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推薦他擔任江西巡撫 他爲何對曾國藩「忘恩負義」

1860年,曾國藩奉命任職兩江總督,以欽差大臣身份督辦江南軍務。慈禧太后在頒發諭旨時,特意強調“節制東南五省軍政”,以便曾國藩對各省巡撫發號施令,統一到彈壓太平天國運動的中心工作上來。

但是,曾國藩在江西巡撫沈葆楨面前就碰了一個硬釘子。

江西是清朝晚期的餉源地之一。曾國藩在擔任兩江總督之初,就向朝廷奏報,希望將江西漕折、厘金等項全部提取,作為湘軍的軍餉,得到了朝廷的批准。可沈葆楨拒絕曾國藩的命令,不願為湘軍提供軍餉,將漕折、厘金等全部截留下來。由於欠餉太久,“多者十五個月,少者七八個月”,湘軍一度只能靠煮粥過日子。

為了解決軍餉的問題,曾國藩動用私人關係,向九江關道員蔡錦青求助,請他將3萬兩九江關洋稅送到湘軍,為湘軍雪中送炭。蔡錦青送了一半過去,就被沈葆楨制止。沈葆楨還嚴令蔡錦青,將已經送去的洋稅追回來,否則將他革職查處。曾國藩考慮到蔡錦青的難處,只好將洋稅全部退回去。

曾國藩推薦他擔任江西巡撫 他為何對曾國藩“忘恩負義”

沈葆楨與曾國藩有多大的仇怨?並沒有。事實上,曾國藩還對沈葆楨有舉薦之恩。

沈葆楨生於1820年,是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他是晚清名臣林則徐的外甥,又是林則徐的女婿。1847年,沈葆楨在經過兩次會試落第後,第三次參考終於金榜題名,成為一名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監察御史、補江南道監察御史、貴州道監察御史、江西九江知府、江西廣信知府、江西廣饒九南道。1859年,沈葆楨以父母多病為由,離職回家。1860年,咸豐皇帝打算起用沈葆楨,被他婉拒了。於是,沈葆楨奉命留在家鄉興辦團練。

對於沈葆楨的名氣,曾國藩是知道的;對於沈葆楨的能力,曾國藩是欣賞的。1861年,曾國藩邀請沈葆楨加入他的隊伍,委以重任,並推薦他擔任江西巡撫。

曾國藩推薦他擔任江西巡撫 他為何對曾國藩“忘恩負義”

曾國藩推薦沈葆楨擔任江西巡撫,除了沈葆楨能力超群外,還有一個不足為外人道的目的。他把沈葆楨看作是“自己人”,安插在江西這個餉源地,確保湘軍的軍餉安全。畢竟“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萬萬沒有想到,這個“自己人”根本就不給自己的面子。在曾國藩這邊看來,沈葆楨是“忘恩負義”。

沈葆楨真是那種“忘恩負義”之人嗎?當然並不是。

沈葆楨能夠得到林則徐的青睞,迎娶林則徐的女婿,自然有過人之處。他品行端正,一生疏財重義、樂於助人,在個人品德上完全沒有問題。 他經常掛在嘴邊 的一句話就是:“不貪夜識金銀氣,遠害朝看麋鹿遊。”這是唐朝大詩人杜甫的詩句。意思是,沒有貪戀的人,才能夠在夜晚看到金銀之氣;沒有害動物的心,就可以跟鳥獸做朋友,玩在一起。

沈葆楨當官後,日常生活非常清苦寒酸。有一段時間,甚至連下人 都僱不起。 沈葆楨的妻子林普晴不得不親自下廚。為了寬慰妻子,沈葆楨在信中這樣說:“我目下無能接濟,家中事全仗卿極力扶持。現在為景所迫,不能以求人為恥……”

回頭來看,在拒絕為曾國藩提供軍餉這件事上,沈葆楨也有難言之隱。

江西是一個傳統農業大省,工商業落後,財政全靠農業支撐。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江西飽受戰火困擾,農業生產舉步維艱。再加上已經多年為湘軍提供軍餉,實在是難以為繼。

此前,湘軍進入江西作戰,保護江西一地平安,由江西本地承擔軍餉,自是天經地義。但後來湘軍轉戰江蘇、浙江一帶,再從江西提取軍餉,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曾國藩推薦他擔任江西巡撫 他為何對曾國藩“忘恩負義”

湘軍離開江西后,防務工作改由江西自己承擔起來。朝廷也有意讓江西組建兵勇,以免什麼爛事都要驚動湘軍。組建兵勇需要大筆花錢,哪裡還有餘錢供給湘軍?

湘軍在江西作戰時,為了收取軍餉,到處設置關卡,向過往行商收取厘金。此舉不但損傷了江西商人的利益,還讓江西本地官員少了許多陋規收入。江西本地官員對曾國藩普遍不滿。沈葆楨就算自己想報答曾國藩的舉薦之恩,江西本地官員也不答應啊。沈葆楨哪裡來的勇氣,去跟整個江西官場作對?

【參考資料:《清史稿》《曾國藩傳》《沈葆楨從政經歷》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