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直隶总督为何管不了热河都统?

shi兔子


首先,我们先来看清朝直隶总督和热河都统分别都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位。

直隶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直隶(今天津,河北大部与河南、山东小部)的军民政务,驻所位于直隶省城保定。因为北京也位于直隶总督的管辖范围之内,拥有守护京畿的重任,再加上直隶总督在有清一代一直是疆臣之首,所以能当上直隶总督的人也不是一般人,像我们所知的李卫、刘墉、李鸿章和袁世凯等人,他们都曾出任过直隶总督的职位。但尽管这么一个重要的职位,在雍正之前却也只是一个正二品的职务,直到雍正年间,考虑到直隶省地处京畿要地,雍正皇帝于二年例授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但是这也才是一个从一品的职位。

再说热河都统。清朝刚开始时称热河都统为热河总管,乾隆三年(1738年)改总管为副都统,嘉庆十五年(1810年)升为都统的职位。热河都统辖承德府及内蒙古昭乌达、卓索图二盟。按理说,这些地方都在直隶省的管辖下,直隶总督本该有权力去管热河都统,但事实却是管不了,这是为什么呢?

1.热河的地理位置

在关于抗日战争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听到“日本侵占东北三省”的称呼,但这个称呼确是错误的。因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的是东北四个省,其中第四个就是热河省,但是因为后来新中国成立后将热河省并入了河北省和辽宁省,热河省这个称谓在历史上彻底消失了,于是我们对于热河省的历史记忆便不如东三省清晰。

热河位于清朝的东北龙兴之地,位于中原汉地和蒙古诸部之间,北扼蒙古诸部,南制中原各地,如果统治不下去了,退回东北关内也方便。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我们就有一个类似的情境,叛军杀入皇宫后,康熙皇帝甚至有退回关内的想法。甚至在清朝占领北京城后,清朝统治者内部还有人想退回关内,并不想统治中国的想法。

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理所应当的在清朝统治者心中占有重要地位,毕竟这是以后保命的重要路线,丢了可不行。也因此,热河总督大部分情况下都由满人担任。毕竟嘛,自己的身价性命放在自己人手中还是保险点的。

2.热河的特殊政治地位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少数民族占领中原后,不论他们曾经有多么尚武好战,最终都会被中原的文化和繁荣所融化,忘记好战的传统,慢慢地便融入了中华民族之中。契丹族建立的辽帝国也罢,女真族建立的金朝也罢,甚至是黄金家族的元朝又能如何,最终都是一样的结果。

清朝入关后,统治者担心自己的八旗子弟耽于享受奢华的生活,把自己的尚武精神忘得一干二净,于是就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围场让他们有练习弓马的地方,其中木兰围场就是其中一个。木兰围场位于热河境内,就在今天的河北承德市。从康熙开始,秋天的时候,康熙皇帝经常带着八旗子弟来这里围猎,使八旗子弟不忘本。但是皇帝来了不能总住在帐篷里吧,再加上夏天还可以来这里避暑,于是就在这里修建了热河行宫。毕竟清朝皇帝祖先是从东北来的,刚一入关在北京那么热的地方过夏天还是受不了的,于是热河的承德避暑山庄在大部分时间就成为了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从康熙开始,此后的皇帝乾隆、嘉庆等皇帝便一直时不时的往热河跑。有资料统计,康熙和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共待过66年的时间,而这爷孙俩加起来才在位121年,甚至嘉庆皇帝和咸丰皇帝都驾崩在了避暑山庄。由此可以看出热河在清朝皇帝心中的重要性。

3.热河都统的地位

皇帝来了,如何保护皇帝的安全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了。所以,热河都统的地位就体现出来了。

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热河总管升为热河副都统,职能进一步扩大。后来的嘉庆皇帝更是对热河的承德避暑山庄钟爱的很,有事没事都往那里跑,甚至都把命丢在那里了。嘉庆皇帝于1810年下旨升热河副都统为都统,正一品。这品级,和东北龙兴之地的八旗统领一个级别,比顶天的直隶总督从一品还有高一级。只是后来觉得太高了便降了一级,但这也和直隶总督一个级别。

所以,综上所述,清朝直隶总督确实管不了热河都统。


微言大义品历史


直隶总督的管辖区是直隶,最多曾经管辖河南山东。而且直隶总督(曾经是直隶巡抚)只能管辖绿营体系。

热河都统本身是八旗上三旗驻军首脑,是专门給满清政府预留的逃亡通道主官,不能与汉军绿营体系相提并论。就如两江总督没权力管辖江宁将军一样。


四川達州


因为直隶是省,热河是直辖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