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地方,女人不入席的习俗还存在吗?

一乜


不清楚别的地方怎么样,我的家乡是和江苏徐州交界的山东农村,我们这一带女人不上席的风俗仍然存在。

准确的说我们这里是女人孩子不上席。

我们这里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平时,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女主人就负责做饭做菜,男主人就负责陪客人啦呱说话,未成年的子女负责给母亲打打下手。吃饭之前是必须先喝酒的,这是待客之道。男主人陪客人喝酒啦呱,女主人在厨房不停的忙着,每上一道菜女主人都会说:没什么好菜,你们吃啊,也不知道合不合口味。这时客人就会对女主人说:不要再忙了,已经吃不了了。客人也会对男主人说:让孩子们都过来吃吧,男主人会说:不要问他们,咱们喝酒。

以前子女多,在喝酒进程到一半的时候男主人往往会在未成年儿子中找一个代表给客人敬酒。那时候已经参加劳动的成年儿子才能上席陪客人,有时候也会让上了高中的儿子一起陪客人,这是对文化人的尊重。女主人和其他未成年的子女一般会在厨房吃的,当然菜是上给客人之前留下的一小部分。

女人和孩子上不上席取决于来的是什么客人。如果客人是女主人的父母兄弟姐妹,那是都会上席的,女主人因为做菜会上席晚点。当来的客人是男主人在外面的朋友同事,又是不经常来的朋友同事时,女主人和未成年的男子就不会上席了。

这个习俗有人说是对妇女的歧视,我相信在形成这个习俗的过程中一定有对妇女的歧视。事实上女主人不上席也是有益处的,有什么益处呢?益处就是当男主人和客人因为喝多了而吵起来时,女主人可以进来调解,当男主人和客人谈事情谈崩的时候,女主人可以进来继续谈下去,所以在我们这里的农村,有时候女主人是故意不上席的,为的就是把事情谈成。

这只是我家附近农村的情况,并不代表其他地方,俗话说十里不同俗吗。


泓扬书画


在我现在住的地方,三十年年前就这样,女的是不允许上桌吃饭的。过年来客人,做好饭菜后,家里的男人们陪客人们先喝酒,再吃饭。喝酒时间很长,因为他们一会儿聊天说闲话,一会儿抽烟,一会儿喝酒,等他们吃饱喝足时,做的炒菜已差不多吃光了,剩下的是猪肉炖粉条,因为冷,已冻凝了,那猪油汤已变白了,因为他们就一个灶,早做好了放在盆了,为了省钱,炒的盘菜也不多,因为穷,那时的柿子椒炒肉才放一点点。等我们几个女的和他大妈的两个孩子吃的时候,是在堂屋放那个小炕桌,坐矮矮的小板凳吃的,那剩菜也不热一下,也许是为了省柴草吧,堂屋的冰冷的也没有做风门,这地方的堂屋前后有门。这客人在卧室吃完后,继续喝茶,抽烟。

那时感觉真冷,因为还没有人生暖气,就在卧室升一个小炉子,为了省煤,整天闷着,也不太暖和,因为冷整天穿着用棉花做的棉袄 。

后来,生活好了,人少时就一起吃了,人多时就分两桌。女人和小孩再也不用等客人吃饱再吃饭了,贫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胡五妹1964


在一些民俗中仅少数民族复杂多样性,既有积极向上的好习俗又有消极丑陋的不良习俗,这些习俗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地的观念和进步,同时也从侧面反应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一些家乡风俗也有点不太尊重女性,一般正式的酒席女生都是没有座位的,都是男生吃完了之后女生再吃,在我家里做饭吃就一个桌子,一般加凳子,尽量让男生女生、小孩都能坐开,如果实在是人太多桌子坐不下的话,那么小孩就在茶几、椅子上等地方盛些饭菜吃,如果有小孩喜欢吃的菜家乡再去桌上夹菜,女生在桌上吃饭的。

作为女主人一般都会比较忙,因为她们要炒菜,所以她们上桌就晚,在桌上的客人会一直招呼女主人别忙乎,快来吃饭,如果女主人去饭店,那就按照喝酒和不喝酒的这样安排,当然也不会让男女分开。
比如全家人围坐用餐,如果大人没有动筷子孩子就不能动,长辈坐正中,其他人依次而坐,在吃饭坐哪个位置后就不能再换,端着碗满处跑的那是要饭的,吃饭夹菜只许夹前面的,筷子不许立插米饭中,因为象征香炉。


文化指路人


上大学二年级去巴东山区写生的时候。在一家农舍门口支起画架画画,中午的时候房主人叫我去他家里吃饭。进到他屋里一看,满满的一桌酒菜。我纳闷:不过年不过节的,怎么有这么丰盛的酒菜呢?主人见我疑惑,笑着说今天是他女儿出嫁回门的第一天。娘家准备了很多酒菜招待新女婿。但是在吃饭的时候。一大桌酒菜就我和主人两个人落座。主人解释说。他们这个地方的风俗是家里一旦来了客人,只有主人才能够陪客人,家里的女人们是不能坐到桌边来的。那天他家的女人们和女婿都在厨房吃饭。满满一大桌酒菜,只有我和主人两个人在吃喝……

和主人喝了三杯黄酒,结果是醉的一塌糊涂!



赵寒翔


当前社会虽然进步了许多,但这种情况再少数地区还是存在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个家庭的亲戚聚会都有比较多的人,这时问题就有了:一桌酒席可能就做不开一大家子人,一般都会让喝酒的男人们先吃。 我的家庭是处于山东寿光市的标准汉族家庭,过年过节聚会时一般都要摆两桌酒席,这两桌酒席是有差距的,因为要先把比较好的菜品放到男人们的桌上,剩下的菜才放到女人们吃饭的桌上,因此我们的菜的量可能就比较少或者菜品比男人的桌上少几个。女人不入酒席这种情况虽说是少见了,但是家里以男人为主的思想还是没有变得。


寒梅落尽把冬了


我知道的,过年宴请客人,男女客人是分开宴请的,男客由男士作陪,女客由女士作陪,不能就客请客男女混合宴请,这是该地区的民间习俗礼仪,概不存在女人不入席的说法和做法。举个例子,亲朋好友宴请新媳妇,作陪者大都是亲朋好友方的嫂子和姐姐,可以有晚辈和长辈作陪,但晚辈必须是成年人,长辈也不可是老态龙钟。


俊侠V


基本没有了!


生态瞭望者


大部分地方已经不存在这种现象了,不过有部分地区仍有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在有些地方是源于当地习俗,有些是源于当地经济和教育长期落后,导致思想也比较落后。前几年听说,在我们这个县城和另一个县城的交界处,有个偏僻的小山村,那里的人们的思想就非常落后,有相关工作人员好心给他们修路和筑电杆,那里的人不领情,不让动他们的土地,要赶他们走,后来还是倒贴了很多的钱才给他们修成了一条路。


Su木溪


女人可不可以入席,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去赴席的女人是客人,可以入席。另一种是,摆宴席的女人是主人身份,不能入席。 这种席俗,并没有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而是热情好客的礼节。这种席俗,在蒙古族地区依然存在。并且,蒙族人入席,不分职业高低,必须按照辈分。长辈坐一起,年轻的坐一起。这种传统的习俗,值得赞扬。


行者250741773


以前经常看到,现在很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