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退休金多少才能維持生活?

手機用戶俠士


在我國目前退休一族中,約70%的是退休金3000以下的企退人員,這點退休金以目前的物價、醫療水平,僅能維持溫飽而已。而另一部分政府、醫療、金融、教育、國企機構的退休人員,這些約佔退休群休20一30%的人員,他們的退休金至少是普退人員的兩倍甚至幾倍以上,這些人的退休生活質量明顯高於普退人員,這是改革開放40年來,由權貴利益集團造成的最大的社會不公。取消退休雙軌制的呼聲儘管喊了二十幾年了,但無異於與虎謀皮。這個社會矛盾如果一直得不到解決,必將積累成社會動亂的最大暴發點。


用戶城中村


說我兩個北京的朋友做個對比,大家就知道,多少錢都不夠。


老張是在一個國企工作的老員工,一輩子都在這廠裡工作,可以說是奉獻了自己一生。前幾年退休了,退休工資7000塊錢,他在廠裡最後也是個小領導了。她老伴也是退休了,一個月4000塊錢, 他兩個人加起來,一萬多了。按理說,兩個人退休了一個月一萬多的收入,可以說綽綽有餘了吧。想吃什麼吃什麼,想買什麼買什麼,想去旅遊就旅遊,真的毫不顧忌的。況且他們的孩子已經成家了,有個閨女,嫁的也不錯,孩子的生活也不用他們操心,孫子也不用他們管。這老兩口鬧得清閒,整天男的下棋打牌,女的跳廣場舞,生活特別愜意。對於他們來說,錢也用不了那麼多。如果這樣過下去就好了,但是好景不長。老張身體垮了,高血壓、高血糖、糖尿病,在他退休沒幾年的時候都來了,這樣他自己的退休工資完全不夠醫院的開銷,雖然最後也能報銷一部分,但是這都是杯水車薪啊,不然需要錢,還需要人在旁邊照顧,所以你說錢多錢少算個啥?


老李是一個車間的工人,同樣也是一輩子在廠裡工作,他就是一線的員工,一直幹著。退休的時候也就拿3000塊錢,老伴也是3000,兩個人加起來6000塊錢,基本上也是生活無憂了,他們有個兒子,也算很有出息了。基本上沒有讓他們兩個操心了。老兩口生活非常不錯,身體也硬朗,現在也是每天都下下棋,跳跳舞,生活非常滋潤,到目前他們知道鍛鍊身體的重要性了。


所以你說在這需要什麼?只要身體好,老了只要少部分的錢就夠了,兩個人吃飯兩三千是足夠了,再加上買點東西,出去玩玩,四五千是足夠了。這是一線城市的。那麼二三線城市就更少了。


大家說呢?


老王偵查記


我退休金3200元,愛人從94年工廠倒閒,一直沒有穩定工作,歲數大,沒文化,沒有技能,不好找工作,更主要的是我兒子,大學畢業後工作以找好了還沒上班鑑合同,我也沒有給兒子上各種保險,兒子突發腦出血,做開顱手術查是先天性腦血管畸形。得這病九死一生,最後也是殘疾,我兒子病術後.,從植物人到全癱到半癱,去了許多醫院治療,o6年沒有一老一小報銷醫藥費,我給兒子看病全是自費呀,借了一百多萬,最後把唯一的房子給賣了,連還別人錢,在給兒子看病,現在我沒有房,租房住,您說給我32O0元退休金,我怎麼生活啊真是苦呀,……

.


阿華147629259


現在退休金多少才能維持生活?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f2a0002ee66a6d9e8cc\

天笑講職場


我去年退休了,生活在北京,月退休金5800元,比上班少了近一半。

退休後減少的開支如下:

1、每月1000元的汽油費

2、每月與朋友聚會支出500元

3、宅在家裡減少逛街購物每月1000元

4、以前在超市買菜,現在在早市買菜,每月節省1000元。

5、以前每週一次的美容、按摩,改為兩週一次,每月節省500元

總共節省4000元左右。

雖然退休金少了,但是生活質量保持不變。退休後的大開支是旅遊,估計再過幾年這筆費用也能省下了,走不動了。

總之,生活在北京的可以自理的退休人員,月收入3000元,保證衣食無憂應該沒問題。如果失能老人至少需要8000元。


出楊相


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許多企業退休的職工,退休工資非常少有超過4000元的。一般來說都會是在3千餘元~3600元左右。如果你的工齡不長,或社保繳費少,那你的退休工資一定是不滿3000元的。

上海夫妻倆退休工資相加一般都是在6000元~7000元之間。

這個退休金放在三線、四線、五線城市生活還是不錯的。但是,在上海,因為生活成本非常高,就需要算計著使用這筆退休金了,日子一定是過得緊緊巴巴的。

不要說退休人員了,在上海也有不少家庭在職時的總收入也就這個數的也多了去了。

上海人比較聰明、樂觀,既使收入不高,但也總有辦法把自己的家庭生活調理得好好的。


講述百姓身邊故事


我是安徽省馬鞍山市企業退休職工,退休工資兩千五百多,按照四線城市的生話水平,只能按照看菜吃飯,量體裁衣的方式生活。我們這裡的蓅菜除了青菜兩塊多一斤,其它蔬菜如西紅柿,蒿子等一般在五元左右一斤,還有蔬菜更高一些。暈菜排骨二十七元一斤,肉十四五元一斤,帶魚十七八元一斤,鯽魚十幾元一斤。這樣的物價,一個人一個月一千元生活費不多吧,水電氣有線電視電話費共伍百元,還要藥店買藥耍花一兩百,加上喝點茶買些生活日用品,一個月工資基本花完了。我所說的僅僅是租茶談飯的一般生活。我拿這點退休工資不能生病住院,不能抽菸喝灑,還不能買衣服鞋子,更不能出外旅遊。如果身體有病,如果抽點菸喝點酒,如果有子女上學,這點退體工資就不夠了,連粗茶談的生活都過不安寧了。


用戶5829977386華陽5566


這個問題,不容易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個體的情況會有差異,消費習慣也不同,不過按一、二、三線城市的劃分還是比較可行的。

首先我們要看一下,退休之後會有哪些主要的支出項,然後逐一分析支出需求。

首先是基本的衣食住行的保障。

一、飲食支出

一般的退休家庭,兩個人的飲食支出不會要太多,食物的攝取量也不會像年輕人那麼大,而且從養生的角度來說,相對會偏清淡、素菜更多,相對的基本支出不大,各地菜價相差不會很明顯,所以這部分應該1500-2000元是夠用了,再考慮週末兒女回家看望二老,偶爾外出吃一頓,增加500元左右的支出估計差不多了。

二、住房支出

到了退休的年紀,基本上不會也沒條件貸款買房了,住的都是自有住房,所以住房的支出主要是水、電、煤氣、有線電視、寬帶電話,一般預計5、600元左右差不多了,北方則還有一個暖氣費或者取暖相關的支出,按戶均80平的面積計算,這部分分攤到每月得有5、600元。

三、服裝的支出

老年人在退休以後,因為少了很多社交、應酬的需要,已經在這個年齡自然形成的節儉的意識,在服裝方面的支出會縮減很多,當然,對於喜歡打太極、跳廣場舞的老人來說,會增加一些專用服裝的支出需求,但總體是較大幅度縮減的,一般來說,兩口子一年的服裝支出在4000元左右能夠基本覆蓋,也就是300元/月的水平。

四、出行的需求

這部分從我瞭解的情況來看,大多已經縮減到很小的支出了,一般的出行大多是走走親戚、就診之類的,不需要打車的話,一個月100元也差不多了。

綜合以上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老兩口的月均基本支出需要2500-3000元左右,北方地區雖然增加了取暖的支出,但相對來說,北方的飲食習慣較為簡單,支出成本會略低於南方,總體偏差不大。

然後再基於一、二、三線城市的消費水平,大致設定一個20-30%左右浮動係數差距估算一下的結果:

1、三線城市3000元保底(兩口子各1500);

2、二線城市4000元保底(兩口子各2000);

3、一線城市5000元保底(兩口子各2500)。

第二塊的支出需求,就是健康的支出,這裡麵包括幾個部分,不一定是必須,但普遍都存在這方面的支出。

一、就醫支出

這部分不包括大病治療和住院,一旦涉及,就肯定是通過醫保體系+自有的資金儲備來保障了。這裡僅談到常規的小痛小病的門診,以我家老人的經驗來看,到了60多60多歲之後,身體機能慢慢衰減,總會有些頭疼腦熱之類的病症發生,在醫保費用扣除之後,自己還得掏一部分錢,花多少就得看個人的體質了,但一般這部分平攤下來每個月難免會有個2、300元的支出。而且很多老人捨不得去醫院就診,習慣去一些藥店和小診所就醫,反而有可能造成更多的支出。

二、保健、鍛鍊類支出

老年人到了這個年紀之後,往往會注意通過購買服用保健品、維持性藥物、鍛鍊等方式來維持和提升身體機能,無論是保健品、藥物的購買,還是鍛鍊器械(服裝、器材等)的購置,都需要一定的支出,因人而異,花費的偏差會很大。

第三塊的支出,則是社交的支出。馬斯洛需求理論定義了人的第三層需求既是社交的需求,對於退休的老人來說,因為失去了職場和職業的平臺來維繫社交需求的持續性,這個時候就會更重視和親戚、同事、同鄉、朋友的關係維繫和持續投入,這裡面也會涉及到幾方面的支出。

一、日常的聚會

我們家老爺子喜好交友,經常會和老同事、同鄉甚至交好的鄰居一起喝茶、聚餐,往往是今天你請、明天我請、後天他請的輪流來,雖然消費不高,但也會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類似的情況,在退休老年人群體中是很常見的。

二、婚喪嫁娶的應酬和禮金支出

這一點就不多解釋了,都懂的,老人更重禮節和情分,即便人到不了,禮數也得到。

第四塊的支出,就是娛樂休閒的支出。對於性格不算特別內向的人來說,在擁有大量的時間之後,總是會希望到處走走、看看,無論是周邊遊還是國內、國外,無論是跟團還是自由行,往往這種需求是普遍而持續存在的,至於支出水平,則要量入為出,量力而行了。

最後一部分的支出,則是非必須的奢侈類支出,比如家裡有車的,養寵物的,有收藏或其他興趣愛好的,不一而足,這些也都會帶來相應的支出,就純粹是看個人了。

希望以上的看法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對未來的退休生活做足充分的準備,才能有備無患,安度晚年生活。

我是元寶爸爸,親子旅行、自駕旅行愛好者,多平臺獨立撰稿人,分享專業的自駕旅行、親子旅行等旅行知識和經驗!歡迎關注我,留言討論和交流溝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元寶爸爸愛旅行


滿滿的心酸,我父母是農民,我在給我父母交社保何醫保。目前一個月一個人毛八百,交到明年五月份我媽媽可以退休,單還要一次性補齊七年,之前是從13年開始交的,然後國家政策往前補了三年,也就是交了八年,這七年一年一萬也還要七萬 還要多餘的五年醫保估計也要二萬多,也就是還要一次性補十萬,再加上之前八年交的,毛估估七萬,等於一個人交了十五萬,我父母兩個人交了三十萬,不知道哪年能拿回來。現在就是有醫保,看病不心疼錢,報銷比例高一點。我聽他們說退休工資大概一千八,三十萬多少年才能回本啊,希望父母健康長壽,哈哈。


雨中天2018


問題:現在退休金多少才能維持生活?

恕我直言,這個話題容易讓人走入誤區。難道在某線城市,養老金非得達到多少多少才能維持生活嗎?個人認為討論這個問題的具體數據,其實意義不大,3000,5000,8000?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說句難聽的話,退休金只要有就好,哪怕再少,比如一個月800塊錢,身體沒大毛病,吃糠咽菜餓不死,還真能維持生活。退休金再多,一個月一萬,身患重疾,或家庭矛盾重重,居無寧日,生無可戀,不管你在幾線城市,能不能維持生活還真說不定。即使能維持這樣的生活,又有什麼人生樂趣?何況生活標準怎樣衡量?人心,人性,三觀各異,到哪裡能找到一把全國通用的公眾認可的尺子,作為測量工具呢?

我認為在量入為出的前提下,討論心態和胸懷更有意義。3000不少,10000不多,誰也別和誰比,越比越氣,憤懣,委屈,失衡會讓你退休生活的心蒙塵,積垢難返,身心不快。除了容易生病,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我工作在北京。我居住的小區有一位老伯伯,企業退休工人,今年近70了,每月養老金才3000元出頭。在北京按說不多,但他天天樂呵呵地,眉目慈祥,和誰都不鬧矛盾。早晨打打太極拳,去早市買買菜,吃早飯,然後陪陪小孫女,吃中飯睡午覺,下午溜溜達達,和老夥伴下下棋,然後侍候侍候花草,喂喂魚,晚上,和老伴一起準備晚飯,兒子兒媳下班回來一起吃飯,接孩子,一家人其樂融融,很和睦,家裡處處是親情和溫暖的氣息。和他聊天,問他,心態為什麼這麼好?他說,自己年輕時在單位受欺負,師傅告訴他,要想得開,不要爭,爭這兒爭那兒的人,愛得病,走得快......他覺得很受教育,他說自己的師傅活了100多,把那些爭權爭利的人都靠死了,是在睡夢中善終的。他很希望將來能象師傅那樣。你們說,一個月養老金3000元少嗎?夠維持生活嗎?這位老爺子的生活似乎離我們大多數的人都很近吧?

我有時會去養老院做義工。在北京某知名養老院,曾見過兩名在北京西城區退休的女處級幹部,原來是一個單位的,一正一副,在單位鬥了一輩子。到老了退休了,每個月養老金都是一萬多,不少吧?但老了,啥威風都沒有了,連在家裡都失去了話語權,病病殃殃的,都因被家人嫌棄,硬給送到了同一家養老院。在這裡,她們才明白了人這一輩子爭個啥啊,兩人抱頭痛哭,盡釋前嫌,形影不離,成了最好的姐妹。我見到她們時,是個大年初一,他們的家人既不接他們回家過年,也不來看他們。兩人一起坐在那兒掉眼淚。你們說,一個月養老金一萬多嗎?象這樣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嗎?

以上是我身邊的兩個真實案例。各位親,對此,你怎麼看呢?你同意3000不少,10000不多嗎?如果同意,養老金有多少算多少,有多少咱就花多少,開開心心比什麼多重要。咱不怕養老金開的少,樂樂呵呵地,量入為出,別得大病,多活些年,就啥都有了。

我是“水流雲在草青青”,認真誠懇的退休顧問,歡迎大家關注我,查看更多社保及退休文章。願天下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