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称“佛国”,如今该如何评价泉州的宗教文化?

育儿奶爸


泉州开元寺入门天王殿,左右两边石柱上挂着一对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书。

泉州古称泉南佛国,南宋泉州知府王十朋在青石山留有石刻:泉南佛国,九日山和清源山也有类似石刻,从测面反应出泉州历史上佛教的兴盛,寺院众多,开元寺鼎盛时期寺僧达数千。开元寺的现存寺院的规模在全国也是罕见的。泉州现存寺庙有41座超千年,另有15座近千年,又是另一方面应证了佛国的称号。

南宋京城南迁,经济文化中心南移,造就了泉州成为南宋的重要的一线城市,朱熹称赞泉州是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说的是泉州寺庙众多,信徒虔诚,人文昌盛,圣人只有孔孟等才可称谓,而朱熹称泉州人都是圣人,说明当时泉州人都信佛向善,道德文化修养崇高。仅宋一代泉州中进士的就达八百多人,可见人才辈出,文化之盛。

近代四大高僧,就有两个和泉州密切相关,一个是虚云,出生成长在泉州,当时泉州虽已经衰落,但佛教的底蕴仍熏陶着虚云,可以说虚云年少出家和泉州的佛教气氛有必然的联系。另一高僧就是弘一了,弘一出家后长期辗转於泉州各大寺庙,最后圆寂于泉州,泉南佛国泉州留住了他。泉州即使是在衰败时期仍然造就二大高僧,佛国的称号绝非来的偶然。

泉州现存的佛教遗址不论从规模到精美程度,令人惊叹,在国内也是罕见的。开元寺的大雄宝殿里五方佛的精美,斗拱上富有想像力的飞天乐妓,戒坛殿无梁无柱的高超建筑工艺和技术,无不体现出泉州人对佛教建筑投入了巨大的财力人力,如果没有数量庞大的虔诚的佛教徒的乐施,这些都无法实现。再看看那东西两座中国最大的石塔,建筑施工浩大,建筑土方堆到现在的塗山街,石料堆到现在名称还在的石头街,方圆十里,即使是当世今日也是巨大的建筑工程,石塔上上百个石雕佛像更是精美绝伦。

泉州曾经是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的最为重要窗口之一,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延续宋元明三个朝代三百多年进出口经济的长期繁荣。经济的繁荣助长了文化的兴盛,世界五大宗教曾经在这生根发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多元文化在一个城市里并存发展,伊斯兰教和道教隔壁相连,相安无事,这是超时空的先进文明,是泉州最值得骄傲的历史辉煌,看今日中东地区战争乱世,无非就是教派信仰的争纷,而在一千多年前泉州人就具有包容多元文化的胸怀,市井十洲人,有佛的慈悲,圣人的睿智。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名符其实!








水心不惑


每个泉州的小孩从小都是跟在母亲或者外婆身后,到各个寺庙去拜拜。有人说,泉州人这是没主见,见啥拜啥。那他一定不是泉州人,一点也不了解泉州,但凡了解过一点也断然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泉州人不是没有没有主见的。泉州人是包容的,泉州人是有信仰的。在这片不大的土地上,有外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摩尼教、基督教、犹太教等,以及中华传统的儒教、道教,他们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扎根、成长,和睦相处并各收因果。对于泉州人来说,这是一份珍贵的财富。并非每个城市都有。



大家都知道,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海上通道,更是沟通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纽带。


唐朝的时候,泉州是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泉州是东方第一大港,曾有“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景。能拥有如此盛名定非偶然。首先,当口岸开放后,面对四面八方涌来通商的各路商贾,如果泉州不是以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去迎接,必然不会有多种宗教在此共生共存,而且这份包容也不是一时的,而是在整个漫长的海丝之路历史长河中都持有开放态度,才会让这些外来的宗教文化在此落地生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成为支撑当时刺桐港繁荣的精神基石之一。


正是这份包容、这份信仰见证了泉州的历史。也是这份包容让泉州无愧于“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


(闽南网 林淳淳)


福建闽南网


泉州为什么一千年前就是世界一线城市?原因就就是泉州人的宗赦信仰。泉州人信热闹、全世界所有教派到了泉州后都和平共处。

俗话说生干苏杭二州、死于福建泉州。老寿星过世、泉州叫白喜事、子孙多的可请所有教派一起作法。

泉州人信仰生意、下南洋的千年来村村不断。华侨人口比本地的还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