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玉米時,是機器播種好還是人工播種好呢?

雷子三農新視角


種玉米時是機器播種好還是人工播種好的問題,毋庸置疑當然是機器好。

倒退回二十多年,我們這裡種植玉米就是採用人工的方法,麥收之後老農民最著急的兩件事,一件事是趕緊把小麥脫粒,當時沒有聯合收割機,小麥脫粒還是使用打場機。另一件讓農民著急的事兒,就是快速的把玉米播種好。當時人們人手一杆小鎬,衣服兜裡裝著玉米種子,走一步挖個坑,扔個玉米種子然後填點土,用腳踩實算是種好一棵。

麻煩您在閱讀前點擊右上角藍色字體“關注”,海棠每天為您提供最實用的三農知識,讓我們一起討論三農問題,助力三農發展。

不僅僅是一棵一棵的種下去,還要一棵一棵的施肥!

如此大的勞動強度,還有個問題解決不了,就是給玉米施肥。當時種一顆玉米需要兩個人才能徹底種好,一個人種玉米還要有個人在邊上挖坑施化肥。勞動強度大隻能每畝地少種點兒,所以那幾年農業收入真的少得可憐。不僅僅是種玉米要人工,收割玉米也是人工一個一個的掰下來,然後把玉米秸稈一棵一棵的用小鎬刨下來。

農業的機械化,不僅僅是提升耕作效率,更是人力解放!

現在農業機械化,播種十來畝玉米簡直就是坐等就成的事兒,大型拖拉機為玉米播種機提供了充足的動力,玉米播種機前端是化肥倉,人們只需要把化肥倒進去,播種機在播種玉米的同時,就在玉米種子不遠的溝壟邊上重新開壟把肥料埋進去。播種玉米和玉米施肥同時進行不說,還調劑玉米植株間距,做到合理密植,最大限度提升產量。


海棠小醉


種玉米時,是機器播種好還是人工播種好呢?

我相信這個問題在不同人的心裡有不同的答案,既有人選擇機器播種,也有人選擇人工播種。因為每個人的思維不同,認識也自然不同。但是對我來說,我會選擇機器播種玉米。


為證實我的選擇觀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闡述。

從播種質量上來講,現在的大型播種機都是電腦程序自動控制。它可以按照我們的要求,將作玉米種子以一定的數量、按一定的行距,通過開溝、排種、覆土、鎮壓等一系列作業,均勻地將種子播入到一定深度的土壤裡。既使在乾旱少雨的天氣裡作業,播種機播種也能更好的保璃,促進苗齊,苗全。人工播種由於開溝深淺不一致,撒種不均勻,蓋土厚薄不一致,很容易導致缺苗,死苗現象。


從播種效率上來講,大型播種機能保質保量每天播種數百畝以上毫無壓力,既使小型便攜式播種機每天播種10畝以上也是很輕鬆的事。這是人工勞作根本無法比擬的事情。

從農村長遠發展來看,採用播種機代替人工作業是一種趨勢。現在的農村種地農民大多有點文化,思維也比較活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較強。他們能懂得知識創造財富,技術能改變生產方式和提高勞動效率的好處。就目前農村種植情況來看,平原地區已基本上是機器在代替人工勞作,丘陵地帶已是半人工半機械化生產,只有個別山區和貧困地區仍在實行人耕牛犁的勞作方式。我堅信,隨著科技的發展,國家對農業投入力度的加大,農業機械化的普及已經在我們的眼前。


總而言之,用機器播種玉米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減輕勞動強度,提高播種質量,節約種子。對我們農戶增產增收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鄖陽老五


1.要根據你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種地的多少?土壤的商情情況,來決定你用哪種方法播種

有朋友要問了,種地跟地理位置有關係嗎?

三姐的回答,有,而且很重要。那麼原因在哪呢?

如果你是華北一帶的玉米種植戶,在地塊平整的前提下,可以採用機械播種

但是你必須進行秋整地,原因是華北地區長年處在偏旱地區,如果你的地塊不屬於旱能灌澇能排的地塊,在大旱的春天,你在用機械上下翻動,勢必更加劇乾旱的程度而造成出苗困難

如果你的地不太多的情況下,比方說十畝以下,我建議你用人工種植。

人工種植的優點是,株距和播種量都比較準確,種子播下去以後上土均勻準確可以用腳踩一下,減少透風程度保證出苗準確

當然,如果土地面積過多時,也必須得采用機械播種,因為種地的人都知道農時是很關鍵的

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對於播種大田來說,秋,整地是很關鍵的,因為秋整地.是保證,既不耽誤農時又能保住土壤墒情。

2.東北,因為東北的土地面積比較多,基本上全部實行播種機械化。

特別是現在,技術普遍提高的播種機,完全能做到深淺一致,種子播種量完全可控。

前幾年播種還都是以穴播為主每穴3到4粒。所以必須要用人工定苗這一環節。

隨著播種技術的不斷更新改進。如果種子完全做到精選。播種機完全能做到精準定位單粒下種。

就這一個精準定位定量的環節,解放出了好多勞動力,把從古到今種玉米必須間苗的環節完全去除

就衝這一點廣大的農戶朋友都應該給那些搞科技機械推廣的研究人員點贊。

是他們讓這些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人們更多的減少勞動強度。

在以前一家一戶最多也就能種五六十畝地。而現在如果有更多的存量土地,一家一戶種一二百畝是沒有問題的。

3.通過以上分析,到底採用哪種播種方式?還是那句話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

我是三姐,希望大家共同關注三農話題討論,也希望廣大的農民朋友在2019年加倍努力取得糧食大豐收

更希望各種糧食價格穩中有升,讓農民增產又增收,更對種地增加信心。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通知必珊



三姐118農家三姐


人工播種,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很難保證玉米株數。所以說在生產環節上,很難保證豐產。機器播種,大型免耕播種機,播種車的運用,投入肥料,播種,旋耕,鎮壓,起壟,差不多一次完成。過去需要幾個人一天完成的活,現在機播幾個小時就完成了。從而保證種子密度,株距行距一致,非常有條理。所以說機器的運用,是豐產的保證,效率高,成本低,減少人工投入,增加產值。只需要生產環節上,把握好種子精選,肥料適合,機械操作,播種深淺適宜,把握好墒情,播種時間,等等細節,確保一次性拿全苗,努力做到苗齊苗全苗壯。


薄物濃耘


種玉米,人工點播和機器播種在玉米產量上,其實沒啥區別的,可能會出苗率方面有所差異。取決於人工的播種深淺有關。


要說有啥區別?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人工點播比較累人,機播就比較省力了,哈哈,開個玩笑。

其實,人工點播玉米,是舊時期的產物,那時候農業器械不發達,只能人工播種,費時費力,而且深淺不一,特別是土地比較多的家庭,種植幾畝玉米好像事件很艱鉅的工作。


而隨著玉米播種機的出現,只要調好深淺度,調好株距和行距,機器一過,簡單快速還利於出苗,這就是科學的力量,新事物的出現,之所以能替代老事物,這是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一件極具意義的事情,所以,就不要在人工和機器播種玉米這件事上糾結了。

機器播種玉米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種肥同播的應用,在播種玉米的同時,連肥料也一起施了,像一些質量好的控緩釋肥,可使滿足整個玉米生長期的營養需求,這就解決了苗期追肥的工序。而且機播玉米是和玉米收割機都是配套實施的,採用機器播種的玉米,同樣利於玉米收割。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機器播種之前,一定要調控好株距以及播種正常度,以防出現因不能正常播種而造成缺苗斷壠現象,這也是機器播種唯一的缺點吧,不過只要注意,應該也很容易避免。

不過在一些丘陵地區或者半山區種植玉米,機器播種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採取人工播種也是一件很無奈的事情把。

還是應該接受新技術,新科學種地方法,這樣提高生產力,增加效率。


生態三農


種植玉米 機器播種還是人工播種的問題其實很簡單:

玉米播種,最大的問題就是保苗,出苗率的多少直接影響到秋收時候的產量!時代不斷在發展進步,從原來的刀耕火種,到現在的現代機械化耕種,不斷刷新著土地產量。

現在市場上的播種機都是精密播種,一次保全苗。播種機的類型種類繁多,考慮自己的土地狀況, 完全可以選擇到適合自己的播種機,我們農民種地,就是與天爭,春播一定要在適合的時間內一次播種保全苗,機器播種工作效率高、速度快、節省時間,是人工無法比擬的!

所以說,在條件允許情況下,一定要選擇機器播種!在山地或低窪地,拖拉機無法播種的時候再不得已進行人工播種。

一句話,相信科學!


剛哥1969702


種玉米時,是機器播種好,還是人工播種好呢?

這個看是在什麼地區,如果是在山區只能用人工種了,當然是在平原就用機器種好啊!各有各的好處。

見意農民朋友們!要怎樣播種玉米好,要根據實地的情況去播種,農民的口號就是!三分種,七分管,才有好的收成。


雲飛3171399746925


還是用機器播種吧,人工播種費時費力不說,還會由於人工定量沒有那麼準確,導致種子的浪費和後續增加了除苗的工作量。





小二黑說農村


這個事情不能絕對地說好或者不好,而要因地制宜,因適而為,比如說墒情的好壞,也確定了機械與人工的弊端,還有地勢的平坦與丘陵地的需要,以及套種與茬後的選擇,施肥方法及用途,以及地形與面積的大小都決定了適用機械或人工播種的先決條件,所以說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各有利幣。總之選擇適應自我發展,獨具特長的方式去面對,去實施才是更好種植經營模式。

個人觀點


漫觀雲卷舒


玉米播種當然是機器播種的好,又快又省時,但地頭地角機器有播不到的地方要人工補一補,以免造成缺苗減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