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梁 :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

邓四平/文

小时候,家乡川北小镇的房屋几乎全是穿斗结构的木瓦房,鱼鳞似的青瓦片,雪白的竹篾墙,金黄的木板门,屋前的院坝铺满青青的长石板,屋外竹树环绕,树影婆娑,雀鸟欢跳其间,鸣声宛转,宛如一个神奇而美丽的童话世界。

一进冬天,农闲之时,家家户户便都兴高采烈地杀了年猪,那也是农家修新房最热闹的时候到了。修建新房是农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请风水先生先四处看地选屋场,打石下基,上梁立柱,开门扫坝,祭祀新房等等,几乎无一例外都要举行仪式,尤其是立新房子那天,更是庄重、严肃、热闹非凡。房主要杀猪宰羊,大办宴席,亲朋好友纷纷登门祝贺,那场面就如同逢年过节一般喜气洋洋。

一堆或长或短、或大或小、或干或湿、或曲或直的木头便是木匠师傅们修建木瓦房的主要材料,也是他们放牧匠心的最好素材。墨线轻弹、钢锯闪耀、斧子飞舞、凿子穿梭、刨子推动,在木匠师傅们笔直犀利的目光揣度下,在匠心独具的不断斧削中,即使是一根略显弯曲的木头,也会慢慢被修正成一根堪当大任的直料。木屑乱溅,锯末飞洒,刨花舞动,“木头虽曲,匠心为直”,单调重复的拉锯、推刨、砍削,耗费了这些乡村最杰出的鲁班传人们无数的晨昏与精力,也成为了他们最诗意的语言与汪洋恣肆激情飞扬的凝固的诗句。

时光飞逝,柱头、大梁、穿枋、檩子等大件齐备,四排三间木瓦房的架子已初具规模。木匠师傅们又忙着为即将完成的杰作加班加点。掌墨师傅找来发黄的万年历,“适宜动土,出门大吉,亦宜嫁娶”,呕心沥血,斟酌再三,在主人家满意而喜悦的眼神里慎重其事地挑选了立房子的黄道吉日。

终于到了立新房的时刻。寅卯大天光,大约寅时,晨曦初露,天高气爽。掌墨师傅先用鸡血祭了天地君亲,然后再祭大梁和柱头,唱了“木房永立,吉祥如意;地久天长,子孙兴旺……”的“四言八句”之后,随着他“立起来”的一声高呼,早已憋足了劲儿的大大小小的一帮徒弟和众乡亲,一声气壮山河的吆喝,一大排木房排山犹如石破天惊一般“嚯”地立了起来,又如一排陡峭的山峰,直刺云天。立排山的时候,掌墨师傅还要故意高喊:“那边的排山下面有没有人?”主人家马上接着答应:“有人,有的是人哦,人山人海多得很,人山人海多的是人!”寓意新房建成之后房主一家儿孙满堂人丁兴旺。接着,大家又在掌墨师傅的指挥下一鼓作气,立起另几排房屋的排山。立好了排山,往往已是日出山坳,朝霞满天,大伙儿的心情明朗得犹如三月里的艳阳天一般。

立好了“排山”,接下来就要“上梁”了。先要“赞梁”。木匠掌墨师傅手拿毛笔,在大红纸上端端正正恭恭敬敬地写上“紫薇高照”四个大字,小心翼翼地贴到那粗壮笔直的大梁正中。然后嘴里唱到:“新盖华堂高又高,巍然屹立在云霄。从今中梁扣起后,千年富贵万年牢。”

接着,木匠掌墨师傅端出一小碗老白干烧酒,往梁头上洒,一边洒一边又唱道:“一祭梁头,吃穿不愁。” “二祭梁腰,银钱满包。”三祭梁尾,荣华富贵。”赞祭完毕,木匠掌墨师傅便用绳子拴好大梁,让站在两边墙垛上的徒弟们用手拉大梁,木匠掌墨师傅自己则肩扛大梁,踩着沿墙搭建的木梯子,一步一步地往上走,这就是“起梁”。 木匠掌墨师傅一边往上走,又一边开始唱“起梁十步歌”:

“脚踏云梯一步,贺主家步步登高”。木匠掌墨师傅肩扛大梁,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又接着登上第二步木梯子,又唱:“脚踏云梯二步,贺主家万年长寿”,“脚踏云梯三步,贺主家儿孙满堂”,“脚踏云梯四步,贺主家大发大富”……“起梁十步歌”刚刚唱完,大梁也就稳稳当当地安放在房屋的正柱中央了。

接下来,木匠掌墨师傅还要像表演高空杂技走钢丝似地表演最精彩也最扣人心弦的“踩梁”仪式。

只见木匠掌墨师傅手端一个大大的洋瓷洗脸盆,在大梁上如履平地一步一步走过,就像前不久那位在高空中踩钢丝徒步行走的新疆人阿迪力一般,掌墨师傅每走一步就从洗脸盆里抓出一大把糖果、饼子、香烟、钱币往空中抛撒,一边撒一边唱“踩梁歌”:“一踩梁头,万里封侯;二踩梁腰,彩带飘飘;三踩梁肚,千贵万富;四踩梁尾,富贵到底。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房梁踩在二尺边,勤劳致富节节高。房梁踩至栋梁口,金银财宝贯满斗。自从今日上梁后,子孙兴旺发达到永久。”

踩梁之时,鞭炮声、笑声、喊声齐作,欢声雷动。糖果、钱币抛撒到哪里,哪里就爆发出阵阵欢呼,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四处皆是一片喜气洋洋。

一晃多年过去。家乡的父老乡亲很多人都纷纷出外打工去了。在外打工,挣的钱多了,回到家乡,选择个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环境清幽宁静的地方,修上一幢小洋楼,便成了如今老家的农民们最新的选择和追求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家乡鳞次栉比的钢筋混凝土高楼在父老乡亲的欢声笑语声中,在热烈火爆的鞭炮声中一次次巍然耸立的时候,那记忆中的穿斗木结构的木瓦房渐渐地便成为了一种渐行渐远的美好的记忆了。现在,有很多时候,我也常常应邀去参加一些家住乡村里的亲朋好友们的新房落成典礼,热闹是一样的热闹,但很多年前那种生动有趣的“赞梁”、“祭梁”、“起梁”、“踩梁”场景却是很少很少再能见到了……

2005年记于蓬安济渡职业中学

踩梁 :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

踩梁 :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

踩梁 :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

踩梁 :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

踩梁 :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

踩梁 :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

踩梁 :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

踩梁 :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

踩梁 :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

踩梁 :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

踩梁 :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

踩梁 :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

踩梁 :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

踩梁 :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

踩梁 :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

踩梁 :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

踩梁 :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

踩梁 :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

踩梁 :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

踩梁 :房梁踩在一尺边,又发人来又发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