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器中篇


临汾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是全市的文物中心库,代表临汾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物在博物馆保护、存放、展示,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水陆画、木版年画为特色。

陈展以历史传承为脉络,以专题文化为特色,内容分四个板块:一是“远古足迹”专题,展示“丁村文化”和“柿子滩文化”,延续至“枣园文化”为代表的临汾新石器时代文化。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二是“最早中国”专题,展示以“陶寺遗址”为主的尧都平阳最早中国的史实。三是“晋霸春秋”专题,展示晋与三晋波澜壮阔的文化风貌。四是“千秋平阳”专题,勾勒自秦汉至清代文明进程之大线索,展示平阳冶铁的滥觞、兴盛、发展的辉煌,演绎平阳戏曲之乡的历史传承,彰显平阳金元木板雕刻中心的重要地位和明清平阳木板年画的特色文化,全面展示佛教在平阳地区的传承和兴盛。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本期给大家分享的是青铜器专题的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铜罍 西周

口径16.10厘米,通高30.00厘米,最大腹径31.20厘米

洪洞县南秦墓地出土

酒器,侈口,平沿,束颈,圆肩,圈足。肩部两侧对称双兽,兽足套扁圆环,环上饰贝纹;肩部另两侧出双扉棱,饕餮衔螭,螭复衔凤。腹部饰络绳纹,内填纤细蟠虺纹,间以圆圈纹。整个器物纹饰精美,造型独特,器形端庄、古朴,有较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铜鼎 战国

高16.50厘米口径12.50厘米 腹径15.20厘米,质量1.205公斤

襄汾县博物馆藏

饪食器,三鸟钮,子母口,双附耳,鼓腹,圜底,三兽足。盖面饰花朵纹,近口处饰卷云纹;鼎口沿处饰一周卷云纹,腹部饰一周条带状花朵纹,鼎耳饰卷云纹;鼎足饰兽面纹。整个器物制作纤巧,纹饰均为错金纹,在战国时期亦属精品,有较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铜提梁卣 西周

口径9.60厘米、高22.00厘米

隰县博物馆旧藏

子母口,鸟形流、喙部依重力作用可开合,“U”形提梁、三蹄足。盖顶、腹部饰弦纹。整器端庄、古朴,造型独特、艺术价值较高。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铜簠 春秋

长30.00厘米 宽19.00厘米 高14.00厘米,质量2.960公斤

隰县瓦窑坡出土

四兽耳,圈足。盖顶捉手内饰蟠虺纹,腹部、肩部饰蟠虺纹。此器造型端庄、古朴、艺术价值较高。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铜簋 西周

饪食器,圆形,直口,折沿,双兽耳,圈足。颈部前后两侧出兽首鋬,间饰夔龙纹;腹部饰饕餮纹,足饰夔龙纹。整个器物纹饰独特、精美,器形端庄、古朴,有较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这两个展柜展示的是曲沃县曲村晋侯墓地出土的青铜礼器,有鼎、簋、甗、觯、提梁卣、鬲、爵、方壶、尊。反映了晋国时期青铜礼制和国力强盛的事实。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霸伯罍及铭文“霸伯作宝尊”

大河口1017号墓出土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铜鼎 西周

耳间距16.70厘米、口长径16.00厘米、短径13.60厘米、腹长径16.30厘米、短径13.00厘米、通高20.4厘米

翼城县大河口墓地出土

饪食器,长方形,圆弧角,敛口,折沿,双立耳,直腹,四柱足,平底。耳面饰双阴线纹。口沿下饰凹弦纹一周。腹四角饰相同的高浮雕大兽面。足面饰简化三角阴线蝉纹。w整个器物纹饰独特、精美,器形端庄、古朴,艺术和研究价值颇高。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铜鼎 西周

耳间距16.60厘米 宽11.90厘米 通高19.5厘米

翼城县大河口墓地出土

饪食器,长方形,敞口,折沿,双立耳,斜直腹,平底,四柱足。腹外壁四角各有一长条形扉棱,棱上出牙。前后腹纹饰相同,上腹饰两组蛇纹,以扉棱为界,每组两蛇同向,四蛇两两相对;腹中部饰勾连“山”字形阳线雷纹,雷纹两侧及下方各饰三排乳钉纹,呈“凹”字形排列。两侧腹壁与前后壁纹饰近同,唯上腹饰两蛇。四角扉棱两侧皆饰“F”形阴线云纹。耳面饰“十”字形阴线。四足兽面纹。器内后腹壁铸铭文“伯作彝”整个器物端庄、古朴,艺术和研究价值颇高。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铜鼎 西周

耳间距19.00厘米,宽13.80厘米,通高22.20厘米

翼城县大河口墓地出土

饪食器,长方形,敞口,折沿,双立耳,斜直腹,四柱足,平底,四面腹壁中部及四角各有一扉棱,棱上出牙。耳面饰阴线纹。前后腹壁饰兽面纹,两侧各饰一浮雕夔龙纹,腹部扉棱为兽面鼻梁。左右侧面各饰一浮雕兽面纹,与前后腹壁相同。四足外侧上部饰浮雕兽面纹,下部两道凸弦纹。颈至底部的四角出扉棱。四足上部出扉棱。长边饰饕餮纹,中部出小扉棱做饕餮鼻子,左右两边饰短鼻夔龙纹;短边饰饕餮纹,中部出小扉棱做饕餮鼻子;四足饰饕餮纹,扉棱做鼻。整个器物端庄、古朴,艺术和研究价值颇高。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纽扣分享:临汾博物馆青铜中篇




图文由作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