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军事实力远超蒙古,为何历史上没有吞并蒙古?

成泰逸


历史正好相反,蒙古强大时吞并了俄罗斯。后来俄罗斯强大了,可惜没有机会。俄罗斯最为强大时期是,中国属于清朝强盛期。

历史往前推,中国历史上属于晚宋时期,从东北外兴安岭到沿北方整个今日蒙古草原到西北,数个游牧民族先后崛起。契丹-女真-党项-蒙古,最终蒙古灭宋,宋朝结束。

中国封建时代进入有少数民族统治时代。元的军事强大超出了古今中外,可以说在冷兵器时代绝无对手。

蒙古骑兵的战斗力使之统治能力最终到达欧洲半岛,今天中东以及俄罗斯全境。好了,再说就跑题了。

俄罗斯历史并不长,当然与中国相比而言。从一个大公国最终发展到一个沙皇帝国。但此时九蒙古早已经不复数百年前悍勇。但蒙古在中原王朝清的统治之下。

沙皇俄国不断扰境之战,最终被康熙数次打败。最终签署《尼布楚条约》,中俄进入百年和平,当然在清朝统治之下的蒙古也就不会成为俄罗斯的奶酪。

直到晚期时期,中国开始势弱,沙皇俄国再次起了觊觎之心。但动作没搞大,就没列宁灭了。苏联时期面临并没有放弃侵略扩张步伐,尽管列宁在一次演讲中指责“沙皇俄国”侵略成性,包括侵占中国土地。但人性难改,外蒙古的当年数次独立,苏联是最大黑手。


核子猎潜艇


如果俄罗斯吞并了蒙古,就会使俄罗斯远东地区民族结构发生变化,引发远东地区出现民族矛盾,会导致俄罗斯解体。



1.我们大家都知道,外蒙古是沙皇俄国1911年趁清朝灭亡之际,一手策划扶植起来的国家。苏联时期蒙古国已经被苏联政府牢牢地控制了,如果苏联真的吞并了蒙古国,那么一定会遭到世界各国的反对。更何况苏联已经把大量的军队驻扎在蒙古国境内,实际上蒙古已经成为了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所以苏联没有必要吞并外蒙古。



2.苏联和俄罗斯人对蒙古人有偏见,因为蒙古人在历史上曾经统治过俄罗斯人。蒙古人把俄罗斯人变成了一个野蛮的民族。当苏联和俄罗斯强大后,也对蒙古人非常防范。苏联当年控制蒙古以后,通过民族清洗消灭了蒙古1/7的人口,还严禁蒙古人采用各种形式纪念成吉思汗等蒙古历史人物。苏联就是要打压成吉思汗的形象,来阻止蒙古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传统。苏联解体后,蒙古摆脱了苏联的控制后,才为成吉思汗立了几尊大塑像。



3.俄罗斯和苏联如果想吞并蒙古非常轻松,如果苏联和俄罗斯吞并了蒙古,就意味着几百万蒙古人获得了苏联或俄罗斯的公民身份,可以在俄罗斯境内随意流动。可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有1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人口只有4000万,俄罗斯族人口本来就少的可怜。如果在引入几百万蒙古人进入远东地区,就会造成俄罗斯远东地区民族结构发生变化,不利于俄罗斯统治远东地区。如果哪天俄罗斯中央政府无力控制全境地区,那么很可能引发远东地区解体,因此俄罗斯才没有吞并蒙古。


杜达特洛夫斯基


就剩几天的考核期了,不过,看到这个题,那就先放下那堆被邀请的题,简要说说这个吧。

毕竟,外蒙古问题,也是比较感兴趣的。

都这么多朋友答了,我补充一些资料和看法吧。

首先,看到某优质作者说 民国是外蒙古的宗主国,这个用词是错误的和不准确的。在此先指出一下。

什么是宗主国关系,对于朝鲜、越南这种的国与国关系,咱们是宗主国。

而外蒙古是属于中国的领土。

(咸丰时的地图,基本上,上边浅色的都是被沙俄侵占的和分裂后的外蒙古)

清朝管辖外蒙古地区的是库伦办事大臣和乌里雅苏台将军。他们管辖着管唐努乌梁海和喀尔喀四部及所附厄鲁特、辉特二部军政事务。库仑办事大臣还管辖着对俄互市以及管理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以及相应区域的藏传佛教事宜。在对俄关系上,清晚期,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占我国领土达150余万平方公里,是最大的受益者。

这样大踏步的前进,也使得沙俄在华势力在新疆、西藏与英国,和东北方向的日本有了正面接触。

在中国,晚清政府与民国政府,再羸弱,也没有把领土轻易让人的想法。尤其是将外蒙古拱手让给沙俄,因为外蒙一旦落入沙俄手中,从外蒙到天安门最近距离也就是500多公里。等于将京城暴露在沙俄的刺刀之下。

1904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在英国第二次侵略西藏时,北遁库伦,我相信哲布尊丹巴八世因此事也有触动,尤其是在沙俄势力不断渗透影响之下。因此在1911年,当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就宣布”独立“,建立所谓的”大蒙古国“。

对于沙俄而言,却有些后退,没敢让外蒙古真正”独立“或者更进一步直接吞并外蒙古。

因为分裂中国的和外蒙古方面所谓”俄蒙协约“之后,同时也是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民族主义高涨,如果此时让外蒙古”独立“或吞并,极有可能引起中国出兵。

因为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就表明了“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新疆当时是算行省的哦)

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也非常重视外蒙古分裂的问题,台湾1977年出版的 前蒙藏委员会委员长黄慕松的《新疆概述》和《使藏纪程》的合集中,黄镇球所写的先兄慕松事略中就说,

”民国元年,施肇基钮惕生两先生组织外蒙考察团,二年一月,库伦变作,袁世凯将有事于蒙疆,派兄为考察委员,密令规划国防军事。“

黄慕松是民国时期最具盛名的军事测量专家。因此这也是在施肇基、钮永健(即钮惕生)组织外蒙考察团之后,立刻派出刚刚回国的黄慕松去进行前期的军事考察,作为一旦需要对外蒙实施军事行动的准备。

同时,袁世凯两次致电哲布尊丹巴,劝其放弃分裂祖国,但其还是妄图仰仗沙俄实现”独立“。

同时,沙俄为了东北的利益,和日本人打了日俄战争,失败了。又与日本四次签订密约,瓜分东北、内外蒙古的利益。于此同时希望在外蒙古地区获益的美国、英国,以及主要在新疆、西藏包括中亚方向获益的英国。自然不希望沙俄策动外蒙古独立或者吞并外蒙古。

在这样的情况下,1915年6月袁世凯任命陈篆为都护使驻库伦办事大员,陈毅为都护副使驻乌里雅苏台佐理专员,刘崇惠为都护副使驻科布多佐理专员,张寿增为都护副使驻恰克图佐理专员。还制定了《库伦办事大员公署章程》和《乌科恰佐理专员公署程》,并派驻了少量军队。要知道,在同时期,北洋政府并未成功向西藏派驻官员及军队,从这点来说,在捍卫外蒙古主权方面,北洋政府还是有很大功绩的。

(陈箓,可惜的是他在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汪伪政权,最后被军统特工暗杀,留下了人生的败笔)

不仅如此,由于一战爆发在即,沙俄的重心还是主要在欧洲的,因此确实也没有实力吞并外蒙古,能保证在中国享有主权,但是沙俄享有特权的情况可以说是沙俄的最优选择。不过当一战爆发后,通过陈篆、陈毅等人的努力,使得内地的法定货币得以在外蒙古流通,改善了内地到外蒙古的交通、邮政等情况。蒙藏委员会的前身蒙藏院(最初称蒙藏事务处、蒙藏事务局)也积极任用蒙族官员,开展针对内外蒙古边疆地区的管理与教育等工作。

(徐树铮)

俄国十月革命后,俄国内部混乱,1919年,徐树铮做为西北筹边使,率军进入外蒙古,收复了唐努乌梁海地区,并且迫使外蒙古无条件撤销自治。不仅如此,北洋政府还在1918-1920年期间出兵西伯利亚,与美、日等国,一起干涉俄国革命。(当然,咱们从这道题来看,不能把北洋政府的这个行为简单的定义为卖国反革命行为吧。)

后来苏俄稳定国内之后,外蒙古在鼓动下,再次于1921年宣布所谓“独立”,1924年,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仍规定外蒙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享有领土主权。这一年,带头分裂的哲布尊丹巴八世突然圆寂,外蒙古走向了“共和制”……

在之后,就中国面临内战、日本侵略的威胁,而苏联整明白内部的事儿了,就忙着进行苏芬战争、分裂波兰以及和德国人打,一直到了二战结束。

下边儿多说几句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美国为了换取苏联出兵东北,两国在不告知中国政府的情况下以牺牲中国在东北和外蒙利益为条件,签订了“雅尔塔协定”,而这个协定所带来的后果,我认为其实大于一战结束后,《巴黎协定》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其后,苏联政府迫使民国政府在1945年8月14日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所以从这个角度说,8月15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但也需要了解到中国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这其中,涉及到外蒙古的内容是:

“中国政府声明,日本战败后,外蒙如依公民投票,证实其独立愿望,中国当承认外蒙之独立。”作为苏联方面的妥协,“ 苏联声明,苏方将尊重外蒙之政治独立与领土完整。”

在这之后,“乔巴山”还致函苏联,希望苏联转达给中国。简单的说就几个意思,第一,我们早就是独立的“国家”了,其实就用不着投票,第二是因为苏联说让投票一下,所以我们还是要走个形式。第三是如果投票,允许民国政府派团观察投票,但是不允许干涉我的所有程序。第四是你要是不来,我投完了把结果告诉你们一下。

在民国政府知道无力改变结果的情况下,只是派出了内政部常务次长雷法章担任正式代表的15人代表团赴外蒙古观察投票状况,其中负责蒙古边疆事务的蒙藏委员会也只是派出了委员兼蒙事处长楚明善随同出行。投票结果是,可参加投票民众494074人,已参加投票的483291人中,无一人反对独立。据此,外蒙古宣布投票结果。民国政府只得承认其“独立”并登报。1946年1月5日,民国政府承认外蒙“独立”。

差不多从这时候开始,外蒙古放弃了自己民族的文字,转而使用基于俄文创造出的西里尔蒙古文。

在此,请允许我呵呵一下。

同时,在此处,我觉得我应该列上 乔巴山 的照片

(中间的是乔巴山,右边的都认识吧)

顺道说一句,乔巴山死后,他的坟放在库伦的某广场,后来04年,给清出去了。

当然,在二战之后,极少发生一个国家强悍吞并另一个国家,因中苏关系,美苏关系的发展变化,苏联始终没有以吞并的方式控制外蒙古。

军事实力是为政治服务的。所以俄国是否吞并外蒙古,也并不是由其军事实力所决定的。

就答到这里吧。


恬然说历史


这个问题要讲透彻,真相君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俄罗斯为何要让外蒙古独立。我们知道俄罗斯是在清朝末年,趁着清朝衰落开始控制外蒙古,并最后让其独立的。而为此当时俄罗斯还在外蒙古进行了屠杀,几乎杀了七分之一的外蒙古人口,这才彻底控制下来。但是始终俄罗斯都没有吞并外蒙古,其实这就要说到俄罗斯的目的。在二战末期,斯大林说的很明白,让外蒙古独立,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在中俄两大强国之间,建立一个巨大的缓冲地带,是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否则中国和蒙古将会直接接壤。所以,俄罗斯不会吞并外蒙古。


第二,控制成本最低。而从成本来看,外蒙古都是一个欠发达的地区,即使到现在也是很穷困潦倒,欠了巨额的外债,自己都不能养活自己。因此,如果吞并,对于俄罗斯来说,就必须大力的支援,给予大量的钱财,这无异于一个巨大的负担。而让其独立,然后自己对其进行控制,在外蒙古大量驻军,这样既达到了掌控的目的,又不用花很多钱,可谓是最划算,最简单的方式。

第三,吞并内外成本压力太大。而从现实来看,俄罗斯吞并外蒙古风险很大,一方面来自国际,公然吞并一个主权国家,美国等会立马跳出来,我们也会极力反对,国际压力俄罗斯就无法承受。另一方面,加剧远东矛盾,俄罗斯远东地区是地广人稀,有1200多万平方公里,却只有4000万人,而且几乎没有大的民族,所以俄罗斯才好管理。但是一旦吞并外蒙古,一个300多万人口的大民族加入进来,远东格局立刻就被改变了。这不利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稳定和统治,所以内部压力也很大。


第四,对于蒙古人的芥蒂。从历史来看,俄罗斯人当年被蒙古人打的无还手之力,统治了几百年,而且俄罗斯人的狼性,那也是蒙古人调教出来的。因此,使得俄罗斯人至今对蒙古人都是很防范。在控制蒙古期间,俄罗斯甚至禁止蒙古纪念成吉思汗,纪念昔日的辉煌,也是怕蒙古人想起当年的历史传统。所以俄罗斯的民族内心这一关也很难跨越。


历史真相背后


这个问题……比较脑残。



历史上美国实力远超墨西哥,为何没有吞并墨西哥?历史上我国实力远超东南亚,为何没有平推东南亚?

如果简单的军事实力就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归属,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将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了。

历史上的俄罗斯噬土成性,且军事实力异常强大,尤其是苏联时代,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就可以明目张胆地完全将蒙古收入囊中。

俄罗斯和蒙古的历史纠葛,有一系列国际因素和俄罗斯面对的内外因素的影响。

简单说来,在国际环境允许俄罗斯吞并蒙古的时机,俄罗斯实力不济;而在当时的苏联具备了吞并蒙古的实力,国际社会又不允许;而且一直以来,在蒙古问题上,吞并蒙古也不是俄罗斯的第一选择。

为什么这么说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国际社会并不允许

沙俄对蒙古的渗透,起源于清朝末年。在沙俄陆续吞并了外东北和外西北之后,蒙古的位置显得异常前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沙俄不断派遣考察队、探险队等进入蒙古。

此时的清朝,为缓解财政危机。在蒙古高原推行一系列所谓的新政,由于罔顾蒙古的现实,激化了社会矛盾,使得他们对清朝越来越不满。

而这时活跃在南方的革命党。以激进的排满排蒙为口号,这让蒙古上下人心惶惶。

面对这样的局势,沙皇尼古拉二世抛出“黄俄罗斯”计划,意图将包括新疆、蒙古高原及东北在内的广大地区纳入沙俄的版图。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沙俄趁机煽动库伦活佛哲布尊丹巴沙比纳尔宣布独立,开启了沙俄控制蒙古的潘多拉魔盒。

但是沙俄的野蛮行径遭到了各国的一致抵制,尤其是宗主国民国。此时的民国虽然军阀混战,内忧外患,但是在面对蒙古独立的问题上表现得异常坚决,就连袁世凯也力主蒙古的自治,各届政府均不承认蒙古的独立。

当然沙俄不可能考虑到孱弱的民国政府,他所真正忌惮的是各国列强,特别是英国和日本。

沙俄控制蒙古是其染指整个蒙古地区的前奏,这一点从蒙古疯狂进攻乌里雅苏台、内蒙古以及新疆等地可以看出端倪。


在清朝时期,蒙古不仅包括蒙古高原,还包括新疆以及青藏高原地区,而青藏高原的南部就是英国的殖民地南亚次大陆。所以沙俄若吞并蒙古,首先反对沙俄的必将是英国。而落后孱弱的沙俄政府,是绝对难以和英国对抗的。

而对于日本而言,沙俄一旦吞并蒙古,势必严重威胁东北地区。而此时的日本已经完全吞并高丽半岛,和东北咫尺相隔。一旦沙俄吞并蒙古,日本和英国在亚洲联合对抗沙俄的局面将会出现,这是沙俄绝对难以应付的。

沙俄吞并蒙古是绝对作死的表现,很可能会将沙俄在整个远东的局面葬送,因此沙俄不会因小失大。


2、俄罗斯已实际控制蒙古

公开吞并蒙古的设想并不可取,因此沙俄也采取了退而求其次的方针,那就是:以独立之名,求吞并之实。

虽然沙俄没有公开吞并蒙古,但是蒙古在事实上已经成为沙俄的附庸和殖民地。

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争取民国的支持,列宁宣布1881年之后与我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全部作废,但是对蒙古问题列宁始终不置可否。

而随着沙俄国内局势的稳定,他们对我国的态度也变得消极起来,对于蒙古问题更是变本加厉。


按照列宁的设想,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应该遍地开花,在欧洲,在蒙古都应该发动无产阶级革命,然后以加盟国的形式并入苏联,最后实现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

但随着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上台,对列宁的政策进行了一系列修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斯大林比列宁更加务实。

斯大林认为应该先发展苏联本国的国民经济,在经济成熟时再向外输出革命。因此重点发展苏联,成为斯大林思想的核心内容。

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开始迅速工业化,蒙古作为苏联的附庸,被苏联控制得更加严密。


在斯大林执政期间,通过在经济上驱逐第三方资本,完全控制蒙古的经济大权;在政治上掀起多次肃反运动,大量屠杀喇嘛和蒙古王公;在思想上禁止民众崇拜成吉思汗,否定蒙古的辉煌历史;在文化上则废除蒙古的传统的回鹘蒙古文字,而推行带有苏联特色的西里尔蒙古文字……

此时的民国内忧外患,军阀混战,又经历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对蒙古问题鞭长莫及,苏联得以在二战后要挟民国政府承认蒙古独立。

可以说,除了公开吞并蒙古的国际程序,苏联已经在事实上吞并了蒙古。


3、蒙古的战略价值并不高

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前,蒙古深受苏联影响,成为苏联事实上的第16个加盟国。这种从内到外的影响持续至今,挥之不去。

但是无论对于苏联还是俄罗斯,蒙古始终不是其战略重点。

有人说吞并蒙古会改变俄罗斯在远东的民族结构,进而引发俄罗斯在远东的社会动荡。静夜史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全面。

俄罗斯在远东的人口确实不多,但是蒙古的人口相对更少,特别是在1911年蒙古宣布独立时,其境内人口也就50万左右,根本无力改变俄罗斯在远东的人口和民族结构。


再者,俄罗斯在扩张的过程中是极其野蛮的。今天的远东地区之所以稳定,就在于俄罗斯扩张的过程中,屠杀或驱逐了当地的土著居民,而将俄罗斯族大量向远东移民,这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远东的民族结构。

如果俄罗斯排除万难要吞并蒙古。那么在蒙古这片土地上,蒙古人能不能生存下来都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静夜史认为真正让俄罗斯止步的,是因为蒙古并不重要的战略价值。

在1945年斯大林逼迫蒋经国签字承认蒙古独立时,曾说过,他看中的是蒙古的战略缓冲价值。但是俄罗斯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主动进攻咄咄逼人的国家,因此蒙古作为防御性的价值,对于俄罗斯国家战略而言并不十分重要,俄罗斯想要的是新疆和东北。


一直以来俄罗斯都渴望拥有温暖的出海口,东北无疑是俄罗斯的最佳选择之一,如果在日俄战争中沙俄取胜,那么今天的东北将成为沙俄的领土。

而新疆虽然身处内陆,但是占据新疆可窥视中亚,威胁中原,并且可南下和英国展开争夺,打开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

“黄俄罗斯”计划从新疆乔戈里峰到海参崴划一条直线,其中包含了蒙古高原。对于俄罗斯而言,这是顺带捎上蒙古的战略,毕竟它的重点是新疆和东北。

所以种种内外因素决定了俄罗斯不会吞并蒙古。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这个问题可以联想到苏联为什么没有吞并东欧?

先说一下事实: 苏联吞并了外蒙古的一部分,就是唐努乌梁海,现在的图瓦共和国。苏联先是操控唐努乌梁海在1921年宣布独立,改名图瓦共和国,然后1944年,图瓦共和国“请求”加入苏联。

苏联二战后在欧洲也干过这种事:苏联占了波兰的领土,然后苏联把德国的领土划给波兰作为补偿,波兰在地图上整体往西移动了。只不过外蒙没有波兰幸运,,没有得到领土补偿。

苏联为什么不吞并其余的外蒙古地区呢?因为外蒙古在1945年才“公投”独立,蒋介石后来认为苏联违约,不承认外蒙古独立,新中国成立后也和苏联交涉外蒙问题,虽然都没起作用,但如果苏联吞并外蒙古,肯定会面临中国的压力。

但更重要的是,其它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看到苏联吞并了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恐怕全都会提心吊胆,全都会和苏联保持距离,因为东欧国家和外蒙情况类似,都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有苏联驻军,经济受苏联控制,所以吞并外蒙不利于苏联作为“老大哥”的形象,不利于苏联输出革命,更不利于苏联争霸。

还有就是外蒙古的经济,太穷,如果苏联吞并了外蒙,就必须对外蒙古的经济负责,也就是苏联中央需要转移支付给外蒙古,苏联所有加盟共和国,只有阿塞拜疆和俄罗斯不需要中央的补助,等于阿塞拜疆和俄罗斯需要输血给其它加盟共和国,再来一个外蒙,苏联财政也承受不起。

另外,苏联已经完全掌控了外蒙,利益已经最大化,吞并会过犹不及,如果非要吞并,苏联也会先吞并东欧。可以想一下,清朝为什么没有吞并朝鲜呢?那时的朝鲜太穷,朝鲜自己粮食都不够吃,别说纳税了。


解忧时间


诚然,就是军事实力而言,如果说俄罗斯是一头成年的北极熊,那么蒙古充其量就是一只刚刚出生的奶猫。北极熊一挥爪子,这小奶猫看着自己化成一摊肉泥。


必须得承认,从沙俄时代开始,北极熊对于蒙古地区是有野心的。晚清时期,在西方列强瓜分清朝的狂潮中,沙俄趁火打劫,攫取大量的土地。对于蒙古地区,沙俄显然有想法。

但是蒙古地区距离清政府的国都比较近,列强绝对不会允许沙俄在华一家独大。因此沙俄才选择了在蒙古地区扶持傀儡的方式。

清朝覆灭时候,继任的北洋政府对于蒙古地区的态度还是比较强硬的,皖系军阀徐树铮还直接出兵外蒙古。加之一战爆发,沙俄内部发生了革命,最终被沙俄(苏联)取代。刚刚成立苏联,也不敢在外蒙古事情上采取太大的动作,毕竟也不敢把民国逼的太急了。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成为了可以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才明目张胆开始迫使蒋介石政府在外蒙古问题上做出让步。显然,一心要发动内战的蒋介石显然不如当初的北洋军阀来得硬气。1946年,外蒙古以公投的形式独立,蒋介石政府表示承认。

外蒙古的独立,这恰恰是苏联想要的。因在当时的环境下,想要吞并外蒙古的野心已经不可能实现了,毕竟当时的苏联已经要面临着欧美国家施加的压力了。因此退而求其次,在中苏边境设立一个缓冲区是苏联所想要的结果。

等到苏联解体,继承了苏联衣钵的俄罗斯,虽然依旧强硬,但显然不再具备一个超级大国的因素,只能被称之为军事强国。再加上此时的中国不再是民国时期的那个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强国。

俄罗斯有想法,也得要掂量一下!


小镇月明


俄罗斯在历史上之所以没有吞并蒙古,并不是因为他不想吞并,从16世纪开始,沙皇俄国就不断的向远东地区扩张,曾计划将中国新疆以及整个北方地区全部占领,并实现逐步向南扩张直至占领整个东亚。

这当然也包括对蒙古地区的觊觎,但是在整个清朝历史上,虽然沙俄不断侵占中国黑龙江以及新疆的领土,但唯独没有全面入侵蒙古,这其中也有一些原因,仔细分析一下的话,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由于地形原因,不毛之地的蒙古是沙俄严重的鸡肋。

如果我们翻开蒙古地形图,就可以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蒙古地区是一个海拔很高的高原,而且还有大量的沙漠分布其中,气候环境异常恶劣,人烟稀少并不适合长期定居。因此像在这样的环境对于当时的沙俄来说,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因为对于当时的沙俄来说,他们来到远东想要获取的是皮毛、沙金等等比较容易获取的财富。而蒙古高原举目四望,除了沙漠其他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就算侥幸遇到牧民,也打劫不到什么财富,因此这里对于当时的沙俄来说,简直就是个鸡肋,价值不显。

2、因为历史原因,蒙古一直都是清政府拒绝放弃的地方。

在中国历史上,外蒙古一直都是蒙古族的领地,这对于当时的清朝政府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在清朝的时候,蒙古族是满族统治中国的一只重要军事力量,双方在历史中不断通婚交流,已经形成了紧密的同盟关系。

因此对于清朝来说,割让新疆以及大兴安岭以北的不毛之地,并不会对清政府造成多大的伤害,但是如果割让外蒙古的话,那么就等于是斩断了清朝皇室的一只胳膊,这对于清朝政府来说,是绝对不被允许的行为。

因此贯穿了整个清朝历史的清俄战争中,蒙古地区始终都是清政府拒绝谈判的条件,这种情况一只持续到清朝灭亡,民国政府成立之后外蒙古才在俄罗斯人的蛊惑下宣布独立,但这个地方始终都没有被并入俄罗斯版图之中。

3、大国之间的政治博弈,使得俄国不敢侵占整个蒙古。

18~19世纪,既是沙俄向东扩张的时间,也是英法等列强瓜分中国的时间,对于想要在中国占据更多利益的英国来说,是绝对不会允许沙俄在中国占据蒙古的。

因为这个地方靠近清朝的核心地区,一旦被沙俄占领之后,沙俄将会有可能以此为基地,直接攻入中原地区,所以从英国人的角度来看,沙俄最好要离中国的核心地区远一点才好。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沙俄在后来的时间里虽然不断的向蒙古地区渗透,但是始终都没有机会这里纳入到俄国的版图之中。

等到1911年外蒙古宣布独立之后,沙俄当时又忙于一战,紧接着就是1917年俄罗斯十月革命。从那以后,沙俄(苏联)也就在也没有时间和机会将蒙古纳入自己的版图了。


落下m


这个问题还可以这样问,我们的实力也远超蒙古,为何历史上没有吞并蒙古?这就涉及到两个名词,一个叫缓冲地,一个叫藩属国。

我们看下地图,蒙古是夹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中间的,和平时期可以说他是绝对的安全的。这两个超级大国开战,蒙古就悲剧了。

同样还有朝鲜,朝鲜几百年来都是中国的藩属国,而且对中国忠心耿耿。历史上,元明清都可以把朝鲜纳入自己的版图,但是都没纳入版图。不是说没有能力统治这个地方,而是自己留着这个地方可以做备用。

藩属国和宗主国是这样一个关系,藩属国自治,而宗主国随便来个人都比藩属国老大大一级。这问题就来了,战争的时候,藩属国是不是要听宗主国的?为什么要听?怕啊。

藩属国对于宗主国来说,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筹码,丢了,不心疼。关键时刻,可以卖掉。

甲午战争最初的战场就是在朝鲜,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入侵同样是朝鲜。其实日本最主要的目标是中国,而明清两朝的护盾正好就是朝鲜。战争,可以在朝鲜打,打赢了,万事大吉,打输了,这个藩属国就可以当做谈判的筹码。

而蒙古对于俄罗斯同样如此。诺门罕战役,日本派出的就是伪满军进攻外蒙试探,而苏联同样是让外蒙军队进行抵抗。两边打了一会儿了,好,主角登场,战神朱可夫开始大发神威。这是很聪明的,在外蒙作战,打赢了,你是英雄,打输了,割地赔款也和苏联没关系,反正各地赔款都在外蒙,也没打到俄罗斯,就不用俄罗斯割地赔款了。

藩属国,就是宗主国的一个缓冲地带,关键时刻还可以卖掉。有了藩属国,这个土地不是自己的,丢了国内也不会指责什么,什么都好办,手里有两张牌,怎么打都可以。蒙古前后的两个超级大国,关系其实是很微妙的。


军武文斋


蒙古对于苏联来说,仅仅出于地缘安全的考虑,控制而非占有。

虽然早在1911年博克多格根称帝,宣告蒙古独立,但直到1946年,民国政府才根据雅尔塔协定,正式承认蒙古独立。

民国政府承认蒙古独立,是苏联的意图。

二战后的中国为美国盟友,这对于苏联而言,必然是个潜在的威胁,因此,蒙古便成为苏联和中国之间的地缘安全带。

苏联扶持蒙古比吞并蒙古显得更加划算,倘若真的吞并蒙古,蒙古工业基础几乎为零,虽然蒙古矿产资源丰富,但开采成本极高,对于苏联而言,极为不划算。

虽然苏联的大部分国土在北亚,但核心地区在东欧。蒙古属于北亚,这不是苏联所关注的目标。

中国对蒙古的态度,赫鲁晓夫上台后,中国曾提出回归蒙古的问题,但遭到赫鲁晓夫的拒绝。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蒙古从保持中立到全面倒向苏联,苏联在中蒙边境上部署军队百万,一旦苏联吞并蒙古,势必点燃中苏战争。

民族主义运动,苏联卫星国,比如波兰,匈牙利都尝试摆脱苏联的控制,民族主义思想出现萌芽运动,苏联吞并蒙古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

因此,扶持蒙古更是一笔性价比高的买卖,拉拢蒙古,扶持蒙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