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这个小学生,一年读完360本书!

惊人!这个小学生,一年读完360本书!

你一年能读多少本书?据统计,2016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而杭州有一名五年级学生,一年读了360多本书,堪称“小书霸”。

惊人!这个小学生,一年读完360本书!

惊人!这个小学生,一年读完360本书!

五年级学生

一年读了360本书

一年读了360多本书。这是什么概念?如果按每本10万字算,一年就读了3600多万字。而根据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课内外阅读总量约为220万字,初中学生课内外阅读总量约为420万字

也就是说,这个小学生可能3周就完成了小学阶段的阅读量要求。

这名“小书霸”名叫胡航景,就读于杭师附小五年级,他爱看书在学校里是出了名的,39万字的《中国历史故事集》,他两周就能看完,而且看了四五遍,封面都被翻褪色了。

“除了零碎的课余时间,每天早上6:20-7:40,晚上9:30-10:00,我都用来看书,节假日阅读时间更长。”

他妈妈透露,去年她给胡航景买了360多本书,一年就都看完了。最快的时候,10万字左右的书他一周能看10多本。

胡航景爱看书,跟家庭有很大关系。胡妈和胡爸都是爱书之人,平常家里闲下来,就放点轻音乐开始看书,电视几乎不打开。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选一些绘本读给他听,这是他每天最大的乐趣。”胡妈说,渐渐地胡航景不满足于听大人讲了,想自己读,一开始只是看些绘本,碰到生字就问大人,所以识字量越来越大。

虽然现在才读五年级,胡航景已经涉猎很多高年龄段的书籍,他特别喜爱日本作家东野圭吾,最近还看起了《时间简史》《未来简史》。

这些书他看得懂吗?胡航景笑着说:“也不是都能看懂,但看书的魅力就在于,同一本书不同阶段看会有不同的收获。”

胡航景家客厅的背景墙是一面书架,原本上面都是爸妈的书,但现在已经“鸠占鹊巢”,摆的都是胡航景的书。胡妈说,每年给儿子买新书的钱就要两万块。现在家里的藏书保守估计有5000册,胡航景会在每本藏书上盖一个自己的书章。

家里书多,就会有小伙伴跟胡航景借书。但胡航景有个“癖好”:对于爱书,他宁可去买新的送给小伙伴也不外借。

原来,胡航景看书有个习惯,看到精彩处会在留白处写下读书心得。有一次一个小伙伴借了一本书后不小心遗失了,这让胡航景伤心了好久。

小学生阅读

越多越好吗?

很多家长一方面会惊讶于胡航景的阅读量,另一方面也会有一个疑问:阅读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人民日报》曾发文提醒父母要鼓励孩子根据兴趣进行大量阅读。事实上,对中小学尤其是小学生而言,大量阅读是非常必要的。

一些孩子升入初中后成绩不理想,很可能都是小学欠下的“阅读债”导致的。

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高考命题专家、北京大学文学院温儒敏教授曾对高考趋势作出分析,他说,以前高考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0000字,2018年高考题量就比前一年增加了5%-8%。

“今后的高考语文阅读量会持续增加,考生必须增加阅读的广度、数量和速度。”

专家分析,如果一个孩子只是把大量时间投入到学校课本和作业里,那么孩子的视野和智能发育都会受到局限。小学生只有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智慧才能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

不过,像胡航景这样把阅读当成最大的爱好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他的班主任王宇红坦言,大多数孩子来说很难达到这个水平,所以家长也没必要盲目去学。比如杭师附小,一般要求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是半小时,1到2个月精读一本书。

“书霸”

是怎样炼成的?

翻阅近期的媒体报道,我们也看到了另外几个像胡航景这样的读书达人。

报道1

平均每天读书8小时,1年读600多本书……前段时间,山东大学文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丁安琪也因为热爱读书、读书量惊人走红网络,被称为“图书馆女孩”。丁安琪说,通过不断学习,不断阅读,到大三下学期结束,她的学习成绩已经上升到班级第二名。丁安琪说,如果不读书,我超越不了他们。由于成绩优异,2018年,丁安琪被保送山东大学研究生。(大众网)

报道2

中山大学2017级中国史博士生李自豪一年借阅23册图书,入围“借阅达人榜”,他的阅读速度是每个小时100页,每天可以看三本书。从本科阶段以来,就一直保持每年读书1000本的习惯。(央广网)

这种超人的读书速度令人惊叹,也催生了一个网络新词——

这些年来,国家一直在积极推广全民阅读,但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似乎很少涉及。那么,“书霸”是怎么炼成的?

首先要有超大的阅读量,超大的阅读量离不开超快的阅读速度,而超快的阅读速度又是超强阅读能力的体现。这里所说的“阅读能力”,不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学习能力”。

阅读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低到一定程度,就会被判断为“阅读障碍症”。据统计,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的最主要类型,占到所有被诊断为学习障碍儿童的70%以上。但由于人们对这种能力不够了解,往往将这些孩子误解为“笨”“智商低下”。

而另一方面,不能否认有一些人在阅读能力上具有特别的天赋,不过,即使天赋平平,也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来提高能力。阅读的过程说到底就是眼睛与大脑的配合,从这一点出发,很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在研究快速阅读法,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好的阅读

是怎样的?

阅读量大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这归根结底只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手段,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取信息,而不加以思考和应用,恐怕“阅读”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了。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对于只会读书、不会实战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考和应用,可以认为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我国是教育大国,古往今来有许多读书人总结了丰富的阅读经验,其中大家公认的一条,就是要把“泛读”和“精读”相结合,读书既要有“量”,也要有“质”。

胡航景同学的班主任王宇红老师从教34年,对阅读有着很深的理解,她觉得精读不一定要很大量,但一定要带着思考去读,把自己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这才能把所看的书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当然泛读也不可或缺,因为广泛阅读决定着知识面和视野。

很多家长跟孩子说:“多读书才能写好作文。”王宇红对这句话并不完全认同。

在她看来,有很多孩子看了很多书,但作文并不一定出彩,因为他们都是看了故事书,只在乎看故事时的酣畅淋漓,看完了却什么也没留下。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是要多读经典,名家的散文集,这些对作文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比如有一次班上布置了作文题:写校园里的大樟树。一些孩子就不知道从何下笔。而像胡航景等几个爱阅读的孩子就写得很出彩。王宇红后来一了解才知道,原来他们以前读过一些作家描写樟树的内容,借鉴了很多描写手法。

当然,绝大部分人都不太可能成为胡航景、李自豪这样的“书霸”,不过,每个人都可以学习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注重阅读与思考、应用之间的关系。

只要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找到适合的方法,做不做“书霸”其实没那么重要。

感谢浏览

深圳少年派

在这里,我们

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合作电话:0755-835217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