關係的稱謂,即為血緣集團的稱號。後面和珅的兒子豐珅殷德娶了十公主,其次和珅軍權在握,可以看出有篡權的可能性。嘉慶皇帝要實行閉關鎖國,國庫是空的,沒錢就乾脆除去和珅,除去和珅就等於國庫多了幾億兩白銀軍權也搶過來。而且是乾隆去世十五天後賜和珅死,為啥不在乾隆在世的時候殺和珅,因為嘉慶帝沒權,還有一個原因乾隆和和珅的關係逼近幾十年,和珅是鈕枯祿氏,乾隆的生母是孝聖賢皇后,孝聖賢皇后的姓氏也是鈕枯祿氏,殺了和珅就等於殺了這家族一員。

  紀曉嵐這個人物,又一部電視劇叫《鐵齒銅牙紀曉嵐》,可以說紀曉嵐這張嘴很厲害,有一個片段嘉慶還是太子的時候,紀曉嵐就提醒過嘉慶,“清河深還是沙河深”,乾隆當時的回答是“沙河深”,意義就是殺和珅,所以當時乾隆就已經暗示了以後和珅的結果。在人際關係上,紀曉嵐對和珅提供了很多幫助,在工作上,和珅幫助了紀曉嵐,在《四庫全書》編篡中中紀曉嵐參與了其中,乾隆時期文字獄的達到五十多起,所有參與編篡的官員命運都不是太好,唯獨紀曉嵐被處分,他唯獨不給和珅正面衝突,為官之道左右逢源,重大事件不參與,也為朝廷選拔了很多人才,去世之後嘉慶帝在碑文中盛讚了紀曉嵐:“學問貫通,素優士林;總纂《四庫全書》,為冊府置雄文,極盡儒臣之能事;主持文柄,為朝廷從優選士;盡職禮部,位稱大儀。”





書笑恩護士


嘉慶上位後,第一件事就是殺和珅,紀曉嵐還是做個小官,原因很簡單。

乾隆皇帝在歷史上,也是在位比較長的皇帝之一。其中和珅、紀曉嵐伴隨他時間也比較長。乾隆退位做了幾年太上皇。

嘉慶上位,查處和珅,和珅畢竟是歷史上的鉅貪。除掉和珅,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紀曉嵐如果被提拔當了大官,想必大家認為,這是兩件大好喜事。但統治者畢竟有自己的考量。

乾隆在位長,也形成的影響比較大,嘉慶繼位,勢必要用自己的人。打造自己的影響力。展示自己的治國才能,也想爭取在歷史上留下不凡政績。

嘉慶如果用紀曉嵐,而紀曉嵐帶著乾隆的影子。那麼後人首先想到的是乾隆還是嘉慶,儘管乾隆比嘉慶出名。但是嘉慶也畢竟是統治者。你們說呢😊。


田田歷史


嘉慶皇帝親政後必殺和珅!原因:一、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上臺後一般都殺前朝大臣來立威。和珅作為前朝寵臣,嘉慶自然要拿他開刀。二、殺了和珅,可以緩解財政困難。嘉慶雖然繼承了個“康乾盛世”,其實這個盛世家底早已被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給敗光了,國家財政已是入不敷出。嘉慶皇帝知道和珅是個著名的大貪汙犯,擼了很多錢。至於貪了多少錢,查抄時還是把嘉慶皇帝嚇了一大跳。和珅到底貪了多少錢,後世是眾說紛紜。最流行的說法是和珅的家產相當於當時清朝15年的財政收入。光是查抄的黃金一項就高達710萬兩(合262.88噸)之巨,存量相當於當時美國國庫的兩倍。所以民間就有這種說法:和珅跌倒,嘉慶吃飽。至於紀曉嵐為何還是不得重用,原因很簡單,紀曉嵐是漢人。清朝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對漢族人士很是猜忌,用人遵循“首崇滿洲”的原則,漢人很難獲得重用。


小魚楓沙湖畔品歷史


古代帝王之術中重要的一項技能就是用貪官殺貪官,乾隆皇帝就很好使用了和珅,利用貪官和珅為他解決了很多麻煩,做個很多髒事,同事也餵飽了和珅,養肥了和珅,在乾隆統治時期,帝王的統治力較強,社會穩定,皇帝也就沒殺他,到了嘉慶時期,剛剛繼位的嘉慶需要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這時候他就需要做一件利民利國的事情,於是他就將目光看向了和珅,殺了和珅可以平息老闆姓的怨憤,同時還可以鞏固自己的地位,充盈國庫,一舉多得,於是乎,殺!而歷史上的紀曉嵐並沒有電視劇中那些表現,他在現實中只是一個沒那麼重要的官員,於是他這種沒那麼重要的官員也就沒那麼必要殺他,所以他就繼續做他的官了。可見平庸對於沒有過多欲望的人來說還是更安全的,如今的社會也是如此,單位中的我們,在團隊領導倒臺後往往是那些能力更強更活躍的人跟著完蛋!


寒風孤影615


嘉慶上位乃是乾隆禪讓,實權仍是乾隆掌控,因此,乾隆死之前,嘉慶就是一傀儡皇帝,尸位素餐。

乾隆死於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正月十三,嘉慶抄了和珅的家,正月十八,賜死和珅於家中自殺。自此,嘉慶才真正意義上成為大清帝國的掌舵人。

從乾隆十九年(1754年)進入仕途,到嘉慶元年(1796年)被授予兵部尚書之前,紀曉嵐一直從事的是伴讀或是文獻收集編撰的工作。

說白了就是為了滿清毀書,因為毀書前提是要先認識書。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必須找個識字的。

期間紀曉嵐也有機會外放擔任一地之長,但乾隆認為,他的長處就在於“修”書,所以也沒掌過實權。有幾年還因為貪汙串聯被髮配新疆。

和珅發達之後,紀曉嵐就一直在和珅手下當差,還是做自己的老本行。

至於題主想說的那個意思:和珅和紀曉嵐是對頭,和珅倒了,紀曉嵐該被重用了。這事連風影都沒得捕,完全是杜撰、瞎編、胡勒。電視劇中情節有原型的也多是阿桂、劉墉、董誥等人的事蹟。


不過乾隆禪位嘉慶登基之後,紀曉嵐的職位確實高升了。

清嘉慶元年(1796年),任兵部尚書,移任左都御史。嘉慶二年(1797年),又遷任吏部尚書。任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

這幾個職位可不簡單,也不是什麼小官,這幾個職位都是從一品,在漢族官員裡面也是相當顯赫了。

兵部尚書,相當於現在國防部長;左督御史,相當於總檢察長;吏部尚書,相當於組織部長;協辦大學士,相當於副總理;太子少保,虛職。這幾個職位可都是實實在在的實權單位。

但是你也看到了,這都是在和珅掌權的時候封的紀曉嵐,這時候嘉慶可沒權力安排官員的。

嘉慶四年,扳倒和珅之後,嘉慶並沒有追究和珅集團其他人員責任,不然,紀曉嵐以72歲高齡還能當這麼高品級的官?


別酒怯流年


這麼著跟你說吧,紀曉嵐因為是個文官,本身在清政府就不具有多大的實權,她的就她就是編寫個材料什麼的,泛讀一下緊張,就是個文化部部長,沒有多少這個軍政大權。

而和身不一樣,和紳士軍機大臣是乾隆的心腹。可以說大清國出了乾隆皇帝下來就是合身,所以他位高權重,至於它的。職位我就不必細說了,大家也都知道。

清乾隆61年。乾隆皇帝禪位,嘉慶皇帝也就正式登基了,但是此時乾隆皇帝並沒有死,他做了太上皇,實際上大清國的掌權人,我仍然是乾隆皇帝,其次就是軍機大臣和珅。雖然乾隆皇帝做起了太上皇,閉門不出,但是外界事物均由軍機大臣和珅替乾隆皇帝一手操辦,那麼實際上嘉慶皇帝此時已經被架空了,實際上的掌權人就無異於等於是軍機大臣和珅。以至於在,乾隆皇帝當太上皇這段期間,實際上大清國的掌權時人物就是軍機大臣和珅。

所以在乾隆皇帝單為後,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紀方只知軍機大臣和珅而不知皇上。見了軍機大臣和珅的帥印,他們就認皇上的御令他們可能都不會。

由此看來的話,有合身就有點兒功高震主之嫌,畢竟新的皇上只是一個毛頭小子。

所以我們在這裡總結一下,說這個和珅貪汙啊,談了多多少少實際上大全國不缺錢,嘉慶皇帝缺的也不是錢,他要的是什麼?他要的是權力。和珅貪錢乾隆皇帝早就知道的,那麼為什麼乾隆皇帝沒有處置和珅的,那是因為和珅和乾隆皇帝都心知肚明,這麼說吧,合身,實際上就是乾隆的一個小銀庫,小寶庫,但是嘉慶皇帝不同啊。他畢竟還嫩,她沒有掌握實權,大慶給我長全人物他所以他只能拿和珅殺雞儆猴,以敬效尤。

謝謝各位閱讀。


戰爭分析員仙老師


帝王家不同於尋常百姓家,治理起來要有資本。一般的尋常百姓家是留一些土地家業給下一代,而大清朝那麼大一個皇家治理起來要銀子和立威,所以嘛,和珅只是乾隆留給他兒子的一份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