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律師:婚姻的第一殺手到底是什麼

在很多離婚案件裡,並不是我們以為的家暴、出軌,那些非離不可的原因,而是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的小事。尤其是在31-35歲是離婚的高峰期,其中女方主動起訴的離婚是男方的2倍多。而婚姻中最大的敵人,竟然是孤單,它主要是來自於對另一半的失望,也體現著另一半的漠視。


離婚律師:婚姻的第一殺手到底是什麼

婚姻中,有一類男人,可以讓你成為他的妻,也可以當孩子的媽,但是卻始終像個局外人一樣,沾不得人間煙火,不曾走進你的柴米油鹽。他寧願流連在辦公室,也不願按時回家;有時間陪朋友,也不願在家陪孩子;即使回家,也是各做各的,很少交流。家對於他們而言,更像是個睡覺的地方。最後,他們的女人乾脆選擇了放手。

為什麼會孤獨?為什麼會漠視?為什麼不願交流?

曾經的惺惺相惜變得寡淡如水,難道彼此都真的沒有了期待嗎?

看著馬路邊上流光溢彩的燈火,奔馳呼嘯的汽車,我陷入了陣陣思索——“難道故事中的女人們就沒有問題嗎?如有過,有會是什麼呢?”

離婚律師:婚姻的第一殺手到底是什麼

以前聽過一個詞“期望效應”。心理學家對一群學生進行智商測試。然後老師們被告知有五名特定學生的智商比其他人的要高很多,更可能會表現出眾。實際上,那五名學生是隨機挑選的。一個學年過去後,雖然所有孩子們的智商測試成績都有提高,但是那五個孩子的智商測試成績是顯著提高。這項聞名於世的發現,在1968年被髮表,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因為傳說中皮格馬利翁愛上他所雕刻的一名美麗的女子,最後石雕活了過來,就像老師對於那五名學生的期望成了真一樣。

個人的信念其實不僅僅在影響著自己,而且也會影響著你的周圍。你期望什麼,便會得到什麼。

反觀現實的婚姻生活,當一方在抱怨對方的各種冷漠、臭脾氣、小心眼時,是不是自己對對方的一種固定的“執念”呢?又會忍不住用同樣類似的方法“回敬”給對方?

比如下班回家後,看到先生在玩遊戲,飢腸轆轆的妻子是不是很容易就說:“你真是自私,都不是給我做飯!”然後妻子可能也只會給自己下了一碗麵條,不會去顧及先生是否需要。

通常在那個瞬間,她的腦海中浮現的不僅僅是這個一個畫面,或許還有曾經類似對方不夠在意自己的場景,於是這股信念被自我不斷強化,而逐漸去忽視還能再去努力地做出什麼,離自己原本的期望漸行漸遠。

有人說,婚姻很像是夫妻共同開了一個聯名賬戶,每一次的傾聽、講述或服務,就是往這個賬戶裡存錢,給兩個人的情感增值。很多婚姻變壞的根本原因,就是兩個都不再往賬戶裡投入,一味期待取款,導致情感被透支,婚姻的維繫也日益衰敗。

若想要改變這一現狀,最先第一步是要改寫你對對方的現實認知。每晚睡前花幾分鐘,做個幸福的思考練習——不要去想“那個糟糕的男人又幹了什麼心煩事情”,而是主動去想“今天我為他做了哪些開心的事情”。

別在一開始去質疑這個練習,也不要在心理憤憤不平地說“為什麼非要我主動去聯合賬戶裡存款?”“不是應該因為他對我好一點嗎?”

家,原本就不是一個講應該或不應該的地方,而是一個講包容與愛的地方。你別忘記了,你也是賬戶的聯名戶主,你投入的越多,收益回報才有可能得到越高。

改變你的執念,重新看待對方,把你對婚姻的期望清楚地告訴對方,同時用自己的行動先去踐行這份期望,而不是隻去要求他。別忘記了,給迷途的愛人還要多留點適應的時間。如果他一旦開始嘗試了,一定多去鼓勵它,告訴他你看到他為你發生的那一點點改變!

婚姻是天堂還是地獄,完全只取決於你眼裡的他究竟是怎樣一副模樣。

離婚律師:婚姻的第一殺手到底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