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复位之后,武则天是怎样度过人生中的最后一年的?

革斤春风


古代女人多被视为男人附庸,其职责便是侍奉婆母照料子女。就算是颇有才能的才女,很多人最后也难逃平庸。但并非所有的女子都如此按部就班,武则天便是例外。从后宫妇人到则天女皇,武则天的一生堪称跌宕起伏,可是人们多关注于其鼎盛岁月,对她退位后的生活却鲜有耳闻,那么人生最后一段时光,她究竟做了何事?

武则天缠绵病榻之时,对掌控朝堂有心无力,这让对她心怀不满的人得到可乘之机。当时的宰相联合一众官员将武则天的爱宠张氏兄弟杀死,并扶持太子李显上位。武则天的退位可以说是迫于时事的无奈之举,从高高在上到跌落神坛,这对武则天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失去权利的她所剩的只有一年时间,在这期间武则天的许多决策仍是极为英明的。

首先赦免了有罪之人的亲属。武则天病逝前,将昔日对头王皇后以及萧淑妃的亲属赦免。与此同时还将政敌褚遂良等人的家人赦免。表面看来似乎是人将死之前的善,其实并非如此。武则天此举不仅为自己化解掉昔日恩怨,也让李显可以再度重用这些有识之士,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唐朝,都大有裨益。

其次是哭诉李显不孝。武则天一生强硬,在阐述如何驾驭桀骜不驯的烈马时,就曾提出以暴戾相待。而在临死之时武则天却不再如此好强,她对李显哭诉,说自己死后本就要让位于他。而发动政变所得利的也无非是拥护李显的五王而已,以至于让自己落得这步田地。李显听后大为震惊,当即跪地痛哭。其实武则天此举也大有深意,她这一哭让五王由拥王功臣变为乱臣贼子,让李显对他们好感尽失。同时也让李显对自己心存愧疚,以后对武氏一族不敢怠慢。

以上是武则天最后的政治手腕,她的日常生活仍然值得人们惋惜。武则天年迈之时,张氏兄弟已死,她身边并无知己。手中权利又被架空,虽有女皇之名,但也只剩下表面声誉而已。据记载当时李显每隔十日便率领文武大臣前去问候武则天的起居,李显也是颇有孝心的。但十日见一面的频率对一个深宫妇人而言是无济于事的,她经常一人一坐便是一日,宫女太监无人敢去惊扰。从群臣围绕到孤身一人,这种心理落差想必只有武则天一人可以体会吧!

爱美乃女子天性,武则天亦不能免俗。她之所以能得到两任帝王宠爱,容貌定然不俗。当时有记载说武则天虽然已有子孙,但她善于打扮,看上去并非老妪。可是退位后的武则天却一反常态,对梳妆打扮极其厌倦,李显都震惊于武则天的衰老速度。

武则天在颁布遗诏时,自求免去帝位,恢复皇后之名,并与高宗合葬。这也让人百思不解,追逐权利一生的女皇为何在最后舍弃皇冠?有人猜测可能她最看重的是爱情,也有人说她不过是不想留下骂名。无论怎样武则天当时的心情已经无从得知,不过从女皇到无人问津的妇人,这样的变化让人唏嘘。能承皇冠之重,也能受孤独之苦,武则天着实让人钦佩!


邓海春


公元705年,农历正月22日,张柬之等扶持李显发动神龙政变,除二张,逼武则天退位,长达15年的武周王朝寿终正寝,那么李显复位之后,武则天是怎样度过人生中的最后一年的?

失去权力和男宠的武则天于正月26日迁至上阳宫,过起了半禁闭半隐居的生活。

据《旧唐书》记载,李显每十日便会带上群臣去参拜武则天。

李显曾经说过:“朕每隔十日到上阳宫探望母亲一次,她心绪不畅、饮食不佳,常常整天不说话,一日比一日清瘦,看着真叫人难受啊!”

这便是武则天最后一年日常生活的概括描述。可以想象武则天失去她一生所求的权力后,心中的寂寥与怅惘。

一、日常生活寡淡如水,激不起半点涟漪。

武则天退位,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帝”,名义上是“退休”,衣食住行有宫女、太监看管照顾,无一人敢懈怠,但因为她的地位还在,无人敢轻易亲近她,和她说真心话,实际上她软禁在上阳宫,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朝堂上的事再已无人向她汇报,亲人们也鲜有人来看望她。只有李显会每十天与她一会面。

但她对李显的不打招呼“提前接班”,满怀愤怒,因而武则天面对儿子,一脸漠然,不理不睬。

她连梳洗打扮都没有兴致,李显见到的是一个老太龙钟的老妪。

她鬓发惨白,皱纹像松树皮似的贴在脸上,腮边因牙齿脱落而凹陷下去,而两额却高耸而出。

手臂宛若干枯的树枝,早年高挑挺拔的身躯已萎缩成一团,她仰面躺在大大的床榻上,两头都空出一大截,仿佛锦被下覆盖的是一具枯骨,她俨然是一位弱不禁风的老人!

如果遇上好天气,上阳宫的庭院里,时常会呆呆坐着一位满脸倦意的老人,眼睛茫然,武则天一言不发,百无聊赖,一坐就是一整天。

天气阴冷的日子,武则天索性卧床不起,裹着被子侧身躺在仙居殿中,微睁着双眼,看着各种各样的珠帘发呆。

有时她会背对殿门侧卧,命宦官在她面前点一盏亮亮的油灯,她全神贯注地凝视着灯火,甚至还会喃喃自语。

渐渐地,宫人们在猜测,昔日雷厉风行,杀划果断的女皇已经痴呆了……

但是除了寡淡如水的日常,有几件大事是武则天退位后,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

二、赦免后妃后代,为褚遂良等平反。

武则天知道自己不可能长命百岁,病秧秧的身子,一天比一天沉重,必须为自己的身后事做好盘算。

怎样才能让自己死后不被人秋后算账,把自己挫骨扬灰。曾经树下的敌人,不能让他们的后人来报仇雪恨。

于是武则天放下执念,下令赦免了王皇后与萧淑妃后代,恢复了他们自己的姓氏,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武则天对过去枉判的一些错案进行了纠正,免除了褚遂良、韩瑗、柳奭等的罪行,让李显仍然启用这些能臣。

武则天还赐魏元忠百户,把原来的不公进行纠编。

武则天向世人宣布她原谅了所有人,同时期待群臣也像她一样忘记以前的不快,接纳自己。

不能不说武则天这一举动十分明智,她退位后,没有人落井下石,保持了应有的荣耀。

三、拟写遗诏,袝庙归陵,去帝号称后。

武则天知道自己的大限快到了,她着手策划自己的身后事。

身体稍为好一些,她便命宦官找来笔墨纸砚,她得为自己写遗诏了。

她用自己熟悉的飞白体,工工整整写下15字遗诏:

“袝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武则天宁愿委身变成则天皇后,不做皇帝,这样低调地承认自己的身份是李治的皇后,不是大周的皇上。为的是众臣不会在她死后对她不敬。她要让大唐重新接纳她这个皇后。

她申请与李治合葬,这样她的陵寝才不会被大唐后人清算,这正是她政治智慧的体现。

武则天深谋远虑,死前还为自己身后事做了周密的布署。

705年12月,寒风凛冽地刮向上阳宫,武则天已瘦骨嶙峋,眼睛深陷,她已卧床多日,只有游丝一样的气息从鼻孔出来,李显再一次来到卧榻前,武则天使出最后一丝力气说了句:“皇儿,提防韦后。”便驾鹤西去。

82岁的武则天寿终正寝,身后事如她遗诏十五字所愿。

在那男尊女卑的社会,武则天做了男人敢做的任何事,还能寿终正寝,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那一年武则天已经八十二岁了,生日是一个值得庆祝的事情,但武则天的这个生日却并不平静,风雨将至,大厦将倾,她一手建立的武周帝国很快就要轰然倒塌了,虽然,她早已决定还天下于李唐,但是她恐怕从未想过是以这种方式。


公元705年2月20日,这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神龙政变开始了。武则天正待在集仙殿,突然,一群大臣就挤了进来,武则天又惊又怒,却还强装镇定。大臣张柬之看着武则天,“张易之,张昌宗两人密谋造反,臣等奉太子的命令已将其斩杀,惊动了天子,臣等罪该万死!”

张易之?张昌宗?那是她最喜欢的两个男宠呢,曾经因为这两个男宠,武则天还逼死了自己的亲孙子,也就是李显的儿子呢!这两个人能造反,武则天是不相信的,那两个酒囊饭袋也就狐假虎威罢了!造反?他们哪来的本事!


看着大臣们的动静,武则天知道这一次事情不会善了了,她看着人群中的李显,“这件事情是你让做的?那你现在可以回东宫了!”“太子怎么还能回东宫呢?”一个声音传来,武则天看了看,这个家伙叫做桓彦范。

“先皇曾经将心爱的太子托付给陛下您,现在太子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可太子还是呆在东宫,全天下都希望思念李唐,希望陛下您可以顺从天意民心,传位于太子啊”桓彦范一番话说完,武则天却是毫无动静。


她环顾了一番周围的大臣,她看着崔玄暐,“下面这些人都是被人推荐了,我才采用的,而你,是我一手提拔上来的,你也要和他们一起做这种事情吗?”崔玄暐答到“臣之所以做这种事情正是为了感念陛下的恩德啊!”

武则天心里很清楚了,这位自己是非退不可了,但她心里的悲伤却不仅仅来自于退位,退位只不过让她愤怒,但真正让她心如死灰的是,这些大臣没有一个支持她,没有一个挺她的。真是该死的,明明对这些家伙那么好,他们心里却只有李唐,只有该死的李唐,朕的武周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是啊!


四天后,武则天传位于李显,还天下于李唐,失了势的武则天不再是那个高居庙堂之上的武周皇帝,她只不过是一个年迈的老太婆。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年,她被自己自己的儿子李显给软禁了起来。

李显曾经登基,没过多久他就又被武则天废了,二次登基的李显对武则天极为防备。武则天看着那些服侍自己的侍女佣人,她知道,这些都是李显的眼线,自己毫无秘密可言,李显在怕,怕自己再次把皇位从他手中拿走!但其实,大可不必,因为自己已经是个八十多岁风烛残年的老太婆子了啊!


神龙政变的同一年十二月,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获得了承认的女皇——武则天离开了这个世界。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年,她过得很平静,心中的那把火已经熄灭,武则天再也无力回天了,一代女皇的一生,就此落幕!

Ps:大家好,我是w芒果布丁w,觉得我回答得还可以的话,就顺手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小编呗!


w芒果布丁w


一代女皇武则天一生经历了诸多惊险的政治风波,其中不乏起兵谋反者,不过都被精明强势的她一一化解。其实当初武则天在挑选继承人时,最终在侄子和儿子之间选择了儿子武显(李显),显然她已经默认了自己百年之后李唐的复辟,不过此举实际上也确保了政局的稳定。因此只要武则天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她以帝王之尊平安辞世本来是没有问题的。<strong>

不过到了女皇晚年时,和绝大部分步入暮龄的皇帝一样,精力的衰退让她开始怠于政务、追求长生和享乐,于是把政权委托给了自己非常宠爱的两个男宠张宗昌和张易之,俗称“二张”兄弟。二张大权在握之后,狐假虎威,大肆打击异己、甚至牵扯到了太平公主和皇太子身上,而女皇又对这两个爱宠一味的庇护和偏袒,权势熏天的二张之所作所为不能不引起朝堂的震惊和忧惧,因此扳倒二张可以说是朝堂中诸多政治势力意见的合流。

武周神龙元年正月,武则天卧病在床,在宰相张柬之和羽林将军桓彦范、敬晖等人的主谋以及皇太子、太平公主和相王等人的支持下,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诛杀二张、逼女皇退位,迎立皇太子武显(李显)为新君,并在政变后十几天改武周复李唐,史书把这次政变称之为神龙政变。

政变之后,女皇的退休岁月经历如下:

政变次日,大势已去的女皇承担起了走过场的傀儡任务,下制令太子监国;第三日,女皇下制传位给皇太子,即后来的唐中宗李显。李显登基之后,把退位的母亲从迎仙宫迁移到了禁苑中的上阳宫。上阳宫风景秀丽,适合休养,但女皇实际上被软禁起来,再也没有接触到权力的可能。因此皇帝率领百官向女皇请安时,面对退位的旧日君主,名臣姚崇回想起曾经的君臣情谊,一度动情流泪。

唐中宗对母亲还是非常孝敬的,武则天移宫之后,他给母亲上了一个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之称即是来源于此,而且中宗每十天还率领朝臣来向母亲问安一次,可谓殷勤。不仅如此,中宗在复辟李唐王朝时,认可了母亲创建武周的作为,定下基调为“革命从权”,又把自己复辟李唐的举动称之为此乃女皇之命,后来中宗的弟弟睿宗也继承了这一说法,因此武则天在李唐王朝仍然保留了她的身份和地位。

虽然中宗对母亲表现得非常恭敬,但武则天毕竟年事已高,再加上对一生掌控着权势的武则天来说,失去至高权力的这种失落和痛苦是无法用所谓的荣养来弥补的,因此神龙政变发生将近一年后,八十一岁的武则天驾崩去世。她去世前的遗诏里对后事交待如下:去掉帝号、和高宗李治合葬以及在李唐宗庙享受祭祀,宽恕和赦免王皇后、萧淑妃的族人以及废王立武斗争中获罪的褚遂良等人之族人。

应该说武则天为自己的后事安排得还是很缜密的,去掉帝号和承认自己李唐媳妇的身份,确保了自己身后事无忧,也正因为李唐后世帝王都是她的后裔,所以她能安居宗庙。而临终之前,自然也可以对当年的政敌一笑泯恩仇了。

中宗李显决定将母亲与父亲李治合葬于乾陵时,曾遭到了大臣的反对,可见还是有人对武则天篡唐之举耿耿于怀,但中宗最后力排众议,护送母亲灵柩回到长安,打开乾陵把母亲葬了进去。可以说中宗完全履行了武则天的遗诏。


美映椒房


首先要明白一点的是,武则天是被逼退位的,丞相张柬一心想着恢复大唐,于是便在武则天体弱多病之际打动政变,欲为李显夺回政权。当然,武则天在张柬打进长生殿后知道无力回天了,于是便主动退位还政于李显。

李显确实是个好儿子,虽然自己的母亲对不起自己,可是自己也不能对不起自己的母亲。他知道母亲对于权力的狂热,在武则天退位后,仍然给了她一个极为尊贵的名号——则天大圣皇帝。毕竟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的,这样母亲也会好受一点。



并且李显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朝中文武百官到上阳宫看望武则天一次,尽暄寒问暖之能事,谈血脉相连之温情,尽可能的做到一个儿子的责任。而对于武则天娘家的人也给予优待,毕竟是自己的舅家,不能够伤了情分。

李显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而武则天的心里也确实好受了些,尽管手上没了一点权力确实没有什么滋味啊。不过,她还是被自己儿子的所作所为打动。



她作了自己的遗嘱,主动的降低自己的身份,恢复自己唐高宗皇后的名号,要求归西后与唐高宗合葬。总不可能以一个皇帝的身份去见自己的丈夫吧,所以恢复皇后称号还是有必要的。

总的来说,武则天在退位之后,虽然没有了权力而显得落寞,可是她并不空虚。该吃吃该喝喝,时不时的儿子还会带着群臣来看望自己,娘家的人也与李氏皇族和解,一切都显得极为的和谐。

只不过,好儿子确实不是好皇帝的料,这便是后话了~


妙龄老翁谈历史


公元705年2月20日,大周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帝国中枢发生了一场影响皇权更迭、百年国运的政变。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五人为首,联合其余宫廷宿卫将军,力拥当过一次皇帝两次皇太子的李显为君,政变打出的名号是: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意图谋反,证据确凿。政变军先诛杀两人,再包围武则天所在的集仙殿,逼迫其退位。

拥立李显为君,是朝臣共同秉持的意见和理念,被重立为皇太子一事就是大量的朝臣前仆后继的推波助澜,抬其上太子之位,神龙政变也是如此的。武则天可能想到了自己有这么一天,但没想到来的这么迅猛,失去武力及众人支持,武周灭亡,自己退位。

神龙政变的第二天,李显为太子监国;第三天武则天禅皇帝位;第四天李显正式复位。失去权势和男宠的武则天迁居上阳宫,过上了半囚禁半隐居的生活。这也是武则天活着的最后时光,这时的她已是八十一岁,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高寿。一代女皇武则天,人生失去权势的最后一年是怎样过的呢?

李显第二次即皇帝位,第一次即位没多久,就是武后临朝称制,被废为庐陵王,贬至囚禁地方。因而第二次当皇帝的李显异常的谨慎,没有大臣可以见到她,朝堂大小事务无人告知,亲属们也为了避讳鲜有看望。只有新帝李显会隔十天带着群臣与她见一次面。

武则天虽退位,却依旧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帝”,如同官员致仕退休,衣食住行有大量宫女、太监照顾,或者说看管。武则天退居后宫,但没人敢随意对待她,毕竟地位还在。不过说真心话的,亲近她的,还真没有。武则天心里很清楚,这些太监宫女都有着监视她的任务,一举一动都会被好几个人送到李显桌上。切切实实的软禁,不参虚假的孤家寡人。

被逼退位的武则天,一直保持着浑浑噩噩的状态,在平静的日子里对前尘往事进行了回忆,梳理了一遍,十分想念夫君唐高宗李治,写了不少诗寄托情感。上阳宫里的武则天常常发呆,一整天不说一句话,也不梳妆打扮了,吃的东西更少,一日比一日消瘦。李显眼前看到的不再是当年意气风发、杀伐果断的武帝,而是一个老态龙钟、风烛残年的老妪。鬓发惨白,皱纹松垮贴在脸上,两腮凹陷,手臂如枯枝,萎缩成一团,睡在床上像一对枯骨。

人生的最后时光,武则天对一些冤案错案进行更正,免除了一些人的罪行,对曾经生死仇人般的后妃后代进行了赦免,让他们像一个正常人生活。不过临终前,她给参与此次政变的人使了大绊子,迫使他们被李显流放的流放,处死的处死,难得善终。

如此晚景,称得上凄惨,不过她的前面几十年过的可谓是辉煌至极,在青史留名。

参考文献:《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今人说古


武则天被狄人杰说动后,决心归周于唐。不立武氏后人,而立先前废去的皇帝,自己的儿子李显。这也意味着李显一旦继位,这李唐也就自行恢复了。所以,武则天先走一棋,决心立李显太子。决定弃周取唐。

武则天老年多病,处理事务力不从心,就把朝政交给张宗昌张易之处理。这样一来,二张把持了朝政,渐成一个新的势力集团。众大臣怕其篡权,再搞个什么新朝廷就更麻烦了。所以,就怂恿李显政变夺权。他们就入宫,说二李造反,直接带兵入宫。此时武则天午觉,醒了问,又是谁造反?大臣说是张宗昌兄弟,已给杀了。武则天看到李显在其中,说是你小子干的吧,心急什么?大家不走。武则天一看明白了,这是要个交待。就让李显全权处理朝政。

武则天沒了二张,又因儿子逼宫,心情郁闷,一年后就死了。李显隆重地葬母亲武则天于乾陵。之后任用武三思,武承嗣,上官婉儿等武则天手下故旧。驾着李唐这个大船继续前行。





劉一千五


李显在张柬之等大臣的拥戴下,发动政变成功后,宣告唐朝复国。“郊庙、社稷、陵寝、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等,一切都按照以前唐朝的来。同时,把武则天从迎仙宫迁到上阳宫,把已经被武则天改为“神都”的洛阳,重新又改为东都。武则天在这里呆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去世了,终年82岁。

(武则天剧照)

武则天在生命最后一年生活的情况,历史上少有记载。不过,从仅有的那些记载来看,武则天所享受的待遇,似乎还是不错的:

一是有极高的政治待遇。李显虽然复辟了唐朝,但是并没有因此否定武则天,而是给她上了个“则天大圣皇帝”的尊号,给予了武则天极高的政治待遇,充分肯定了武则天的历史地位。

二是有极高的生活待遇。李显对武则天极为孝顺,“自是每十日一往”,也就是说,每十天,李显都会带着文武百官,去给武则天请一次安,对她嘘寒问暖。其生活安排,当然是绝不会差的。

照理说,李显这样对待武则天,给了她这么高的待遇,武则天应该心满意足了吧。然而,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的。《资治通鉴》上记载了这样一段话:“后善自粉饰,虽子孙在侧,不觉衰老。及在上阳宫不复栉頮,形容嬴悴。”

(李显剧照)

就是说,武则天原先是最在乎自己容貌的,每次都经过精心化妆,虽七老八十了,但大家看不出她衰老的模样。但是到了上阳宫后,却“不复栉頮,形容嬴悴”,也就是说不再梳妆打扮了,显得面容十分憔悴。

一个女人当然是很在乎自己容貌的,何况是在乎了一辈子的人,她对自己容貌的自暴自弃,可以看出,她内心里有多么深的悲哀。那么,武则天在这时候有哪些悲哀的事情呢?

其一,悲哀失去了权力。武则天一生最在乎什么?最在乎权力。为了权力,她不惜亲手掐死尚在襁褓中的女儿,不惜害死两个亲生儿子。为了害怕权力失去,她对李显、李旦这两个儿子,对其立储又废黜,反复多次。这样做,无非就是害怕权力掉到了他们的手里。但她害怕了一生,最终权力依然用她以前惯用的那种暴力方式,从自己手中滑掉。她内心深处怎么可能不悲哀呢。

(张易之剧照)

其二,悲哀失去伴侣。武则天虽然当了皇帝,当了孤家寡人,但她依然是一个女人,依然需要伴侣和慰藉。所以,晚年的时候,她才那么信任张易之和张昌宗。武则天是个大政治家,她未尝不知道张易之和张昌宗作恶多端。按照她早年的性格,薛怀义因为作恶多端,因此她毫不客气把他杀掉。可这时候她却一味宠幸二张。就是觉得二张能够给年老的她提供慰藉。可是,因为神龙事变,二张被诛杀。尽管李显十天就会去看她一次。但是那么多人轰轰烈烈地来,轰轰烈烈地走,不过是走个排场罢了,二张曾给她的慰藉,哪里还能够重得呢?

其三,悲哀身体衰败。每个人都有身体衰败的那一天。但是武则天的身体衰败,又和其他人的身体衰败不一样。武则天正是因为身体衰败,所以她才失去了对朝廷对大臣的控制,才被张柬之等人钻了空子,把她从权力的巅峰硬扯下来。以前,当她还处在权力巅峰期的时候,就算身体衰败了,她也是并不在意的。因为权力是一道强力的春药,拥有了权力,她的身体就依然处在回春的状态。但是,权力失去后,身体的衰败,就成了彻底的衰败,就成了她即将面对的可怕黑洞。

也正是因为整个人都处在悲哀之中,所以武则天在退居二线后,不到一年,就撑不住去世了。

(参考资料:《旧唐书》《资治通鉴》)


张生全精彩历史


说起李显复位就不得不从一场政变说起,而引起这场政变的直接原因就是武则天的男宠即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这个时候武则天已经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了,虽然立了李显为太子,但是她仍旧牢牢把握着权力不放手。



长安四年以后,八十多岁的武则天也已经是重病缠身,而他的身边只有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所以,武则天对于朝政也很少再插手了,但是始终没有要退位的意思,而二张兄弟渐渐从后宫走到了前台,开始对朝政指手画脚,这不论对于李唐皇室来说,还是对于许多大臣来说都感觉到了二张的威胁。而要想李显顺利继位唯一的办法似乎就是杀掉二张,但是武则天拼命维护,如果暗杀或者刺杀的话,肯定会捉拿真凶的。但是一旦二张得势之后,武则天传位李显的计划会不会发生改变呢,所以为了让李显顺利继位,唯一的办法就是发动一场政变,既能杀了二张,还能让武则天提前退位,直接传位给儿子。



发动这场政变的关键人物却是个老头子,张柬之。他策反各路官员,说服李唐皇室,这场政变就计划在神龙元年的正月二十二,直奔武则天的寝宫迎仙宫,张氏兄弟还在睡大觉,没等反应过来就被杀死。二张兄弟被杀死之后,张柬之直接带兵去了武则天的寝殿长生殿,向武则天禀报,张氏兄弟意图谋反,我们已经奉太子之命将他们杀掉了。而这个时候桓彦范等人也忍不住了,陛下应该传位于太子,面对大臣相逼,武则天也只能接受现实,提前将江山归还给了李唐王朝,武则天的政治生涯结束。



而武则天就当了太上皇,要知道历史上的太上皇,似乎除了乾隆,都没有太好的下场,像李隆基被儿子软禁监视,被太监欺负,武则天退位之后也是被儿子软禁起来,几乎也是虎落平阳的,失去权力的武则天迅速衰老,因为之前的时候她虽然七十多岁的高龄了,但是依旧神采奕奕,据说七十二岁的时候还长出了牙齿,之后每次露面也是打扮得容光焕发,但是失去权力之后她却迅速衰老。被儿子看管起来,没有了人身自由,改国号为唐,武则天造的新字也全部都被废除。但是李显对她这个太上皇来说也是很好的,封她为则天大圣皇帝,每十天率领百官去拜见武则天。

但是在神龙政变后的十个月,武则天就去世了,可能她也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八十多岁的老太太了,本来身体就不好,自己毕生的追求也通过一场政变而丢失了,她很快给自己立下遗嘱,要求取消自己的皇帝称号,自己要当李治的皇后,死后要葬入唐高宗的陵寝,李显也都满足了要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就这样过完了她的一生。


心安历史说


篡唐自立,以女子之身登基当皇帝建立武周王朝。风光无限的一代女皇武则天,她人生的最后一年可谓是多事之秋、无依无助。




略知唐朝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私生活混乱的武则天对“貌若潘安”的美男子是特别痴迷,唐朝人管这些男人叫“面首”,武则天一生拥有很多长相俊俏,能说会道的“面首”,其中张昌之、张昌宗两兄弟最受武则天喜欢。二人仗着武则天的宠爱,再加上武则天晚年病势日沉,身边只有这两兄弟在照顾,外臣不得入见,二人竟然以皇帝名义玩弄朝政,陷害忠良。时为太子的李显十分不齿于二人的所作所为,担心武则天死后失去靠山的张氏兄弟开始想办法图谋叛逆谋害太子。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带领桓彦范、敬晖等人率羽林军冲入宫中,捉拿并杀死张易之、张昌宗,保护太子,从玄武门进入了武则天所在的迎仙宫的长生殿。想要逼武则天让位于太子李显,史称“神龙革命”。




可以说,武则天人生的这最后一年,已经无力再现当年君临天下的霸气雄风,她的晚年是在沉湎享乐,大修宫殿、佛寺,宠幸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中度过的。她生命中的最后一年饱受病痛的折磨,不仅隔离了与儿子李显及其他唐朝宗室的联系,甚至于被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蛊惑到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她人生最后的时光整个人被张氏兄弟牢牢控制在身边,外廷不知内情,而太子又危在旦夕,在这种大背景下,“神龙革命”实乃忠于唐朝的臣子生死一搏。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三日,自觉大势已去的武则天颁下制书,决定由太子李显代行处理国政,大赦天下。任命袁恕己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派遣十位使者分别携带天子的玺书前往各州进行安抚工作。正月二十四日,武则天将帝位传给太子李显,并恢复唐朝国号。


禅位后的武则天移居上阳宫,此时的她已经病势日沉,寝食困难。毕竟是自己的生母,中宗李显为了表示对母后“禅位”大义的肯定,为她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




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并赦免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三人的亲属。神龙二年(706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乾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