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误区多,如何正确用药?

胡椒大神二号


1、成人药物治疗儿童,容易出现不可预见副作用,所以儿童用药最好选择儿童用药。

2、儿童用药不单单依照年龄给药,有时还要结合儿童的体重给药,这样更精准。

3、儿童发烧就滥用抗生素,其实儿童很多发烧是病毒感染,普通感冒病毒多为自限性,对症治疗即可。

4、儿童低中发烧不滥用退烧药物,因为适当发烧对孩子没有伤害,还有激发孩子免疫力作用。

5、滥用激素,很容易掩盖孩子病情,尤其在诊断不明的前提下。

6、药物多种,容易成分重叠,中成药多样,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7、不会吞服,尽量选择颗粒剂,以免发生呛咳。

8、尽可能选择水果味,以免孩子呕吐影响治疗效果。

9、不要滥用复方感冒药物,如果没有发烧,或者是鼻炎症状,滥用长时间使用也会出现肝功能损害。

10、儿童有儿童的生理特点,器官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药物理化因素影响而损失,所以儿童用药要安全为原则。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请联系本人)

柯大夫为儿科主任医师,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儿童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异常,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等疑难杂症及婴幼儿营养发育及喂养咨询。有关儿科专业咨询请来好大夫在线找柯友建主任。

与健康为伴,与医生为友,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关注,点赞分享更是一种美德。有问题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时间会对典型提问针对性回答。


柯大夫儿科科普教育


小儿时期包括新生儿期(生后28天内)、婴儿期和儿童期,在此阶段,小儿(尤其是新生儿)是很不成熟的个体。从解剖结构到生理和生化都处于不断发育时期,并且肝肾功能与成人差异很大。传统的小儿用药方案是按小儿体重、体表面积或者依照成人量折算,其共同特点是把小儿看作小型成人。实则有些适合成人的药物小儿可能禁用,有些药物小儿用量可能比按上述方法计算出来的剂量要大或小,有些药物给药途径与成人不同。

小儿用药要注意什么呢?

一、明确诊断,合理用药。

二、防止抗生素和皮质激素滥用。

三、选择适宜的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

四、严格掌握用药剂量。

五、注意给药时间和间隔。

六、重视药物的依从性。依从性是指患儿对药物治疗的接受程度。解决方法:1、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减少给药次数和缩短疗程。2、建议生产适合儿童使用的药物制剂和规格。

七、将现代生物科技应用于医药领域,发展"精准用药"技术。

现将实践中常见的儿童用药问题列举如下:

一、自行加大剂量,以为剂量越大,效果越快,结果不仅没有增强药效,反倒增加了药物的不良反应。

二、随意服用"补药"。

三、不按疗程服药,擅自延长或缩短服药时间。

四、退热药使用不恰当。低热时盲目使用退热药,或过量服用退热药造成汗出过多。

五、合并使用含有相同药物成份的药物,造成药物服用过量。

六、服药方法不适当,如口服补液盐加水量不按药物说明书,加水过少(或者过多),蒙脱石散和其他药合用时没有先服其他药物,同时服用而影响其他药物吸收。还有直接吞服泡腾片造成严重的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

七、分不清楚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或非处方药使用不当(有的非处方药对于一岁以下的小儿应禁止使用或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八、给药途径不当。(例如小儿退热只需口服退热药或用退热栓剂,不必注射给药)。

九、滥用抗生素(小儿感染发热多由病毒引起,有些疾病有自限性,只要对症处理即可)。

中医对小儿疾病的辨证用药有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小儿有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末充。生机勃勃,发育迅速。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故此,小儿用药有而下特点:

说医、说药、说健康。欢迎关注江医生说健康。


江医生说科普


小宝宝年纪尚小,不能明确指出身上的病症所在。在日常生活中,儿童用药仍有不少“雷区”,在用法、剂量、说明以及产品类型等多方面都存在诸多隐患。下面跟随小编来了解一下最专业、最权威、最科学的小儿用药知识吧!

“颜色”雷区之——红色OTC、绿色OTC都一样?

OTC代表非处方药——即不需要医生的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使用的药物。但是,很多妈妈不知道的是,非处方药却还为以下两类:

红色(甲类)OTC只能在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配备执业药师或药师以上技术人员的社会药店,医疗机构药房零售的非处方药。

绿色(乙类)OTC除了在社会药店和医疗机构药房外,还可在经过批准的普通零售商业企业零售的非处方,比如有售药资质的商超柜台、机场售药柜台等等。消费者可以根据说明书自行服用。

“词语”雷区之——咬文嚼字难分清

不宜

指某些药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配合时对小儿会产生不利于治疗的不良反应,不适合小儿使用。

慎用

提醒服药时需小心谨慎,即在服用后要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如有就必须立即停止服用,如没有方可继续使用。

禁用

即禁止使用,指某些药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单独或与其他药物配伍时可产生严重不良后果,甚至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尚不明确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可不代表没有副作用哦,特别是中成药中常会出现此词语,主要是由于中成药成份复杂,缺乏相关临床研究和数据。

“用量”雷区之——成人“缩小版”用药即可

很长一段时间,儿童用药都是以按照成人用量“酌量减半”“减量”标注,按成人“缩小版”给儿童用药,这是极不科学的。

儿科专家表示,儿童疾病的药物治疗比成人复杂得多,不能简单地将成人药“打折”使用。儿童时期可以分为多个阶段,如从出生至28天为新生儿期,28天至1岁为婴儿期,1岁至3岁是幼儿期,学龄前期从3岁到6岁,6岁至12岁是学龄期……

不同时期孩子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能力都不同,绝不能仅仅按照体重、年龄或体表面积来换算,儿童肝、肾的解毒和排泄以及血脑屏障功能均不成熟,对许多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性差,儿科疾病的药物治疗比成人要复杂得多,应根据不同时期孩子特点和具体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现如今,儿童量身定制药物问题仍亟待解决,这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和儿药企业的共同努力。

“选择”雷区之——乱用药物不会酿大祸

儿科专家表示,随意拿成人药给孩子吃的父母并不少见,例如有些成人感冒药能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还能兴奋中枢神经,这类感冒药是治疗成人感冒的常用药,但不可以给宝宝服用。

另外,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一生病可急坏了家长,恨不得病能立刻好,于是要求医生为孩子输液治疗。殊不知,输液和其他给药途径相比,危险系数要大得多,婴幼儿输液容易发生输液反应或引发各种脏器损伤,甚至造成终身残疾,严重者还可导致死亡。

因此,家长们切不可强求医生为患儿进行输液治疗。宝宝生病后,能不用药就不用。如需用药,一定要首选儿童专用药,同时还要精准把握药量。

“情绪”雷区之——孩子生病家长焦虑万分

宝宝生病时,家长容易陷入极端状态,过于焦急关心,反反复复跑医院。以发烧为例,宝宝发热属于疾病的一种炎症反应,不必过度惊慌恐惧。

一般在呼吸道感染3天后病情好转,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如果孩子体温在38.5℃以上才需用退烧药,任何退烧药均需间隔4-6小时后使用,一天不超过4次,期间家长应持续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

如果带着孩子反复跑医院,不仅容易导致用药过量,而且在流感高发季,更容易导致反复感染。因此,面对孩子生病,家长要保持理性的心态并遵守医嘱,不要随意增减剂量和疗程,并需时刻留意宝宝的病情变化。


公益医学育儿百科


最近是流感的高峰期,不少儿童也都中招,很多家长为了想孩子的病尽快好,于是则选择病急乱投医,不注意药品类别、副作用,甚至是将成人药缩小用量给孩子服用,结果给孩子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而根据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因用药不当而儿童耳聋,约有7000名儿童死亡。可见,儿童用药并非是小事,一旦注意不当,带来的后果可是家长们不可设想。

所以今天就给各位家长介绍几点新生儿用药的注意事项:

一、切勿随意用药

千万不能随便用药,特别是解热镇痛药和抗生素。退烧药的用量不可过量,用药时间也不可太长。因为这一类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有副作用。

二、用药种类要少而精

用药时要做到“少而精”,也就是说尽量只吃一种药。如果迫不得已要同时吃好几种药,请严格遵守医嘱错开服药时间,尽量避免几种药在体内相互作用产生毒副作用或者相互作用降低了药物的效果。

三、用药剂量遵循医嘱

用药剂量要严格听从医生安排,因为新生儿用药剂量和成人不同。很多药如抗生素、退烧药等都是根据新生儿的体重计算出来的,父母不能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或者随意停药。

四、看清药物说明很重要

用药之前先看懂药物说明,了解其毒副作用。在用药过程中,各位父母还要留心观察,如果宝宝出现了异常情况,家长们应该马上停止用药,并带其前往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

五、家庭用药务必谨慎

现在非处方用药非常多,许多父母会选择自己给宝宝用药。这时,父母千万要谨慎,既不能选择成人药物,也不可以按照成人的剂量给药,最好还是遵循医嘱。


儿科主任郝鹏锴


这个问题,值得大部分人关注,儿童是国家和家庭未来的希望,作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现在二胎放开了,有些作为哥哥姐姐,都很关心儿童用药问题,作为一个医务人员,有必要科普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由于儿童处在一个不断成长发育的阶段,生理特点和药效学和成人差别较大,因此儿童用药不是成人缩小版,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选择合理的给药方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药物选择

儿童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时间短暂,肝肾功能发育不全,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药物的代谢、排泄等慢慢的成熟,所以不同年龄段用药特点不同。

新生儿期(出生28天前)

儿童与成人的差别通常认为是因药动学所致,但新生儿也具有药效学方面的特点,如新生儿对地高辛比较耐受,通常单位体积较成人心脏病用量大(注意是单位体积),对吗啡特别敏感,容易引起呼吸抑制,应禁用。由于水、盐的调节能力低。过量水杨酸盐(阿司匹林代谢产物)易导致酸性中毒,长时间的应用糖皮质激素诱发胰腺炎的可能性远大于成人。除此之外,一些药物还会引起新生儿特异性反应,如氯霉素中毒导致灰婴综合征,磺胺类药物过量引起黄疸等。

婴幼儿期

抗胆碱药、苯丙胺等有恶心等不良反应的药物,会影响儿童食欲而减少营养的吸收。

吗啡、哌替啶及中枢性镇咳药可待因等容易引起呼吸抑制。

由于婴幼儿很那发现氨基糖苷类的早期中毒指征,一旦发现听力损伤,大部分造成终生聋哑。应避免使用。

婴幼儿发生腹泻时,慎用止泻剂,以免肠道毒素吸收增加而致全身中毒。

便秘时应先从改善饮食着手,必要时应使用缓泻剂,绝不可用峻泻剂。

儿童阶段

儿童期代谢速率快,代谢产物排泄也快,对镇静药、磺胺类药、激素等的耐受较大,但对水、电解质的调节能力差,容易受外界或疾病的影响引起平衡失调。所以使用酸碱、利尿剂时则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应间歇给药,用量不易过大。

儿童期牙齿生长旺盛,四环素类药物和钙盐等形成络合物,形成四环素牙,应禁用。

皮质激素可影响钙的吸收和骨钙代谢,雄激素及同化激素可加速儿童骨骼融合,也能抑制儿童骨骼生长,影响身高。

给药途径的选择

一般来说

轻中度疾病和年长儿童尽量采用口服给药,选择合适的剂型。

危重症患者及新生儿多采取静脉给药。疗效确实可靠。

皮下注射给药可损害周围组织且吸收不良,不适合新生儿,应少用。

年长儿童肌肉血管丰富,肌注吸收好,但应避免刺激性药物。

地西泮溶液直肠灌注比肌内注射吸收快,因而更适用于迅速控制小儿惊厥。

儿童皮肤黏膜用药溶液被吸收,可能会引起中毒,体外用药应注意。

剂型的选择

如果有儿童剂量的药物选择,尽量选择儿童剂量的药物,不要按成人的剂量来分次给药。

应选择儿童服用口感好的药物,如糖浆剂和含糖颗粒加入水果香料改善口感等儿童容易接受的剂型。

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半衰期长的药物,可减少给药次数和给药天数,避免小儿出现怕吃药等情况。

剂量的确定

按年龄计算:

[0.01*(14+月龄)]*成人剂量(适用于1岁以内婴儿)

[0.04*(5.5+年龄)]*成人剂量(适合于1-14岁儿童)

这个计算方式的缺点是个体差异大。

按体重算:

儿童体重(kg)/成人体重(kg)*成人剂量(g/kg)

该公式按成人60kg计算,一般计算所得用量偏小。

按体表面积计算

体表面积(㎡)=体重(kg)*0.035(㎡/kg)+0.1㎡

儿童用药量=儿童体表面积(㎡)*儿童剂量/㎡。

这个公式适用于30kg以内的儿童,30kg以上者,体重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

本文只做参考,具体以临床医生为准。

喜欢我的回答的欢迎关注。更多用药知识继续呈现。


草根药师


关注我 关注儿童安全用药

一、首先看一组数据:
《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发布中,提出和很多问题,网上可以搜到原文,请大家参做阅读。数据显示:超过八成的家长给孩子用药存安全的隐患,最主要是:不合理用药与缺少儿童专用药。


二、儿童用药的常见误区

1.服用方式误区:用糖,果汁、饮料,牛奶等加入药里,或者剥去胶囊服药等。这是家长们最经常犯错的地方。
饮料中的糖,酸性物质,等等可以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反应。降低药物效果,或者产生其他不利成分。影响药效或者影响吸收。

对于胶囊,有些家长喜欢剥去胶囊,把药物融化于水后喂孩子。这是不可取的。胶囊的目的是:提高胶囊没内药物的稳定性,延迟持续释放有效成分。剥去后,容易影响其稳定性,加不良反应,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2.退烧药的滥用:现在网上传着很多文章或者所谓教授的手稿宝典,教你如何用退烧药。这是非常危险的,3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热应慎用退烧药,发热未明时,不建议乱用退烧药,以免影响医生的判断和治疗。

3.营养素以及维生素补充剂的滥用: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儿,很多家长盲目的补充维生素,但是长期大剂量应用会造成儿童健康损害。说几个例子:维生素A过量可出现胃肠道反应等中毒症状,电视广告中的锌过量会损害巨噬细胞,同样的,钙过量会造成孩子骨头过早钙化,影响孩子身高正常生长。所以,正常饮食比补充维生素更有效和安全。

欢迎大家关注,有问题请留言,我将继续发布孕妇、儿童安全用药指南,乳房疾病科普系列优质问答和文章。


乳腺科杨医生












央视1套的公益广告,每次看到都禁不住泪目。

我是药师,也是家长,在给我的孩子用药前,不忽视,不将就,总是要咨询一下专科医生或者高资质的药师。儿童安全用药,一定要慎重认真选用药物。

比较这两个数据:3500和60,儿童专用只有60分之一!当前儿童用药安全信息和儿童专用剂型的缺乏使儿童用药处于危险的状态。基本上,我国现状儿童用药成人化,也就是说是成人的缩小版!无论是《药品管理法》,还是《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都没有专门提及对儿童剂型的要求及注册要求。

另外,儿童制剂的研发周期更长,时间回报更长,临床试验复杂程度危险程度高于成人,定价的不合理,使药企研发积极性下降了很多。



儿童用药的误区,我认为主要有3点:①超剂量,②滥用,③方法不对。

㈠超剂量:
①儿童用成人药(由于儿童发育不完全,肝肾功能不完善,所以不是单纯用体重计算不一定可行),②因为病情变化,不遵医嘱,擅自增加或减少剂量,③几种同类药物一起服用,④小孩把药当糖吃了等。



㈡滥用:①滥用维生素,②滥用抗生素(一点咳嗽,流鼻涕就着急上抗生素),③滥用其他药物等。


㈢方法不对:①用果汁、牛奶送服,而不是用白开水,②把肠溶片(胶囊),缓控释片(胶囊)碾碎,③用药时间、时机不对等。



儿童安全用药,关乎你我他!不仅仅要健全的法律法规支持引导,还要全体医药工作者保驾护航。当然,作为家长,应该要掌握一点儿童安全用药的基本知识。



手机纯手打,欢迎各位指导指正!


来去去去就来


感谢您的邀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吴一波来回答您的问题。

简单来说,儿童因为其特殊的生理状况和还未完全成熟的免疫系统,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攻击,药物的使用也应格外注意其服药禁忌、用药量及时间等。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儿童药物使用时的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活菌散与抗菌素应分开服用,至少间隔2小时以上,而且活菌散高温下易被杀灭,因此在服用时要用凉开水冲服。例如酪酸梭菌活菌散,它是一种活性益生菌,进入人体肠道内繁殖而起作用,如果同时加服抗菌素时,抗菌素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会把益生菌杀灭了,那么酪酸梭菌活菌散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蒙脱石散与其他药物应分开服用,蒙脱石散在用于治疗时,会在肠道内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妨碍了其他药物的吸收,因此蒙脱石散在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时,应在空腹时另服,隔一个小时以后才能服用其他药物。

空腹或饭后服用的药物,例如健胃药、抗酸药、止泻药等应在空腹状态下服用,以利于药物吸收迅速、安全,助消化药或一些对胃肠道刺激大的药物应在饭后服用,可以更好地发挥药物作用或者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分散片、泡腾片这两种剂型的药物因其制各工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服用方法的不同。

泡腾片遇水后会产生气泡,口感很好,使儿童能够具有很好的用药依从性。但是曾有过报道直接吞服泡腾片以后引起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发生,所以泡腾片不能够直接吞服;分散片极易溶于水形成溶液剂后吸收更完全,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在服用铁剂时,用果汁送服或同时加服维生素C的话可以提高铁元素的吸收利用率也可减少胃肠道反应,服用铁荆应在两餐之间,不能与牛奶、茶水同服,以免影响铁剂的吸收。

不能用茶水、果汁、可乐、牛奶送服药物。这是因为茶水含有鞣酸,能与一些金属元素发生糅合反应;果汁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能与碱性药物反应:同样的道理可乐及牛奶也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因此上述饮料基本上不能与药物同服。

中、西药应分开服用,间隔一小时以上的时间,这是因为中药当中的成分很复杂,同时服用时彼此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化学变化。可能会增加药物毒性,从而给机体带来一定损伤。

如果您喜欢的话,请点击右上关注,更多健康知识和您分享!

有些孩子不能吃下有苦味的药物,家长会用糖水来送服,或者中药汤剂中加入糖以矫正口味。但是糖中有很多的铁及其它微量元素,会与中药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形成沉淀,影响吸收和疗效。糖还会干扰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类药物的吸收,能够抑制退烧药的退烧作用。因此用糖水服药要根据药物性质和目的来确定能否使用。

发热是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在体温超过38.5℃时才考虑使用退烧药,首选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成分的混悬剂或滴剂。退烧药只是对症治疗,并不能解除疾病的致热原因,由于用药后改变体温,可能掩盖病情,影响疾病的诊断。因此,在退热的同时应该找出病因,及时针对病因治疗,及时就医非常重要。

在感冒的过程中,由于免疫力下降,孩子经常出现一些细菌引起的并发症,表现如扁桃体发炎、浓鼻涕不断、有黄痰等症状,这些往往是细菌引起的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比较复杂,妈妈不要自作主张给孩子使用抗生素,请遵从医生或药师的叮嘱进行治疗。

问题回答:山东大学药学院 杜智勇 审核:吴一波

吴一波


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全身各组织和器官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用药不当常不但难以治疗疾病反而使病情加重。关于儿童用药家长们有哪些常见误区,又应该如何合理用药呢?

误区一 给小孩服用成人药物

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身体各器官功能,尤其与药物代谢密切相关的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不可随意将成人药物粗略减量给儿童服用。确有需要给儿童使用成人药品时需咨询医师、药师,根据儿童体重或体表面积折算服药剂量,并使用刻度精细的量杯、药匙、滴管等量取药量。

误区二 小孩服药后症状消失,立即停药

症状消失并不代表疾病痊愈。如果所用药物是针对病因时切忌症状消失就停药,如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症状好转可能只是致病细菌丧失战斗力,但未被完全清除,此时停药易致细菌“复活”,出现病程反复。但如果是服用药物对症治疗(如止泻、退烧)症状消失后即可停药。

误区三 拒绝使用抗生素、激素药

有避免滥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意识是对的,但正确方式是严格把握用药指征。使用这类药物需经医生明确诊断,切勿自行用药。如果确诊为细菌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急性感染性腹泻、猩红热时抗生素就是首选药物,另外如重症肺炎导致休克、胸腔积液使用糖皮质激素将会有效缓解病情。

误区四 小孩吃药吐 需要补吃吗

儿童胃肠道易受药物刺激而出现服药后呕吐。是否需要补服药物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呕吐发生在服药半小时内,这时药物还在胃里吸收量很小(药物主要在小肠吸收)。如果是治疗严重急性疾病的退烧药、止泻药可以等宝宝情绪稳定不哭闹后酌情补给药物。但对于长期服用的药物一般呕吐后不建议补服。因其用药一般按疗程服用,少服一两次不影响总体疗效,但补服药物不慎可能增加毒性,像抗肿瘤药替莫唑胺说明书明确指出“如果服药后呕吐,当天不服用第二剂”。

作者:蒋澜 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临床药师 药事网成员


药事健康


小孩生病父母都很着急,但是儿童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在用药过程中要比成人更加谨慎。一般来的,小孩生病应该去医院儿科门诊进行诊疗,但是也有部分地区医疗条件差,地处偏远,或者部分父母自觉对有些疾病有一定的认识,着急之下会给孩子用药。



相同的疾病或症状,许多药物成人可以用,但是对小孩却伤害和风险大于疗效。在这里我推荐一个APP,叫用药助手,大部分的药物,大家在里面都可以查的到适用人群、禁忌症、毒副作用,甚至是价格。

里面有两条特别注意的事项

  •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 孕妇用药注意事项

如图是在APP里查到的尼美舒利的一些说明





总之非常的好用,简直居家之必备良品!!!大家在给小孩用药之前先花几分钟查一查看一看,可以避免很多错误,减少误用药物对儿童的伤害。

以下是我在临床总结的一些儿童慎用,甚至禁用的药物。

1、氨基糖苷类:常见: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卡那霉素、小诺米星、大观霉素、新霉素等

禁忌:6 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6岁以上慎用,

原因:使用过量会导致听力下降,严重者可使听神经发生变性和萎缩,从而导致不可逆性的耳聋、耳鸣。禁止与速尿合用,可加强耳毒性;禁止与头孢菌素合用,可致肾功能衰竭。

2、阿司匹林及其复方制剂。

禁忌:3个月以下儿童禁用。

原因:儿童患者,尤其有发热及脱水时,使用阿司匹林易出现毒性反应;急性发热性疾病,尤其是流感及水痘儿童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发生瑞氏综合征(一种常见的急性脑部疾病,病死率高达50%)。

3、萘普生、双氯芬酸、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吡罗昔康

禁忌:2岁以下儿童禁用萘普生;12岁以下儿童禁用尼美舒利;14岁以下儿童禁用双氯芬酸;15岁以下儿童禁用美洛昔康;儿童禁用吡罗昔康。

原因:这个相信大家在很多科普帖子已经看过。非甾体抗炎药均可能引起致命的肾损害、胃肠出血、心血管事件(阿司匹林除外);尼美舒利即使短期使用也可引起无症状的、致命的肝损害;吡罗昔康、美洛昔康所引起的严重皮肤反应的风险高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物。

4、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无味红霉素

禁忌:2 个月以内尽可能避免使用,2个月以上慎用或医生密切监护使用。

原因:严重者导致儿童肝脏损伤、肝功能衰竭、药物性肝炎,甚至死亡。

5、阿苯达唑、左旋咪唑。常见的驱虫药。

禁忌:2岁以下儿童禁用阿苯达唑;1岁以下儿童禁用哌嗪、噻嘧啶;儿童禁用左旋咪唑。

原因:2岁以下的儿童接触虫卵的机会要少,一般不需要服用驱虫药;两岁以内的幼儿肝肾发育尚不完善,药物会伤害幼儿的肝肾。

阿苯达唑,左旋咪唑:均可导致脑炎综合征、急性脱髓鞘脑炎、迟发性脑病。其中,阿苯达唑的脑炎样反应发生率较低;左旋咪唑发生率较高(临床已极少使用)。

6、磺胺类:复方新诺明(SMZ-TMP)

新生儿忌用,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临床表现为缺氧性全身发紫;

新生儿黄疸,2 岁以上医生指导下使用。

7、喹诺酮类药物

常用药物: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禁忌:18岁以下的小儿及青少年不宜使用。

原因:喹诺酮类药物用于数种幼龄动物时,可致骨关节病变,特别是负重骨关节软骨组织的损伤。

8、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常见的成人治疗胃痛的药物。

禁忌:16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原因:西咪替丁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幼儿用药后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雷尼替丁禁忌:8岁以下儿童禁用。

原因: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连续使用均对小儿的肝、肾功能、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一定损害。雷尼替丁的不良反应较西米替丁少而且轻。

由于小孩禁忌用药太多,不一而足,希望大家还是要下载一个用药助手,即便是一些日常用药,在给小孩使用之前,也要先看看有没有小孩禁用情况!


我是医萌酱,一个淘气又喜欢答题的普外科医师,竭力用最简单的方式给大家做科普,欢迎大家留言、关注和讨论日常遇到的医学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