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面」詮釋變革,飛傲 M11 便攜播放器體驗

以「全面」诠释变革,飞傲 M11 便携播放器体验

在 2018 年,飛傲用了 M7、M9 和 M6 三部便攜播放器來拉開全新 M 系列的帷幕,很多人以為 M 系列是飛傲區別於 X 系列特別立下的型號名稱,但實際上 M 系列就是取代 X 系列而存在的,這也意味著飛傲 X 系列後續將不會更新產品,新的產品將全部冠以 M 系列的名號。至於為什麼飛傲 X 系列做得好好的,現在突然就要更換型號呢?個人觀點,型號的變化一方面意味著飛傲便攜播放器的革新,另一方面是品牌形象與定位的轉變。

首先,飛傲 M7、M9 和 M6,這三部新系列的便攜播放器與飛傲此前的播放器還是有著不小的區別,譬如它們都搭載了三星的主控平臺,並且都在無線音頻方面有所突出,整體機身的設計造型也與飛傲此前的播放器型號有所差異,系統層面也更為完善,使用邏輯上變得更好了。在使用 M 系列的機器時,你可以明顯感受到這些不同,這就是型號變更所帶來的變化。

此外,飛傲這個老牌音頻廠商,近幾年也是在無線方面頻繁發力,不僅推出了像 BTR3 這類高人氣的藍牙解碼耳放,還在自家播放器上進一步完善無線音頻功能。在幾年前,或許說起飛傲你會覺得這是一個音頻發燒愛好者才會考慮的品牌,但如今的飛傲,在消費級市場也依舊擁有著不小的忠實用戶,這就與飛傲跟緊大眾市場需求有著密切聯繫了。無線連接、支持第三方 App、規整美觀的造型等等,這些元素你基本都可以在飛傲 M 系列的機器上看到,不過由於定位的關係,M7、M9 和 M6 在產品層面還都算不上是高端型號,雖說功能全面,但總體上還差點意思。

以「全面」诠释变革,飞傲 M11 便携播放器体验

我之前在撰寫飛傲 M 系播放器的時候就說過,2018 年是飛傲鋪路的一年,到了 2019 年,M 系列才會真正以旗艦的模樣呈現在大家面前。於是,在 2019 年初,我們便看到了飛傲 M11 的樣子。

▎便攜播放器都開始「全面屏」了

從型號上來看,飛傲 M11 的定位自然要高於之前的三款機型,不過它並不是 M 系列的旗艦型號,位置的話是接替此前飛傲 X5III,屬於飛傲的中高端便攜播放器。也正是如此,你可以從 M11 的身上看到不少之前 X5III 的影子,譬如機身側邊的稜角設計、正面的觸摸屏幕、滾輪按鍵的設計和雙 TF 卡槽等等,不過在工藝方面,M11 倒是要遠遠優於 X5III,其中便就因為採用了更加優質的噴砂工藝,M11 的整體機身在觸感與質感上都有了不小的進步。

以「全面」诠释变革,飞傲 M11 便携播放器体验
以「全面」诠释变革,飞傲 M11 便携播放器体验以「全面」诠释变革,飞傲 M11 便携播放器体验

此外,M11 在機身造型上還有一個細節部分的處理讓我非常滿意,那就是側邊稜角這次終於不會顯得與機身有分離感了,飛傲之前的 X5III 和 X7 Mark II 都有這個問題,主要的原因就是側邊稜角設計沒有與機身連在一起,而是硬生生從邊上凸出來,顯得非常違和。這次的 M11 則將稜角部分與機身融為一體,而且還稍做收斂,對比起 X5III 好看不少。其實這一個很小的改動能提升不少機身的設計感,也不知道為什麼之前飛傲的設計師要做成那樣。

M11 整機尺寸為 70.5mm x 130mm x 15.5mm,重量約為 211g,對比起旗艦型號 X7 Mark II 來說還大上一圈,是目前飛傲在售的播放器機型中尺寸最大的了。當然,飛傲並不是單純為了讓 M11 尺寸增加才這麼設計的,當你點亮其屏幕時便知其中緣由。是的,M11 搭載了一塊 5.15 英寸的觸摸屏幕,分辨率為 1440 x 720,屏幕像素密度為 312 PPI,觀感上相當細膩,並且色彩方面也相較於此前的型號有所進步,更重要的是,M11 採用上了如今手機產品上流行的全面屏設計,更大的顯示面積提升了播放器的視覺效果,尤其對於封面黨來講更是一種享受。

以「全面」诠释变革,飞傲 M11 便携播放器体验

雖說部分發燒用戶對於播放器屏幕的需求並不高,甚至有些人認為播放器屏幕能顯示個文件名就完事了,但在我看來,播放器屏幕作為傳達音樂信息的重要硬件之一,應當儘可能的在美觀度上做到最好。你想啊,人家音樂專輯辛辛苦苦拍的封面照,到你播放器上就顯示幾行專輯名字,這種體驗很明顯是不完整的嘛,更何況,音樂不僅僅是一種聽覺藝術,更是一種視聽藝術,到現場看著藝術家們演奏的感覺總會比在家閉著眼聽來得更有感染力。

可以說,這塊 5.15 英寸的屏幕是 M11 身上最大的亮點,並且由於其搭載了 Android 7.0 的操作系統,所以更大屏幕也同時讓它可以兼任不少手機的工作,譬如在使用第三方音樂 App 時就可以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等等。音頻播放器大屏化我認為是個後續的趨勢,這與流媒體的用戶量、普及率上升有著密切關係,小眾產品若想在大眾市場獲得成功,那麼跟緊用戶需求和市場潮流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以「全面」诠释变革,飞傲 M11 便携播放器体验

如果說全面屏設計是 M11 的一次創新,那麼加入 4.4mm 平衡口則是 M11 的一次革新。M11 是飛傲首款即加入了 4.4mm 平衡口,又保留了 2.5mm 平衡口和 3.5mm 單端口的播放器產品,基本上解決了不同平衡口用戶的聽音需求,不過也有一些小遺憾,那就是 M11 的三個接口並不在一條直線上,日常使用自然沒有影響,就是看著有些不夠規整,算是我自己的吹毛求疵吧,不必深究。

以「全面」诠释变革,飞傲 M11 便携播放器体验

作為一名用過飛傲 M7、M9 和 M6 三款產品的人來說,M 系列最早給我的感覺就是「換了設計師」,畢竟 M 系列和 X 系列的造型差別太大了,而且很多飛傲此前說到的家族式設計,我都沒在 M 系列上看到。這

次的 M11 倒是很好的保留了那些飛傲用戶熟悉的元素,並且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或變革,得到的結果值得肯定。可以說,M11 是飛傲迄今為止在整機質感和體驗方面做得最為優秀的一款播放器,有了此前 X 系列的經驗累積後,飛傲 M 系列已經開始逐漸向著追求完善的道路前行了,而 M11 作為飛傲今年打頭陣的中高端播放器,代表的更是飛傲對於便攜播放器領域新的理解。

▎流媒體當道的今天,做好無線很重要

我在上面有提到,M11 搭載的那塊全面屏不僅是為了提供給用戶更好的視覺觀感,更是為了實現更多功能所做的鋪墊,譬如方便用戶使用第三方 App。M11 採用的是 Android 7.0 操作系統,你可以很輕易的裝載自己喜歡的 App。

以「全面」诠释变革,飞傲 M11 便携播放器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 M11 使用了三星的 Exynos 7872 處理器、3GB 運存和 32GB 儲存,性能水平可謂 M 系列之最,而關於這枚處理器芯片,之前的魅族 S6 也有采用過,實際性能與高通驍龍 625 相近,用在播放器產品上綽綽有餘。有了強勁的性能做支持,你別說用 M11 聽歌了,就是下個《絕地求生:刺激戰場》,正常玩起來也絕對沒問題。

以「全面」诠释变革,飞傲 M11 便携播放器体验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M11 搭載 Exynos 7872 處理器是完全建立在沒有參考的基礎上實現的,所以在適配上多多少少還有些優化不足,譬如我用 M11 打開第三方 App 便還是會出現掉幀的情況,使用過程倒是無礙,只是希望飛傲在後續的系統版本中進一步優化改進吧。

此外,M11 在無線技術方面也支持了藍牙 4.2 雙向系統,支持了 SBC、aptX、aptX-HD、LDAC 和 LHDC 的藍牙編碼發射,也支持 SBC 和 LDAC 編碼的接收(注意!目前 M11 只支持 SBC 編碼的接收,LDAC 編碼接收需要等待後續固件更新才可使用),甚至還支持 AirPlay,這也意味著你既可以將它當做是一款藍牙播放器,也可以把它作為手機的藍牙解碼耳放使用,此前的飛傲 M6 與 M9 也是在無線流媒體方面頗有建樹。

以「全面」诠释变革,飞傲 M11 便携播放器体验以「全面」诠释变革,飞傲 M11 便携播放器体验

飛傲可能是首款擁有無線小金標的便攜播放器

看的出來,飛傲是希望旗下的全系機型都可以擁有不錯的無線聽音體驗,這樣的產品方向也是與大眾消費者的日常需求完全吻合。或許發燒音頻產品是應該在某些方面做到極致化,但在「好用」這個程度上還是應該多瞭解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東西,做到既滿足消費電子應當具備的用戶體驗,又在性能方面超越普通產品。

未來是屬於無線的,飛傲 M 系列也正是為了流媒體而生。

▎聲音突出素質感,三種接口豐富可玩性

在硬件配置方面,M11 採用了雙 AK4493EQ 的 DAC 方案,該方案在此前的山靈 M5s 上也有使用,芯片定位是屬於 AKM 家解碼芯片裡中高端的位置,次於高端 DAC AK4497,整體芯片的性能水平不用擔心。或許也是由於採用了相同的配置方案,這次 M11 和 M5s 的音色還是有些許接近,走的都是突出素質感的路線。其實之前的 M7、M9 和 M6 三款機型聲音都沒有太偏重於素質向,這次的 M11 可謂是強調了自己中高端產品的身份,整體聲音素質相較於 M9 拔高了不少。

以「全面」诠释变革,飞傲 M11 便携播放器体验

M11 自身的音色在保持均衡和通透感的同時略微偏暖,可以做到保留塞子本身的味道並且略加染色的效果,下面則以搭配耳塞的方式來闡述詳細聽感,需要說明的是,M11 在平衡接口方面提供了 4.4mm 規格和 2.5mm 規格兩種方案,由於我手上只有 2.5mm 規格的平衡塞子,這裡便主要以 2.5mm 平衡接口搭配為主。不過,M11 這次使用 4.4mm 平衡接口也說明了飛傲對於該平衡規格的重視,理論上 4.4mm 平衡接口應該會更能凸顯 M11 在平衡輸出方面做出的努力,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線下試聽。

這裡我搭配的三條塞子為飛傲自家的 FA7 四單元動鐵耳塞、Campfire Audio 的太陽神圈鐵耳塞和換了 2.5mm 平衡線材的 AK T8ie MKII,按照慣例,先來講講官方搭配。

老實說,M11 驅動下的 FA7 有點刷新我之前對於這條塞子的認知,我之前對於 FA7 的評價是:「這是一條音色沒什麼鐵味的塞子,低頻量感甚至還不小」,而搭配 M11 後卻有著不小的變化。整體音色的亮度上去了,通透感有所增強,低頻量感有減少,人聲線條更為清晰,這個組合會讓你更直接的體會到 FA7 作為四單元動鐵耳塞的味道。當然了,如果你比較喜歡之前 FA7 搭配出來的濃郁音色,那麼整體風格開始更偏中高頻的 FA7 和 M11 的組合便就不太適合你,我個人倒是挺喜歡的。

以「全面」诠释变革,飞傲 M11 便携播放器体验

再來說說 Campfire Audio Solaris 的搭配聽感。這是一條我個人非常感興趣的圈鐵耳塞,甚至稱其為我最喜歡的圈鐵耳塞也完全沒問題,由於後面會單獨和大家聊聊這條耳塞,所以這裡便不多闡述。Solaris 對於驅動力的要求並不算高,飛傲 M11 音量開到 40 就完全足夠了(滿格 120),整體聲音風格保留了 Solaris 自身的音色特徵,渾然有力的低頻、抓耳亮麗的中頻人聲、華麗但不張揚的高頻,這樣的組合整體並無太大問題。不過在細節處理方面,個人認為 M11 做得不夠細膩,這對於 Solaris 這類敏感型的耳塞來說非常容易感知,譬如一首小編制曲目,樂器的大體音色都沒啥毛病,就是一些細節的部分容易出現毛糙感,所以個人還是建議 M11 不要搭配太過靈敏的塞子。

以「全面」诠释变革,飞傲 M11 便携播放器体验

平衡口方面,以搭配 AK T8ie MKII 來說,個人覺得這樣的組合更適合聽一些純樂器,分離度的提升拉寬了聲場表現,同時也削弱了低頻質感,以至於 T8ie MKII 在 M11 下的低頻是比較鬆散的,這對於聽一些泛流行樂並不有利。就 M11 2.5mm 平衡口的表現來說,個人可能會更喜歡單端的音色,不過也不排除其 4.4mm 平衡口有著更好的表現,這裡無法測試只能說遺憾了。

以「全面」诠释变革,飞傲 M11 便携播放器体验

其實總的來看,M11 的整體聲音表現還是超出我對於它的預期,素質向的 M11 可以說優於同樣定位的 X5III 不少,這種聲音素質上的提升可以很好的給予到用戶聽感上的躍進。

▎功能與性能的進步,這便是飛傲 M11

雖然 M11 對比起 X5III 來說進步的點相當的多,但在售價上並沒有高出之前 X5III 很多,官方定價在了 2998 元,性價比還是挺高的。

之前飛傲的 M 系列我基本都給了「綜合表現優異」的評價,而到了 M11,這種綜合優異性則被進一步放大,質感俱佳的機身、全格式的藍牙音頻、可安裝第三方應用的 Android 系統、足夠保證流暢性的主控和素質向的聲音風格,這些均是 M11 的優勢之處。

以「全面」诠释变革,飞傲 M11 便携播放器体验

可以說的是,飛傲 M11 並不是專為音頻發燒用戶所設計的產品,它更像是為大眾音樂愛好者量身打造的隨身利器,無論你希望用哪種方式去享受音樂,它都可以給你帶來相當不錯的體驗感受,這點可能是 M11 身上最讓我感觸的地方了。

有了 M11 這樣精彩的開頭戲,飛傲今年在 M 系列的後續動作值得期待,好戲才剛剛開始呢。

飛傲 M11 便攜播放器 一款飛傲 M 系列的全面之作。

¥2998官方網站立即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