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識別P2P網貸平臺是否靠譜

怎樣識別P2P網貸平臺是否靠譜

從“e租寶”到“錢寶網”,從“草根資本”到“團貸網”,參加過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網民們,應該已經被雷聲震的要麻木了。

2019年4月3日,最高法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佈的《金融詐騙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顯示,近三年來,集資詐騙案件的收案量由2016年的1100餘件上升至2018年的近1400件,增幅達27%。

理財是國民的基本需求,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進行理財,本來是提升資金效率、降低資金成本、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由於在金融創新初期,法律和法規監管滯後,因此造成騙子橫行,雷場遍地。

本文就結合從業6年以來的實際經驗,為大家簡要指出如何識別問題平臺的基本策略。

一、P2P為什麼會暴雷

金融的概念很複雜,但根本點是資金錯配。

在金融裡,出借資金的人稱為資金端;需要融資的人稱為資產端。

資產端在融資平臺發佈需求,要100萬;此時A\B\C 3個資金端各自認購了40%、40%、20%,這就是融資匹配。

平臺上有1萬個資產端在融資,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個資金端在放款,如果都是這樣一一對應,那麼只要控制好資產端的風險,即便出現違約,也是違約率大小的問題,不會造成整個平臺完蛋。

問題就在於,從事P2P平臺裡的人絕大多數是來做金融投機,賺取放貸的佣金。因此,平臺上要麼是資金端太多(給的利息高),要麼是資產端太多(風控條件低),此時按照一一對應的原則,就不能消化完畢所有資金,獲取最大的利益。此時就會發生錯配,把從資金端獲得資金,一股腦扔進資金池;然後根據資產端需求,從資金池裡任意取用。

這樣就形成了資金錯配,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旦資產端崩塌,就會把違約傳導開來,一個接一個的違約,最終整個平臺崩塌。

此時會有專業觀眾說,“資金池本身就是違法”。

何止資金池違法,如果完全按照法律法規,整個P2P行業都是違法的。所以對於專業細節在此處不再展開,只談論這個技術層面的核心。

二、P2P暴雷是否可以避免

大部分可以。

說起來可笑,根據本次《專題報告》,金融詐騙犯罪者中,文化程度為初中、高中(或中專)的被告人佔比38.55%、29.32%,二者總計超三分之二。也就是說,實施金融詐騙的6成犯罪分子只是初中、高中學歷。

更可笑的是,這些犯罪分子把詐騙來的錢,大部分的投資方向是買房子了。對於他們來說,買房是所能理解的最好的投資。

所以,如果你有一些閒錢,只要乖乖的買房,而不是去買什麼原始股、區塊鏈、P2P、黃金期貨、外匯指數之類的騙局,你的投資能力就已經跑贏了所有的騙子。

怎樣識別P2P網貸平臺是否靠譜

不過,實際上絕大多數的受害者,都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覺得自己有“P2P武松”的運氣,既能收割第一波紅利,又能全身而退給了接棒者。所以,我只能在此送大家一句話:

“有能力的靠本事吃飯,沒能力的才靠運氣吃飯”。

三、怎樣識別P2P平臺是否靠譜

怎樣識別P2P網貸平臺是否靠譜

此時要講個互聯網的段子。

財新傳媒總編輯胡舒立對京東劉強東有個採訪,問京東如何識別平臺上的假貨?

劉強東說,舉例買LV包,幾百元的肯定是假的,只要低於5000元一個包,我就把商家封了!

胡舒立就接著問:那要是花了5000元買了個假的,豈不是更可怕?

舉這個例子,是因為總有一些官方的人士說,如果一個平臺給你利息超過10%、12%或者15%之類的,就是很高的風險,以此為金融機構可憐的存款利息辯護。那麼我就想說,如果你才拿到了5%的利息,就被人家把本金騙走了,豈不是更虧?

其實,一個初高中學歷的騙子,能做出來的局,又有多高明呢?

從以下三點走排除法:

1、該企業是否從傳統金融機構演化而來

金融業是專業性最複雜的行業,也是各國政府嚴厲管控的行業,事關國計民生,處處都是牌照先行,風控先行。

所以,在這個行業裡從來就不存在什麼“創業機會”,也不存在什麼暴富機會,更不存在什麼原始股。

只有從傳統金融行業,包括金融機構或類金融機構內部孵化、內外部結合投資、外部收購等方式建立起來的平臺,才能有一定的安全性。其中的法定代表人、股東、高管,都必須是原本金融機構的人員。

因為這些金融出身的人,知道如果出了事,等待自己的是什麼結局。原本幾百萬安全收入的人,犯不著為幾千萬去鋌而走險。

2、該企業是否經常請大咖、大腕兒站臺

金融行業玩的是數學,通過1分1毫的算計,集腋成裘終成鉅款。

老百姓以為銀行是攬儲和放貸為核心收入,但你想不到的是,國際上銀行最多的收入是中間業務,就是商業銀行為客戶辦理收付及其他委託代理事項、提供各種金融服務的業務。在辦理這類業務時,銀行既不是債務人也不是債權人,而是處於受委託代理地位,以中間人身份進行各項業務活動。

怎樣識別P2P網貸平臺是否靠譜

而中國的商業銀行還活在原始其實,靠利息和手續費為主收入。這麼微薄的利潤率,拿著牌照都算計著省錢賺錢,哪兒來的閒錢請什麼代言人?

所以,那些用什麼經濟學家、企業家、影視明星之類站臺的平臺,完全就是騙局。

3、創始人是否擔任殺馬特社會職務

大多數初中、高中學歷的創業者,不管是做了微商,還是搞了P2P,內心裡總是充斥著不自信。這種不自信,需要用自己內心缺少的東西,來填補---社會地位。

微商喜歡說自己是XXX之父,XXX第一人,再掛上全球董事局主席、董事長或總裁。

P2P喜歡說自己就讀XXX商學院,在XXX協會擔任副會長、副理事長。

不過,這裡的XXX,都是些殺馬特名字,不是民政部核准的那些官方機構,更不是在銀保監會或者證監會管理下的組織---只要登錄官網查一下就可以了。

最後補充一條,騙子機構總是會提出最流行的模式、最時尚的趨勢、最前沿的科技,配合最新的政府政策號召。

但是這一個特點,並不構成排除暴雷的必須點:

“因為騙子就是比平常人勤奮!”

作者:張棟偉(市場營銷專家、資深互聯網人士、“酷實習”大學生就業創業平臺創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