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貴為皇帝,為何連親爹都不認?真的是忘恩負義嗎?

西漢末年,王莽奪權,一時間天下大亂,但僅在16年後,王莽政權便草草收場。劉秀打著興復漢室的旗號毅然起兵,最終在公元25年,建立新的漢王朝,史稱東漢。但身為皇帝的劉秀,為何沒有認自己的生父,反而尊奉漢宣帝為祖、漢元帝為父,這是怎麼回事呢?劉秀真的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嗎?

劉秀貴為皇帝,為何連親爹都不認?真的是忘恩負義嗎?

事實上,劉秀也有難言之隱。建武二年,劉秀在洛陽建立宗廟,並供奉西漢各皇帝。建武三年,劉秀設立親廟,供奉父親南頓君及以上祖輩,顯然這一做法違反了儒家禮制,所以惹來眾多大臣的非議。直到建武十九年,天下徹底平定,宗廟問題才被拿出來討論。

劉秀貴為皇帝,為何連親爹都不認?真的是忘恩負義嗎?

劉秀貴為皇帝,為何連親爹都不認?真的是忘恩負義嗎?

劉秀之所以能夠得到天下,其中有兩個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第一就是他代表著門閥的利益,當時王莽想要分割田地,這損害了門閥的利益,而劉秀的做法則受到了他們的擁護。其次,劉秀一直以漢室宗族自居,宣稱自己代表漢朝正統,這也使得很多老臣前來投靠,後來劉備也效仿了這個辦法。

眾所周知,劉秀是漢景帝之子劉發的後裔,而在漢武帝時期曾實行推恩令,再加上劉秀的祖上時庶出,所以權位越來越低,到了劉秀父親劉欽的手中,基本上和平民沒有兩樣了。劉欽做過最大的官就是縣令,由此可見,雖然劉秀也是皇室成員,但血緣關係已經非常遠了,而古代又是以血緣看親疏,所以劉秀最初也只能做個普通人。

劉秀貴為皇帝,為何連親爹都不認?真的是忘恩負義嗎?

而在劉秀稱帝之後,雖然他標榜自己繼承了西漢正統,但在尊崇祖先這件事上就產生了很大矛盾。劉秀也想在宗廟中供奉自己的直系祖先,但因為他們都沒有做過皇帝,這是不符合當時的禮制的,所以張純、朱浮等人希望劉秀能夠去除親廟。大司空竇融也表示:“既事大宗,則降其私親。”所以劉秀決定放棄追封自己的親爹,而是將宣、元皇帝尊為祖、父。

劉秀貴為皇帝,為何連親爹都不認?真的是忘恩負義嗎?

劉秀貴為皇帝,為何連親爹都不認?真的是忘恩負義嗎?

古人都非常重視祭祀,竇融與群臣商討出一個辦法:首先,將劉秀名義上的父親和爺爺列在太廟之首,由他親自祭拜;第二,按照輩分,漢成帝是劉秀的堂兄,其他幾位皇帝也都是晚輩,他們則由大臣祭祀;第三,在太廟旁建立一個新的皇考廟,把劉秀的生父劉欽供奉於此,劉秀對此不適宜公開祭祀,所以由文武百官一同祭祀。這樣一來,身份問題也就完美解決了。

劉秀貴為皇帝,為何連親爹都不認?真的是忘恩負義嗎?

關於劉秀不認自己的親爹一事,可能還是有很多人無法理解,但在古代,正統思想為大,甚至有時會凌駕於個人親情之上。劉秀當然也想祭拜自己的親生父親,但身為一代君主,為了減少非議,也為了穩固東漢江山,所以才不得不這麼做,在國家和天下面前,自己的私情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