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所发现的殷商古人除了人殉和人祭以外,还有哪些奇特的习俗?

乾嘉门下走狗


根据目前已经发掘的商代墓葬来看除了采用人牲,人殉的习俗之外确实还有着一些其他令人费解的传统和习俗。今天就说一说商代时期的墓葬中,一种还算是普遍的现象。

在商代时期墓葬中有很多人的尸骨和陪葬器物,以及墓室的底部涂成红色的情况,尤其是在人殉和人牲埋葬的地点,而红色的颜料都是采用朱砂。这种涂朱的现象从远古一直流传下来。

“人是最受欢迎的牺牲”,人是非常脆弱的,稍微瘦一点伤害就会流出鲜血,或许当事人的印象里,献祭者都必须应该要流血,“血,特别是人的血,是玉液琼浆,它把人同时以及人与人联结起来”,所以这种土猪的传统,可能涉及到人对生命力的崇拜以及对于人殉和人牲的特殊的识别。

从远古时期开始,生老病死生离死别,人就是非常脆弱的存在。在医疗水平几乎等同于零的情况下,稍有受伤疾病就会造成死亡。尤其是受伤的情况下,仍会流出大量的鲜血,这种红色的液体充满了视觉上的刺激和心理上神秘。远古时期的先民缺少有效的止血方式,大量失血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导致生命体的死亡,因此,鲜血的流失,似乎就和生命力的流失划上等号。如此流血等同于死亡这一观念也就融入在先民头脑中,成为思维定势。

同时在出血和出血的过程,尤其是在大量出血造成死亡的过程中人的体温也是随之变化的,死亡之后人体变的冰冷。这更加加深了血等同于生命力的概念。

既然死亡是生命力的遗失,血液的流失会造成人体的死亡,或许是出于美好的愿望,为逝者补充一定的生命力,达到黄泉下的再生,涂朱,成为了补充生命力的一种手段。加之朱色的矿物在野外的采集相对方便因此商代的先民们在墓葬中广泛应用朱色。这种习俗也延续下去,在周代也有发现。(如下图)

码字不易,各位看官都看到这里了,顺手加个关注呗~Thanks♪(・ω・)ノ


于史他说


殷商的习俗和后来我们所习惯的传统文化有极大的不同,比如人殉、人牲、尚鬼。除此之外,最让现代人不可理解的是,商朝人允许族内婚。这里的族内婚指的是同姓婚姻,也就是同宗之间可以结婚。

族内婚是商代统治阶层的主要婚姻方式之一。所以《通典》就记载:“殷以上婚不隔同姓,周制则不娶宗族”;而《魏书高祖纪》则说:“夏商不嫌一姓之婚,周制始绝同姓之娶”;而根据王观堂先生的考证,殷周之间的习俗不同,作为组建家庭的重要过程,周朝基本推行异姓为婚,所以“同姓不婚之制实自周始”,而商代的同姓婚姻在理论上,也大多在六世之后的同宗之间。

比如著名的武丁大帝和妇好夫妇之间就是同宗。按商代习惯,凡表示女子氏姓的字通常在姓字前直接加女字旁。比如武丁大帝的还有很多别的妻室,她们在已经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被记为:帚妌、帚姪、帚媟亦即妇子、妇井、妇至、妇枼。而妇好则被写作“帚好”,也就是“妇子”,说明这位“女将军”本是子姓。而在商朝,同姓就是同宗。故武丁与妇好的结合,显然是子姓族内同姓婚,至于武丁与妇好是否属于六世之后的同姓族内婚,则已经无法考证。

但是武丁与妇好同姓相婚的事例,至少说明商代统治阶层或贵族圈内是流行有同姓相婚的习俗,而后世文献记载殷礼中商人婚娶“不避同姓”也是十分准确的。至于商朝中下层社会的婚姻状况则更为复杂,因为当时还存在着类似于走婚、群婚的各种婚姻形态。虽然没有文物证据可以支持商朝的普通人家也存在着“族内婚”这种婚俗,但是通过推理,中下层社会的婚姻形态肯定是比上层社会更复杂,再有上行下效、官起民随的社会影响,就可以想象,商朝的普通人也应当流行有此种婚俗。

而周人因为更重视家庭和伦理道德,所以对婚姻的设计上做了很多的规定。比如《国语•晋语四》就有“同姓不婚,惧不殖也”的记载;《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也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言论。这两条既反映了当时的很多人都认为同姓通婚将影响族群的繁衍壮大和子孙的身体素质。 也反映出即使在那个时代同姓为婚似乎也不在少数。比如在齐、楚等非姬姓邦国都有同姓婚的记载。

越往后,法律对于“异姓为婚”的支持越明显,同姓婚或者说族内婚被视为对公序良俗的破坏而受到舆论谴责,甚至还会受到法律追究。从周代往后,历朝历代都对“同姓不婚”有着明确的法律支持,凡对违反者,都要采取强制措施,责打或勒令离婚等条例。

比如唐《贞观律》规定:“同姓为婚者徒二年,同姓又同宗者以奸罪论”。而明、清律规定:凡同姓为婚者各杖六十,离异。但是当时很多经学家纷纷表示这种法律已经不合时宜,因为上古的姓和后世不同。上古时代,同姓必同宗,后世则同姓不一定有血统关系。比如刘姓既有汉朝宗室之后,也有匈奴、鲜卑之后,不要说血统不一样,即使是族属都不一样。所以在清朝《大清现行刑律》便删去了这一规定。



甲骨卜辞:贞勿乎妇井伐龙方。




妇井,就是后母戊。

妇好,其实应该被称为妇子。


陳大舍


其实,殷人和周人区别不大,总的来说,姬周是承续殷制的,只不过使用《周礼》使其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其次,周人减少了鬼神信仰,开始「以德治国」的导向,人祭似乎目前没有发现,人殉比较少,就这一点来看,《周礼》还是进步很大的。

殷人的有一种很独特「狗殉」「狗祭」习俗,殷人与狗的关系比较密切。

很多殷商时期的墓葬,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埋有一只狗,在建筑地基中也发现有很多殉狗。也发现一些祭祀用「狗牲」,也即「狗祭」。

  • 殷墓中最常见的是腰坑殉狗:也即是将狗埋在在墓主人的的腰部部位。



殉狗早期比较少,最多的时期集中在商晚期,见下表的统计:


  • 头坑和脚坑的殉狗:



  • 二层台殉狗

  • 建筑地基殉狗

甲骨文中有「坎牲祭门神」的卜辞,也就是将狗埋在房基城墙下面:



另外,甲骨文显示殷人用狗祭老祭祀「四方风神」:




其实,杀狗祭风神,后世的文献也有记载,也即所谓的「碟狗」:

  • 《周礼 ·春官 ·大宗伯 》:以丽辜祭四方 。郑司农注:辜 , 披碟牲以祭 , 若今时碟狗祭以止风 。
  • 《尔雅 ·释天 》:祭风日碟 。晋郭璞注:今俗当大道中碟狗 ,云以止风 。
  • 《史 记 ·封禅书 》:德公 , 伏犬畴碟狗邑四门, 以防蛊 。


商人的殉狗有生殉和死殉两种方式,考古学家依据骨骼的状态判断,狗生前有没有挣扎状态,下图就是生殉的骨骼状态:


生殉和死殉狗的骨骼状态比较:


以上数据资料引自:刘丁辉(2011),《商代殉狗习俗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从甲骨文来看,商人和狗的关系非常密切,商人田猎、守卫、驱邪、奠基和祭祀献享都使用狗,比如:


甲骨文「献」就是表示「以犬献祭」:

甲骨文「獸(狩)」就是「狩猎工具:单」和「一只狗」会意:

甲骨文「臭」,从「犬」从「自」,「自」是「鼻」的初文,是「嗅」的初文,就是表示「狗的嗅覺好」:


总之,还有很多甲骨文卜辞,反应商人与狗的密切关系,不一一一举例。另外,商代甲骨文发现商代的还有专门养狗的「犬官」,这个问题就不详细讨论了,可见:

卫斯. (1986). 商代的养狗业及狗在商代的用途. 殷都学刊(3), 149-149.


殉狗是殷代墓葬的一个标志,是殷人「事死如生」的宗教观体现,这种殷人的独特习俗,在周代以后就很少见了。


小汉字见大历史


人殉就是用活人来殡葬。一般来说殉葬者身份是比较低贱的。但是今天我要说的这个,绝对是你见所未见,奇之又奇。

这里是河北藁城台西遗址,经过发掘,写出的报告里就说到了这样一些奇特的人殉现象,殉葬者与墓主同处一棺,墓主都是男性,而殉葬的人有的是较年轻的男女,有的是年龄相仿的中年男子。那是不是说明这殉葬者地位较高呢?还有在1986年,西安也有类似的现象出现,同棺而葬。这就与人们理解的人殉就是奴隶的情况不相同。而有的学者也对人殉做出了新的解释。那么你怎么认为呢?


历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儿


商代人除过陈大舍网友所说的族内婚、活人殉葬外,还有如下崇尚或习俊:

崇尚太阳,搞集会、办大事,皆选择有太阳时间,而且要面向太阳。

其婚礼多在黄昏举行,故“婚"字原作“昏"。

商业活动由此时起,特点是以物换物。如史载,一商人头领赶着牛车去远处交易。

商后期向动物骨头陪葬过渡。

这里指出两点:一是陕西有媒体称,商业、商人等与“商"相关的词语,源于陕西一占商洛之商地。一其实,商业早在商时之商丘早有了。陕西商地,只是秦代商鞅的封地,商鞅是河南濮阳人,属于卫地,故人称卫鞅〈有史料称魏鞅,值得商榷。因为魏起初在山西,后迁今河南开封,商鞅不是魏国人)。

二是关于南美州之印第安人,非“殷地来人“,与殷商无关,早在多少年前就有印第安人了。这里要闻:为何印第安人与殷商人之崇尚太阳,活人殉葬、动物骨陪葬、语言习惯及墓葬方式与殷商人如此相似?难道是巧合?并且坟墓都面向殷商所在之东方呢!那个早多少年的唯一说法,恐怕只是一种推断而已,事实胜于雄辩呀!还有一个问题,殷商的几十万大军突然消失,这与他们远徒,十之八九相关联!


齐声唤贤


殷商时期的贵族埋葬除了人殉人祭以外,还有人俑,木俑,土俑,这些东西陪葬一直延续到春秋。后来孔子反对活人殉葬。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据考古发现,在殷商时期的出土文物中还有车马,饮食器,兵器,乐器,玉器,骨制装饰品等。

一九九四年在山西北赵村殷商时期一王侯女主人的墓葬中还有一个杨姞壶,组玉佩。

组玉佩是代表为人像玉一样表里如一。组玉佩挂在身上无声音代表稳重不张扬。

在山东淄博出土的殷商姜姓葬墓(在姜太公以前)中有一个半瓦当,上刻甲骨文。

半瓦当代表权利,外面栽柏树名周社稷则是土地的象征。

你一连问了我六个问题,我能满足你?


愚叟抱瓮


殷商时期,已出现货物交易,“商人”一词由此产生,河南商丘已开多次“全球商人祭祖大会”。

商人遇到重大事情时,要召集相关人等开会商议,最终结果通过龟占定分晓。若众人意见与龟占结果一致则罢,若意见相左,则以龟占为准,这也是商人重鬼神的风俗习惯。

龟占就是将龟壳投入火中灼烧,观察壳体裂纹大小程度,头,体,尾三处代表预测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


祁连山上的老人


不好意思,请您去问考古学家


云鹤166082174


1、与现在相比来说最为奇特的便是婚姻方式。殷商时期允许族内婚

2、尚鬼

3、龟占

4、用动物或动物头部骨头来陪殉


炕上开唠


还有用动物或者动物头部骨头来陪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