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養生,有哪些注意事項?

中醫藥康博會養生號


清明既是一個節氣,也是一個節日。清明節又稱寒節,寒食節,是一個傳統節日,在清明節的前三後四和清明節的這一天,人們要祭掃祖先墳墓。但是這個節日卻不僅僅緬懷先人,更有激勵後人奮發向上的意思。



因為清明時節意味著陽氣上升,陰氣下降,萬物開始盛發,冷熱交替。同樣空氣中的病菌也在盛發和傳播,而人體內的各種臟器也最盛,比如清明節肝氣也最盛。所以在這個時候,養生也顯得格外的重要。人們在吃,穿,運動和休息方面都應該注意了。



一,吃的養生

清明時節一些有基礎疾病的人,比如有支氣管哮喘,皮膚病,冠心病的會有所加重,這些人不能吃發物,比如魚和蝦,還有牛羊肉,狗肉,鵝肉等等。少吃油炸食物,多喝水,多吃水果,還應多吃枸杞,大棗,豆製品,銀耳等養臟器的食物。



二,穿著養生

過了清明節天氣就更加暖和了。但老人們說清明節過後十天,溫度才會恆定下來。否則早晚涼,中午熱。所以人們一定要注意及時的增減衣服,小心感冒著涼,引發一些疾病。

三,運動養生

清明時節,桃紅柳綠,賞心悅目,非常適合戶外運動,適合踏青旅遊觀光。“遊一遊,祛百病,逛一逛,身健康”。不過對於花粉柳絮等過敏的人要注意戴上口罩,預防呼吸道感染。

此外,您還有什麼清明節養生的招兒呢?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