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英语很难学?

敌不勇打难加油666666


现今,学外语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人的痛,大多数人对英语深恶痛绝。学外语花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比其他科都多,但效果又最差。不算小学,从初中开始学起,到大学毕业,整整十年,能说上几句的人却不多。

那么英语真的那么难吗?正相反,英语很简单。那么为什么大家都认为英语难呢?我个人认为主是学习方法不正确,那么什么原因导致方法不正确呢?是因为没有真正搞清楚外语和母语的差别。

首先,我们看一看汉语和外语的本质区别。我们都知道母语和外语不同,但究竟是如何不同的却很少有人注意。多数人都知道母语和外语的不同就是语音不同,文字不同和语法不同。较专业的人可能会告诉你,汉语是表意文字,外语是拼音文字。但在教和学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这一区别,还是按照教表意文字的方式教表音文字。其结果就是现在的状态:大部分人没学会。下面我就把汉语和西方语言的本质区别和大家探讨一下。

首先看看我们的母语。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自己的母语,好像没什么可说的。我们对她太熟悉了。但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对母语的了解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对于大多数外语教师来说,他们能把外语语法讲的头头是道,却不知道汉语还有偏正词组这样的结构。

那么汉语和西方语言的根本差异究竟是什么呢?是的,上面说了,汉语是表意文字,西方语言是拼音文字。那么问题就来了。汉语怎么表音,外语又怎么表意呢? 咱们现在就比较一下。

从语音角度讲,汉语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语言。在普通话中,一共只有213个音节,乘以四声,实际时用的音节有八百左右。这就是说,汉语的全部语音就这八百多个音节,没有了。汉语大字典中一共收录了五万六千多个汉字。这么多汉字,只用了八百多个音节,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我们上学前就把这些音节的绝大部分都学会了。到上学时,我们只要认字就可以了。

汉语是世界上同音字最多的语言。几乎每个音节都有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同音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只yi这个音节,四声加起来就有170汉字。

而西方语言呢?就英语而言,几乎每个单词都是一个独立的发音。英文中还有几个同音字,如see和sea,dear和deer。和汉语比太少了。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问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学外语时,什么最难学?我问过很多学生。他们有的说背单词难,有的说语法难。这些答案都不对。学外语最难的是记住那每个单词的发音。为什么?因为语音转瞬即逝。一个陌生的发音在大脑中保存的时间只有几秒钟。不信你去教一个从来没学过外语的人一个单词的发音。他很有可能跟你说:你再说一遍。或是:唉咋说?咋说?

我们没觉得母语的发音难,那是因为我们有意无意地花了大量的时间泡在这个语言环境中。就汉语而言,那八百多个音节在我们会说话前就听了几百甚至几千遍了。到一周岁左右会说话时,我们只是嘴还不大好使,有些音还发不准。等到五六岁时,我们的嘴好使了。就什么都会说了。现在有好多儿童真人秀节目。有些孩子不但口齿伶俐,而且思维敏捷。

那么西方语言呢?在西方语言中,每个单词都是一个单独的发音。有的单词是一个音节,有的是几个音节。这样看来,他们需要记忆词汇的量和实际的音节量就比我们大多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国际化”这个词,汉语三个音节。英语是八个音阶:internationalization

我们都知道,只要认识三千左右汉字,平时的生活和工作就够用了。那么英语呢?在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里有个词汇量测试表。那里说,若自测结果不足六千词,你只是英语国家一般学童词汇能力,用英语进行读写交际会遇到严重困难。一万二到一万八是受过寻常教育的一般成人词汇能力并具有基本的读写交际能力。两万四到三万才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词汇能力,读写交际游刃有余。据说莎士比亚在其作品中用了一万六千多词。普希金在其作品中用了两万一千多词。但是他们认识的词汇量一定是大于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的词汇量的。

现在可以回答上面的问题了。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我们学外语时需要记忆词汇的量要比汉语大得多。作为中国人。我们认识的字再多,也只用那八百多个读音。而英语要认识六千个单词,你就要记住六千个读音。换算成音节,可能就是一万多。我想我不用再啰嗦了。

那么我为什么要先从语音开始进行比较呢?

因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基础。世界上有没有文字的语言,却绝无没有语音的语言(当然,哑语除外)。任何语言都是以语音的形式在大脑中存在的。口语交际自不必说,就算你写文章,不说话,内心里也是用语音进行思维活动。所以,学习语言,语音是重中之重。初学者必须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记忆读音上。

实际上,所有语言的学习都是从语音开始的,学语音就是培养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只有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的量,我们才能对它进行理性分析,研究它的规律,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通过上面的比较。似乎汉语更好学,外语更难学。非也。

的确,单从语音记忆角度讲,汉语的记忆量是很少。但学语言不只是学语音,还有文字。把文字加进去就扯平了。

我们学习母语时发音的问题早就解决了。但到了识字阶段,我们的优势就没有了,我们中国人认字时,由于文字和读音没有必然联系,我们是把这个字的字形和读音人为地捏在一起,或者说是先有读音,然后造出文字。文字和读音没关系。为了记住一个字的写法,我们只能把这个字反复写几十遍,直到老师听写时都能写对为止。既使上学时记住了,毕业后,如果久不读书看报写作,还会忘记。

汉语的文字是用来区别语义的

由于汉语的同音字很多,所以单凭读音就很难区别字义。我们是通过语境和字形来区别字义的。如果我只发出youyu这两个发音,你就不知道我说的是连词“由于”还是名词“鱿鱼”。而西方语言,大部分词汇可以只通过读音就能区别词义。except 和expect尽管长得很像,但读音完全不同。

顺便说一下自己的观点,未必正确。我们都有提笔忘字的经历。阅读时也会遇到生字不会读,有的根据上下文能顺下来,有的不能。如果你没记住一个生字的读音,下次见到它你还不会念。汉语中有通假字,外语可没有。先秦出现的通假字可能是因为各国文字不统一造成的。两汉以后的通假字可能是继承了先秦的,通假字实际就是错别字。在许慎编写《说文解字》之前,中国还没有字典。而《说文解字》也不能像现在的词典那样根据读音查字。古代没有现代的汉语拼音,人们无法根据读音在字典里找出一个自己想要的汉字。《说文解字》的功能只是当你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你可以根据偏旁部首去查这个字的解释,用反切把它读出来。无论多大的文豪,都有可能在写作时忘记了某个字的写法,因为无法根据读音查字,就用一个或是词形相近,或是读音相同的字代替它。比如,古人经常用 “盖” 或 “曷” 字假借为 “盍” 字。而这个 “盍” 字有等于现在的 “何” 字。 古代能留下文字的人都是大学问家。我们不能说人家用错了字。那是对人家的大不敬。我们就把那些字叫做通假字,或假借字。我们用错了就是错别字。

进入文字学习阶段,拼音文字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拼音文字基本上不会出现不会读的现象。因为文字的形式已经告诉你它的读音了。在读英语时,一旦你掌握了拼读规则,一个词,无论你以前是否见过,你都能读出来。这个词的读音忘了也不要紧。当你读到它的时候,看见词形就会读了。即使是没见过的词,也可以根据听到的读音写出来。我让学生听写英文小说时,遇到生词,我就让他们根据读音把词拼写出来。这就是拼音文字的优势。英语词典还有音标,俄语词典根本没有音标。直接看词读。

至于如何把那么多词汇的读音记住,那只能交给时间,并且必须从听力入手。不要以为学会音标就万事大吉了。音标和实际发音即非常接近,又相去甚远。一句话当你听不懂时,你会觉得:这是什么鬼?怎么和我想象的发音完全不同。一旦你懂了,你会发现,和音标分毫不差。因为你想象的发音是错的。只是你太自以为是了。

如果方法正确,你就会觉得英语不难。 但是,什么才是正确的方法呢?

现在的很多老师都让自己的学生每天背单词,老师也每天考单词,但初中生背了三年,有的可能连五百个词都不认识。三年时间,两千来个单词,每天记两个词就够了。可很多人就是没记住。为什么? 当然因素很多。但方法不正确一定是主要原因。

我们在学外语时忘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学母语时,是先学会说话,后学认字的,其实,任何人学母语都是一样的,先说话,后认字。我们都花了六七年的时间学说话,然后才开始在学校正式地学认字。而学外语时却省去了这个学说话的过程,直接开始学认字。这实际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没有感性认识的基础。我们只能靠死记硬背把感性和理性的东西一股脑地灌到自己的脑子里。这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过了最初的新鲜感之后,对外语的兴趣会直线下降,直至讨厌外语,痛恨外语:外语太难了!是谁规定必须学外语?我要知道,一定弄死他。外语老师太讨厌了,他罚我把单词写100遍,等等这些抱怨就都来了。

我们都知道,学语言的顺序是听说读写。这个顺序不能变。一定要先听,然后才是说,读,写。那么怎么听呢? 其实,听力训练不是为了听懂什么,而是为了听准读音。初学者听到一句话时,首先困扰他的不是这句话的意思,而是根本没听清发音,一串发音瞬间就出来了。这一串发音中有几个词?词和词之间的界线在哪儿?一概不知。学外语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即,听到一句话不懂,但看到这句话的文字,都认识。

所以,在初学阶段,应该把主要时间花在模仿和记忆单词和句子的读音上。无论是学单词,还是学句子,一定要听英美人的发音,感受他们的发音方式,语调,连读等。而且应该是反复听并反复模仿,通过听和模仿把单词的读音记住。这时书写并不重要。我们听不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把读音和意思联系起来。我们只是把文字和意思联系起来了。我们要学会先把读音和意思联系起来。至少把几百个词和一定量的句子读熟,然后再去练书写就容易多了。

我在从另一个角度谈一谈语音的重要性。我们很多人都有上外教课的经历。外教一开始都鼓励我们大胆地说,别怕说错。我们本族的英语老师也这样鼓励我们。但我们还是说不出来。为什么?因为我们大脑中空空如也,单词和句子的读音一点也没有,我们不是怕犯错误,而是连犯错误的能力都没有。犯错误不可怕,反正又不是母语,说错了正常。说错了大家哈哈一笑,不丢人。但脑子里得有犯错误的材料啊。

知道了东西方语言的差异,我们就应该知道,学习西方语言应该从哪里入手了,对,就是记读音,而为了记读音,必须学拼读规则。不能像学汉字那样死记硬背,一个字写几十遍。

另一个区别就是西方语言依赖语法的语言,汉语是依赖语义的语言。 任何一个母语使用者都觉得自己没学语法也能使用语言。实际情况是母语的语法是自然习得的,因为平时周围人说话时很少犯语法错误。我们很少听到错误的表达方式。我们周围的人总是用正确语言。至少在儿童时期,我们犯的语法错误都被父母纠正了。所以我们学的都是正确的语言。我们以为我们不会语法,其实我们只是说不出语法原理。但绝对会用。另外,语法还分词法和句法。 句法原理各种语言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各个成分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有的语言语序比较固定,如英语,有的比较随意,如俄语。这很重要。也是学外语时必须学习的。但我所讲的西方语言对语法的依赖不是句法,而是词法。 西方语言都是有词形变化的,如名词的复数,动词的变为,形容词的比较级等。但汉字是没有字形变化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汉语是没有词法的,我们可能写错字或用错字。比如,我可能把已经的“已”字写成了所以的“以”字。这是用错字了,但我并没有把这个字写错。 但如果我用英语说,I go to school yesterday. 这个go就写错了,尽管意思是对的。

西方语言中人称与动词形式相匹配的非常重要的。汉语中,我们只要把词义用对就行,西方语言中,不但要用对词义,还要用对词形。你不能说,She stay at home every day. 你必须说,She stays at home every day. 尽管只差一个字母,意思也没错,但这个句子不给分的。汉语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所以,初学外语的人一定要在词法上下功夫。词法掌握好后,就要在句法上下功夫了。

但学语法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解决学习外语时遇到的问题。同样放在句首,为什么这句话的“我”字俄语用я,而那句话却用меня。没有两种语言的语序和语法结构的完全相同的。同样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另一种语序说出来,你就完全不懂了。初级阶段学语法的目的就是解决理解语言的问题。或者叫解决语言输入的问题。那么学到什么程度算是初级阶段呢?我告诉你,五六千词之前都算初级阶段。也就是语言的输入阶段。

综上所述,西方语言并不难,只要按照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律学习,按照西方语言自身规律学习,大家就都能学会。


散木17


这个真的因人而异。

我初中的时候才开始学英语,那会儿我是非常讨厌数学的,但是对英语却非常的喜欢。因为在当时的我看来英语是唯一一门不用动脑子都可以学会的语言。因为他不像数学应用题或者证明题一样需要你去反复思考。

英语就是熟记固定搭配,熟记语法框架,再把一个个单词套进去。也就是说你非要形象的理解的话,语法就是房子的基础结构,连接单词的固定搭配就是水泥,而砖头就是单词。😁

其实虽然说汉语跟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但是学习中你总是可以求同存异的类比不是么。汉语中也有动宾短语,介宾短语。怎么理解呢,就是动词后面跟的名词性质的词都是宾语,介词后面跟的名词性质的词都是宾语。如果跟的是句子就是宾语从句啦。

我之前就说过,你最好拿一篇文章,然后一句一句的把句子结构和成分划出来,看看每个单词的词性,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然后你再组装一遍。

就好像你买来一个新玩具,你把它拆开,再组装到一起,理解了原理,你可能组装起来花的时间就更短了。

曾经的我,真的做英语选择题,完型填空题觉得是最简单最不用动脑子的事情了。

我不希望所有人都给学英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然后谁都不说破,我自认为不聪明,英语口语说好可能真的需要练习和天分,但是书面英语真的不难。千万要有信心!


Nikki


其实学习一种语言,可以很容易,也可以很难。就像我有一个朋友,他是广东人,但他的太太是陕西的,后来他(在孩子一岁左右时)出国深造,他把孩子与太太一起带上,在国外住了两年。在家里爸爸与孩子说广东话,妈妈与孩子说普通话,然后孩子在两岁的时候上了当地的幼儿园,结果孩子又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英语(发音相当的标准)。一个三孩子在三岁,就可以很轻松的,学会了三种语言。跟爸爸说广东话,跟妈妈说普通话,跟老外说英语,一点都不会混肴。

这个案给我们一个启示:第一,学习语言越早越好;第二,必须要有一个语言环境;第三,要经常练习。

我们现在觉得英语难学,就是因为我们开始学英语的时候,年纪已比较大;也没有一个学习(练习)英语的环境;第三,我们学校教英语的方法可能也有问题!主要靠背单词、背范文、靠记忆。这是非常累人的学习语言方法,所以很多人都害怕学英语,那么自然觉得难学!


双子座视角




英语实际上是不难学的!人类的语言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看看我们周围,有时会发现有些智障的人,智力有一定的问题,但是语言表达一般还是没问题的。说英语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肯定也有智障人士,但是他们肯定会说英语。我感觉学好英语在基本方法正确的情况下,就是一个时间和精力的投入问题。多接触、多见面,你和它总见面,自然就成了好朋友,也就逐渐学会了这门语言。



英语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技能。听和读属于输入,说和写属于输出。有了足够的输入才能够输出。所以学习英语要在听和读方面多下功夫。



当然,这需要记忆单词。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决定着英语学习者的听和阅读能力。同时,听和阅读又会巩固和扩大学习者的词汇量。而且,只要坚持多听和多阅读,你就会与英语多见面,英语的掌握也就是一个自然的事情了。而且这样的记忆单词是在特定语境和语篇中识记单词,效果也比单纯的借助单词表背单词很多。





有了足够的输入,输出也是很自然的事情。那么与别人说英语和写英语作文就不会那么难了。同时,当你能够用英语和别人交谈,甚至是和外国人交谈,你就会感到自豪和自信。这样会促使你投入更过的精力、时间学习英语,那样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英语、英语学习和英语运用就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你自然就不会感到英语难学了。

愿和英语学习者交流学习!


资深中学英语教师


你好我是专门用花式懒人法拯救英语渣的老师,英语很难学这个主要是针对中国人来说,有以下3个原因:


1.和中文区别太大


世界上一共九大语系,其中中文属于汉藏语系,英文属于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系,并且是欧洲很多语言的融合和简化,特别是德语和法语。所以欧洲人几乎英语是第二母语,特征相近,比较好学,而我们的语言和英文共同地方很少,从输入途径和逻辑都截然相反。


举几个例子,比如中文是以意义作为导向的,没有严格的语法框架,英文则是结构导向,每一句话都是固定的框架构成。中文对时间和语态没有什么概念,但是英文会非常具体的根据时间和状态分为十多个时态。


再比如中文逻辑是先大后小,先描述大环境,然后到具体位置,而英文从小到大,会直接指出时间地点,然后再描述范围和背景。中国北京,英文要写成Beijing China


2.几乎没有使用环境


学习语言本身需要非常强的使用环境的,而我们几乎很少有使用环境,学再多的内容没有去使用,都容易忘记,就好比游泳不下水,烧菜不开锅一样,只停留在纸上谈兵,自然效率很低,所以学好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3.应试教育的影响


虽然我们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只要有考试,则学习一定会进入应试导向,在学英语关键期的中小学阶段,学生作业量大,大部分时间被作业和考卷占据,很少有听力输入和实际运用机会。


现在学校考试还是以知识为主,运用部分并不多,特别是中国学生最弱的听力和写作部分,占分并不高,在经过严格的3年初中练习之后,也只需要写120个字的作文即可,而高考是120-150个字,和初中要求并没有提高太多,大学四六级也差不多就高考的标准。


也就是说经过那么多年的英语学习,考试中对英语的运用要求,完全无法满足日常交流的强度。


应试教育还有一个后遗症,也是英语学习中的大忌,那就是缺乏内心驱动力,无法持续。我们总是把英语看成和其他科目一样,需要苦大仇深才能学好,所以很难真正投入享受其中,在考前还能用坚强的意志力背单词,做题,一旦考试结束,就扔掉不管了,没有兴趣继续。而英语是持续的技能,用进废退,只要停止3天,就感觉回到了解放前,下一次需要的时候不得不重头开始,恶性循环,让我们感到英语特别难学。


所以英语难,并不是语言本身难,而是我们的教学体制,学习环境和学习动力导致的。


KK英语大爆炸


目前大家都认为英语很难学,这是一个现象,也是一个事实。那为什么英语很难学呢?有人说是单词的问题,有人说是语法的问题,有人说是阅读的问题,有人说是发音的问题,其实所有的问题归纳起来,咱们只问一问,你可曾经真正说过用过英语,就这样在公开场合去找一群人自由自在的去聊过英语?


英语是一门语言,因为语言,那我们就应该要把它说出来,用出来。语言缺少一个说的过程,你说语言还学的好吗?所以英语就难在,我们大家都不说。

那为什么大家都不说英语呢?这里面有几个因素的存在。首先是因为你是聋子,你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所以你就闭上自己的嘴巴,最后变成了哑巴。要想说英语必须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我能不能听懂别人。因为你听不懂别人,所以你就只能选择沉默,最后导致成哑巴。如果学习语言让自己学变成了哑巴,那是一种遭罪,于是英语学习就变得和登天一样的困难和痛苦。

那为什么咱们的听力这么差呢?听力差又是因为我们不说造成的。如果我们大家把学到的句子单词都运用起来,平时生活中尽量去说英语,现在中国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那么多,一百个人里面总有几个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你们要是能够用英语交流几句,那不就是我们最好的听力资料吗?有的听众可能会说,他说的我听不懂。听不懂也没关系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一个巨大的优势,我们可以用两种语言给大家说,我说好英文,再用中文解释一下,这样不就能听懂对方和让对方听懂了嘛!现在关键是没有人做。

有一些人已经看到了这种事实,所以他们就开始找地方,找人群,努力地把英语说出来。这里又发生一个现象,就是当他一开口说的时候,总会遭到周围人的嘲笑,嘲笑他的发音,嘲笑他中国式句子,等等。所以咱们学英语,有时候最大的阻碍就是来自于周围人的嘲笑,只要你开口,别人就会用嘲笑声拦住你。这些嘲笑别人的人,他们就忽略了一个事实,学习语言就是在犯错过程中学好的。

语言是越说越好,不是等你学好了再来说,不是等你说好了再来跟大家去炫耀,去展示你说的多么完美。语言不是为了说而去说,它只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手段。我们英语口语交流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听力。

英语的听力,是靠口语交流获得的,不是靠听懂的。不信大家可以试一试,你从来没有学过意大利文,现在给你一段意大利语言的录音。请问你听他100遍,你能听懂意大利语言在表达什么吗?你听不懂的,这就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懂,你再怎么听也听不懂。所以,要想解决英语困难,学习困难的事情很简单,只要把它说出来就行了。

那你在开始的时候没有办法去怎么说的时候,怎么办呢?简单,学通语法,组织一两千个英语句子,当自己的库存,随时调用就行了。在生活当中看一个单词,学一个单词,就可以用语法构建出来,说出来。然后找一群人去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英语口语交际能够解决英语学习当中所有的困难。


一句英文精通语法


感觉难,一是兴趣问题,二是方法问题。我女儿总结过她的英语学习心得,供你参考。

英文歌、美剧和视频

​我从初中开始喜欢听英文歌,这是我了解西方文化的第一步。当时听得比较多的是Lady GAGA、Taylor Swift、Adele这些耳熟能详的欧美歌手。大概初二的时候,我喜欢上One Direction(英国单向乐队),为了了解更多他们的信息,第一次买了纯英文的杂志。再后来,我迷恋上了The Beatles(披头士),对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对John Lennon和Yoko Ono的传奇故事,以及George Harrison晚期对印度的情结很好奇。流行文化激发了我对英语的进一步兴趣。

渐渐地,我看的剧、节目、书也都是英文的了。美剧方面,我这一代的女孩,看的第一部美剧都是Gossip Girl(《绯闻女孩》),讲得是美国纽约曼哈顿高中生的故事。这之后一部接一部的美剧,什么类型的都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Modern Family(《摩登家庭》)和How I Met Your Mother(《老爸老妈浪漫史》),这两部我是高中才看的,因为我开始对20分钟一集的喜剧感兴趣。这两部剧我喜爱到不知看了有多少遍,还在喜马拉雅电台上听音频听了好几遍。

看美剧,是培养英语语感的最好方法。但是,美剧毕竟是剧,台词是提前写好的,演员语速过快,对学习口语的帮助真的不大。日常生活口语和听力的练习,最好是看英语视频。我在初中时开始看Fine Brothers的系列节目Teens React,当时他们的节目还不是很完善,只有Kids React和Teens React。现在他们已经把最初YouTube上的一个小节目发展成了Fine Brothers Entertainment,有一系列的节目,我每期都看。也正是这个小小的节目,让我对西方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知道了在美国和我同龄的人都在看些什么,是怎样思考问题的。

高中之后,我看的英语视频越来越多。我开始了解一个职业叫做Youtuber,有一种视频叫做vlog。我看的视频种类也很杂,有美妆类、烹饪类等等,这种视频对生活英语的帮助特别大。如果不是这些视频,我第一次去美国可能连一个burrito,甚至麦当劳都不会点,因为那些蔬菜和sauce的名字是课本里学不来的。

最初我看的视频是Caspar Lee和Troye Sivan的。他俩的特点就是很逗,视频很新颖很吸引人。后来我通过他俩开始发现了英国Youtuber这片新大陆。

其他Youtuber视频我看得也很多,其中有风格很好的Connor Franta,Kathleen Lights的美妆视频,Superwoman的搞笑视频。这些视频对我生活英语的帮助实在太大,功不可没。

原版书和阅读

对于英文原版书,其实我在高中前没有完整看完过一本。初中时才开始买原版书,那个时候知道的书也只局限在Twilight(《暮光之城》),Hunger Games(《饥饿游戏》)这些青少年小说。

第一本读完的书应该是文学课上要求的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壁花少年》),这本书写得很简单,还有电影版,所以作为英语原版书入门读物是很合适的。我最开始读完的几本书都是先看过电影的,比如Life of Pi(《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The Fault in Our Stars(《星运里的错》),看过电影后会对情节有基本的了解并对书本身产生兴趣,读起来比较容易。我后来看的书大多数是名著,也有纯粹自己感兴趣的。从高一到高二这个过程中,因为要准备SAT等考试,看得最多的还是SAT阅读和美国历史相关书籍。

背单词

关于背单词,我其实考完旧SAT后就没有再背过单词了。我大量背单词是在托福和旧SAT时期进行的,这之后的单词储备都是在阅读中记忆。

高一时,学校要求我们背托福词汇红宝书,就是新东方的《TOEFL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这本书一共有45个list,学校每周听写两个list,所以半学期才弄完整本书。背的时候发现这里面一半的词我都基本认识,所以背起来很轻松,加上做托福阅读积累单词,所以考托福时词汇对我来说不是问题。

旧SAT(美国高考)阅读中的词汇题和新SAT的出题思路一样,爱考常见词的生僻意。无论新老SAT,阅读中词汇的重复率相当高。《巴朗3500》我在准备旧SAT时翻了翻,到现在也没有背完,这本单词书就备考而言对新SAT帮助不大,但从个人学习成长来说,多背背单词没什么坏处。

所以总结下来,我完完整整背下来的单词书也就两本。我个人经验是,刚开始进行大量的英语阅读前,一定要踏踏实实背完1本基本的单词书。背单词最好的方法是靠长期积累,但要短时间突破阅读瓶颈的话就一定要背。当有了一定量的词汇积累后,再通过大量阅读增长词汇量。背单词就像滚雪球,有了最初的那个牢固的小球,就能在雪地上越滚越大,认识的单词越来越多。

背单词的方法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重复。无论一天背多少单词,都要保证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不断重复。

我当时背托福词汇的方法就是,一个list的单词早上看一遍,听一遍音频,再抄写一遍不认识的单词。我每次背单词都是一遍遍刷一个list,直到每个单词都认识了为止。之后在阅读中积累的单词我都会记到本子上或手机里,没事就看。集中精力死磕大量单词对我而言没有用,我记忆的最好方法就是长时间的反复重复。单词也是能背出经验的,背得久了就有感觉了,会越背越快。

刚开始背单词的时候,我也是记了英文然后记中文意思。但历经多次考试后,我的经验是,背单词最好按近义词背,因为有些中文意思并不准确,太概括。应试中的选择题基本就是选近义词。

我背单词也有自己有趣的方法。之前看考拉小巫的书(《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跟她学了一招,就是把怎么也记不住的单词改成自己的微信昵称,每天看,久而久之就记住了。我把她的方法还升级了,我会在朋友的备注名后面加上我根据他们的个性,给他们挑选的我最近在背的单词。每次跟他们聊天时顺便复习单词,有趣又有用。有些比较长的单词,我会根据发音来记,这样也有助于拼写。


sherry的妈妈


为什么英语很难学? It is answered by Classic English.

It is a phenomenon and a fact that everyone thinks English is difficult to learn.So why is English so hard to learn?Some people say it is the problem of words. Some say it is the problem of grammar.Some say it is the problem of reading.Some say it is the problem of pronunciation.


In fact, all the problems summ up. Let's just ask.Have you ever really spoken in

English.In public, have you looked for a group of people to talk about English?English is alanguage.Becauseit is a language, then we should speak it, use it.Lacking Language speaking environment, do you think you can learn a language well?English is difficult because none of us speak it.


So why don't people speak English?There are several factors involved.First of all, because you are deaf in English, you can't understand what others are saying.

So you close your mouth, and finally become mute.One problem I have to solve to speak English is whether I can understand others.Because you do not understand others, so you can only choose silence, eventually lead to dumb.If learning a language makes you dumb, that is a kind of suffering, so learning English will become difficult and painful.


Then why is our hearing so bad?It's because we don't talk.If we all use the sentences and words we have learned and try to speak English in our daily life, there are so many highly educated people in China now.Wouldn't it be our best listening material if you could communicate in English?Some people in the audience might say, "I don't understand what he's saying.Do not understand ah, we are Chinese, we have a huge advantage, we can use two languages to say to you, I speak good English, then explain in Chinese, so not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 and let each other understand!The point is that nobody is doing it.


Some people have seen this, so they start looking for places, looking for people, trying to speak English.Another phenomenon occurs here, that is, when he opens his mouth, he will always be laughed at by the people around him, laughing at his pronunciation, laughing at his Chinese sentences, and so on.So we learn English, sometimes the biggest obstacle is from the people around the ridicule, as long as you speak, others will stop you with laughter.Those who laugh at others ignore the fact that learning a language is learning by making mistakes.


The more you speak, the better you will be. It's not about speaking after you've learned it well. It's not about showing off when you've said it well.Language is not spoken for the sake of speaking, it is only the means by which we perceive the world.We communicate in spoken English to improve our listening.English listening, is obtained by oral communication, not by understanding.I don't believe you can try, you have never learned Italian, now I give you a recording of Italian language.Listen to him 100 times. Can you understand what the Italian language is saying?If you don't understand, this tells us that if you don't understand, you will never understand.Therefore, if you want to solve the English difficulty, the study difficulty matter is very simple, as long as speaks it .


What do you do when you have no way to say it at the beginning?Simple, learn the grammar, the organization of one or two thousand English sentences, when their own inventory, at any time on the call.See a word in life, learn a word, you can use the grammar to build out, say it.Then find a group of people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learn from each other, help each other, encourage each other, oral English communication can solve all the difficulties in English learning.

聚典英语 Classic English

February 20 th, 2019


聚典英语


对于任何国家的人,学习任何一门非本名族的外语来讲,都是非常困难的。

对于中国人来讲,学习英语,或日语,等等,都是极其困难的。

原因就是,没有讲的环境。无法体会到说英语的快乐。

你可以想想,要达到美国人的句子量,起码要10万句吧。

在没有交流的环境下,一个人那么无聊地能够坚持学1000句的人,少吧?

能够坚持学到2000句的人,更少吧?

能够坚持学到5000句的人,凤毛麟角吧?

能够坚持学到10000句的人,更是珍稀动物吧?

10000句也只是初级水平。

即使你学了10000句,你不天天讲英语,也是会遗忘的。

更别说,很多人练发音,最基本的语法都搞不懂。

很多人,都在苦练发音,和语法,这很好,然而,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学1句英语,等于进行一次战斗。

那么学10000句就是,进行10000战斗,打仗没有一个基本的战略计划是不行的。

很多人都以为学英语1年之后才能讲出来。从来不主动讲,实际上,好好学一句,就能马上表达1句。

最核心的方法,就是马上打造一个英语环境。马上说。

看到一切都用英语发音念一遍,花费3秒钟。习惯了,就会自动什么都会用英语思考。

初学者观看我的专辑的顺序是

1 海涛英语音标发音密码

2 海涛英语560音节拼读

3 海涛英语自然拼读

4 海涛英语语法速成

5 新概念英语一二三四册

在今日头条搜索专辑全套视频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051193070834020670, "vid": "v02004bd0000bcjsj16lg9jt2h5n5510\

海涛英语


我是宸霄老师,我来分享个人经验。


英语难学,有以下几点:


1.发音难。

2.单词量大。

3.语法结构不同。


  • 关于发音。


由于表音文字和发音联系比较紧密,所以英语的发音就很重要。一个单词里,包含四五个音节的情况很普遍,这是什么意思呢?中文是一字一音节一含义,而英文是四个音节一词一含义,即你要掌握四五个音节才算掌握一个单词,尤其是到了后期。所以在朗读和听力上就相对较难。所以就要求学习者,对于发音必须掌握熟练,并且必须标准。不然背单词和口语都成问题。


  • 单词量大


中文的优势在于,学会汉字以后,可以用字组词,并且有点无限联想的意思,向高级水平迈进,并不需要掌握几万个汉字。然而英语就这回事,打底4000单词,中级8000单词,高级的话就要突破10000-15000单词。有人说,不是有词根词缀吗?我还要重申,词根词缀并不是万能的,即便有这个东西的参与,你依然要背10000+。并且汉字就是一字一义,组合下就好。你拿两个词根能能组出一个单词吗?


  • 语法结构


英文的语法结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修饰在后。这个并不是完全的,不过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以大量的句子和介词短语,包括非谓语都是用来作为修饰来用的,当然我只是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说,学术研究我不太关心。所以作为一个学习者,注意这一点,会让你的语法有长足的进步。


我是宸霄老师,有问题欢迎在今日头条和悟空问答给我留言,谢谢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