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古城的样子终于被新城所替代,新旧交换的那些事情你知道吗?


泸州古城的样子终于被新城所替代,新旧交换的那些事情你知道吗?

人有一种非常厉害的能力,就是可以在脑海里勾勒出从未见过的画面,虽然这些画面是因为后天的见闻和学识的融合所呈现出来,但是它终于可以让你的想象更具体。

我喜欢把这种能力用在对过往的事物的幻想中,完成一次大脑的穿越。

生活在一个小城里,泸州却并不是没有底蕴。不管是没有文字记述的巴国部落年代,还是苏嘉封侯,建立江阳候国,还是宋朝开始修建土城,泸州虽然地处川南蛮夷之境,一直以来,习中原礼教文化,从来没有停止过。

新不如古或古不如新,我都认为是悖论,真正的城市发展觉得不会排斥传统与文化,也不会抵触现代化的进程,但是如何有机结合才是最重要的。

泸州古城的样子终于被新城所替代,新旧交换的那些事情你知道吗?

江阳沽酒客翻寻古籍和现代泸州建设史发现,泸州一直在变化,只是一千年和一百的不同。

把时间回到宋元丰六年(1083)泸州修建土城以来,街道布局,根据《江阳谱》记述:“街道以坊命名,自北而南为一长街,其坊五,自东而西,又为一长街,其坊一”。这就是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的街道布局,大十字为这两条长街的交叉口。

清末民初人口增多,更坊为街巷,逐步扩建市街马路,民国18年(1929),扩建会津门至平远路,拱极门及迎晖路等,余为支路,宽8米,除大河街及僻街小巷外,人力车通行无阻。

民国25年(1936)9月建设各街宽度,会津门至江边码头,路面宽8米,人行道各2米;大小河街,铁石板,路面宽8米,人行道各2米,并筑暗沟。沿江马路,规划宽10米,人行道靠河5米,以便植树。

泸州古城的样子终于被新城所替代,新旧交换的那些事情你知道吗?

靠城墙大小河街民房高不得超越城墙。其他房屋两楼一底,屋顶高与檐口整齐,凡凸出街面之旧房,一律拆卸,以整齐壮容。

民国26年(1937)“翻修城区钮子街、大北街、水井沟、院前街、营盘街、南极路、兴隆街等,其翻修费,由各街保甲长,准确丈量街面,依照铺房占基比例椎,照缴备用”。

同年3月,“调集民工510人,修筑泸州忠山公路,全程2千米,于同年9月竣工”。

新中国成立后泸州百废俱兴,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蓝图、城市发展的依据和纲领性文献。但是1949年前,泸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方面留下的仅是日本因侵略中国需要绘制的极少量军事地图,完全不能用于工程技术和城市建设。

泸州解放后,各届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规划,曾先后六次编制了泸州市城市总体规。

泸州古城的样子终于被新城所替代,新旧交换的那些事情你知道吗?

1958年,为了将简陋、混乱、破旧的消费城市迅速改造成为新型的、合理疏散的、为工农业服务的工业化城市,有利城市建设按设想进行,人民政府在城郊区136平方千米范围内进行测量和规划工作。

这次规划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内容较全面,影响深远的城市建设蓝图,它对后来泸州市在经济发展、布局结构、道路建设交通港口的设置、园林绿化以及用地功能区分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它明确提出整个城区以旧城为核心,通过沱江大桥、罗小公路以及将来川黔铁路两用桥,将罗汉、小市、大驿坝与旧城相连;以长江大桥、川滇(云)公路分别联系茜草、兰田、邻玉;

规划修建一条能担负起更大交通流量,解决城市道路狭窄拥挤,与规划修建的沱江大桥、城市主要道路以及今后将建的长江大桥结合起来的由汽车道、自行车、人行道和绿化带组成的共宽35米的社会主义大街。

1964年,经过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后,为与经济建设和城市等级相适应,对1958年的规划作了一定的修改,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了15年。

泸州古城的样子终于被新城所替代,新旧交换的那些事情你知道吗?

这一时期城市对外交通性干道商业街、忠山公园基本建成,城市主要道路由碎石路、条石路改造成水泥板路和柏油路,但整个城市建设没有突破原来旧城的范围。

1978~1982年,在总结了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修改了原城市总体规划,城建工作开始在旧城改造的同时,逐步向旧城边缘进行开发建设。

为了使城市规划能正确指导城市建设,在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历史情况与现状,保证城市建设具有科学性、完整性、正常的延续性,保证城市具有多功能、开放性和环境幽美等特点,有利于发挥泸州市今后在全省城市体系中可能担负的“反磁力”中心职能的基础上,经过各方面认真细致研究和论证,于1986年编制出省辖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1986)341号文批准)。

这次规划在城市规模上的设想是:扩建城区14平方千米、人平用地67平方米、非农业人口22.11万。1990年扩大到19平方千米,人平用地70平方米、人口26。5万;2000年扩大到27平方千米、人平用地85平方米、人口32万。

各个综合区的功能布局是:主城区作为泸州市党政、商贸科教的中心;小市是食品和轻纺工业发展区域;兰田将作为水、陆、空交通枢组和汽车工业及机械工业发展区域;茜草坝为工程机械工业区;

泸州古城的样子终于被新城所替代,新旧交换的那些事情你知道吗?

安富是天然气化工中心;高坝则是以军工为主要的工业区;城市水运、铁路、公路、民航的发展、生活居住用地、环境和生态,风景、园林、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的发展,给水排水、电力供应工程、通讯信息工程的改造,城市煤气工程,抗灾和安全,文化教育,体育设施,医疗机构,商业网点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的新建改造等也有设想。

并提出泸州市郊区建设应服务于两大任务:

一是保障城市对菜、肉、奶、蛋、禽、鱼、果等副食品的充足供应;二是提供城市建设发展必要的土地资源。

在1986年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泸州市建委规划部门在各方协助下,于1988年完成了主城区(中心半岛)的详细规划,修建了32米宽的江阳主干道。

进入九十年底,泸州的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通过十五年的努力,泸州城建的发展成效有目共睹,进入了新世纪,文化开始再次得到人们的重视,历史和文化底蕴同样深厚的老泸州,更面临了新的挑战。

泸州古城的样子终于被新城所替代,新旧交换的那些事情你知道吗?

一方面我们新城建设日新月异,一方面老城的古迹在一点点消失,对于泸州人来说,城市需要发展,但是我们认为同样需要保护我们的文化传承,古与新怎么融合成为摆在四百多万泸州人眼前的大事。

是给发展让步,还是继续不动,还是合理开发,有序保护,江阳沽酒客更建议保留后者。我们在新与旧,传统与发展当中是可以找到平衡点的,一成不变是食古不化,全部否定,是矫枉过正。

没有文化和历史古迹保留的城市,终究承载不了更多的内涵,我们无法回到古代,如同我们必须前进一样,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思考,如何让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得到合理的利用和留存呢?

江阳沽酒客,不断写泸州的文化历史,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有更多的泸州人来关心和参与这个事情,所谓众志成城,终于会有一天我们的城市能把现代和古朴完美结合,我真怕有一天我们的后辈问我们遗留了什么,我们变得哑口无言,那就太羞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