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熊孩子,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忘而无忧95


握爪!

我们都是与熊孩子为伍的人,除了原则上的问题,必须严肃管束外,其它非原则性,生活中细小琐碎的事情,我建议以引导为主,说教为辅,目的就是家庭和睦,少打少骂,一片和谐大好。

首先,别错过孩子的人格培养时期。很多父母会突然觉得自己养大的孩子有些陌生与可怕,甚至觉得自己已经无力控制孩子,因为说也不听,骂也没用,曾经乖巧的他们突然变得凶狠,什么方法用在孩子身上都不见效。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错过了培养孩子人格的最佳节点。

最近,我研究了一下儿童心理学。书中强调,童年时期好的人格和生活风格,决定了孩子以后良好的生活能力。

所以,孩子的童年时期,最为关键,我们做父母的,要多些陪伴和耐心,可以学着以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别再以“大人”之心度“小人儿”之腹,而委屈了一颗简单纯真的心,误把他们当成了“熊孩子”。

我的原创文章《别再以“大人”之心度“小人儿”之腹》或许对你能有所帮助,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希望我们互相学习。


龙凤老娘


熊孩子,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因为家里就有个熊孩子,有时候不得不出手教训他!

宝宝不到两岁,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翻家里的东西,不管什么东西,都要翻出来,弄得满屋子都是,玩具也好,杂物也罢,只要经过他的手,很少能完整无缺的!家里收拾干净不到十分钟,立马变回垃圾场。而且越隐蔽的地方,他越喜欢,东西越多的地方他越兴奋。


他还小骂是骂不明白的,说也说不明白,只能一遍一遍跟他说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人家根本不搭理。有时候气急了就会打他,可是过了两分钟,他又忘记了,又开始杀回他的战场,根本没有什么用!我们能做的就是带他出去玩,让他少待在家里,以免他搞破坏!

我也经常看些育儿书,也会关注一些育儿达人分享的经验,什么收拾的时候让他一起参与,跟他讲道理,做示范,试过很多办法都没有用,现在几乎要放弃了,只能把他这个爱好当成是男孩好动的年龄段,不要扼杀孩子的天性!


当然,我家宝宝现在还太小,语言上的教育是行不通的,如果再大一点,能完全理解我们的意思了,说不定会容易教育一些!

熊孩子分很多种,我们家这样的熊孩子我想很多人家都会遇到,但是我敢说,教育的方法也很多,但是很多真的不实用自己的孩子,毕竟孩子不一样,生活的环境也不一样,方法不能照搬,还是要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一些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如果是更严重的熊孩子行为,那家长更应该注意,不要任其发展,以免以后祸害社会!


哆哆仔妈


面对熊孩子,我们采取什么措施?“熊孩子”,多指调皮捣蛋、会让人哭笑不得,让人束手无措,但一定是心地善良的孩子。应以积极引导、正面教育为主,并持之以恒。“熊孩子”就会变成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家长身体力行。

一般情况下,孩子到了3岁左右的时候,家长要给孩子“立规矩”。家长要身体力行,不仅要给孩子做示范,而且要多次示范。比如饭桌礼仪,我是这样教育孩子的,我教给4岁的儿子饭前说:“人已到齐,马上开饭”;饭后说:“我已吃好,大家慢用”,就收到了良好效果,他不仅在家吃饭这样说,也这样做。除此之外,还要求孩子吃饭时不吧唧嘴,夹菜时只在自己一侧夹菜,不能越过中线去夹等。如果孩子照做了,请立即表扬,见到老师的时候,当面表扬孩子这些好的行为。当熊孩子受表扬时,他会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孩子就愿意去坚持做。往复多次,就养成了好习惯。

允许孩子进行探索性地破坏,及时教育。

如果孩子搞探索性地破坏,就要给于提供适当的环境,把一些不要的或者不重要的物品让孩子去“造”,家长陪他一起“造”边“造”边讲道理,这时候,孩子很容易听进去,按家长说的去做;如果故意搞破坏,不要大声斥责,更不要把打孩子当成家常便饭。孩子一旦适应了“粗暴式”的对待,就发展成了“熊孩子”,就算家长打到力竭都无济于事,很难再逆转成好孩子。所以善意地去引导孩子,转移他的注意力,“严爱有加”,孩子就会健康成长。

第一时间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不能溺爱。

如果孩子第一次说脏话,第一次踢打父母,第一次在公共场所无理取闹,请家长不要心慈手软,语气严厉一些,下手重一些(必要的时候)。第一次倒地打滚儿,家长不用过分关注他,孩子没力气了,没意思了,自己就会停止。事后可以用关心的语气问孩子:“累不累?渴不渴?要不然先喝点水,再继续?”边问边观察孩子的表情变化。一般情况下,孩子这种不良行为就会停止。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无理取闹等行为。

一次只讲一件事,只表扬具体行为。

教育孩子时,切忌喋喋不休,一次只解决一件事。先表扬孩子好的行为,要言之有物。不能一味地说:孩子,你真努力,你很棒。

多表扬孩子具体的好的行为习惯,比如:你今天能主动和大家打招呼问好,真有礼貌,继续保持。你今天吃晚饭,吃的很干净,一粒米都没剩,真是个爱惜粮食的好孩子。这样表扬,孩子肯定连碗都舔干净。诸如此类,孩子好的行为会越积累越多,好的行为就会形成孩子永久保持的好习惯。

找帮手共同教育孩子,保持教育观念一致。

“亲其师,信其道”,与孩子亲近的亲属、老师、邻居,这些都是平时孩子信赖的人,都可以成为改变孩子不良行为的好帮手。前提是教育观念要一直,在正向教育的环境下,“熊孩子”在“全世界都在反对熊孩子”的压力下会逐渐变好的。

我认为,“熊孩子”不是天生的,无论“熊孩子”有多“熊”,只要教育方法科学、及时、得当,才能把孩子教育得更好。


彬彬乐学


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就是“熊孩子”问题,而“熊孩子”的背后反映的就是“熊家长”。

我记得看过一句话,小孩子的恶是原始最可怕的。带孩子上亲戚朋友家做客,孩子乱翻乱拿,随意损坏主人家的物品,家长说:“这孩子对什么都好奇。”

带孩子出门坐高铁、飞机,孩子大声喧哗,追逐打闹,影响其他乘客休息,家长说:“小孩子就是好动。”带孩子去商场逛街,孩子东摸西蹭,甚至去掀别人更衣室的门帘,家长说:“孩子还小、不懂事。”家长为熊孩子行为的开脱都建立在同一个认知上,即孩子是不懂事的,对自己行为的对错分不清楚,所以应该得到周围人的谅解。

家长的不负责任的托辞就是给孩子强化一个认知:我做的没错,我还小,我做的一切行为都是可以得到原谅许可的。所以他可以去踩坏瓜农的西瓜,可以去乱翻别人东西,可以去掀更衣室的门帘周围人的无限容忍也给孩子一个信号:我做的都是对的,我的行为不会带来任何后果。所以他可以对别人的iPad动来动去,他可以在别人家里为所欲为

当一个人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问题时,任何改变都是空谈。所以当遇到熊孩子,遇到口口声声说孩子还小的熊家长时,我们更要去反驳教育。

看几个案例

1.上次,我一个表妹来我家玩,那天我生日。在吃蛋糕,那个蛋糕本来就不很大,那个表妹吃的贼快,一下就吃完了,于是我有给了她一块,过了一会又吃完了。她吃了三块,还想吃。那个时候,蛋糕分的差不多了,大家也都吃的差不多了。但我因为给别人分蛋糕,自己的蛋糕都没动过。那个孩子就眼巴巴得盯着我的蛋糕,眼睛都没动一下。孩子的妈妈就对我说:“给你表妹嘛,不就是一块蛋糕吗?你少吃一块又不会怎么样。”然后我就说:“她已经吃了三块了。”“吃了三块怎么了,吃得多不好啊。孩子还小,你把你那块给她会死啊!”然后我就给她了。我以为她会吃完的,那样我还不会很生气。可她舔了几口就不吃了。md,今天tm是老娘的生日,你这样,算什么意思?趁她妈接电话的时候,我就问她,想吃糖吗?她说想,我就说,糖就在蛋糕里,你去找吧。她就说,你帮我找。我懒得找。wc,老娘凭什么帮你找,直接把她整个头都摁到了那块蛋糕里。啊,爽啊!她妈问起来,我就说,她刚刚不相信我,硬说蛋糕里有糖,把头埋下去了。

2.是,孩子还小,你不小了吧,我不和孩子计较,和你计较可以吗?

我遇见过一熊孩子。是我家亲戚的孩子。那天一定要我手机,我不给,他就抱着我家狗往地上砸,我家狗才刚出生啊,他那么用力的砸,我家狗就在那叫,我就急了,让他别砸,他还说不给我,我就继续砸。我一个劲拦着我家大狗(小狗的妈妈),结果砸了几下,我家狗就不叫了,我一看,tm死了!我上去就是一巴掌,我家那大狗,一下子就把他扑倒了,就扇他,但都很轻,才划破了衣服,皮肤一点也没事。她妈上来就说:“管好你家狗啊!你什么意思啊,干嘛扇我孩子,孩子还小,让着他不行啊,让他玩玩狗,不行啊,不就一只狗么,能直几个钱啊,回头再买个不就行了。”

嗯,玩玩狗,狗是用来玩的吗?嗯,狗不贵,也就两千多。你陪我啊。于是我就说:“对啊,是没什么,我不跟孩子计较,我跟你计较行么?孩子小,你不小了吧!狗不贵啊,也就两千多,你赔我啊!孩子是没做错什么,错的是你!是你给他灌输这样的理念,是你告诉他,这样没关系,对不起,我不想和这样没素质的人打交道,你可以走了吗?没有素质的人?”然后我就把他们退了出去,把门狠狠的关上了。还在门上挂了个牌子:没素质的人勿进

3.过年的时候,我妈妈一个同事过来玩还带着她孙子,家里有一桌亲戚在看电视。我也坐那玩手机,我妈喊我去帮忙,我刚走,他就拿我手机玩起来,幸好我手机是带密码的,他丫的竟然给我打起电话来了,我跑过去,把手机一把夺过来,说:“别玩姐姐手机。”然后他不玩了,我又去忙,总觉得不对劲,他也没个人影。我跑到房间一看,这小屁崽子把我刚买的进口零食全拆了,我平时都舍不得吃,一天也就一包,而且撒的地上床上全是,这包吃一点不吃了,那包吃一点又不吃了,不吃就算了,还给我扔垃圾桶里,我真是谢谢你家八辈子祖宗哦。我当时就火了,大喊:“你搞什么呢!”客厅的亲戚跑过来了,他奶奶也跑过来了,一把抱住他,说:“没吓着吧,乖啊”然后又对我说:“不就吃你点零食么,叫什么”我就呵呵了,把售价一个一个报给她,每一包都差不多五十几,一共八百多。她当时就傻了,我一下又心软了,算了,不让她赔了,只要让他孙子给我道歉,给她一个台阶下,他孙子说了句对不起,扭头就去看电视了。我还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谁知没一会儿,我家亲戚喊起来了,(仓鼠笼子放在客厅)这崽子用杯子里倒的开水直接从铁笼子上面往它们身上浇,他奶奶连拦死没拦住。我一下不干了,走过去啪啪就是三嘴巴,把他打在地上哇哇直哭,然后拎起来继续打,他奶奶拖着我求我别打了,然后我才松手。他奶奶还说我无理取闹,我说:“把零食钱全赔给我,仓鼠现在就带它去宠物医院,医疗费你也照样赔,还有精神损失费!”然后去宠物医院的路上,仓鼠死了。我说:“零食钱八百多,就算你八百,仓鼠五十块,(其实仓鼠买的话只要十块,但是它死的那么痛苦,摆你你愿意啊)精神损失费五十”他奶奶给了钱就骂骂咧咧的走了。熊孩子就得用熊孩子的方法治!不要讲理!

4.记得我一女同学说的:有一次她在自己房间里和同学视频聊天。然后家里来了亲戚的小孩儿,她本来不想让小孩儿进来,但还是妥协了,前提是不准碰她的东西。历史惊人的相似,熊孩子进来就扫描目标,于是看上了一个用彩色碎玻璃做的灯,很漂亮的一个灯。熊孩子要玩,我同学不给,熊孩子输了几次,然后开始大哭。很巧的是,那个彩灯就是和她视频聊天的同学送她的。熊孩子一直哭,大人也说好话。可能哭得太烦人,她同学就说给熊孩子玩吧??我同学很不情愿地把彩灯放在熊孩子手里,就在一秒钟之后,熊孩子把彩灯往地板上一扔,瞬间爆炸。熊孩子家长不仅不道歉还说:算了孩子还小。听到这句话我同学瞬间炸了,还有电脑上那位。然后??就把他们熊孩子和家长赶了出去。听了这个故事,我想说:家长是这种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更是为不承担孩子的行为的一种借口。家长这种孩子还小的说辞,只会让孩子对不负责任的行为习以为常,毫不在意。是的,孩子还小,你要教会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是用自己的年龄筹码去胡作非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年幼的孩子,则更容易犯错误了,对于孩子犯错误,很多家长是采取暴力的态度,责罚孩子,但是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还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却认为自己孩子干什么都是对的,采取无限溺爱的态度,从而让孩子一错再错,“熊孩子”就是这样练出来的。俗话说,“熊”孩子都是“熊”家长惯出来的,怎样避免做一名“熊”家长呢?私以为,认真对待孩子犯错是最好的方式。0?2岁:这个时期的孩子犯错,都是无意的,因为孩子还分不清楚是非,也难以分辨对错,所以及时孩子犯错也是必然的,所以作为家长不能随意责罚孩子。否则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犯错,要采取积极引导的方式,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才能避免孩子犯错。

2?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是非观念,正确和错误已经有了一个小小的认知,如果孩子犯错,那么家长可以清楚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告诉他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教育要顺其自然,不能采取责罚的态度。5?12岁:孩子5岁以后,是非观念都比较明确了,如果犯了错,他也有意识到是自己错了,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从错误中获益,告诉孩子这些规则是不能违背的,并且告诉孩子犯错了是要承担责任的,帮助孩子树立责任感。


生命惊喜家庭教育艾朋


首先这个问题很简单,吊起来打一顿就好了!效果也是刚刚地有效。

其实熊孩子就在这种教育背景下长大的,嫦娥曾说过: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折射这熊孩子的同时也肯定有熊父母一对。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很多事情都是看在眼里学在心里的。

心病还要“心药”医,家长首先要摆正自己的态度,给孩子良好的行为示范和语言教育引导等,起到带头榜样作用。管孩子的同时您先管好自己。别真等孩子都比您高了还在说:“他还小,他还是个孩子”。一旦错过了孩子性格成长期,那么您的孩子长大了也必然就是熊父母性格了,熊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必然就是熊孩子。

关注我了解更多育儿知识,急救常识。传递正能量!


隐形育儿天使


什么样的孩子叫熊?把玩具洒了一地?在屋里跑来跳去?把画笔画了一身?你不觉得这是孩子的天性,是很正常的吗?难道乖孩子就应该坐在板凳上看书,一动不动吗?

大人要站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一些无关原则,没有危险的事情,就让他们去尝试尝试吧!

但也不是说,没有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些不能容忍的事情,要明确告诉孩子,不能做的原因,如果他做了,会有惩罚。

练出一个既活泼,又有教养的孩子不好吗?


博妈育儿妙招


很多妈妈对于熊孩子总是采取纵容的态度,每当宝宝犯了错误闯了祸,只是轻描淡写的说几句。这样做不仅不能够解决问题,同时还会让我们的宝宝有恃无恐,指不定闯出什么乱子。
因此对于熊孩子妈妈们一定要采取严厉的批评教育,宝宝犯的错误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去承担,这样才会让他们拥有深刻的教训,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样有助于宝宝改掉不好的习惯,早日变成妈妈喜欢的乖宝宝。

豆芽菜2213


熊孩子的背后,肯定有熊家长,先想想对家长的措施吧


冬小旎


熊孩子,顾名思义就是调皮捣蛋,所以对熊孩子就要用策略,我家二宝是个女孩,也是熊孩子,天天把家里弄的像战场,但是所有的熊孩子都有短处的,哪就是总有怕的哪个人,所以对付熊孩子,除非你能镇住他,要么你就顺从他,,,


优优佳儿


让孩子参加夏令营 通过军事训练,塑造孩子坚强、刚毅、守纪、紧张、服从的军人品质,训练讲形象、爱卫生、懂礼貌、自立能力,守时、

养成军人般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日常生活习惯,锻炼意志,增强体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