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大学四年都在学习的人,结局都怎么样了?

985院校王牌专业毕业,大四放弃推免研究生,我身边有超级多大学四年都在学习的学霸。

结局如何还未可知(毕竟还没到结局的时候),但是很抱歉,让很多人失望了,想象中的“书呆子”、“读书读傻了”这种想象,并没有出现。

我们同班3位超级学霸,纷纷保研同济大学,现在都已经确定了工作,有的去了设计院、有的考了选调生、有的选择继续深造。

其他和我成绩差不多的同学,有的选择保研本校或者同类学校,有的选择直接工作,基本都签约了国内的名企,成为重点培养的管培生。

我初中的时候喜欢过的一位女生,本科阶段保研本校,前段时间跟她聊天,已经确定了要读博,成为经济学专业的博士。

......

我翻遍我的人脉圈,几乎没有人因为“学习”这件事情,最终成了书呆子或者失去了社会技能。相反的是,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学习上都能把事情做到极致,成为企业最欢迎的人才。

看到这我就想起一句话:

“会学习的人,做其他事情也不会差。”

那些大学四年都在学习的人,结局都怎么样了?

他们在学习这件本身就反人性的事情上,坚持了四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这种毅力并不是普通人能比的。所以,这也就注定了,他们会比大部分普通人更优秀。

当然,既然说到这里了,就再插上两句嘴吧:

因为自己大学还比较喜欢结交朋友,跟这些学霸接触也蛮多的,所以长期相处以来,发现了他们的一些共同特点:

第一、目标感极强

那些大学四年都在学习的人,结局都怎么样了?

大学里每天都在学习的人,可以很负责任地说,90%都有进一步深造的想法,或者想通过学习把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上去。

那种没有明确学习目标还天天瞎学习的人也有,但是非常少。

正是这种有的放矢的目标感,他们才能坚持这么长时间枯燥的学习(起码我认为大学每天扑在学习上,还真是有点枯燥的。)

第二、学习能力普遍比较强

那些大学四年都在学习的人,结局都怎么样了?

学习能力,其实是能力多元化的体现

因为自己有帮助一些大学生做职业初期的规划,在跟1000+同学聊过以后,我发现了一个很明显的区别。

相比于成绩好的同学,那些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更喜欢吹牛,而不付诸行动;

而那些四年里成绩较好的同学,不仅没有读成书呆子,反而在认准自己的职业方向后,行动力特别强,而且真的上手速度很快。

我并不是有意夸奖那些同学,而是他们真的学习能力很强啊。

那些大学四年都在学习的人,结局都怎么样了?

第三、有把事情做到极致的能力

那些大学四年都在学习的人,结局都怎么样了?

说句实话,一般学习能力强的人,干其他事情也不会差。

就像我大学同班的学霸,在学习上独领风骚也就算了,关键是他干起其他事情来,也是一骑绝尘,优秀得让人可恨。

参加结构设计大赛,一不小心就拿了一等奖,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为了验算模型,他们连续几个通宵熬夜,就是为了再把结构各方面的性能再提高一点点。

当了班长,在学习很忙的情况下,还带领整个班拿下了全校的优秀团支部。

大二的时候就去了顶级的地产和设计院实习。

关键是,成绩还远远领先其他人,果然印证了一句话:优秀的人,其实从很早开始就很优秀了!

第四、懂得延迟满足

说实话,我之前一直认为,读书读多了,做事情就难成,但后来我发现自己想错了。

很多能力,比如说沟通交流、执行力、团队协作能力......其实这些根本算不上是一个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很简单,一般人培养一段时间基本上就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但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却很难短时间内培养起来,那些看似傻读书的人,其实更懂得延迟满足。

他们很少被身边的一些小诱惑而打动,能够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当然,一开始上大学就没把学习当成目标,而去试探可能性的,这种人也很可怕),这样的人未来成就必然不低。

最后,想借这个平台告诉所有人,其实人真的可以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我是小强,前土木工程搬砖狗,转行互联网一年晋升市场负责人,现创业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