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南風土丨桃湖朱家和蘇家宅院傳說

2019-02-15 16:00 | 蒼南新聞網

苍南风土丨桃湖朱家和苏家宅院传说

隋唐時代蒼南沒有觀美這個地名,當地古老墓碑載只有桃湖。觀美這條溪過去叫江,再早叫港,如南港、過港,是深水港。叫江應該較遲點,如龍江、橫陽支江。有人說橫陽支江的潮水漲到竹筏(排)頭渡口,往上是橋墩門、碗窯、矴步、莒溪。竹筏頭渡口以下都是用船借靠潮水漲退的勢力為動力到達港口,上游來的竹筏運載著杉木、雜木、竹、筍和山芋、蕃薯等山貨到竹筏頭渡口起埠或轉運船隻,而船上的海貨或外埠的商品轉賣給山民。當時人口沒有那麼多,規模沒有那麼大,不太繁華和熱鬧。渡口雙邊都有很多楓樹和樟樹,枝葉茂盛,可以遮日避雨,也有幾處草房賣點零食,上面還有一條小支流,後稱湖堵,裡面那個湖泊很寬大,東至鯉魚鵠山下,南至嶺腳街,有雙坑、雙溪。山洪來時,湖內汪 洋一片,大水將四面八方的核桃淤積岸上發芽生根形成野生桃樹,開花結果,後來被文人墨客吟詩作賦,稱為桃湖。據傳邑令曾詩云:“魚鵠鵝峰臺尾山,映進湖中似晶螺,畔上桃花爭春豔,竹筏橫渡雙岸聯。”也許是較早的桃湖寫照。

桃湖畔上有兩家朱蘇大宅院,靠東北是大雨蘇,至今尚有兩座房屋,一座被橋墩水庫大水沖毀,另一座尚在,已破舊不堪。靠東南是雙嶼門,朱家大宅院剩下半座房屋,傳說是栽花的花廳也破爛不堪。據傳大雨蘇的頭世祖蘇新懷,是在明末萬曆年間從福建惠安遷移來。那時閩海倭寇作亂,漳廈沿海漁民難以生存,只好紛紛向內地逃生,那時蘇新懷舉家也向內地遷徙,來到松山(今橋墩)發現大橋被山洪沖壞,只好循南山來到竹筏頭渡口,已經潮落,找不到船,天下著大雨,只好在渡口楓樹下的草房裡避雨。第二天天晴了,看避雨地段不錯,就在那裡搭棚安家。男的去前岐港挑海貨來嶺腳街出售,一天可賺1-2個銀元。女的在草房前後開荒,種上麥子,男的除了挑鮮,還幫助開荒,在幾個月時間開荒地幾十畝。有一天男的從前岐港挑鮮回來,路過徐家嶺頭,喝泉水時發現兩塊墊腳磚,有點黃色,他經水沖洗,更加顯出金黃色,重量特別重,覺得非普通磚,就放在筐裡挑回來,悄悄告訴老婆,這兩塊磚可能是金磚。老婆看他那高興就說我發現的寶貝比你更好。就帶他到麥園,撬起那條石板,裡面全是銀錠,仍舊蓋起來,悄悄語“我們發財了。”夫妻倆決定繼續拓荒和挑鮮,等待麥子收割後,將草房再擴大一間,將地面加高,把睡床按在銀坑上,後來夫妻打拼幾年,荒開拓越多,並把老家帶來的菸葉籽種上,菸葉也越種越多,當時菸葉本地銷不出去,就坐船到寧波等地投售,為了應付菸葉收成,就取出床板下的銀錠,在周圍建了很多座工房倉庫,後來建了五六座大宅院,形成了蘇家大宅院,至今尚有兩座已破舊不堪。

朱家大宅院在雙嶼門,據傳朱家頭世祖朱大友,原是港口墨城人,全家三口,男孩七八歲,主婦十分勤勞,除了家務,就是編織草鞋,三天就編織一擔,由其丈夫挑去瑞安等地跑鄉。有一天早晨,天亮時,晨霧矇矓,他挑著草鞋爬上半嶺,晨霧退了,隱隱看見港口一隻大船放下小船,從大船上下來七八個人,坐著小船向墨城小河划來,朱大友將一擔草鞋挑進麥苗縫,自己彎著身觀看究竟。他想莫非蔡家蔡永林先生的兒子蔡碎唐在外遭遇不幸,將其屍體運回來,不,小船沒有停在蔡家門口,繼續劃到山腳靠近蔡老人壽墳下面,接著一批人將那個棺材抬上墓埕,看起來很沉重,很快將棺材推進墳裡,關好石板墳門,連蔡家門也不進就回到大船。

不知裡面是什麼?朱大友好奇心起,當天把草鞋賣完,當夜深人靜時悄悄一人到那墳前,用小刀撬開墓石門,將棺材頂上,將手伸進摸一下,全是珍珠財寶,仍然放好,關上墓石門,回家後不敢告訴其妻,自己心在想,怎麼辦?兩天後將老婆編織的草鞋挑出去,向南走趁潮漲時坐上小船到竹筏頭渡口,上去挑著草鞋到嶺腳街另售部分,選個客棧住下,自己到外邊觀察了一圈,認為那兩個小山嶼在湖邊,能栽茶,湖裡能養鵝養鴨,交通方便,尚無人開發,想在那裡定居,因此,就用客棧呂阿婆相量,呂阿婆滿口叫好,他拿五元銀元交託呂阿婆,計劃僱用五六人清基搭寮,他回家又將老婆編織的草鞋挑來嶺腳街,交託呂阿婆便宜轉賣,朱大友帶人工去雙嶼門破土動工,只用三天就搭起兩間草房,回去將那個秘密告訴老婆,她聽著又喜又怕,計劃再過三天遷移。朱大友讓僱工打編幾板竹板,將房子圍固,整理妥當第三天將老婆兒子搬來。帶著編織草鞋工具和材料,搬來第二天就開始編織草鞋,還買來十對鵝,白天讓鵝在湖上生活,晚上關在過壁嘎嘎叫多有趣,而朱大有改名朱策,仍將草鞋挑去瑞安等地跑鄉,回來時將瑞安買來兩個悶鬥(如大斗碗),將那寶物裝在袋裡用剩餘的草鞋蓋在上面,運回家,誰也不知,就這樣經過兩年時間全部將寶物搬運回來,存在地下室,上面是鵝窩。但夫妻倆商定,財寶暫不動用,生活一切照舊,伙食要更差更節省。

七年後,那個蔡碎唐回來,其父蔡永林死時也沒有回來,但已知那墓裡的寶物被人偷走,他秘密調查周圍什麼人移走,結果找到朱大友新居,看是兩間草房子,到他家看看沒有什麼改變,斷了念頭,為了證實,當晚悄悄埋伏在厝後聽聽動靜,朱大友與十三四歲孩子從嶺腳看戲回來,問他媽有麼吃的,肚子太餓了,其媽說,碗櫥內還有一碗番薯絲湯,要拿去燒熱吃,那個海盜聽了灰心了,應該不是他們乾的吧!再過三年,打聽到那個蔡碎唐真的死了,其棺運回來也葬在右礦,時朱大友賣完草鞋從瑞安回來,路過那裡看個究竟。但種在雙嶼的茶葉收成很好,每年要幾趟送寧波出售,為了加工茶葉需要,建了很多座工房和倉庫,同時也建了五座大宅院,形成了朱家大宅院,據傳後來一次無情火災,燒去大半,至今尚留著一座種花的廳,住著不多後裔。

(60年代,據觀美七旬張大伯口述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