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山创新“四并”迎新村蝶变

2019-04-04 14:42 | 记者 夏盈瑜 通讯员 王少华

4月3日上午,踩着春雨的鼓点,陶山镇沙洲村党员活动室,围坐洲前、洲后、沙洲三村村干部,“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他们相互鼓舞,紧锣密鼓地讨论新村产业发展事宜。

瑞安市启动行政村规模优化调整工作以来,陶山镇推出创新四并——“两个必并、两个宜并”举措,即“千人以下必并,历史沿革同村必并,镇域规划需要宜并,产业发展需要宜并”,率全市之先完成三组八个村撤并工作,形成“凝心聚力、共建新村”的良好开局。

“我们早就期待这一天了!”在沙洲村规模调整方案表决票上,村民郑中华郑重地打上勾。沙洲三村地理位置相连、产业相同,温莪术品质优良。然而,多年来,三村村民分散式种植,效益不高。“合并后,土地统一流转,连片种植,推动产业升级。”事关发展,村民们很期待。

根据产村人融合发展需要,围绕镇域规划布局新村。陶山瓯窑小镇项目范围涉及郑宅、云桥、门前山三个行政村,并为新村。“瓯窑已经点燃,新村将会发展成集古窑址、展览馆、工作室、瓯窑技艺传承基地的有机整体,打造成高含金量瓯窑文化特色小镇。”郑宅村党支部书记孙乐兴信心十足。

并村更重要的是并心。陶山镇45%以下的村属于千人以下的“多散弱”小村。该镇围绕历史沿革布局,把生活习惯相近、资源类似的村撤并成新村。“小村没资源、没人才,单打独斗,前景渺茫。”花井村村委会主任张朝威深有感悟地说,历史沿革,村情相似,新村才能融合。没有了村界,将资金、人才整合到一处发力,加上撤并村发展基金、村级物业联建等补助资金支持,新村有望成为陶山团块发展的次中心。

农旅结合建新村。“洞天福地”福泉山,云雾弥漫,游客络绎不绝。沿山而建的沙门村等六个村,撤并为新村。以索面、民宿闻名的上岙村等四村,发展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减少村界纠纷,降低行政成本,旅游村发展的步子会更快。”沙门村支书张小满说,今后,大片田园变公园、农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

陶山镇84个村将优化调整为46个新村,驶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陶山镇党委书记陈阿朋说,“四并”从产业引领、文化共融、以强带弱、资源整合等多个方面,实现并村并心并发展,共建共谋共图强。眼下,各新村已经立下“军令状”,列出50多个计划发展项目,确保年底村集体收入超15万元,让村民共享并村红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