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班有差生有优秀生,是孩子自己原因还是老师的原因?

pjj062213


别说同班有三六九等,成绩各一,同一家庭的两个子女或许也千差万别:我教过这么兄弟俩,2013年毕业的哥哥,2016年高考自主招生进了上海交大。

同年他弟弟进来读初一,虽说也不是很差的那种,但明显相差一个档次——父母偶尔言谈中也说到,最好两个能留一个在身边,不要走得太远。所以或许管教有松懈,要求降低了。有时去他家,明显能看到他在玩手机。

要说一个班有差生有优秀生的原因,其实很多:既有孩子的原因,也有父母的原因,更有老师和社会的原因。

有的人在学校读书时怎么教育都没有用,今天好点明天又老毛病后重犯。而走上社会,经历了那么多挫折后,在大风大浪中胜出后,顺利地在社会这所大学里自学成才了。

外因靠内因起作用,学生自身原因占多,包括小学基础,家庭(成员)从小的引导,甚至大人、小伙伴等的潜移默化作用。

孟母三迁的故事,近朱者赤,跟优秀的人在一起久了,你也会变优秀、自觉性加强……都是这个理。

当然,老师的作用也不小,知识渊博、又能hold得住学生的老师,颜值高、上课风格恰好又合口味的老师,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失学生面子的老师……这些老师教育下的学生优秀生不会少。

其实,决定孩子成绩好的因素很多,你还遇到过什么情形?欢迎留言分享。


种金易


一个班级中,既有学困生(差生)又有优秀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班级中有差生,不能单单怨老师不会教,也不能单单怨家长不愿配合,更不能抱怨孩子太笨,而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我从教16年了,16年来往往遇到这么一种情况:比如上一届教的是一户人家中的大宝,三年之后又教这户人家的二宝或者三宝。同样的家长,同样的老师,但孩子不一样,成绩就天差地别。举个例子,我在前两届教到一位很乖巧的女生,那孩子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对书有着浓厚的兴趣,语文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后来,她在初中、高中阶段,语文都是班级中的“排头兵”。

今年,我教到这位女生的弟弟。可以说这个男生是很让人头疼的存在,他学习的积极性无限接近于0,上课期间从来没见过他举手回答问题,回去之后做作业的时候,如果没有家长“严防死守”地盯着,估计是很难主动完成的。每次考试,他只要能够考到60分,我就为他感到特别欣慰——总算及格了……后来,那位家长告诉我,他的这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经常发烧,这是否对智力有影响,谁都不知道。

一个班级中既有学困生(差生)又有优秀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孩子自身的素质。我们身边的很多家长表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孩子的起跑线在哪儿就有了呢?说来也许你不信,孩子这辈子的起跑线,其实在娘胎中就已经划出来了:娘胎中孩子的基因强大,出生后自然智商也是顶呱呱的存在。天才是离不开99%的汗水,但1%的灵感与天赋我觉得绝不容小觑。

其次,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溺爱中成长的孩子,打骂中成长的孩子,放任自流中成长的孩子,往往都会成为班级中的学困生(差生)。每一次我把单元测试的成绩私法给家长,某位家长就非常不满意:“太差了,才80分!”他对我这样讲,对他的孩子可能也是这样的话语。一个从来都是在打击和斥责中成长的孩子,能有多大的进步空间?这个孩子能考到80分,比以前进步了十分左右,结果听到这个家长的责备之后,他最终没有再进步,最近的一次考试甚至考个不及格。差生,差什么?差表扬,差方法,仅此而已。

第三,老师的教育方式不适合孩子。有些学生在某个老师的班级里,在学习上能突飞猛进,而在另一个老师的班级中却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开倒车”,这并非这两个老师的水平相差有多么悬殊,而是印证了一句话:“亲其师,信其道”,而信其道,刚刚好又乐其学。

当然,决定孩子成绩的因素还有很多,你觉得还有哪一些呢?欢迎留言探讨。


微雨润苗


读书时,我就是一个差生,每次考试,6门功课加起来还不到60分,而且还调皮捣蛋,经常影响他人学习,老师就选我为班上的纪律委员,为的是约束我自己,可惜我就是无法控制不了自己,最后,老师实在没办法,就把我们几个"老油条"安排坐在教室内最后一排,我们照样调皮捣蛋,影响他人,老师很生气,经常用黑板刷子砸上我们,有好几回,我额头被砸出一个大大的波(肿块)。可我沒放在心上,更没有想过二十年后去报复他!


大明湖畔的蓉麽嬷


我想问的是:有没有哪个班的学生全部都是很优秀的?肯定没有!!

相对而言,即使是尖子班也有差生!

你是不是想说优秀的老师可以把所有学生都教得很优秀?!你是当老师的吗?!

我是一个老师,我也想把所有学生都变得很优秀,但是有些学生压根不学习,实在很难转化啊!我也想帮他找到他的兴趣去培养一下,但是现如今的单一的升学考试摆在那里,我也无能为力。

我承认我不够优秀,但我也一直尽力地工作。我也想像电影电视里的那些优秀的老师那样,但是究竟还是每一届学生都有几个不能正常升学的!一个孩子被送去学校,成败也全部变成了老师的事!!这不公平!!!

请别拿这个去苛责老师们,老师们都很不容易呢!



一条小河向西流


面对孩子跌宕起伏的成绩,作为家长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通过观察自家孩子及与做老师的朋友探讨,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孩子不喜欢这个老师。我们都从学生时代走过,都非常清楚一个老师对孩子成绩的影响。我语文成绩一直不错后来上大学也选了中文系,主要受五年级语文老师的影响,他每天要求我们写日记,而我的日记经常被当做范文在班上读,更激发了我对语文的浓厚兴趣。相反,我家孩子遇到了一位不喜欢的语文老师,一上课就心烦根本听不进去,结果成绩一落千丈。

二是孩子不喜欢这门课。我朋友家的男孩从小不喜欢英语课,朋友给他报课外辅导死活不去,英语课上听力根本听不懂,孩子越拖越厉害,现在基本放弃英语了。

三是孩子接受知识能力不同。虽然在课堂上,同一个老师授课,但由于孩子上课的专注度、接受能力及主动预习、复习的能力不同,孩子们的成绩肯定也有优劣。会听课能主动复习的孩子成绩就好,我儿子班一个小女孩从一年级就一直班级第一,其妈妈做典型发言,就说孩子自主型很强,根本不用大人在一旁辅导作业,孩子从一年级自己检查作业,自己复习课本。

四是老师教学方法及水平。一个优秀的老师,班级普遍成绩会很高。我孩子一年级数学是位代课老师,孩子相差成绩特别大,最高分100,最低分能不及格;而到了三年级这位资历高有经验的老师,除了个别几个孩子80分一下,其余都是90分以上,甚至好多100分的。

一个班级学习成绩有好有坏,我认为关键是孩子,但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大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孩子对老师及学科的好恶,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绩。


瑞妈锐言


我女儿小学,刚去学校分班肯定班级成绩都差不多的。她的语文老师一直当他们班主任,是个挺负责任的老师。现在几年过去了,他们班的语文成绩一直是整体比较好,当然也是有好的有差的,只是差距没那么严重。

然后别的科目都整体成绩就没那么好了,而且差距也挺大的。

所以说单看一个班级成绩,肯定和老师没有关系,但是如果基础一样,横向和别的班级比较有差距的话,肯定有老师的责任。


晴天757655068


期中考试成绩一出来,很多家长就问,为什么同一位老师教出的学生成绩差别那么大,怎么说呢,今天看到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老师以4G的速度讲;学霸以Wifi的速度听; 学神以3G的速度记;有的学生以2G的速度瞅;有的学生听着听着掉线了;还有个别孩子压根就没开数据连接 ;还有几个孩子一直飞行模式;还有的孩子一开始上课就自动关机了。

这个比喻并不是给老师推卸责任,因为即便老师尽职尽责的上课,也不可能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学情,老师只能在了解学情的情况下,照顾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上课,这样的话,优秀生可能在多时间内就已经掌握,而一些差生可能怎么听也不听,甚至根本不听。

其实,差生不过是”背锅“而已,每一个差生的背后,都有一个不负责的父母!

孩子上小学,从一年级就有几个”差生“出现了,非常另类、坐不住、各种问题,到了四年级,分化更加明显,有几个孩子整天不交作业,老师也经常在家长群里不点名的批评,但是没见到什么改观,真的不知道这些家长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甚至有一个孩子,到了四年级了,上课还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趴在教室的地上,老师也是真没有办法了,后来开家长会,根本见不到这个家长参加了。

作为一名重点高中的老师,我一直比较关注孩子成绩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也能给我自己的教育提供经验教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间越长,我越坚信:孩子时复印件,父母时原件。如果复印件出错了,原因一定在原件上。一个和谐的家庭,一个有爱的家庭,一个父母有时间陪伴孩子的家庭,孩子的成绩一般不会差。所以,当一个班里有优秀生和差生时,最大的差距,应该就是家长了。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工作,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我是一名工龄20多年的语文老师,题主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可笑。 为什么呢?你的问题是一个班有优秀生有差等生,然后却在问是孩子自己的原因还是老师的原因? 答案不是显而易见的吗?如果是老师的原因,那么哪里又会有优等生和差等生的分别呢?

1、孩子成绩不好与遗传有关。

也许这个问题有些伤人自尊,俗话说“聪明有种,富贵有根”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教的学生里有很多都是几姊妹成绩差。

我们班有个孩子期末考试数学只考了8分。结果一了解,她姐姐上初中时数学考的是零分。 我想孩子考出八分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也有家里有两姊妹的成绩相差很大。我们班还有一个孩子成绩很好,而他的姐姐上小学时,我也教过,数学只能考20多分。

2、孩子成绩不好与孩子学习习惯有关。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成绩好的孩子以及长大后会成就的人,习惯都是比较好的,他们都有着高度的专注力、极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创新能力、统筹安排的能力、爱好阅读以及谦虚好学的习惯。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孩子成绩不太好,要看看孩子有没有养成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帮助孩子养成。


3、孩子成绩好坏与家庭氛围有关。

我同事班上有一个孩子,小学时成绩很不错,但是后来因为爸爸妈妈离婚了,孩子心理上受到巨大的打击,成绩一路下滑,上初中后成绩就完全处下等水平。

一个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家庭氛围压抑的环境下,不光是孩子的成绩会受到影响,孩子的性格也会受到影响,有的变得孤僻,偏执。

4、孩子成绩不好,与孩子自身的智力关系很大。

我们班有个女同学上课十分认真,课后也认真完成作业,但是只能做基础题和积累运用,不会做阅读,也不会作文,连语句都写不通顺。这就是孩子智力还是有点问题。不过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从来不批评,也不嫌弃。

5、孩子的学习还与周边环境有关,孩子学习环境相对安全、安静,孩子学习往往受干扰较小。

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我们要更多地在孩子身上和家长身上找原因,并与老师加强沟通,帮助查漏补缺,而不是推卸责任,找老师的漏洞。

我是语文教育杨柳依依,关注语文教育,关注孩子健康成长!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答案肯定,原因有八。

首先,这里的差生特指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学生之间,用成绩区别;老师、家长也习惯如此。

这是两个问题,前者答案是肯定的,后者则暴露了提问者的片面——难道没有遗传、家教或者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的原因吗?

一是孩子自身自控能力差,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和内在动力。表现为:压根不想学,不会学,学不会,最后厌学,成为差生——学习差的学生。其实他可能心地善良,热爱劳动,乐于助人还很有创造力——我们班级在评选品德优秀生时,倒数第一第二两个“差生”上榜,全班高票通过——其他人,班干部也差他们二十多票。

二是家庭环境,比如父母离婚,关系不和谐,父母无作为,不会教育,批评惩罚为主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性格养成,这也都是一辈子的事情。

三是教师。如果孩子喜欢老师,他可能学的更好。有的老师特别凶,孩子怕他,也能学好。反之,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孩子反感老师,讨厌老师,他也会对这门课产生厌倦心理,结果就是学不好。

四是遗传。有的孩子遗传了父母的残疾,智商、身体有缺陷,学习就特别困难。虽然可怜,但不可避免,很容易成为差生。

五是校风班风。说到转学,大家都不陌生。有的孩子在这个学校学习不好,转到别的学校或别的班级成绩就有了明显的好转,这说明校风学风,也就是学习环境对他的学习有很大影响。

其他还有:学习习惯,个人德行,社会环境。这些因素都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不可能单独起决定性作用,提到了,大家就明白了,因此不再一一细说。

你眼中的差生是什么样子?差生就什么都不好吗?希望聆听你的观点!



心灵聊斋


为什么一个班有差生有优秀生,是孩子自己原因还是老师的原因?

今天看到一位网友跟贴,说自己孩子在北京某小学读三年级,上学期末他被老师“约谈”了,原因是他孩子数学、英语满分,语文99,老师说他该重视一下孩子的学习了!我不知道他说的是否有调侃的意思,但看了许多家长的留言,我才发现是我太out了!一线城市知名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竟然已经在刷初中考试题了!有的则已经开始学习物理了!这真的让孤陋寡闻的我惊掉了大牙,原来,一些小学生已经优秀到这种地步了。

这两天,平台上刚刚热议了两位神童级天才,一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明星”,11岁直接跳过中学,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第一届少年班的谢彦波,14岁读研究生,18岁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周光召院士读博士。一位是85年出生,2000年十四岁半时参加高考,满分夺得河南省理工科“状元”,被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科学专业录取的何碧玉。这还是让人惊掉大牙的“别人家的孩子”!

我孩子就读的是重点高中尖子生班,高一入学时,班上学生成绩差别并不大,基本都是全县前50名,但一年后,有学生休学了,有学生转到普通班去了。三年后高考,有的985,有的211,有的只达到了二本线,选择复读了。而该校普通班一样有考上重点本科的。

前些时候,老朋友聚会,县城某重点小学的老师谈到,带三年级某班数学,期末均分97,年级倒数第一被校长训话,家长质疑!搞得他一度怀疑人生。

举这些例子意在说明:

1.十指有长短,人与人之间必然是有差异的。一个班有优秀的、有学困的很正常;

2.优秀的评价标准不一,评价结果也不一样。数学99的被批不重视学习,均分97的被训到怀疑人生,单看自身成绩又岂不是优秀的?

3.优秀不是恒定的,学困也不是恒定的。尖子生班一样有人学不下去,而普通班一样有人成就了不寻常。

4.有些人的优秀是开了挂的,就像有些人的驽钝是天生的,这些确实是从道理上讲不通的,咱们必须面对现实,顺其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