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国家战机靠采购?为何不自主研发或者买一两架回来复制?

花冷妍




这两张图片上越南空军A32飞机大修厂正在大修越南空军的苏27/30时的情景,从现场来看飞机被拆解成零部件状态,经过逐一检查、清洗、电子设备归零、校准…之后还要将飞机重新组装和铆接上…这说明越南现在航空维修能力已经大为提高,可以维修苏27/30这样的重型战斗机,说明越南已经进入到世界航空产业排序中的第三流的位置。

既然越南空军装备了苏27/30,也能大修这两型战机,那么越南为啥不仿制呢?归根到底还是工业水平低下的关系!
航空工业是现代化大工业当中的王冠!其技术难度是所有工业制成品当中等级最高的,要想全面掌握航空工业就需要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业(工艺)积累才行,只是有基础工业仅是迈向航空工业的第一步,还需要长时间将工艺做到“高精尖”才行,而这一段路非常艰辛!就拿制造战斗机最普通的“铝镁合金”蒙皮来说,薄的和纸一样又硬又韧,战斗机做高机动动作时机体所受的过载很大,如果蒙皮经受不住,突然间开裂这架飞机就会有空中解体的可能…。

铝镁合金和其它战斗机所用金属材料的生产要延伸到采矿、有色金属冶炼、轧制…等等诸多环节,直到最终成品是一条冶金加工工业链,在这条工业链上的从业人员需要至少几百万和几百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投入…这样大数量技术工人培训和巨额设备投资根本不是一般国家可以承担的。

俄罗斯远东共青城飞机总装线。

一架战斗机研制的资金投入也是巨大的,就拿F-22战斗机来说,研制费用就是280亿美元,均摊的目前在役的F-22,每一架是1.5亿美元…虽然仿制飞机不需要这样巨大的投入,但是仿制飞机需要强大的“逆向工程”能力!逆向工程的第一项任务就是“逆向测绘”,要将飞机的十几万个零件(包括铆钉)一一拆解,然后由上千名的技术人员拿着精确的测量工具一点点的将这些零件的尺寸测量出来,并且工程师要将这些数据要反应在图纸上,最后合成一整套的技术图纸…这个过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没有整体工程设计学能力根本做不到。


有了图纸也只是可以仿制飞机的第一步,剩下的工作就是全面仿制战斗机的所有机械零部件、电子/电器设备…这就需要仿制国有深厚的工业基础才能做到。

根据国际权威军事研究机构认定,全世界可以完全仿制外国的国家就仨,美国的仿制完成率是100%,也就是说美国可以“随心所欲”的仿制任何国家武器,甚至仿制品的性能要高于原品。

第二个就是我国,仿制完成率93%,也就是说仿品与原品几乎没有差别,而且可以在原品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修改。

第三是俄罗斯,仿制完成率88%,可以仿制所有外国武器,但俄罗斯受目前工业能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金属加工母床(数控加工中心)需要进口,大量的高级精密电子元器件、芯片也都需要进口…所以,俄罗斯的仿品要比原品略差一点。

至于其它国家由于工业不全面能力有限,仿制率就更低了,举一个实例,F35战斗机算是国际合作的产物,参与其中的国家都是工业发达国家,但这里除了美国可以完全制造F35 之外,其它国家就是将所有图纸都提供,他们也制造不出来。

所以,受国家工业能力和资金投入限制,不是有90%的国家仿制不了战斗机,而是有99%的国家都仿制不了,这是正常的!如果都能仿制反而是不正常的,当然玩具飞机不算。


皇家橡树1972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这个题目刚好说反了,如果他们有这个能力为什么还要去买别人的呢?战斗机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综合工业实力最好的表现,不要说全盘仿制,就算给你现成的发动机、航电、飞控让你去凑,恐怕世界上有能力完成这个工作的都不会超过10个国家,就是这么残酷。

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很有意思:

抄”是相当见功夫的活,功力高的人,抄别人的东西,分明像是写自己的东西。功力欠缺的人,写自己的东西,全然像是抄别人的东西”

“抄”这个字在我们这里可能就是个动动嘴的事情,很多网友总是用“抄”来形容我们早期航空工业的发展。然而事实上,所谓的“逆向工程”是建立在完善的基础研究上来进行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基础研究的积累那么连“抄”都不会抄,美国“英特尔”的CPU,所谓的“一堆沙子”到现在谁能做?给你你会山寨吗?就算把核心全部公开有足够的工艺生产吗?如果仅仅把人家的形状给山寨过来那不叫仿制,这就是所谓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人家发动机上的管路折几个弯你都只能照搬过来,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折那个弯的作用是什么,况且像战斗机这种东西就连仿制外形都不是个简单的事情。下图是越南的A32工厂大修苏27,即便是这种“大卸八块”也并没有让越南具备设计制造战斗机的能力,就连二代机的制造能力都没有。

在“逆向工程”中最最错误的两个认知就是:逆向工程就是“照搬”而已,“逆向工程”也不需要什么深奥的科研作为支柱。我们举个活生生的例子:美国的F-35系列战斗机全套出售给全世界十几个国家,包括加力推力超过20KN的F-135发动机,但是你们就不想想美国哪来的勇气把这种五代机满世界散布?意大利和日本还有总装线,对这两个国家来说F-35战斗机更为透明。但是,仅仅就F-135发动机世界上最可能仿制出来的就只有英国,就连航空工业非常发达的法国和俄罗斯也只能仿制个“半吊子”,说白了就是基础工业暂时达不到美国的高度,连这点都做不到谈何仿制?毫不客气的说,即便美国将图纸交给这些国家他们没有一个能搞出原版的F-35。

仿制飞机表面上看起来就是“照抄”,但是这里面涉及到各种基础科学和国家工业链。首先你是否有足够的相关技术人员和航空工程经验,因为既然要仿制就必须将整架飞机拆解测绘。然而如果相关经验不够的话很有可能装不回去,这不是没有这个可能,越南虽然中修也拆机,然而他有乌克兰和俄罗斯专家协助。拆解后的每个零件必须进行编号,然后进行精确测绘,要知道飞机上的零部件多达数万甚至十几万个,甚至要对铆钉进行精确分析,如果最终仿制机铆接不合格会在天上自己散架的。而飞机的外形则更麻烦,现代战机的外形和布局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分析和实验的,最终才能得出最优值,如果测绘阶段就存在较大误差那么最终实机的性能会降低很多甚至“徒有其表”,逆向测绘必然会产生测量误差,所以要测绘完之后必须根据结果重新进行试验和分析,然而基础科学不到位根本就得不出正确的结果。

还有就是材料,战斗机上各个部位使用的材料是不同的,每种材料的性能也是有严格要求的。比如飞机蒙皮需要用到铝合金或者镁铝合金,他可不是你家门窗上用的那种铝合金窗框,飞机的蒙皮本身就很薄,飞行时还要受到气流的“撕扯”,在高机动动作时还要承受巨大的过载,飞机蒙皮材料性能不达标在空中自己就解体了。还有我们熟知的发动机,特别是发动机叶片要暴露在1500度以上的高温下工作,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他的性能和寿命,空有性能但是没有寿命也是不行的。而材料就像我们做菜一样,里面的元素种类、元素配比、冶炼过程都会直接影响材料的性能,而这些东西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不是靠“照搬”就能搬过来的。

还有加工,就拿我们上面提到的发动机来说,仅仅风扇/压气机叶片加工就占到整个发动机工作量的30%以上。而且随着现代材料性能的不断提高,加工难度也在不断增加,一方面是成型难度,再就是加工精度。目前叶片主要是用精密铸造、精密锻造、多轴数控加工中心等工艺,如果每个叶片的误差都达到零点几毫米,那么整个发动机推力将有10%以上的丧失。而且加工完之后还要进行表面处理提高叶片表面的耐磨性、耐腐蚀性等等。也就是说如果连精密加工设备都没有的话根本无法去谈加工,精准测绘、材料、加工工艺缺一不可。

如果一个国家的整体基础科学和基础工业不行的话“逆向仿制”就是一句空话,如果测绘偏差损失10的性能、材料性能不足损失10%的性能、加工误差损失10%的性能、装配精度损失10%的性能、航电飞控不足损失10%的性能,那么你这个飞机即便仿制出来也只有原版的一半水平,基本就是个“半废品”。所以千万别小瞧一个飞机的仿制,他几乎把整个国家的基础科研和工业体系都搬出来了,还涉及到一大堆电子IT行业的问题,一个飞控软件写不好飞机就会出大事故。而世界上同时具备上述的基础科学、材料、加工等等的国家其实根本就达不到5个,其他国家根本不可能绕过飞机的本家独立仿制,伊朗玩了几十年的F-14到现在依旧还是那样,就连二代F-5的零部件都还不能完全实现伊朗国产。


雏菊西瓜Peterpan


为何不复制?当然是复制不了了。现代战斗机是精密机器,许多部件的制造技术,金属配方,才是这架飞机值钱的地方,也是真正的国家机密。以伊朗的F14为例,在美国退役F14后,伊朗可以说是最为了解如何组装F14的国家,甚至逼得美国把退役的雄猫完全拆解,因为美国认为伊朗完全有自主组装F14的能力,但也仅此而已了,没了配件,伊朗只能看着自己的雄猫老化束手无策,伊朗手里有着仅次于美国的F14详细设计图,但是造不出来关键零件,只能抓瞎。而是不是有国家可以完成反向复制呢?有的,美国就可以。当年米格25叛逃,为啥很快导致米格25跌落神坛?因为美国有比当时苏联更好的材料和生产工艺技术,只要米格25一到手,拆解下一看,哦原来这玩意因为钢制所以能飞双三,但因为钢制,也只能飞飞双三了,依靠强大的工业能力,米格25对于美国的威胁一下子就小了很多。


null238531809


自行研发要科技和强大的经济实力,而复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成本可能并不会低。世界上能够自主研发常规武器能力的国家不到二十个,由此90%国家只能通过购买武器实现武装就是这样来的。

一般来说即便买了所有的组装零件也不能保证成本会低于别个厂商卖给你的价钱。从供给需求来说,只要有比较多的订单平均下来才会相对便宜。倘若自己靠一辆架就复制仿造有没有能力不说,能不能省钱就是一个问题。同时倘若有钱有技术当然不需要研制一般的武器,会向着最具威力的武器开发,也会通过直接购买其他国家或者厂商的现成普通武器。美国为了训练曾购买了我国的J-7/MIG-21战斗机,最几年也购买了巴西“超级巨嘴鸟”涡浆亚音速轻型攻击机,美国还曾购买(租借)以色列的战斗机并给了F-21的编号。这也能够证明成本在有技术的条件下也会被考虑。有钱的国家如此,没钱的就更正常了。更何况大多数国家没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根本没有能力。

美国曾购买过我国的J-7/MIG-21战斗机用来训练



美国还租借过以色列的“幼狮”战斗机

美军甚至从巴西购买了只用来反恐的超级巨嘴鸟


战斗机虽然也有性能的差距,但是也不是坦克装甲车,甚至步枪等等那么简单的武器。三代机按目前来说只要是能够研发的国家都积极向其他国家推销。法国卖了幻影-2000,又卖阵风。而美国积极把F-16生产线授权给印度等国家。俄罗斯的SU-27系列和MIG-29/35等也在积极寻求买家。当然我国也买了俄罗斯的SU-35三代办最强战斗机,日英澳等国也买了四代机F-35战斗机。

大多时候既没钱也没技术只能靠买,要自己复制真的异想天开。

F-35从最初的上亿美元一架已经跌破8000万美元一架了,这与多国购买是有关系的,特朗普另说。至于坦克装甲车就比较普遍了。就是非洲三流国家不少民兵武装也装备了装甲车,甚至是T-55坦克。这些装备只能说购买是最便宜的做法,要研发准备赊多少钱?而且即便能够生产出来可靠性,使用寿命能理想吗?这些都是问题,包括我们国家也是努力追赶的结果,很多国家没有我们幸运也没我们强大。


客观评论的爱国者7


哪个国家军方都想有先进战机。然而这不是光想就行的。老美卖台湾F16都敢开价1亿。再加上维护武器等,那价格已经不是小国军费能承担的起了。

为啥战机这么贵?因为研发成本太高了。有些零件比如发动机之类的技术是你有钱也买不到的。这需要数十年的技术积累,你没有多年的数据积累就是造不出好发动机。当然你可以买个发动机仿制,或许投入人力物力仿制一台发动机是可行的,但是量产怎么办?流水线你能仿制?没有完整工业体系这是不可能完成的。

光是完整工业体系这个要求,就足以淘汰世界上90%的国家。

所以你会发现,即使有些国家能研发战机,有些关键部件还是要靠进口。真正能100%自主研发战机的不超过十个国家。

事实上你去数一下现在还在量产的,可以打仗的战机,你会发现也没几个牌子。无外乎美国F系列,毛子的苏系米格系,我国的歼系列。欧洲有个幻影还有三风瑞典有个鹰狮以色列有个狮式日本搞了个F2。阿三的光辉还行不成战力,巴铁的枭龙就是个带着高端航电的二代机。对岸的经国号充其量能当个巡逻机用。世界200多个国家地区,能上天打仗的战机也就这几个系列了。

想搞战机是很难的,技术钱都很重要。大部分国家没钱,一些巨富小国或者中东卖油起家的土豪又没技术。所以大部分国家都只能靠买战机来维持国防。

甚至你会发现,我们已经淘汰的歼7在一些国家还是主力战机呢。说白了还是一个字穷。


氷灀祗煋211


战机是高科技产品,并不是每个国家都可以生产。全世界有能力生产研发先进战机有几个呢?战机需要高技术,高投入,有几个国家具备这个能力?几个手 指可以数出来,有几个国家有一定经济实力研发战机?没几个,很多国家因没有一定经济实力来研发,只能去购买。也有的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确没技术也只能购买。就以我国为例,早前我们因沒有一定技术也只能引进一些俄罗斯战机,然后经历长时间消化,吸收才有今天我们的先进战机。因此说战机并不是每个国家想研发就能实现,道路漫长,要走完这条路要经历过几代人努力才能实现。最后,希望世界和平,再也不须要战机,让天空更蓝,让全世界人民在蓝天下自由自在的生活。


默默无闻127779606


不说研发,单说制造,需要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涉及大小几百个专业,上千的工厂,而且技术要求高,需要特别的技术。比如要制造机身隔框,起落架,发动机涡轮盘需要巨型鍛机,以前我们没有,没法制造好的部件。终于我们的八万吨锻机解决了,此项目是从2003年立项,到2012年建成,花费24亿才算成功。此锻机重2.2万吨,高42米,地下15米。如此种种,没有先进,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没有几十万工程技术,生产人员,啥都别想!


BillPang


现代飞机是高科技高精工业水准门的产物,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有这样的能力研制生产,一般工业水平不太高的是无法研制生产现代最先进水的飞机的,即使买到几架也无法仿照生产的,因为核心技术的零部件与整体的材料那怕是一颗柳钉也不是一般工厂生产的了的


孤单男银


苏霍伊的飞机给图纸研究了30年才基本弄懂,比如发动机,叶片材料的研究够你喝一壶了


大道至简177049137


为什么很多国家是买飞机而不是自己生产复制,这个是很有意思的话题,大家都知道军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本国的工业,也是本国工业发展最直接体现,军工业是一种细活,不是简简单单的生产,里面包括很多零部件,随便一种零部件不合格,都可能导致产品的失败,而引起重大的损失,还有飞机生产,这需要多种部门和工厂的配合才行,这意味着需要多方面的人才投入,其次每个产品的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也不是什么国家都有资金可以投入的,可能成本比买的还贵很多,而且不一定能成功,看印度的光辉战机就知道了,所以,对很多国家来说,买是比较划算的,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